The acquisition of the fricatives and affricatives in mandarin by elementary level learners

147 278 0
The acquisition of the fricatives and affricatives in mandarin by elementary level learners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初级阶段学习者对华语擦音与塞擦音的习得 THE ACQUISITION OF THE FRICATIVES AND AFFRICATES IN MANDARIN BY ELEMENTARY LEVEL LEARNERS 司秋雪 SI QIUXUE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1 初级阶段学习者对华语擦音与塞擦音的习得 THE ACQUISITION OF THE FRICATIVES AND AFFRICATES IN MANDARIN BY ELEMENTARY LEVEL LEARNERS 司秋雪 SI QIUXUE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1 ACKNOWLEGEMENTS Many people contributed to the fulfillment of this thesis.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my two advisers, Dr. Chung Raung-fu and Dr. Peng Rui. It was Dr Chung who guided me into the field of phonetics and many ideas involved in this paper were nurtured when I discussed with Dr. Chung. Without his insightful suggestions about the use of the speech analyzer PRAAT, this study could not been conducted. I extremely appreciate Dr. Peng Rui, who gave me a great support and insightful suggestions during the thesis writing. Without my two advisers’ encouragement and suggestions, the thesis could not been finished. Also, I deeply appreciate Dr Xu Zheng for his Phonology course and his suggestions for this thesis. Many thanks must go to my former colleagues i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and my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in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They helped me a lot in the recording process of this study. I also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subjects for their kind cooperation and assistance. Finally, I am deeply grateful to my husband Wang Yetao for his love and support. Also, he is the first reader of my thesis and gave me many thoughtful comments and valuable suggestions. Last but not least, I wish to thank my parents for their everlasting love and support. i 目录 Abstract .................................................... x 第一章 绪 论 ................................................ 1 1.0 引 言 .................................................1 1.1 缘 起 .................................................1 1.2 本 文 的 研 究 问 题 .......................................3 1.3 本 文 的 研 究 假 设 .......................................3 1.4 本 文 的 组 织 结 构 .......................................4 1.5 小 结 .................................................4 第二章 文 献 探 讨 .............................................5 2.0 引 言 .................................................5 2.1 第 二 语 言 语 音 习 得 理 论 .................................5 2.1.1 对 比 分 析 理 论(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CAH)..5 2.1.2 偏 误 分 析 理 论( Error Analysis)......................7 2.1.3 语 音 学 习 模 式( Speech Learning Model,SLM)........8 2.1.4 普 遍 语 法 对 第 二 语 言 语 音 习 得 的 影 响 .............. 10 2.1.5 三 种 理 论 之 间 的 矛 盾 ............................ 11 2.2 华 语 擦 音 和 塞 擦 音 研 究 ..............................15 2.2.1 华 语 三 组 擦 音 和 塞 擦 音 的 音 系 特 点 ................ 15 2.2.2 华 语 三 组 擦 音 和 塞 擦 音 的 语 音 特 点 ................ 16 2.3 对 外 华 语 语 音 习 得 研 究 回 顾 ..........................18 2.4 有 待 进 一 步 研 究 的 问 题 ..............................20 2.5 小 结 ..............................................21 第三章 研 究 方 法 ..........................................23 3.0 引 言 ..............................................23 3.1 发 音 人 ............................................23 3.2 实 验 字 表 ..........................................23 3.3 实 验 仪 器 ..........................................24 ii 实 验 数 据 的 获 取 ....................................24 3.4 3.4.1 长 短 异 同 .......................................24 3.4.2 峰 点 异 同 ...................................... 25 3.4.3 过 渡 现 象 ...................................... 28 3.4.4 学 习 者 的 华 语 和 母 语 比 较 ........................ 30 3.4.5 各 元 音 前 的 华 语 擦 音 .............................30 3.5 小 结 ..............................................30 第四章 结 果 与 讨 论 ........................................31 第一节 美 国 学 习 者 的 华 语 擦 音 和 塞 擦 音 习 得 ...............31 1. 长 短 异 同 ........................................31 2. 峰 点 异 同 ........................................33 3. 过 渡 现 象 ........................................38 4. 美 国 发 音 人 的 华 语 和 英 语 之 比 较 ....................41 5. 不 同 元 音 前 的 华 语 擦 音 ............................46 6. 小 结 ............................................48 第二节 韩 国 学 习 者 的 华 语 擦 音 和 塞 擦 音 习 得 ...............49 1. 长 短 异 同 ........................................49 2. 峰 点 异 同 ........................................51 3. 过 渡 现 象 ........................................55 4. 韩 国 发 音 人 的 华 语 和 韩 语 之 比 较 ....................58 5. 不 同 元 音 前 的 华 语 擦 音 ............................63 6. 小 结 ............................................66 第三节 日 本 学 习 者 的 华 语 擦 音 和 塞 擦 音 习 得 ...............68 1. 长 短 异 同 ........................................68 2. 峰 点 异 同 ........................................70 3. 过 渡 现 象 ........................................74 4. 日 本 发 音 人 的 华 语 和 日 语 之 比 较 ....................76 5. 不 同 元 音 前 的 华 语 擦 音 ............................80 6. 小 结 ............................................81 iii 第四节 越 南 学 习 者 的 华 语 擦 音 和 塞 擦 音 习 得 ...............83 1. 长 短 异 同 ........................................83 2. 峰 点 异 同 ........................................85 3. 过 渡 现 象 ........................................89 4. 越 南 发 音 人 的 华 语 和 越 南 语 之 比 较 ..................91 5. 不 同 元 音 前 的 华 语 擦 音 ............................93 6. 小 结 ............................................95 第五节 泰 国 学 习 者 的 华 语 擦 音 和 塞 擦 音 习 得 ...............96 1. 长 短 异 同 ........................................96 2. 峰 点 异 同 ........................................98 3. 过 渡 现 象 .......................................102 4. 泰 国 发 音 人 的 华 语 和 泰 语 之 比 较 ...................104 5. 不 同 元 音 前 的 华 语 擦 音 ...........................105 6. 小 结 ...........................................107 第五章 结 论 与 启 示 .......................................109 5.0 引 言 .............................................109 5.1 各 国 学 习 者 习 得 华 语 擦 音 和 塞 擦 音 的 共 性 .............109 5.2 母 语 和 普 遍 语 法 对 第 二 语 言 习 得 的 影 响 ...............114 5.3 对 擦 音 教 学 的 启 示 .................................118 5.4 研 究 的 不 足 与 未 来 研 究 的 展 望 .......................121 5.5 结 论 .............................................122 附 录 :华 语 、英 语 、韩 语 、日 语 、越 南 语 和 泰 语 辅 音 音 系 表 ......123 参 考 书 目 .................................................126 iv 统计表一览 表 1:德语与英语的清浊对立........................................12 表 2:华语[t, t, ]与[ts, ts, s]、[t, t, ]的互补分布.........16 表 3:华语发音字表.................................................24 表 4:中美发音人的摩擦音时长数据比较......................... ......31 表 5:中美发音人摩擦部分的长度比例. ................................32 表 6:中美发音人擦音和塞擦音中的摩擦音部分的噪音峰点比较. ..........33 表 7:美语和华语擦音及塞擦音中的摩擦部分噪音峰点比较. ..............45 表 8:中国发音人的擦音噪音峰点值. ..................................46 表 9:美国发音人的擦音噪音峰点值......................... ..........46 表 10:中国发音人的塞擦音噪音峰点值. ...............................47 表 11:美国发音人的塞擦音噪音峰点值. ...............................47 表 12:两位韩国发音人的摩擦音时长. .................................49 表 13:中韩发音人摩擦音部分的长度比例.............................50 表 14:中韩发音人擦音和塞擦音中的摩擦音部分的噪音峰点比较. .........55 表 15:韩语发音字表. ...............................................59 表 16:韩国发音人 KA 和 KB 的擦音噪音峰点值. .........................64 表 17:韩国发音人 KA 塞擦音噪音峰值. ................................65 表 18: 韩国发音人 KB 塞擦音的噪音峰值. ..............................66 ...................68 表 19:两位日本发音人的摩擦音时长............... 表 20:中日发音人摩擦部分的长度比例............. ...................69 表 21:中日发音人擦音和塞擦音中的摩擦音部分的噪音峰点比较. .........74 表 22:日本发音人 JA 和 JB 的擦音噪音峰点值....... ...................80 表 23:日本发音人 JA 塞擦音噪音峰值.. ...............................81 表 24:日本发音人 JB 塞擦音噪音峰值.. ...............................81 表 25:两位越南发音人的摩擦音时长.. ................................83 表 26:中越发音人摩擦音部分的长度比例.. ............................84 表 27:中越发音人擦音和塞擦音中的摩擦音部分的噪音峰点比较..........89 表 28:越南发音人 VA 和 VB 的擦音噪音峰点值..........................93 v 表 29:越南发音人 VA 塞擦音噪音峰值.................................94 表 30:越南发音人 VA 塞擦音噪音峰值.................................94 表 31:两位泰国发音人的摩擦音时长..................................96 表 32:中泰发音人摩擦音部分的长度比例..............................97 表 33:中泰发音人擦音和塞擦音中的摩擦音部分的噪音峰点比较.........101 表 34:泰国发音人 TA 和 TB 的擦音噪音峰点值.........................105 表 35:泰国发音人 TA 塞擦音噪音峰值................................106 表 36:泰国发音人 TB 塞擦音噪音峰值................................106 表 37:韩 国 发 音 人 KA 第 二 次 发 音 的 噪 音 峰 点 值 .................116 表 38:韩国发音人 KB 第二次发音的噪音峰点值.. ......................116 vi 插图一览 图 1:华语/s/、/ß/、/˛/的舌位图与腭位图............................. .17 图 2:[s]、[ß]、[˛i]的声谱图....................................26 图 3:[s]的 FFT/LPC 图............................................26 图 4:[]的 FFT/LPC 图............................................27 ..............27 图 5:[]的 FFT/LPC 图.............................. 图 6:/asa/和/aSa/的声谱图.......................................28 图 7:/sa/和/Sa /的过渡音征......................................29 图 8:中国发音人的摩擦音时长比例图...............................32 图 9:美国发音人的摩擦音时长比例图...............................32 图 10:中美发音人的[s] FFT/LPC比较图.............................33 图 11:中美发音人的[] FFT/LPC比较图.............................34 图 12:中美发音人的[] FFT/LPC比较图.............................34 图 13:中美发音人/ts/的 FFT/LPC 比较图............................35 图 14:中美发音人[t]的 FFT/LPC 比较图............................36 图 15:中美发音人[t]的 FFT/LPC 比较图............................36 图 16:中美发音人/s/的过渡音征比较.......................... . . . . .38 图 17:中美发音人/˛i/的过渡音征比较..............................39 图 18:中美发音人//的过渡音征比较. ........................... . . .40 图 19:美国发音人的英语与华语/s/比较........................ . . . . . .41 图 20:美国人的英语[ts]与华语/ts/和中国人的华语/ts/......... . . . .42 ........ . . . . .43 图 21:美国发音人的//vs.// 与/˛/................... 图 22:美国发音人的/t/ vs. /tH/与/t˛H/.................... . . . . . . .44 图 23:中国发音人的 /t/和 /t/........................... . . . . . . .44 图 24:韩国发音人 KA 的摩擦音时长比例图............... . . . . . . . . . . . . .49 图 25:韩国发音人 KB 的摩擦音时长比例图...................... . . . . . . .50 图 26:中韩发音人的[s] FFT/LPC 比较图.................... . . . . . . . . . .51 图 27:中韩发音人的[] FFT/LPC 比较图.................... . . . . . . . . . .51 图 28:中韩发音人的[] FFT/LPC 比较图.................. . . . . . . . . . . . .52 图 29:中韩发音人/ts/的 FFT/LPC 比较图...................... . . . . . . . .53 图 30:中韩发音人[t]的 FFT/LPC 比较图..................... . . . . . . . . .53 ...........................54 图 31:中韩发音人[t]的 FFT/LPC 比较图... vii 图 32:中韩发音人/s/的过渡音征比较................................56 图 33:中韩发音人/˛i/的过渡音征比较.............................. ..56 图 34:中韩发音人//的过渡音征比较................................57 图 35:韩语[sal]和[s*al]的声谱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8 图 36:华语[sa]的声谱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8 图 37:KA 和 KB 发音的韩语[s*]和华语[s]FFT\LPC 图...................60 图 38:KA 和 KB 的[ß]、[]和[]FFT\LPC 图.............................61 图 39:KA 和 KB 的[tß]、[t]和[t*]FFT\LPC 图.........................62 图 40:KA 和 KB 的[tßH]、[tH]和[tH]FFT\LPC 图........................63 .................64 图 41:中国发音人和韩国发音人 KB[su]的共振峰模式图. 图 42:KB发音人的[]的声谱图.......................................65 图 43:日本发音人 JA 的摩擦音时长比例图.............................68 图 44:日本发音人 JB 的摩擦音时长比例图.............................69 图 45:中日发音人的[s] FFT/LPC 比较图...............................70 图 46:中日发音人的[] FFT/LPC 比较图...............................71 图 47:中日发音人的[] FFT/LPC 比较图...............................71 图 48:中日发音人/ts/的FFT/LPC比较图............................... .72 图 49:中日发音人[t]的FFT/LPC比较图................................73 图 50:中日发音人[t]的 FFT/LPC 比较图..............................73 图 51:中日发音人/s/的过渡音征比较.................................75 图 52:中日发音人/˛i/的过渡音征比较.................................75 图 53:中美发音人//的过渡音征比较.................................76 图 54:JA 和 JB 发音的日语[s]和华语[s]FFT\LPC 图.....................77 图 55:JA 和 JB 的[ß]、[]和[]FFT\LPC 图.............................77 图 56:JA 和 JB 的华语[ts]和日语[ts]FFT\LPC 图........................78 图 57:JA 和 JB 的[tß]、[t]和[t]FFT\LPC 图...........................79 图 58:越南发音人 VA 的摩擦音时长比例图.............................83 图 59:越南发音人 VB 的摩擦音时长比例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4 图 60:中越发音人的[s] FFT/LPC 比较图 .............................85 图 61:中越发音人的[] FFT/LPC比较图...............................86 图 62:中越发音人的[] FFT/LPC 比较图..............................86 图 63:中越发音人/ts/的FFT/LPC比较图...............................87 图 64:中越发音人[t]的 FFT/LPC 比较图..............................87 图 65:中越发音人[t]的 FFT/LPC 比较图..............................88 viii 图 66:中越发音人/s/的过渡音征比较.................................89 图 67:中越发音人/˛i/的过渡音征比较............................... ..90 图 68:中越发音人//的过渡音征比较.................................91 图 69:VA 与 VB 的越南语[s]的 FFT\LPC 图.............................92 图 70:VA 和 VB 发音的越南语[s]和华语[]FFT\LPC 图...................93 图 71:泰国发音人 TA 的摩擦音时长比例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6 图 72:泰国发音人 TB 的摩擦音时长比例图.............................97 图 73:中泰发音人的[s] FFT/LPC 比较图. ..............................98 图 74:中泰发音人的[] FFT/LPC比较图...............................98 图 75:中泰发音人的[] FFT/LPC 比较图................. ..............99 图 76:中泰发音人/ts/的 FFT/LPC 比较图.............................100 图 77:中泰发音人[t]的 FFT/LPC 比较图.............................100 图 78:中泰发音人[t]的 FFT/LPC 比较图.............................100 图 79:中泰发音人/s/的过渡音征比较................................102 图 80:中泰发音人/˛i/的过渡音征比较................................103 图 81:中泰发音人//的过渡音征比较................................103 图 82:TA 和 TB 发音的泰语[s]和华语[s]FFT\LPC 图....................104 图 83:TA 和 TB 发音的泰语[tS]和华语[t˛] FFT\LPC 图..................105 图 84:第二语言习得模式示意图.....................................113 ........117 图 85:中韩发音人第一次发音的噪音峰值比较图............... 图 86:中韩发音人第二次发音的噪音峰值比较图. ......................117 图 87:中国发音人//的声谱图......................................119 图 88:美国发音人//的声谱图......................................119 ix Abstract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acquisition of the three set of Chinese fricatives and affricatives:[ts,ts,s],[t,t,],[t,t,] by adult elementary learners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en informants, one native Chinese (Beijing) and nine elementary level foreign learners (6-7 months of learning)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The three set of Chinese fricatives and affricatives are absent from the phonetic inventories of the learners’ first languages.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coustic measurements to capture the difference coming up with the foreigners’ Chinese pronunciation. The recording is followed by acoustic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Praat, with an attempt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the learners’ pronunciation.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Chapter 1 introduces of the background and the motivation of the study. Chapter 2 is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field, including the theorie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es of Chinese fricatives and affricatives and researche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he value of the thesis was analyzed by reviewing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this topic.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nd hypotheses are brought forward. In Chapter 3, the thesis introduces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 The acoustic analysis based on Praat program is used in this study. The duration, the peaks of frequencies and the transitions between onsets and vowels are measured as important acoustic parameters of fricatives. There are 5 sections in Chapter 4. These sections analyze the value of the x Chinese fricatives and affricatives read by elementary level learners from America, Korea, Japan, Vietnam and Thailand separately. The essential finding is that the three sets of fricatives are either directly transferred from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learners’ mother languages or hyper-corrected by exaggeration, giving rise to the foreign accent in perception. Chapter 5 is the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Chapter 4, the elementary level learners have not acquired all the Chinese fricatives and affricatives. The similar phones are interfered by first language while the new phones are not. The new phones which are marked are more difficult to acquire. The values of [tß, tßH,] pronounced by learners are different when they combined with different vowels. In Chapter 5, some pedagogical methods are also provided, theoretically as well as empirically.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he Chinese fricatives and affricatives are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 in the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The acoustic analysi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know the problems of the learners’ pronunciation. In addition, the acoustic method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o facilitate acquisition. xi 初级阶段学习者对华语擦音 与塞擦音的习得 第一章 绪论 1.0 引言 本研究主要是对初级阶段的美、韩、日、越、泰学习者的华语擦音和 塞擦音的习得情况进行考察,之所以选择初级阶段的学习者为研究对象, 是因为初级阶段是语音教学的重要阶段,了解学习者的发音特点与习得情 况,则更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对 2009年来华留学生人数的统计,来华留学生人数名列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 韩国、美国、日本、越南和泰国,因此我们选择以这五个国家的学习者为 研究对象,希望研究结果能够对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1.1 缘起 从事第二语言教学的工作者或是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的研究者,普遍注 意 到 的 一 个 现 象 是 学 习 者 的 母 语 (mother tongue) 与 目 的 语 (the target language)之间总存有或多或少的差距,这种差距有些表现在音段(元音或 辅音)之间,有些表现在超音段(声调、重音等)之上,更多的学习者则 音段与超音段兼而有之,充分表现出外语的腔调(foreign accent),这是对 比分析理论兴起的源由。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定的语音指标足以证明第二 语言中的外语腔调,不过文献上把影响外语腔调的部分分为:音素、长 短 、 停 顿 、 重 音 、 韵 律 、 节 奏 等 (Adams , 1979) 。 其 中 音 段 在 发 音 部 1 位或发音方法上的差异很容易导致听觉上的误差(Flege,1987),使讲目 的语的母语者明显感觉到学习者第二语言中外语的味道。很多把华语作为 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常常被华语声调高低起伏的变化困扰,特别是第三声变 调 (Chen , 1972) , 或 是 调 别 认 知 方 面 (White , 1981 ; Lu , 1996 ; Lardiere,2008),无不显现了超音段在华语习得上的影响。而在华语音段 的 教 中 , 华 语 的 三 组 擦 音 和 塞 擦 音 z[ts]/c[ts]/s[s] , zh[t]/ch[t]/sh[] 和 j[t]/q[t]/x[]([]内为国际音标)是教师和学生普遍感觉难教难学的语 音 项 目 。 因 此 朱 川 ( 1997 ) 将 这 三 组 擦 音 和 塞 擦 音 定 为 “ 一 级 难 点 ”, 因 为 这 几 组 辅 音 “ 是 大 多 数 外 国 留 学 生 都 发 不 准 的 ”。 其 实 , 这 三 组 擦 音 也 是中国大陆内部区分南北腔的主要根据。华语中丰富的擦音与塞擦音是华 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虽然擦音与塞擦音普遍存在于世界上 很多语言之中,但是像华语这样同时拥有三组擦音与塞擦音的语言却不多 见。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能很快分辨并掌握华语擦音和塞擦音的学生少之 又少,无论学习者的母语背景如何,在习得这三组擦音与塞擦音的过程 中,都面临很大的困难,有些擦音与塞擦音的发音问题直到学习的中高级 阶段仍然存在。很多学习者常常会把这三组擦音和塞擦音相互混淆,出现 这样的发音:居住(zhūzhù),十四(shíshì)等,更多的学生则难以克服母语 的影响,形成外语腔浓重的语音形式。华语辅音声母共 21 个,其中擦音 和塞擦音有三组共 9 个,占到声母总数近一半,在音节中出现的频率是非 常高的,并且从发音上看,华语中的三组擦音和塞擦音之间的区别较小, 是否能准确地发音不仅仅是有没有外语腔的问题,相互之间的混淆还会造 成沟通上的困难。因此在华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教学与习得中,这三组 擦音和塞擦音是难点也是重点。 以考察华语擦音和塞擦音这一对外华语教学中的难点为缘起,本文选 择采用声学语音学的研究方法,在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理论的指导下对初级 阶段美国、韩国、日本、越南和泰国学习者的华语擦音在不同的上下文语 境中的习得情况进行考察。力求能够掌握学习者的发音特点和偏误的原 因,了解三组擦音与塞擦音的习得顺序和难易程度,从而提高华语擦音教 学的针对性。 2 1.2 本文的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以语音学习模式和标记差异理论为理论依据,采用声学语 音学的研究方法,对分别来自美国、韩国、日本、越南和泰国的初级阶段 学习者的华语擦音和塞擦音的发音情况进行考察,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 (1)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的华语擦音和塞擦音各有什么特点,与华 语母语者的擦音比较有何异同? (2)各国学习者的华语擦音和塞擦音习得情况如何?是否受到母语的 影响?是否受到后接元音的影响? (3)不同国家的学习者的华语擦音习得情况如何?有什么个性与共性 特征? (4)各国学习者习得华语的三组擦音和塞擦音的难易顺序如何?习得 顺序 与母语迁移以及语音标记性的关系如何? (5)学习者的习得情况是否符合语音学习模式和标记差异理论的预 测? 同时,也希望在对学习者擦音和塞擦音中介语语音特点研究的基础 上,能够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语音系统有所把握。 1.3 本文的研究假设 假设一:学习者的华语擦音和塞擦音中,相似音素的习得情况会受到 母语的影响。 假设二:学习者的华语擦音和塞擦音中,陌生音素的习得情况会受到 语音标记性的影响,标记性越强越难习得。 假设三:学习者习得华语擦音和塞擦音会受到后接元音的影响。不同 元音前的擦音和塞擦音发音特征和习得速度都会有所不同。 假设四: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在习得华语擦音和塞擦音过程中存在 一些共同的特点,特别是对陌生音素的习得存在共同的规律。 其中,相似音素指的是华语中与学习者母语声学特征相似的音素;陌 生音素是指华语中有而学习者母语中没有的音素;标记性强的语音是指该 语音项目只存在于世界上的少数语言中;标记性弱的语音则是在多数语言 中都存在的语音项目。 3 关于相似音素、陌生音素和标记性的概念及擦音的特性将在第二章的 文献探讨中作进一步地解释和说明。 1.4 本文组织结构 根据以上所提出的问题,本文将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二部分为文献探 索,将对本研究所依托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华语擦音的特性以及擦音和 塞擦音的习得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第三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与过 程。第四部分为结果与探讨,分不同的小节,以声学图谱及相关数据分别 呈现初级阶段美韩日越泰学习者的华语擦音和塞擦音发音特点及偏误形 式。第五部分是结论与启示,比较各国学习者的习得情况有何异同,探讨 何种原因造成这些异同的存在,分析各国学习者习得华语的三组擦音和塞 擦音的习得情况与母语迁移以及语音标记性的关系,最后尝试对擦音和塞 擦音的教学提出一些指导。 1.5 小结 根据对外华语教学中的观察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华语的三 组擦音与塞擦音是华语教学的难点,因此本文将对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 习得华语擦音与塞擦音的情况进行研究。 作为全文的绪论部分,本章提出本文的研究动机、研究问题与假设, 并介绍了全文的组织结构。本文将以语音学习模式和标记差异理论为依 托,采用声学语音学的方法对学习者的擦音习得情况进行考察,一方面期 望能够对学习者“洋腔洋调”的语言现象作出科学的描述,并从中发现学 习者习得的共性与规律,另一方面更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为教学提供 参考,为语音习得理论提供一些新的实证材料。此外,中介语理论认为第 二语言有自己的语音系统,是既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的独立的语音 系统,本研究对学习者擦音和塞擦音中介语语音的研究也将对了解学习者 的第二语言语音系统有所帮助。 4 第二章 文献探讨 2.0 引言 本章把文献分为三类:语言习得理论,华语擦音与塞擦音的语言研究, 对外华语研究等三个领域,并从中综合讨论本文写作的动机,主要是用以 填补文献上遗漏的重要议题,期使本研究能在相关的领域之中有所贡献。 2.1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的语音研究,从理论反映着语言学理论的进展,早期 的各种理论及在第二语言习得上的应用已见于 Brown (1991), Ioup (1987), Archibald (1998), Pennington (1996)。较近的研究以 Chen(2004), Fan (2010) ,及钟荣富(2009) ,大都承继对比分析的各种应用为主。这里只 就与本论文攸关之文献,把焦点集中在:第一,母语对目的语语音习得的 影响。主要的理论基础为对比分析理论(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 CAH)、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 EA),及语音学习模式(Speech Learning Model,SLM);第二,普遍语法对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的影响,包括标记 差异假设(Markedness Differential Hypothesis,MDH)和结构一致假设 (Structural Conformity Hypothesis,SCH)等。 2.1.1 对比分析理论(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CAH) 对比分析理论从Lado(1957)以来,强调通过在语音、词汇、语法 等各层面系统地比较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语言结构的异同,来预测在习得 过程中学习者可能遇到的困难或容易产生的错误。对比分析认为目的语中 那些与母语相似的语言结构会容易习得,目的语和母语不同或是目的语中 有而母语中没有的语言结构对学习者来说是难点,是产生偏误的主要原 因。 对比分析中最重要的概念是母语的迁移(transfer) (Odlin,1989)。 “迁 移是指目的语的语言结构与学习者头脑中已有语言结构的异同对目的语 5 习得的影响。” 1 (Odlin,1989:27)。语言习得中的迁移包括两种形式, 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目的语的语言结构与学习者的母语相似,那 么学习者会将母语的语言结构应用于目的语的习得,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 效果。故正迁移对于第二语言的习得起到积极的作用。负迁移也称为干扰 (interference),是指目的语的语言结构与母语不同,或是在母语中不存 在,学习者仍然用母语结构去代替目的语结构,结果不能正确习得目的语 结构。负迁移会阻碍第二语言的习得发展。 过去语音教学与习得方面的研究文献,多数从对比分析的观点入手预 测学习者可能存在的问题。Suter(1976)对 61 个英语学习者的习得情况 进行了考察,这 61 位学习者的母语分别为阿拉伯语、日语、波斯语和泰 语。研究结果发现学习者能否正确发音与他们的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母语 中有的音素,学习者发音较好,而母语中没有的音素,学习者难以正确发 音,充分表现出正负迁移作用对语音习得的影响。例如在英语中[r]和[l] 是 两个不同的音素,但是由于日语音系中只有[r]没有[l],根据对比分析的预 测,英语的/r/和/l/是日本学生学习的难点。Goto(1971)、Kobayashi( 1994) 的研究都发现由于母语的负迁移作用,日本学习者对英语/r/和/l/的听辨和 发音都很困难,他们会用/r/来代替/l/,分不清 right 和 light 的区别。 对比分析确实解释了很多语言习得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了学 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会遭遇的困难,但是对比分析单单从两种语言结构 的比较来预测学习的难点,将学习者抛开,忽视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的心 理认知及能动性与创造性,因此随着研究的深入,对比分析不可避免地显 现 出 其 局 限 性 ( Richards,1974;Robinett,1983; 曹 逢 甫 ,1994; 钟 荣 富,2009)。对比分析并不能完全预测和解释学习者的习得情况。比如在 日语中,塞音与塞擦音没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根据对比分析,学习华 语的日本学习者会很难区分华语的送气与不送气两个范畴,不能分辨/ p, t,k,ts,tß,t˛/和/pH,tH,kH,tsH,tßH,t˛H/这两组语音的差别。但是王 1 原文为“transfer is the influence resulting from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other language that has been previously(and perhaps imperfectly) acquisition” 6 韫佳、上官雪娜(2004)的知觉与发音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感知还是发 音,日本学习者都能够区分华语的送气与不送气塞音和塞擦音,发现“送 气特征尽管在日语中不是区别性特征, 但它的获得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 么困难”。 虽然对比分析理论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但是母语迁移会对第二语 言习得产生影响,这是很多研究者都普遍接受的观点(Gass & Selinker, 1994;Odlin,1989;Skoog 2006),并且在对对比分析理论的批评和争论 中,语音习得理论也得到了修正与发展,产生了新的迁移理论,认为目的 语与母语的不同不一定会产生负迁移,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相似反而会造 成负迁移作用。Flege 的语音学习模式即为较有影响的新迁移理论之一。 2.1.2 偏误分析理论(Error Analysis) Corder(1967)认为仅仅通过对比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并不能完 全预测学习者的困难与可能产生的偏误,而应该从学习者的偏误入手,来 探寻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他的观点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偏误分析理论。 Coder(1967)指出偏误(errors)不同于错误(mistakes),错误是 非系统性的,而偏误是系统性的。错误不能够反映出说话人的语言知识, 即使是在说母语时也会由于疏忽、疲劳等种种原因而发生错误,并且错误 发生时说话者往往能够意识到,并且可以改正。而偏误是能够反映出说话 人的语言知识及语言体系的,因此对学习者偏误的分析在第二语言教学与 研究中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学习者的偏误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习者当前 的目的语水平;第二,学习者的偏误也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学习者的习得 过程及习得策略,第三,学习者可以利用偏误来测试自己的语言正确与否, 通过得到的反馈来调整输出,最终习得该语言项目。 偏误分析的过程大致为首先收集学习者的偏误形式,然后对这些偏误 进行分类与解释。根据 Richards(1973),偏误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 七种: (a)干扰(interference),(b)过度延伸(overgeneralization),(c)语 用偏误( performance errors), (d)传统语法的痕迹(markers of traditional competence),(e) 沟 通 策 略 ( strategies of communication),(f) 同 化 7 ( assimilation), (g) 教师因素(teacher-induced)2。偏误分析帮助教师与研 究者从多方面探索偏误的来源,更深层次地了解了学习者的困难,如陈晨、 廖一霖(2009)发现在韩国学习者习得华语的过程中,他们的发音有以下 的偏误形式:「正在」[tßNtsai]读成了[tßNtßai],「操场」[tsHaotßHaN]读成 了 [tßHaotßHaN] , 偏 误 的 原 因 固 然 是 由 于 韩 国 学 习 者 的 母 语 中 并 没 有 [ts,tsH,tß,tßH]这几个语音存在,造成学习者这些语音的发音困难,但是学习 者的发音现象并不能单单从母语干扰中获得解释,显然语音的同化作用是 偏误产生的另一个原因, “在”的声母受到前一个音节声母的同化,而“操” 的声母则受到后一个音节声母的逆同化。 与对比分析相比较,偏误分析从学习者所产生的偏误出发,不仅从 语言本身,而且也从学习者的心理认知、学习策略以及各种外部因素等来 追究偏误产生的原因,因此对不少偏误形式作出了更合理的解释。不过从 很多研究来看,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偏误,特别是语音习得过程中 所产生的偏误,多数还是由于母语干扰造成的。因此钟荣富(2010:116) 认为“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略有互补的现象,两者似乎为一体的两面,必 须彼此互相参照”。 2.1.3 语音学习模式(Speech Learning Model,SLM) Flege( 1987 )的“语音学习模式”SLM( Speech Learning Model )是对传 统对比分析的修正,Flege 把语音分为相同音素( identical phone ),陌生音 素( new phone )和相似音素( similar phone )。相同音素是指目的语中与母 语中声学特点完全相同的音素,相似音素是指目的语中与母语声学特征相 似的音素。陌生音素是指目的语中有而母语中没有的音素。 3 以华语与日 语的元音为例,华语和日语的元音/i/,共振峰模式几乎相同,对日本学习 者来说华语/i/是相同音素。华语的/u/和日语的/µ/的第一共振峰几乎相同, 只是华语/u/ 的第二共振峰要低一些,因此华语/u/对日本学习者来说就是 2 转引自 钟荣富《对比分析与华语教学》(台北:正中书局,2009),页 88 。 3 「 陌生音素」(strange sounds)的界定目前也衍生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例如 Flege 一 系列的理论是从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之间的语音差异来做基础,现在也有人从听觉 (perception)来界定,请参见 Pisoni & Remez (eds) (2008)。 8 相似音素。而华语的/y/在日语中没有相同或近似的音素存在,所以是陌 生音素。相同音素是最容易习得的,学习者可以直接用母语音素来代替。 而相似音素和陌生音素究竟哪个更容易习得,是传统对比分析与 SLM 理 论的分歧所在。根据传统对比分析的说法,相似的容易相异的难,陌生音 素 是 学 习 者 母 语 中 不 存 在 的 音 素 , 所 以 应 该 是 最 难 习 得 的 , 但 是 Flege (1987)在声学与感知实验中的结果证明并非如此,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陌 生音素的习得反而比相似音素要容易(Flege& Bohn,1989,Bohn & Flege, 1990; Bohn & Flege, 1992; Flege, 1992;Flege,Bohn& Jang, 1997)。 Flege(1987)对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习得法语元音/y/和/u/进行了研究。 在法语中同时存在后高圆唇元音/u/和前高圆唇元音/y/,而在英语中只有 /u/,因此按照语音学习模式,法语/y/对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来说是个陌 生音素。虽然两种语言中都有/u/,但是在声学特征表现上,法语的/u/比英 语的/u/第二共振峰要低一些,因此法语/u/和英语/u/是一对相似音素。通 过对学习者的发音的声学分析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习者能够发 出与母语者水平相当的陌生音素/y/,而相似音素/u/的发音则总是带有母 语的特征。 Flege(1987)用等值归类(equivalence classification)的认知机制来 解释。等值归类是指人们在不断变化的事物中能够感知到其中固有的本质 内 容 , 从 而 将 其 进 行 归 类 。 心 理 语 言 学 中 的 语 音 类 别 实 验 ( categorical experiment)说明了人们如何在听觉感知上对不同的语音进行归类(钟荣 富,2006)。例如[b-p]的感知实验 4,测试了人们对塞音清浊的的感知与归 类。语言学家将语音[ba]的振前时长 5(voice onset time,VOT)剪短,合 成了 VOT 为 10 毫秒、11 毫秒、12 毫秒等一直到 30 毫秒的二十几个语音 片段,然后请被试进行听辨。结果发现当 VOT 小于 25 毫秒时,被试都一 致认为听到的是声带振动的浊塞音[b],而 VOT 大于 25 毫秒时,被试都一 致认为听到的是声带不震动的不送气清塞音[p]。说明虽然这些语音片段 4 5 关于心理语言学中语音类别实验的详细介绍,参见钟荣富(2006)第九章。 振前时长(VOT)是指塞音从除阻开始到声带振动之间所经历的时间。VOT 的差异 是不同塞音语音感知上的区别音征(Lisker & Abramson,1964, 1967)。 9 的 VOT 变化是连续渐变的,但是人们对语音的感知却不是连续的,VOT25 毫秒是被试头脑中塞音清浊的分界点。 等值归类的认知机制对于儿童习得第一语言非常重要,使儿童能够将 不同说话人的语音以及出现在不同语音环境中的语音进行归类,从而习得 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例如,由于等值归类的作用,儿童能够将 deep 中 的[d]和 bed 中的[d]归为同一个音位。Flege 认为等值归类同样能够解释为 什么相似音素要比陌生音素更难习得。由于学习第二语言时,学习者的头 脑中已经有了第一语言的语音系统,学习者会把目的语中与母语相似的音 素纳入母语的语音范畴,因此阻碍了学习者对相似音素的成功习得,使得 发音总是会带有母语的口音。而那些陌生音素则由于在母语中找不到对应 的音素,反而不受母语的干扰,最终能够准确地发音。 Flege 的语音学习模式提出之后,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多研究都证明 了其预测的准确性(Major,1987;Wang& Behne,2007;温宝莹,2008; Ho,2009;王韫佳、邓丹,2009 等)。王韫佳、邓丹(2009)研究的是日 本学习者对华语单元音的感知和习得情况。根据 13 位日本学习者对华语 与日语的单元音相似度的感知结果,华语的 6 个单元音被分为三组,a 和 i 为相同音素,o 和 u 为相似音素,ü和 e 为陌生音素。学习者的习得顺序 为:短时学习者:i>a>o>e,u, ü,长时学习者:a,i>e, ü>o,u。结果证明 了语音学习模式对语音习得顺序预测的正确性,相同音素最容易掌握;陌 生音素由于对学习者来说是全新的,所以是从头学起,因此虽然需要经过 较长时间的学习才能习得,但是学习者最终的发音却能达到母语者的水 平;而对于相似音素,学习者起初学习时误以为就是母语内的语音,因此 即使在经过长时间学习之后仍然没有成功习得,始终难以摆脱母语痕迹 6。 2.1.4 普遍语法对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的影响 自 Chomsky 在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普遍语法的理论以来,对语言习 得 领 域 的 研 究 产 生 巨 大 影 响 , Eckman( 1977) 的 “标 记 差 异 假 设 ”MDH 6 当然,Flege 的看法不是唯一的,近年来 Best (1994)提出來的另一种看法是:语音 习得受到 PAM (Perceptual Assimilation Model)之影响,因此习得者会把「陌生音」透 过自己母语的语音类型来归类新的语音(Best ,1994)。 10 (Markedness Differential Hypothesis)就是受到普遍语法中标记理论的启 示而提出的语音习得理论。语言中的标记现象(markedness)是指一个范 畴内部存在的某种不对称现象,一个范畴内部成员的不对称,实际就是有 标记项和无标记项的对立(沈家煊,1999:22) 7。Greenberg(1966)认 为频率标准是确定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的最主要标准,有标记项是比较少 数的,使用频率比无标记项的低。比如世界上多数语言中都没有浊音韵尾 (voiced coda),换言之浊音韵尾的使用频率要比清音韵尾低,那么相对 于清音韵尾来说,浊音韵尾就是一个有标记的语言特征。Greenberg(1966) 为确定有标还是无标提出一条更严格的规则:在一种语言中,如果有 A 就有 B,但是有 B 不一定会有 A,那么 A 相对 B 來说就是有标记的,以 塞音的清浊为例,在华语中只有清塞音 [p,t,k]等,在英语中既有清塞 音 [p,t,k]也有相对应的浊塞音 [b,d,g],但是几乎没有哪一种语言只有浊塞音 而没有清塞音。一般来说,在一种语言中如果有浊塞音就应该有对应的清 塞音存在,那么相对于清塞音来说,浊塞音就是有标记的语音。Eckman (1977)将标记理论与语言习得相结合提出了标记差异理论,其主要内容 是:存在于目的语中,而母语中没有的内容,如果是比较有标的,习得的 难度就较大。标记差异理论对习得的难易程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预测 (Eckman,2004): A.目的语中与母语不同,并且比母语更有标的内容比较困难。 B.习得的难易度与目的语的标记程度成正比。 C.目的语中与母语不同但是没有母语有标的,不会有困难。 Eckman(1977)比较的是德语和英语的情况。依据Greenburg的规则, 与词首、词中的塞音清浊对立相比,词尾的塞音清浊对立是最有标的。英 语中[b,d,g]和[p,t,k]的对立在词首、词中和词尾都可以出现,但是德语中 有词尾浊音清化(final devoicing)的规则,因此德语中[b,d,g]和[p,t,k]的 对立只在词首和词中存在,词尾决不会出现[b,d,g],如表1(引自钟荣富, 7 标记(markedness)最早起源于 Trubetzkoy(1939),用以表示对立的两种特性, 例如[I, e]为 [- 后]元音,但是[u, o]为[+ 后]元音。有些语音征性沒有对立性,例如[鼻 音],因此在鼻音与非鼻音之間,鼻音显然是「比较有标记」的语音。 11 2009:132): 表1 德语与英语的清浊对立 英语 字义 德语 字义 词 coat [kot] 外套 Kasse 现金 首 goat [got] 山羊 Gasse 狭道 词 backing [bæk] 支持 Haken 钩子 中 bagging [bæg] 乞求 Hagen 小城名 词 sack 布袋 尾 sag [sæg] [sæk] 松 那么学习英语的德国学习者习得词尾浊音很困难。他们很难发出[sQg] 的音,而会读成[sQk]。但是对于学习德语的英国学习者来说则不会有困 难。 Eckman的标记差异理论也是对传统对比分析的一个修正。按照传统对 比分析,两种语言里的内容只要不同就很难习得,但是却不能预测到底是 英语国家的学生学德语更难还是德语国家的学生学英语更难。标记差异理 论事实上是要做两种对比,第一是对比母语和目的语中的语言结构哪些相 似,哪些不同,第二是对比母语和目的语中不同的语言结构哪个更有标, 之后才能预测学生学习目的语时到底是否会有困难。Eckman的MDH理论 也得到了其他研究者的证实(Major & Faudree, 1996)。 Eckman(1991)在标记差异理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结构一 致假说( Structure Conformity Hypothesis,SCH)其核心为“人类自然语 言所遵从的普遍语法规则,中介语也同样遵从”(Eckman 2004:13) 8。 根据Greenburg(1978)的两条原则: (a)如果一种语言中有一个“塞音+ 塞音”的复辅音韵尾,那么这种语言中就至少有一个“擦音+塞音”的复 辅音韵尾存在。 (b)如果一种语言中在韵头或韵尾有一个长度为m的复辅 音,那么在同样的位置就有一个长度为m-1的复辅音。并且较短的复辅音 是较长的复辅音的一部分。 8 原文为 “ The universal generalizations that hold for primary languages hold also for interlanguages” 12 以英语为例(引自Eckman,1991): a.[kIkt] ‘kicked’ [apt] ‘opt’ b. [spray] ‘spry’ [pray] ‘pry’ [mist] ‘mist’ [spay] ‘spy’ [lift] ‘lift’ [mikst] ‘mixed’ [lisp] ‘lisp’ [mist] ‘mist’ [risk] ‘risk’ [miks] ‘mix’ 有pt、kt这样“塞音+塞音”的复辅音韵尾,就有ft、st、sp、sk这样 的“擦音+塞音”的复辅音韵尾。有“spr”这样三个辅音组成的复辅音韵 头,就有“sp”和“pr”这样两个辅音组成的复辅音韵头,并且“sp”和 “pr”都是“spr”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塞音+塞音”的复辅音韵尾要 比“擦音+塞音”的复辅音韵尾标记性强,三个辅音组成的复辅音比两个 辅音组成的复辅音标记性强。Eckman(1991)对母语为韩语、日语和广 东话的学习者习得英语复辅音的情况进行考察,实验的结果表明,虽然学 习者的母语背景不同,但是习得的情况是一致的:标记性弱的复辅音先习 得。 2.1.5 三种理论之间存在的矛盾 从以上1.1.2和1.1.3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对比分析理论(CAH)和语 音学习模式(SLM)之间、对比分析理论(CAH)和普遍语法理论之间 存在的矛盾。 同时SLM和普遍语法理论之间也存在着 矛盾。某些情况下,我们分 别按照语音学习模式和普遍语法理论来预测学习者习得目的语时将会遇 到的困难,可能会得到两种不同的结果。比如,按照语音学习模式,华语 元音[u]对日本学生来说是相似音素,而华语元音ü是陌生因素,那么日本 学生应该先习得[y],后习得[u]。但是按照标记差异理论,由于[u]普遍存 在于很多语言中,而有[y]的语言较少,[y]相对于[u]更有标,因此日本学 生应该先习得[u],后习得[y]。王韫佳,邓丹(2009)的研究结果是日本学 生先习得了陌生音素[y]。 因此本研究将对初级美日韩越泰学习者习得华语擦音和塞擦音的情 13 况进行考察,希望了解的是母语迁移和目的语语音标记性对学习者习得 华语擦音和塞擦音的影响,并据此对语音学习模式和普遍语法理论进行 检验。 根据华语擦音与塞擦音的特点以及 Flege 的语音学习模式和 Eckman 的标记差异理论,我们对学习者的习得情况进一步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相似音素的习得会受到母语的干扰,陌生音素的习得不受母 语干扰。具体表现为:与学习者母语相似的华语擦音和塞擦音,学习者会 直接以母语来代替或是在母语音素基础上做出调整。而陌生音素完全不受 母语干扰。 根据 Flege 等值归类的认知机制,由于相似音素之间差异很小,学习 者很可能将与母语相似的华语擦音和塞擦音纳入母语语音范畴,而直接以 母语音素代替。并且我们认为即使学习者能够感知到其母语与华语略有差 异,但是由于语音之间的相似性,学习者发音时往往会以母语语音为起点, 通过对母语语音的调整来学习华语的语音。但是陌生音素由于与母语差距 较大,不会被认为是母语中的音素,而是当作新的音素来学习,也就不会 受到母语干扰。 假设二:陌生音素的习得情况会受到语音标记性的影响,标记性越强 越难习得。具体表现为:如果对学习者来说,华语擦音和塞擦音中有两个 或两个以上都是陌生音素,那么这几个音素的习得顺序与语音的标记性相 关,标记性弱的音素会先习得,标记性强的音素后习得。 由于陌生音素是学习者母语中没有的音素,必须从头学起,因此我们 认为第二语言中陌生音素的习得过程类似于第一语言音素的习得。根据 Jakobson 的“非逆向一致性法则”(Laws of irreversible solidarity),儿童 对第一语言语音的习得是有一定顺序的,一个音位习得的早晚,主要取决 于该音位在世界语言中的分布情况,分布广泛的音位习得较早,母语中特 有的音位习得较晚 9。其中分布较广的音位就是 Eckman 认为的标记性较 弱的音位,母语中特有的音位则为标记性较强的音位。我们认为陌生音素 的习得情况与儿童习得第一语言语音习得相似,标记性弱的陌生音素先习 9 转引自温宝莹《汉语普通话的元音习得》 (天津 :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页 200。 14 得,标记性强的陌生音素后习得。 假设三:学习者习得华语擦音和塞擦音会受到元音环境的影响。具体 表现为:在不同元音前的擦音和塞擦音音值会有所不同,在某些元音环境 下擦音与塞擦音的发音较好,而在其他元音环境下则发音较差。 由于协同发音的影响,学习者元音的发音情况很可能会影响到擦音与 塞擦音的发音,造成在不同元音环境下,擦音与塞擦音的音值发生变化, 进而影响到擦音的习得速度。 2.2 华语擦音和塞擦音研究 华语的擦音和塞擦音一直以来都是音系学家和语音学家所关注的议题, 一方面音系学家对华语三组擦音与塞擦音的音系地位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 均进行了探讨,另一方面语音学家从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以及声学特征上 对这三组擦音和塞擦音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以下我们就将华语的擦音和 塞擦音在音系学与语音学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重点放在与本文 的研究密切相关的语音学研究成果上。 2.2.1 华语三组擦音和塞擦音的音系特点 华语的擦音和塞擦音共有三组九个:z[ts]/c[ts]/s[s], zh[t]/ch[t]/sh[] 和 j[t]/q[t]/x[],都为清擦音或清塞擦音。从分布上看,其中华语的[t, t, ]只能接前高元音[i]和[y]。这个前高元音[i]和[y]可以是主要元音[i]和[y], 如“鸡”[ti], “居”[ty],也可以是做为介音的[i]和[y],如“交[tiau], “捐” [tyan]。而另外两组辅音[ts, ts, s]和[t, t, ]则只能出现在非前高元音前如 [a, e, o, u, ]之前。形成了 Chao 1934 所宣称的非单一互补现象:一组语音和 两组辅音形成了互补分布如表 2: 表 2:华语[t, t, ]与[ts, ts, s]、[t, t, ]的互补分布 在[i]或[y]之前 在[i]或[y]以外的元音之前 家 [tia] 匝 [tsa] 渣 [ta] 掐 [tia] 擦 [ts h a] 差 [ta] 瞎 [ia] 撒 [sa] 杀[a] 面对这种分布,使华语音韵学界迄今为止,是否要把[t, t, ]视为/ts, 15 ts, s/和/t, t, /的同位音(allophone),依然各有坚持,并沒有一致的看 法 10。而在华语教学中,大都倾向于将[t, t, ]看作独立的音位。 2.2.2 华语三组擦音和塞擦音的语音特点 从发音特征上来看,发擦音时持阻阶段阻碍并不完全闭塞,让气流挤出 去形成湍流,产生紊音(林涛、王理嘉,1992)。至于塞擦音,“当人们 说某个音是塞擦音时,就意味着这个音是一个闭塞后面紧接着的一个摩擦 音”(Wu & Sun,1990)。换言之,塞擦音是由塞音[t]与擦音[s, , ]等结 合而成,这在生理与声学上都已经得到了证实(Wu & Ladefoged,1984; 吴宗济、林茂灿,1989)。因此要了解塞擦音的发音与声学特性,原则上 还是先要从了解[s, , ]等等擦音入手。 关 于 华 语 擦 音 和 塞 擦 音 的 发 音 部 位 的考 察 , 最 细 致 的 要 算 是 Wu & Ladefoged(1984)的研究,他们对三位发音人做了 X 光发音照相,并结合 发音人的腭位图和声学数据对三位发音人的发音部位做了非常细腻地描 述。通过对三位发音人的 X 光舌位图与腭位图的观察比较发现:事实上三 位发音人发华语的三个擦音[s,ß,˛]时,相互之间发音部位并不完全相同, 有些差别甚至是非常明显的,如图 1(摘自吴宗济 2004:17,18): 图 1:华语/s/、/ß/、/˛/的舌位图与腭位图 10 不过,在音系研究之中,认为可以看成同位音的如 Hartman(1944), Hockett( 1947), Martin(1957),钟荣富(1990),与认为应该分开处理成不同音位的如董同和(1968), Cheng(1973),Lin(1989),Duanmu(2002)如今这两种看法还是没有太大的共识。 16 但其中仍然发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 不同的发音人在发这三组擦音时,上下齿都几乎闭合,声能都来源于上 下齿之间狭小的空间产生的湍流。由于舌位的改变形成了不同的气流通道, 从而能够发出三组不同的擦音。擦音[s]由舌尖发出,发音时舌头略内凹, 基本与上腭对齐。但具体的发音部位因人而异,声道的形状才是能否准确 发音的关键。卷舌音[],三位发音人实际上并没有将舌尖卷起,而是用舌尖 上部在齿龈隆骨的中间造成收紧点,因而气流通道较大,气流速度较慢。[] 的舌位前后介于[s]与[ß]之间,但舌位较高,收紧处平而长。 根据 Wu & Sun(1990)的研究,除了舌位从闭塞段到摩擦段位置有所 变化外,塞擦音中的摩擦音部分与对应的擦音发音部位非常相似,并且不 送气塞擦音[ts,tß,t˛]与送气塞擦音[tsH,tßH,t˛H]相互之间也非常近似。以上看 来,相同的擦音或塞擦音,不同的发音人发音部位大致相同但略有差异, 其中发音时声道的形状和收紧点的位置应该是三组擦音与塞擦音的相互区 别之处。 从声学特征上看,声谱图上频率带(frequency band)的位置或频率下 限是分辨华语三个擦音的重要声学参数(吴宗济、林茂灿,1989:133;钟 荣富,2010),根据(钟荣富,2010),擦音在声谱图上表现为能量聚集 带或频率带,频率带显示出擦音高频的低点,或称为「频率下限」。擦音 频率下限与气流受阻点之前的口腔空间相关,受阻点越前,口腔空间越小, 频率下限也越高,反之,受阻点越后,口腔空间越大,频率下限就越低。 因此摩擦音中[s]与[z]由于受阻点靠前,频率下限就比较高,而[]则由于受 阻点靠后,频率下限也较低。 吴宗济、林茂灿(1989:133)测量得到的华语擦音频率下限如下: [s]的频率下限为3100Hz,[ß]为1600Hz,[˛]为1800Hz。钟荣富(2010)重 新对北京普通话与台湾国语的擦音测量之后,得到的频率下限分别为:北 京普通话:[s] 为4100Hz 之上,[ß]为1700Hz 左右, [˛]为3900Hz 上下。 台湾国语:[s],4800Hz,[ß] ,2700Hz, [˛],3100Hz 上下。 测量的结果都一致反映出: [s]的频率下限最高,[˛]次之,[ß]最低。 说明华语擦音中[s]的气流受阻点最靠前,因此受阻点之前的口腔空间较 17 小,气流振动频率高,反映在声谱图上频率下限也较高,而[ß]的受阻点 最靠后,受阻点之前的空间也较大,气流振动的频率低,声谱图上的频率 下限也很低,[˛]的受阻点则应该是位于[s]与[ß]之间。 华语塞擦音/ts/、/tß/、/t˛/和/tsH/、/tßH/、/t˛H/中的摩擦音部分不论送气 与不送气,都和它们相应的同部位擦音参量相似。其能量的下限频率也和 擦音基本相同(吴宗济、林茂灿,1989:139)。 另一方面,语音学家也从擦音到元音的过渡,来区别不同的擦音(Wu & Sun,1990;钟荣富,2010b)。Wu & Sun(1990)对华语擦音在语流里的 协同发音现象进行了观察,发现擦音与不同的元音配合,协同发音现象不 同。协同发音的特点有时表现在擦音本身,有时表现在后接元音的共振峰 的过渡:/s/和/ß/与/a/配合时,协同发音表现在元音的共振峰,特别是第二 共振峰(F2)有变化,与/u/拼合时,协同发音表现在擦音的噪音频率下限 变低,与前高元音//和//拼合时,在噪音区和嗓音区都没有明显的音渡。而 /˛/后面的元音会表现出腭化的过渡音征。 因此华语的三组擦音与塞擦音之间声学特征的区别至少表现在两个方 面:一是三组语音的频率下限不同,二是三组语音与后接元音的过渡音征不 同。 2.3 对外华语语音习得研究回顾 本研究选取美国、韩国、日本、越南和泰国等五个国家的学习者为研 究对象,目前这五个国家来华学习的留学生人数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 因此对这几个国家的学习者的语音习得研究不胜枚举,其中由于擦音和塞 擦音是学习者习得的难点,因此以华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研究中,不少文献 已经对擦音和塞擦音的习得情况进行了考察(倪彦、王晓葵,1992;王秀 珍,1996;朱川,1997;王志芳,1999;蔡整莹、曹文,2002;傅氏梅、 张维佳,2004)。 以往的多数研究都是从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学习者的 习得情况进行研究。有的通过比较学习者母语和华语的擦音和塞擦音来预 测习得的难点,有的对学习者的语音偏误进行收集整理,然后通过比较学 18 习者母语和华语的异同来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研究者均认为母语的干扰 是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学习者母语里没有的音素,是习得的难点。 在Flege的语音学习模式中,学习者母语里没有的音素,被称作“陌 生音素” (new phone),另有一类与母语相近的音素,被称作“相似音素”。 但在华语语音习得的多数研究中都不区分“陌生音素”和“相似音素”, 他们的研究中“学习者母语里没有的音素”,既包括了陌生音素,也包括 了相似音素。以往的研究认为,与华语的擦音与塞擦音相比较,英语、日 语、韩语中都没有舌尖后音zh、ch、sh和舌面音j、q、x, (倪彦、王晓葵, 1992;朱川,1997;申东月、伏学凤,2006;陈晨、廖一霖,2009),泰 语除了s以外,其他的语音都没有(李红印,1995;蔡整莹、曹文,2002), 越南语中没有z、c、zh、ch、j、q等(傅氏梅、张维佳,2004),因此学 习者均会产生偏误,往往以母语中的擦音与塞擦音来替代。 只有少数研究进一步区分了学习者母语里没有的音素,哪些与华语的 语音相似,哪些与华语的语音不同。如王秀珍(1995)认为华语的九个擦 音和塞擦音,除了[s]以外, 其余八个音韩语中都没有,其中z、c与韩语舌 叶音差别较大,zh、ch、sh、j、q、x与韩语舌叶音[tS]、[tSH]、[tS*]、[S] 相似,但不论是相似还是不同,都是难点。王志芳(1999)认为华语的j、 q、x和日语的じ[dZ]、ち[tS‘]、し[S]相似, zh、ch、sh在日语里没有相 似音,相似音j、q、x,学习者会以母语替代,母语没有的音素zh、ch、 sh,学习者因不能掌握准确的发音部位而造成偏误。但是他们的研究也并 未说明相似音素和陌生音素哪个更难习得。 也有少数依托其他理论对华语擦音和塞擦音的习得进行考察的研究。 梅丽(2003)是一篇以语言变异理论为依据来考察日本学习者舌尖后音zh、 ch、sh习得的研究报告。考察结果发现日本学习者舌尖后音的语音变异会 受到后接元音的影响,当后接元音为[]时,zh、ch、sh发成j、q、x和[tS]、 [tSH]、[S]的偏误较多。研究也显示学习者的发音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学 习者华语水平越高,自由变体的种类越少,那些非标准变体有的来自母语, 有的来自目的语,有的则是新产生的中介语。这篇论文的的两个发现—— 19 后接元音对擦音习得有影响、学生的发音形式有不少是新产生的中介语— —对本文研究材料的设计和研究方法的确定都有很大的启发。 2.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回顾近十几年来的研究,对华语擦音和塞擦音的习得方面的研究甚 多,不论是在描述学习者擦音和塞擦音的偏误形式,解释偏误原因,还是 在探索教学对策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从 中也发现目前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第一,在理论基础上,已有的研究大都建立在对比分析的理论框架下, 认为学习者的母语和华语的差异是造成偏误的主要原因,母语的负迁移作 用阻碍了习得的发展。但是一方面单单从对比分析并不能全面解释偏误现 象,另一方面对比分析将学习者的习得过程简单化,仅仅通过对比说明华 语的三组擦音和塞擦音是学习的难点,而不能说明学习者习得这三组擦音 和塞擦音的顺序及习得的发展过程如何。前面我们看到新的语音习得理论 如语音学习模式和标记差异理论等对偏误的解释力更强,更加关注习得过 程,但是目前对华语语音的习得研究中涉及新的语音习得理论的却较少。 第二,在研究对象上,以往的研究多是针对单一母语背景的学习者的 偏误所作的个性的描写和分析,但是对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的习得情况 进行分析比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学习者发音偏误形式与偏误原因的共 性,共性的描写对于教学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很多的研究还是经验总结式的报告,根据课堂 内外随机获得的偏误材料,总结学习者的学习难点和问题。近年来虽然实 证研究的方法在语音习得研究领域使用得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有目的地 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但是多数研究对学习者的发音偏误现 象的描述还是主要依靠研究者自己的语音知识以耳听手记的方式进行,虽 然观察细腻,描写用心,然而无法准确呈现发音部位与发音结果之间的互 动关系,而且,没有固定指标供学习者或授课者能以过去累计的经验为基 础,让学习者能事先预防种种类似的错误。声学手段可以准确呈现学习者 的母语与华语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的差距,也能够客观地描写学习者 20 中介音的特点,声学分析所提供的数据与图谱也可供教师和学习者参酌, 以预防和纠正学习者错误的发音形式。迄今为止,声学语音学的研究者对 各种语言的擦音做了很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但是这些细致的研究却鲜见 于在中介语音研究上的应用。在对华语擦音习得研究的回顾中,我们看到 仅仅蔡整莹、曹文(2002)这一篇文章中对一个擦音样本进行了声学分析, 显然声学手段在华语擦音习得研究中还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 第四,以上研究中很少是专门针对擦音与塞擦音的习得进行研究,擦 音习得研究仅为对华语声母或是对包括声、韵、调在内的所有语音项目的 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部分,因此这些研究中关于擦音与塞擦音的习得考察还 相对比较粗略,在实验材料的设计和习得情况的分析上都没有考虑可能对 擦音习得产生影响的因素,如协同发音等。因此擦音与塞擦音的习得还有 待于进一步深入地探索。 基于以上四点的考虑,有必要对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的华语擦音和塞 擦音发音情况在新的语音习得理论指导下采用声学分析的方法作进一步地 研究。 2.5 小结 本章分别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华语擦音和塞擦音的语言研究和华语 作为第二语言的擦音习得研究等三个方面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梳 理:首先介绍了研究中所涉及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包括对比分析、偏误 分析、语音学习模式和标记差异理论等,并在理论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进 一步提出具体的研究假设; 然后对关于华语擦音和塞擦音特性的研究成 果,从音系学与语音学两个角度进行了回顾,根据前人的研究,擦音的频 率下限和从擦音到元音的过渡音征是分辨华语三组擦音的重要声学参数; 最后就对外华语习得研究报告中关于擦音与塞擦音的习得的部分进行了 梳理,发现前人对擦音习得的研究多数以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为理论基 础,较少涉及新的语音习得理论,研究中也很少采用声学语音学的研究方 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我们认为既然对比分析、偏误分析的理论不 能全面解释华语擦音和塞擦音的习得现象,耳听手记的描写方法也不能非 21 常准确地反映学习者中介音的特征,那么有必要以语音学习模式和标记差 异理论为依托,采用声学语音学的方法进一步考察学习者的擦音习得情 况。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0 引言 本文是以声学语音学的实验方法将学习者的语音特征量化为声学参 数,根据这些参数模式来分析学习者对华语擦音的习得情况。本章主要介 绍发音人背景,实验字表,实验仪器和实验数据的获取。 3.1 发音人 参加本实验的共有十位发音人,其中九位为以华语作为第二语言1来学 习的初级阶段学习者,一位是对外华语教师,各发音人背景如下: 一位美国发音人,男性,17 岁,学习华语时间 6 个月。 两位韩国发音人,男性,均来自韩国釜山,发音人 KA22 岁,发音人 KB25 岁,两位韩国发音人学习华语时间大约 7 个月。 两位日本发音人,男性,均来自日本福冈,发音人 JA21 岁,发音人 JB25 岁,两位日本发音人学习华语时间大约 6 个月。 两位越南发音人,男性,均来自越南北部。发音人 VA 来自河内,22 岁,发音人 VB 来自太原,22 岁。学习华语大约 7 个月。 两位泰国发音人,男性,均来自泰国曼谷。发音人 TA22 岁,发音人 TB28 岁,两位泰国发音人学习华语时间大约为 6 个月。 一位对外华语教师,26 岁,男性,普通话水平一级甲等。 3.2 实验字表 实验中所使用的华语字表是一组双音节词。为协助阅读,辅以汉语拼 音。其中第一个音节的声母为 z[ts]/c[ts]/s[s],zh[t]/ch[t]/sh[]和 j[t]/q[t]/x[]([]内为国际音标),韵母为以上辅音声母后面可能出现的 单元音:z[ts]/c[ts]/s[s]的后接元音为//、/a/、//、/u/; zh[t]/ch[t]/sh[]的后接元音为//、/a/、//、/u/;j[t]/q[t]/x[]的                                                              1 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是指在华语环境中学习华语,本研究中的各位发音人就读于 陕西师范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     23     后接元音为/i/和/y/,声调主要取阴平,个别阴平调无对应汉字或所对应的 汉字使用频率较低的音节,选择了阳平或去声。第二个音节的声母是 z/c/s/zh/ch/sh/j/q/x 以外的其他声母,以降低语音之间的相互影响而造成 发音人朗读上可能的困难。 表 3:华语发音字表 chīfàn zhīdào cí diǎn zá luàn shēhuá 吃饭 知道 词典 杂乱 奢华 jīhuì sā huǎng zhāgēn sī l ì zhūbǎo 机会 撒 谎 扎根 私立 珠宝 xīfāng shībài zhēdǎng cè liáng xū yào 西方 失败 遮 挡 测 量 需要 sū d á qīgè zī běn chēliàng cā hàn 苏打 七个 资本 车 辆 擦汗 zé bèi c ū xīn jū zhù z ū lìn shā mò 责备 粗心 居住 租赁 沙漠 chūlái s è cǎi chābān q ū bié shūběn 出来 色彩 插班 区别 书本 3.3 实验仪器 在电脑上使用 cooledit2.1 软件录音,录音储存为 wav 格式,采样率 为 44100Hz , 16bit 分 辨 率 , 单 声 道 录 音 。 发 音 人 每 个 词 读 两 遍 , 采 用 Praat 软件进行实验分析。通过 Praat 软件绘制的声波图和声谱图来获取 相关声学参数进行分析。 3.4 实验数据的获取 3.4.1 长短异同 擦音是含时长变量的连续体(Wu & Sun,1990),发音具有时间上 的延续性是擦音的重要特征,并且由于塞擦音的摩擦程度和长短会受到塞 音部分的影响,因此我们先探讨这些擦音与塞擦音的长短,特别着重在塞 音之后的摩擦部分。发音长短属於语音的内在特征,长短是否掌握得当会     24     影响到发音的标准程度和自然程度。吴宗济(1986:46)提出的普通话各 组清辅音的长度大致比例为: 不送气塞音[...]...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acquisition of the three set of Chinese fricatives and affricatives: [ts,ts,s],[t,t,],[t,t,] by adult elementary learners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en informants, one native Chinese (Beijing) and nine elementary level foreign learners (6-7 months of learning)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The three set of Chinese fricatives and affricatives are absent from the phonetic... motivation of the study Chapter 2 is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field, including the theorie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es of Chinese fricatives and affricatives and researche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he value of the thesis was analyzed by reviewing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this topic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nd hypotheses are brought forward In Chapter 3, the thesis introduces... Japan, Vietnam and Thailand separately The essential finding is that the three sets of fricatives are either directly transferred from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learners mother languages or hyper-corrected by exaggeration, giving rise to the foreign accent in perception Chapter 5 is the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Chapter 4, the elementary level learners have not... introduces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 The acoustic analysis based on Praat program is used in this study The duration, the peaks of frequencies and the transitions between onsets and vowels are measured as important acoustic parameters of fricatives There are 5 sections in Chapter 4 These sections analyze the value of the x Chinese fricatives and affricatives read by elementary level learners from... phonetic inventories of the learners first languages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coustic measurements to capture the difference coming up with the foreigners’ Chinese pronunciation The recording is followed by acoustic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Praat, with an attempt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the learners pronunciation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Chapter 1 introduces of the background and the. .. all the Chinese fricatives and affricatives The similar phones are interfered by first language while the new phones are not The new phones which are marked are more difficult to acquire The values of [tß, tßH,] pronounced by learners are different when they combined with different vowels In Chapter 5, some pedagogical methods are also provided, theoretically as well as empirically The findings of. .. as empirically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he Chinese fricatives and affricatives are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 in the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The acoustic analysi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know the problems of the learners pronunciation In addition, the acoustic method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o facilitate acquisition xi 初级阶段学习者对华语擦音 与塞擦音的习得 第一章 绪论 1.0 引言 本研究主要是对初级阶段的美、韩、日、越、泰学习者的华语擦音和... 限 性 ( Richards,1974;Robinett,1983; 曹 逢 甫 ,1994; 钟 荣 富,2009)。对比分析并不能完全预测和解释学习者的习得情况。比如在 日语中,塞音与塞擦音没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根据对比分析,学习华 语的日本学习者会很难区分华语的送气与不送气两个范畴,不能分辨/ p, t,k,ts,tß,t˛/和/pH,tH,kH,tsH,tßH,t˛H/这两组语音的差别。但是王 1 原文为“transfer is the influence resulting from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other language that has been previously (and perhaps imperfectly) acquisition 6 韫佳、上官雪娜(2004)的知觉与发音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感知还是发... (1998), Pennington (1996)。较近的研究以 Chen(2004), Fan (2010) ,及钟荣富(2009) ,大都承继对比分析的各种应用为主。这里只 就与本论文攸关之文献,把焦点集中在:第一,母语对目的语语音习得的 影响。主要的理论基础为对比分析理论(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 CAH)、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 EA),及语音学习模式(Speech Learning Model,SLM);第二,普遍语法对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的影响,包括标记 差异假设(Markedness Differential Hypothesis,MDH)和结构一致假设 (Structural Conformity Hypothesis,SCH)等。 2.1.1 对比分析理论(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CAH)... 通过得到的反馈来调整输出,最终习得该语言项目。 偏误分析的过程大致为首先收集学习者的偏误形式,然后对这些偏误 进行分类与解释。根据 Richards(1973),偏误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 七种: (a)干扰(interference),(b)过度延伸(overgeneralization),(c)语 用偏误( performance errors), (d)传统语法的痕迹(markers of traditional competence),(e) 沟 通 策 略 ( strategies of communication),(f) 同 化 7 ( assimilation), (g) 教师因素(teacher-induced)2。偏误分析帮助教师与研 究者从多方面探索偏误的来源,更深层次地了解了学习者的困难,如陈晨、 廖一霖(2009)发现在韩国学习者习得华语的过程中,他们的发音有以下 的偏误形式:「正在」[tßNtsai]读成了[tßNtßai],「操场」[tsHaotßHaN]读成 ... THE ACQUISITION OF THE FRICATIVES AND AFFRICATES IN MANDARIN BY ELEMENTARY LEVEL LEARNERS 司秋雪 SI QIUXUE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DEPARTMENT OF CHINESE... background and the motivation of the study Chapter is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field, including the theorie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es of Chinese fricatives and affricatives and. .. native Chinese (Beijing) and nine elementary level foreign learners (6-7 months of learning)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The three set of Chinese fricatives and affricatives are absent from the phonetic

Ngày đăng: 13/10/2015, 16:41

Từ khóa liên quan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 Đang cập nhật ...

Tài liệu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