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urvival model of local gentry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416 1.9K 0
A survival model of local gentry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Đang tải... (xem toàn văn)

Tài liệu hạn chế xem trước, để xem đầy đủ mời bạn chọn Tải xuống

Thông tin tài liệu

戴希朱(1850-1918) :清末民初地方士绅的 一个生存模式 DAI XIZHU (1850-1918): A SURVIVAL MODEL OF LOCAL GENTRY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周静秋 ZHOU JINGQIU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3 戴希朱(1850-1918) :清末民初地方士绅的 一个生存模式 DAI XIZHU (1850-1918): A SURVIVAL MODEL OF LOCAL GENTRY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周静秋 ZHOU JINGQIU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3 Acknowledgement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deepest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s, Professor Koh Khee Heong. This research would not be possible without his constant guidance, advice and patience. Two years ago, I was a young student not familiar with the work of both philosophers and social historians, it is Professor Koh’s patience and guidance that pushed me towards it. From Professor Koh, I also acquired to use some methodologies of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in my research. Thanks to Professor Koh, I received field work funding with his strong recommendation; Moreover, he gave me specific suggestions on how to deal with local people and find out raw materials when I was doing field work in Xiamen in December of 2011 and 2012. My supervisor’s process of reviewing my thesis would be exhausting, for he not only provided me with useful information, but also challenged me with sharp questions. Therefore, I am truly grateful for what Professor Koh has done for me. My heartfelt appreciations also go to Professor Wong Sin Kiong, Ong Chang Woei, Yung Sai-Shing from Chinese Studies and Professor Maurizio Peleggi from Department of History. From Professor Wong, I learnt how to analyze a phenomen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From Professor Ong’s seminar, I knew more about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ical concepts of Neo-Confusion, and the way of thinking in meticulous logics has been practiced during the class; From Professor Yung, I was i taught how to do research more academically, for instance, how to plan my research scope, how to find useful information, and how to extract core arguments from raw materials. From Profressor Peleggi, I also bordered my horizons by acquiring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ologies of history. I am also grateful to the people I met in the process of my research, who have offered supports in many ways to this endeavor. Special thanks go to my friends Ge Yun from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Tang Dongli and Yang Xi from Chinese Studies, and Cao Yin from Department of History, who have put considerable time and efforts into the comments on my draft. Last but not least, I wish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my family and friends for their constant love, companionship and encouragement throughout these two years. ii 目录 页码 Acknowledgements i 目录 iii Abstract vi 图表一览 vii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关于“士绅”的定义 3 第二节 士绅研究的概念梳理 6 一、早期的士绅研究 6 1.社会史倾向的士绅研究 7 2.政治史与社会经济史倾向的士绅研究 9 二、“精英地方化”与“社会地域化”的士绅研究趋势 14 三、由“地方史”视野到“文化权力”概念下的士绅研究 18 第三节 清代士绅生存状态的相关研究 21 一、思想史领域的士绅研究 22 二、社会文化史领域的士绅研究 24 三、思想史与社会文化史结合的士绅研究 29 第四节 论文设定 31 第二章 42 辗转科举:半世羁绊(1850-1890) 第一节 早年的求学生涯 44 第二节 “科举”下价值观之成型 52 一、科举内容与程朱理学 52 二、戴希朱的价值观 54 1.敬 56 2.孝 65 第三节 新晋士绅的崛起 71 一、执着于会试 72 二、社会地位的提升 76 iii 第四节 国家的权威性 第三章 90 自我定位:立足于地方(1890-1900) 101 第一节 变动时局下的价值观 101 第二节 “汲汲功名”的目的 110 第三节 教育类活动:诗山书院的兴建 124 一、建立过程 124 二、建立书院的态度 138 1.现实的考量 139 2.精神的追求 145 第四节 以郭山庙为核心的宗教类活动 150 第四章 纲常节义我维持:废科举前后的自处(1900-1911) 179 第一节 国情 179 第二节 1905 年前的地方实践及其特色 183 一、团练 183 二、修县志 185 三、税收 189 四、宗教活动 192 五、宗族活动 197 1.修建龙潭陂 198 2.田产管理 200 3.提高家族声望 202 第三节 对教育改革的态度 209 第四节 1905 年后的地方实践及其特色 223 一、教育实践 223 二、其他地方实践 238 1.海外关系 239 2.宗族实践 242 第五节 价值观 244 第五章 最后一份坚持:新政权下的自处(1911-1918) 260 iv 第一节 文化与政权的抉择 260 第二节 混乱秩序下的自救 273 第三节 284 族谱的编纂 一、修族谱过程中的态度 285 二、族谱的建构 291 1.本原与诰命 294 2.世次与世纪 299 3.列传 307 4.祀事 315 5.艺文与杂志 318 第四节 县志的纂修 324 第六章 结论 337 附录 349 附录一 劝孝十四咏 349 附录二 募建诗山书院并置膏火启 352 附录三 吕邑侯通禀文 354 附录四 购田条规 356 附录五 《送冯邑侯辞篆入闱》七律二首 357 附录六 诗山诸绅耆禀请通详文 358 附录七 南安诗山大廷乡里图 360 附录八 清康熙版《南安县志》戴姓人物考辨表 361 附录九 民国版《南安县志》文举方面戴氏族人考辨表 362 附录十 戴希朱年谱简编 363 参考书目 390 文献史料 390 今人论著 393 中文书目 393 英文书目 398 日文书目 405 v Abstract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provide and interpret a survival model of a group of lower class intellectuals, living in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China during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These men stayed away from the national political centre, but did not detached totally from the state system. Taking a perspective of both intellectual and local history, the specific case study of this thesis is on Dai Xizhu (1850-1918) who was living in Fujian (Hokkien). The model shows local gentry such as Dai Xizhu upheld the core values of Cheng-Zhu Neo-Confucianism (chengzhu lixue 程朱理学), and practiced it in the local community in order to safeguard regional stability and maintain social orders. Both Dai Xizhu’s thoughts and actions reflect the intellectual responses to social transformations during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Moreover, the local community of that time displayed a continuation under the complex social and political situations, and this is largely due to the persistence of the local gentry like Dai Xizhu who instilled Neo-Confucian ideals on local practices. Keywords: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Fujian, Dai Xizhu, Local Gentry, Cheng-Zhu Neo-Confucianism, Social Transformation vi 图表一览 页码 表 表 1. 《诗山戴氏家谱》历代修撰情况一览表 291 表 2. 新旧谱记传人物比照表 309 表 3. 清康熙版《南安县志》戴姓人物考辨表 361 表 4. 民国版《南安县志》文举方面戴氏族人考辨表 362 图 1. 诗山戴氏宗派分支脉络图一 302 图 2. 诗山戴氏宗派分支脉络图二 303 图 vii 戴希朱(1850-1918):清末民初地方士 绅的一个生存模式 第一章:绪论 光绪八年秋八月,对于戴希朱——一位来祖籍福建南安大庭诗山的生员而 言,具有着非凡的意义。这名生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的地方知识分子,于兹年 正月入福州鳌峰书院,并在鳌峰的秋闱中荣登郑孝胥榜,中式第九十七名。1已过 而立之年的戴希朱,满心欢喜地认为,这是他进取功名、步入仕途的开端;是施 展才华,实现人生理想抱负,大展宏图之志的起点。他也许想不到,此后的六 1 戴希朱,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北京:北京文联出版社,1997),页 30。 1 次 1 北上会试,均以下第见遗。为了改善仕途不顺的窘况,戴希朱于光绪十 九年(1893)四月议捐内阁中书,虽然此后的春闱中落第依旧,但终身为举 人的戴希朱,自此亦有了炫耀门楣的虚职。如果说屡次会试不中在可预见的 2 范围内 ,那么,为国家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的废除,对于此时踌躇满志的 戴希朱而言,显是始料未及的。戴希朱更不会料到,他在有生之年,竟然经 历了这个曾承认其身份、赐予其荣耀的清王朝的覆灭。这位清季的知识分子, 在他 69 年 3的人生岁月中,面对动荡的国家局势,其心态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身份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其价值观及行动具有哪些特点;戴希朱的活动体现 了与国家及地方社会的何种互动模式,他的一生反映了晚清士绅怎样一种生 存状态的模式,这些正是本文试图探讨与解决的问题。 1 戴希朱于光绪八年(1882)八月,在鳌峰应乡试,登郑孝胥榜,中式第九十七名。次 年春,会试礼部,三月落第,五月归。此后戴分别于光绪十五年(1889)、光绪十六年 (1890)及光绪十八年(1892)北上会试,均蒙荐不售;壬辰一年因额满见遗。光绪 十九年(1893)四月,议捐内阁中书,至九月,奉谕旨,准以内阁中书分部行走。光 绪二十年(1894),赴礼部会试,入内阁供职(时值中书省),三月发榜仍下第,乃告 假回籍,得幸避日本犯京之祸。光绪二十四年(1898),再次赴京会试,入内阁供职, 三月仍下榜。闰三月,欲上疏反对康有为等谋变奏章不果,并于是月出京。而第七次 会试,即光绪二十九年(1903),因族人帮斗,最终未能成行。此后再无未赴京会试。 以上内容同见戴希朱,页 30-45,以及戴希朱,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北京:北京文联出版社,2003),页 9。 2 王德昭曾指出: “科举虽是士子的求荣显之途,然而真得荣显者究属少数。”见王德昭 《清代科举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4),页 82。 3 戴希朱生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卒于民国七年(1918)。 2 第一节.关于“士绅”的定义 在历史长河中,戴希朱并非左右时局的皇亲国戚,亦非叱咤政坛的达官 贵人,然而,作为一介举人的他,却代表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地方知 识分子。对这群地方知识分子的定义,日本学者偏向于“乡绅”或“绅士” 一词 4 ,这是一群由“地方名家、地主、大商人和有官职、功名者等成分组 成”5 的群体。美国学者则更倾向于用“绅士” (gentry)与“精英 ”(elite) 来表达观点。对于“绅士”说,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将其分为狭 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的绅士是通过考试和捐纳取得功名的个人, 而广义 的绅士则是一群家族 6 。张仲礼认为,应以学衔和功名来划分绅士集团,无 4 有些日本学者比较偏向于用“乡绅”一词,“将本籍官员 (无论是退职与现任) 与科 举功名获得者视作乡绅”亦成为一种主流观点。见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 (1368-1911 年)》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页 18。不过整体来说,绅士比乡绅所 指范围更广。见郝秉键, 《清史研究》2004 年第 4 期, 页 94。 5 关于“绅士”的定义,日本学界有三种主流观点。一为“现任官、退任官、未出仕的 秀才举人、候补官僚和有官衔者等五种人组成”的群体;二为“退休在野的官僚及其 子孙”;三为“地方名家、大地主、大商人、高利贷者和有官职、功名者”组成的群体。 见郝秉键,页 94。然笔者认为这三种观点均有一定的 局限,因此将其融合并总结为文中所述的观点。 6 John King Fairbank,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1983), pp. 32-39. 中文版见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 (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页 32-38。 3 论是通过科举抑或捐纳,只要取得功名,都应归于“绅士”集团 7 。他还将 绅士分为拥有官职及较高学衔的上层集团,以及以生员、捐监生等较低学衔 为代表的下层集团。瞿同祖同意此说,并指出不同于英国的“绅士”(gentry) 8 观念,中国绅士阶层是“一个以非正规权力方式控制地方事务的力量集团 ”, 即“地方精英”(Local Elite)。这个社会集团是由官绅(Official-gentry) 与学 绅 ( Scholar-gentry) 组成的 9。萧公权亦同意此观点,并认为“绅士”(gentry) 是“有官职或学衔的人”10。孔飞力则采用了“精英”(elite)的称呼,并将其 分为三个层次:全国性精英(National Elite),省区精英(Provisional Elite),以 及地方精英(Local Elite) 11。 中国对于这群知识分子的称呼,早年多用“绅士”一词。而对于“绅士” 的定义,早在 40 年代便出现分歧。费孝通表示,绅士是“退任的官僚或是 7 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一一关于其在 19 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 (上海 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页 1。 8 瞿同祖著,范忠信、晏锋译《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页 284。 英文版见 Tung su Chu,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ing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p. 169. 9 瞿同祖著,范忠信、晏锋译《清代地方政府》页 290-293。英文版见 Tung su Chu,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ing, pp. 171—173. 10 Hsiao Kung Chuan, Rural China: 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60), p. 316. 11 见孔飞力著,谢亮生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 年的军事化与 社会结构》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页 4。英文版见 Philip A. Kuhn, 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ilitariz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1796 -1864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pp. 3-4. 4 官僚的亲亲戚戚”12 ;而吴晗则认为,绅士是“官僚的离职、退休,居乡(当 然居城也可以),以致未任官以前的称呼” 13 。近年来,学者多使用“士绅” 一词 14,并在定义上对拥有科举功名以及退官居乡上取得一致的认同。 笔者看来,以戴希朱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可以被称为“士绅”,更 具体地说,他们是“地方士绅”。这群士绅普遍接受过教育,一般多享有功 名(但不一定享有功名),是国家与社会的联络者。然而,他们在国家及省 区中的影响力,远不如在地方互动的层面上。依靠土地占有、宗族特权以及 对地方事务的管理,他们不仅跻身于“精英”之列,亦成为地方权力的实际 操控者之一。 关于晚清士绅的研究,一般被置于明清士绅研究的脉络下展开考察。下 面本文将首先从士绅研究的概念梳理出发,回顾有关士绅研究的承接关系; 其次,通过探讨士绅生存状态的相关研究,指出该范畴中展开研究的途径, 并重新审视前人对于士绅生存状态研究的不足。 12 费孝通,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上海:上海书店, 1949),页 9。 13 吴晗,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页 49。吴晗亦认为绅士的身份是可 变的,同见页 49。 14 如王先明,《历史研究》,1996 年第 1 期,页 17-29;贺跃夫《晚清士绅与近代社会的变迁—兼与日本士族比较》(广州:广东人民 出版社,1994);尤育号, 《史学理论研究》,2011 年第 4 期,页 99-160。 5 第二节.士绅研究的概念梳理 一.早期的士绅研究 在社会文化史范畴中关于明清士绅的研究,最早是 1940 年本村正一发 表的论文《关于清代社会绅士的存在》。本村在文中比较初步地分析了绅士 的构成、经济地位、政治以及文化立场 15。在此后的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之 间,日本学界对于明清士绅的研究,主要经历 了社会史倾向的“国家社会论”, 政治、社会经济史倾向的“乡绅土地所有论”与“乡绅统治论”这几种范式。 中国学者早在四十年代亦开展了对于明清士绅的研究,但在八十年代前,士 绅研究长期处于空白阶段,直至八十年代后该情况出现了好转。西方学界对 于明清士绅的研究,则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逐渐系统化与专门化。下文 试图从概念出发,对早期士绅研究的相关脉络进行梳理。 15 本村正一, 《史渊》1940 年第 24 期;由于时空限制, 笔者未能有幸翻阅此期刊,以上引自巴根,《清史研究》2007 年 第 5 期,页 115。 6 1.社会史倾向的士绅研究 四十年代日本学界较为流行的是“国家——社会分离”论。代表著作分 别为根岸佶的《中国社会的指导层——耆老绅士研究》 16 和佐野学的《清朝 社会史》 17 。所谓“国家——社会分离”论,即由于古代中国地域广阔,官 僚式的国家权力并没能渗透到乡村级别的基层社会,因此中国的国家与社会 显示出两种迥异的发展模式。根岸佶以此分离论为基础,在书中提出,由于 国家与社会分离,国家权力在基层缺失,士绅便成为了基层社会的实际领导 者,担当着联系代表“国家”的官僚与代表“社会”的民众的“中间人”的 角色。佐野学在同年出版的《清朝社会史》中,也提出“国家与社会游离” 的法则,并指出从战国末期其裂变成的官僚与农民两大阶级,相互隔绝,分 别按照自我方式生活;且普通民众由于与国家处于游离状态,更多的将生活 寄托于宗族、行会、村落等中间社会层。佐野学不同意根岸佶将士绅看作是 社会的代表,在他看来,士绅应被置于国家一方,因为其与代表国家的官僚 阶级并无本质差别。 很显然,两部学术著作均受阶级论影响深远,国家与社会不能够完全对 16 根岸佶《中国社会に於ける指导层——耆老绅士の研究》(広島:平和书房,1947 年)。 17 佐野学《清朝社会史》(東京:文求堂,1948)。 7 立或者分离,著作中对“士绅”之作用以及“中间社会层”概念的引入,本 身就反证了“国家——社会分离”论的缺陷。而关于对“士绅”的定位,代 表“官僚”或“民众”阶层的任何一方说法都不确切,实际上,在国家与社 会的关系中,士绅更像是“媒介者”或是“联络人”。五十年代前便有学者 针对“国家——社会分离论”的缺陷提出批判 18 ,然依旧没有摆脱“阶级学 说”的局限。 在中国学界,吴晗针对皇权与绅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历史上的 绅权曾与皇权共存共治,最后降而为奴;但在地方上,绅士与官僚是共治地 方,并且能够独占知识。 19吴晗对于士绅“独占知识”的认同值得肯定,不 过他分析绅权与皇权关系时显得过于模式化与简单化。潘光旦、费孝通则围 绕“士绅的流动”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们在对从康熙至宣统年间的朱墨考卷 研究中得出,清代科举制度虽然为平民提供了入仕的机会,但士绅的流动依 旧主要发生在少数士绅家庭中 20 。 四十年代中国学者的研究,多关注于士绅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缺少对士 18 例如,松本善海便对对“国家——社会分离论”提出质疑,而仁井田 陞也赞同他所 提出的观点。仁井田升《中国法制史研究·刑法》(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59) 页 23。中文版见仁井田升著,牟发松译《日本中国史研究译丛:中国法制史研究》(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9 见吴晗,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页 48-55;以及吴晗, 页 56-65。 20 潘光旦、费孝通, 《费孝通文集》第 5 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页 440-455。 8 绅在地方上真实状态的研究。当然,早期的士绅研究仍具一定的开拓性,但 在八十年代之前,长期被中国学者忽视,形成了中国士绅研究的一段空白期。 八十年代后士绅研究的再度兴起,与世界范围内的研究思潮有一定关系,后 文将会对此详细讨论。 在西方学界,张仲礼在五十年代,针对马克思(Karl Max)、韦伯(Max Weber)以及魏复古(Karl Wittfogel)对于中国社会分析的不足,对十九世 纪中国士绅的社会作用进行了研究。他分别从晚清中国士绅的构成及特征、 士绅的人数、其科举生涯以及关于士绅的传记数量的分析中,尝试勾勒出十 九世纪中国士绅的大致面貌。 21由于此前西方几乎没有专门论述中国士绅的 著作,经济学出身的张仲礼虽仅为十九世纪的中国社会中的士绅及其社会地 位绘制了大纲性的图景,然《中国士绅》亦可被视为西方学术界研究晚清中 国士绅的第一本专著。 2.政治史与社会经济史倾向的士绅研究 日本对于明清士绅的研究,在五十年代后逐渐深入。在讨论中国封建制 21 Chung-Li Chang, The Chinese Gentry: Studies on Their Rol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ese Society (Washingt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55). 中文版为张仲礼 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一一关于其在 19 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 9 的历史分期时,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封建制确立于明末清初 22。小山正明从经 济基础的角度论证此一时期封建制的确立 23 ,重田德则从国家权力的角度探 析均田制瓦解后逐渐形成以土地所有为媒介,至明末清初最终确立封建制度 24 。中国历史分期的研究,引出了探讨明清变革的课题,从而在士绅研究范 畴中,日本学界提出了政治史和社会经济史倾向的“乡绅土地所有论”以及 “乡绅统治论”。 “乡绅土地所有论”由佐伯有一为源头,他认为明万历间的湖州府民变, 即可被看作为针对“官绅土地所有”的“官绅地主”而进行的斗争 25 。六十 年代后,田中正俊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乡绅土地所有制”,且均认同明 清里甲制度解体后,乡绅不断获得权力,并在名义的土地上进行剥削,最终 形成乡绅的“土地所有制”。 26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日本众多学者都在 22 日本史学界关于中国历史分期大体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中国封建制确立于唐末宋 初,见内藤湖南著,马彪译《中国史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二是 认为中国封建制确立于明末清初,后者以小山正明、重田德为代表,下文将会述及。 23 小山正明,《史学杂 志》第 66 编第 12 号(1957 年),页 1028—1057 ;第 67 编第 1 号(1958 年),页 50-72 。 参见森正夫, 《 森正夫 明清史论集》卷一(东京:汲古书院,2006),页 449-478。 24 重田德,《仁井田陞博士 追悼論文集(前近代アジアの法と社会)》第 1 卷,页 387-412。 25 佐伯有一,原载《东洋史研 究》1957 年第 1 期(总第 16 期),此据栾成显翻译本,见《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 选译(第 6 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页 304-340。 26 田中正俊《历史评论》第 271 期(1972 年 12 月)。 10 尝试回应“土地所有论”。代表人物有从赋役、地主佃户制角度进行研究的 小山正明 27 ,有从水利史角度阐释其与乡绅土地所有制联系的浜岛敦俊 28 ,有 结合水利与赋役制度进行研究的川胜守 29,以及以方志与政书为基本材料, 30 对明清之际土地丈量和包揽问题进行研究的西村元照 。以上学者皆力图确 证明季清初“乡绅土地所有”形成的事实。即“乡绅土地所有”的形成与发 展同里甲制度的衰落与崩溃相对应,而“乡绅土地所有”的这一结果最终得 到了国家的承认,并成为体现乡绅利益的机构 31。 然而,“乡绅土地所有论”同样存在不足。单从“乡绅土地所有论”所 依仗的“阶级论”及“社会发展论”范畴来看,岩见宏便指出,唐宋变革时 政治与社会体制同时发生变化,而单用“乡绅土地所有制”强调“划时代的 27 小山正明,《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 62 期(1974 年 2 月);小山正明,《史 学杂志》第 66 编第 12 号(1957 年),页 1028—1057 ;第 67 编第 1 号(1958 年),页 50-72 。 28 浜岛敦俊,《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 47 期(1969 年 2 月),页 1-62。 29 川勝守,《史学杂志》第 85 卷第 6 期(1976 年 6 月),页 887-929;川勝守后期曾有著作:川勝守《明清江南市鎮社会史研究: 空間 と社会形成の歴史学( Vol. 20)》(东京:汲古書院, 1999). 30 西村元照,《东洋史研究》第 33 卷第 3 号(1974 年 12 月),页 102-155; ,《东洋史研究》第 35 卷第 3 号(1976 年 12 月),页 114-174。 31 森正夫《森正夫明清史论集》第 一卷(东京:汲古书院,2006),页 561-636。 11 根本变革” 32 多有夸大其作用之嫌。而且,“乡绅土地所有论”忽略了自耕 农的主导地位,高桥孝助便指出应重视国家与自耕农的关系 33,小林一美 34也 支持高桥的观点。同时,“乡绅土地所有论”过分强调了明清之际基层社会 35 的两极分化,忽略了社会作为整体的统一性。山本英史 便针对此问题提出 过批判。而作为以“阶级论”与“社会发展论”为基础的“乡绅土地所有论”, 森正夫更是提出,应跳出“土地所有”的局限,而应结合经济学研究,将士 绅放置在与政治与文化相联系的脉络中去考察 36。 如果说“乡绅土地所有论”是以研究土地与赋役问题为核心展开讨论的, 那么同一时期日本学界的“乡绅统治论”则是围绕权力问题而进行考察的。 “乡绅统治论”的主要代表者重田德认为,乡绅不仅仅是在“经济范畴”中 的土地所有者,而更应是在“社会范畴”中因持有与一定的国家权力而对基 32 由于时空限制,笔者很遗憾没能翻阅原著,此处引自郝秉键,《清史研究》2004 年第 4 期,页 100。 33 高桥孝助,《历史学研究》第 421 期(1975 年 1 月)。 34 小林一美,《思想》1973 年总第 584 期,页 82-101。另见森正夫关于小林一美观点的论述: 森正夫,《森正夫明清史论 集》第二卷,页 3-40。 35 山本英史,《史学杂志》第 86 卷第 5 期(1977 年 5 月)。 36 森正夫,《森正夫明清史论集》 第一 卷,页 551-560。 12 层农村进行管理的统治者 37。而由于重田德只是对经济最为发达的江南三角 洲进行考察,高桥孝助则认为“乡绅统治论”缺乏完整性 38,其他一些学者 也指出其“乡绅统治的权力发源不明确”等问题。因此,由于“整个论点的 验证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该理论尚处于“假说阶段”。 39 除了“乡绅土地所有论”和“乡绅统治论”,这一时期一些日本学者也 关注一些其他问题,如士绅与国家、社会组织的关系等,然这些考察并不是 日本学界明清士绅研究的重点,直到七十年代以后,日本学者才逐渐将视角 从有关经济基础、国家权力的宏观理论,转向地域性的、细致的微观分析。 这一转变与欧洲史学界“社会史”的研究热与“地方史”的兴起不无关系。 七十年代前,西方学界的张仲礼亦在《中国士绅的收入》中通过数据统 计展现中国士绅的经济地位十分雄厚,其平均收入不仅是一般民众的约 17 倍,亦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 40虽然张仲礼的数据受到了何炳棣、 费正清等学者的质疑,认为其扩大了士绅的含义及过分相信官方材料致使结 37 森正夫,《森正夫明清史论集》 第一卷,页 561-636。 38 高桥孝助,《历史学研究》总第 421 期(1975 年 1 月);, 《历史评论》总第 324 期(1977 年 2 月)。 39 40 郝秉键,页 103。 Chang Chung-Li, The Income of the Chinese Gent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2). 13 论士绅收入大于实际士绅收入 41,然我们仍可以通过参考这些数据肯定晚清 士绅至少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实力。 总体而言,在七十年代之前,学界的士绅研究无论是具有社会史倾向, 还是政治与社会经济史倾向,大部分学术著作均将中国视作一个整体进行研 究。研究视野亦多局限于从国家的宏观视角考察中国士绅。六十年代以后, 这一研究范式逐渐发生了转变,部分学者尝试从更加微观的角度来探究中国 士绅与国家以及社会的关系。 二.“精英地方化”与“社会地域化”的士绅研究趋势 六十年代,西方学者率先将考察士绅的研究视野下移。罗伯特·马士通 过考察明万历至晚清的中国精英流动,指出中国官员的任职在帝国后期,更 多的是凭借个人实力而非家庭背景。并提出“国家精英(Elite of Realm)” 与“地方精英(Local Elite)”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学术贡献。 42 此后,人类学家弗里德曼便通过更加地方的视野,来探究地方与国家的 41 见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 (香港商务印书,2004),页 304。以及费正清《剑桥晚 清中国史(1800-1911 年)(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5),页 9。 42 Robert Marsh, the Mandarins: The Circulation of Elite in China, 1600—1900 (Glencoe: The Free Press, 1961). 14 互动及士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他对中国东南地区的宗族的研究后发现,中 国地方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宗族在国家与个人之间,具有联络的作用。在宗 族内部,权力多集中于少数士绅手中,他们通过血缘的信念意识整合宗族, 43 以维护其内部的和谐。 这无疑启发了后来的学者将研究视角逐渐下移至地 方,并借用人类学的方法对士绅及地方进行考察。另外,魏斐德也以两次鸦 片战争时期的广东地区为例,对当时广东社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他认 为,团练的兴起虽然有助于地方士绅的权力扩张,但同时又会削弱宗族内部 的联系;而经济的因素也造成了家族内部的分化,并会在社会处于危机的时 期显现出来。此外,魏斐德还在导言中直接呼吁学者致力于地方史研究。44也 许是受其影响及启发,七十年代后,学界对中国士绅的研究进入了一个令人 鼓舞的新阶段。 七十年代后的士绅研究逐渐转向在较为微观的地方史视野下进行,此一 时期,西方学者多采用“精英”(Elite)一词代替士绅(Gentry)。孔飞力在 七十年代初首先讨论了国家权力向地方精英转移的过程。在他看来,中国传 43 Maurice Freedman,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London: Athlone Press, 1958). Maurice Freedman,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 Fukien and Kwangtung, (London: Athlone Press, 1966). 另亦有中文版,见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 宗族组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4 Frederic E. Wakeman, Strangers at the Gate: Social Disorder in South China, 1839—1861(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6 ), p7. 另有 中文版:魏斐德著,王小荷译《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 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页 6。 15 统政治制度之所以能够稳定持久,是因为国家与地方精英的合作。而在咸丰 朝以后,为维系王朝生存,国家下放权力,地方精英权力扩大,甚至影响了 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因此,他不赞同费正清提倡的中国经历西方冲击后才 转向近代的冲击与回应模式,主张以国家与地方权力的分配角度来探讨近代 中国的开端,提出中国近代的开端不会早于太平天国。因为纵向的不同级的 精英间的同乡关系及横向的国家精英与国家的关系构成了精英间的一体化, 而镇压太平天国结束后,原先的权力平衡被打破,因此导致了地方权力的上 升,以及地方名流的劣化。 45虽然在讨论军事化对应等级时,孔飞力将正统 与异端对立分析,忽视了文化与思想层面的影响,而显得略有呆板,但书中 体现的地方视野仍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施坚雅在 1977 年正式专门讨论区域史,开创了西方学界地方史的先河。 他在编写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中, 从城市史切入,由经济角度出发,将中国分为九大区域,以及八个等级的区 域性的经济中心的模式,并考察了中心城市与边缘城市的差异及联系。 46虽 45 Philip A. Kuhn, 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ilitariz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1796-1864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中文版见:孔 飞力著,谢亮生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1796-1864 年的军事化与社会 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6 G. William Skinner (ed.),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中文版见施坚雅,,< 城市与地方体系层级>,,施坚雅编,叶光庭译《中华帝国 16 然施坚雅过分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忽视了历史周期的多元性,但这 部划时代著作不仅为学界提供了新的视野,并在此后的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以 区域研究替代整体性考察的地方史研究的热潮 47 。 早期的从地方史角度对明清士绅进行的研究以贝蒂对安徽地区桐城派 的考察为代表。她强调了地域与血缘的重要性,因为家族的维系,王朝更迭 并没有造成中国社会发展的中断。由于宗族的强化,使得这些士绅在科举竞 争中长期获得成功;而在面对“国”与“家”的选择时,多数士绅都选择维 系地方上的家族利益而非报效国家。 48 虽然贝蒂以地方史的视野对于桐城 派进行了考察,但她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宗族角度。 整体而言,该时期中的士绅研究已呈现出“精英地方化”与“社会地域 化”的趋势,为此后地方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晚期的城市》 ( 北京:中华书局,2000),页 242-297;页 301-326;页 327-417;页 623-662。 47 由于历史周期也具有一定的多元性,因此,以王朝兴衰为周期考察中国历史 ,亦是 一种方法。而施坚雅将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分开,亦可能会造成研究的偏颇。见姜涛 《人口与历史——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页 141。 48 Hilary. J. Beattie, The Alternative to Resistance:The Case of T′ung-Ch′eng, Anhwei, Jonathan D. Spence and John E. Wills (ed.), From Ming to Ching: Conquest, Region and Continuity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9), pp. 239-276. Hilary J. Beattie, Land and Lineage in China: A Study of T’ung-Ch’eng County, Anhwei, in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17 三.由“地方史”视野到“文化权力”概念下的士绅研究 真正意识到地方史重要性的并以此为视野对士绅进行研究的是西方学 者郝若贝(Robert Hartwell)。他在探讨由唐至明的中国社会转型时,将中国 分成了七大区域,分别从地区内部发展、地区间居住地的不同形态探讨了中 国社会的多样性及一般规律;同时,他在讨论中国政府的官方组织、分析转 变期中的精英社会和政治行为后,在文中首次提到了两宋之际的士绅转型, 具有重大意义。 49 其学生韩明士(Robert Hymes)则以江西抚州地区为例, 严密论证了两宋时期专业精英向地方精英的转型 50。这部著作可以作为探讨 士绅转型及其地域性特征的代表。 此外,地方史的另一研究脉络是从社会空间角度探讨国家与地方社会、 精英的关系。罗威廉(William Rome)与兰钦(Mary Rankin)分别从清代 的南方城市汉口与清代浙江省为研究对象,对介于国家与私人活动间的空间 进行了探讨。罗威廉认为,由于一群乐于投资地方政府并管理城市的精英的 49 Robert Hartwell, “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in China, 750-1550”,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2, 2 (December 1982), pp. 365-442. 50 Robert P. Hymes, “Marriage, Descent Groups, and the Localist Strategy in Sung and Yuan Fu-chou”, Patricia Ebrey, James Watson (eds.),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000-194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pp. 95-136. Robert P. Hymes,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18 存在,十九世纪的汉口具有相当规模的自治权,并且形成了以社会福利和公 共事业为基础的、介于以国家和官僚为代表的“公域”与以家庭与个人为代 表的“私域”间的空间——公共区域(Public Sphere)。 51这个公共区域亦成 为了精英们发挥作用的舞台。兰钦通过对浙江省的研究,发现由于太平天国 运 动 的 战 后 重 建 需 要, 浙 江 省 出 现 了 不 同 于 私 人 活 动 的 自 治 性公 共 区 域 (Autonomous Public Sector)。在这个公共区域中,地方精英通过福利和教 育来树立威望,维护地方成员的利益。 52罗威廉和兰钦的公共领域的理论虽 然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 53,但是这一观点的提出,不仅肯定了士绅对公共 活动的参与,而且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史研究的影响力。 由上可知,对士绅的转型及其地域性特征的研究,以及对的介于国家与 个人间的社会空间的考察,构成了地方史研究的两个主要方面。 日本学界在此一时期亦对西方学界的“地方史”思潮做出了回应。八十 51 William T.Rome, Han Kou: 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 1789—1895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52 Mary B. Rankin, 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Zhejiang Province,1865—191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53 孔飞力其实已经在此前的著作中提到,由于精英活动一般局限于国家权力较难达到 的地方上,因此只能被看做是“官治”的补充而非公共区域。另外,黄宗智也认为, 地方的自主性并没有达到罗威廉所显示的程度,他提出用国家与精英两方都参与其间 的“第三领域” (The Third Realm)代替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以此更为恰当地解 释地方精英的公共活动。前者见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 年 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页 230。后者见黄宗智,黄宗智编 《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页 269。 19 年代后,在森正夫的倡导下,日本地域社会论兴起 54 ,此后,地域研究领域 中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有岸本美绪,其对明清江南地区的研究颇有建树 55 ,在 日本学界产生了较大反响 56。 这一时期中,在“地方史”的研究热潮下,杜赞奇提出了具有文化转向 的“文化权力”这一概念。他利用日军材料《惯调》对清末民初华北农村进 行的研究中,创造性地引入文化权力网络(Culture Nexus of Power)的概念 来分析晚清国家、地方级士绅间的互动。杜赞奇认为,帝国晚期的国家政权 之所以逐渐削弱,是因为在乡村中完全建立起与国家沟通的新的文化权力网 络之前,就已经摧毁了旧的文化权力网络。在这样的背景下,杜赞奇通过对 华北农村的宗教、宗族进行的考察,提出了“经纪模式”以更准确地描述当 时乡村中士绅与国家、地方的权力关系。具体来说,杜赞奇以“保护型经纪” 与“赢利型经纪”分别定义帝国晚期的士绅保护下的乡村模式和乡村流氓统 54 森正夫倡导主持了 1981 年名古屋大学的中国史研讨会,次年出版论文集《 地域社会 的视点——地域社会与领导者》,被视作日本明清地域社会论的开端。他在研讨会的发 言具有划时代意义,参见森正夫, 《森正夫 明清史论集》第三卷,页 5-44。另《森正夫明清史论集》专门论述地域社会及其研究 方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55 岸本美绪《明清交替と江南社会——世紀中園の秩序問題》 (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 1999)。 56 如则松彰文曾对岸本美绪的作品发表过评论。见则松彰文的,《东洋史研究》第 59 卷 4 号(2001 年 3 月),页 180-188。 20 治下的权力模式。 57 虽然其研究仅集中于北方地区,但其研究具有一定的 普适性,“文化权力”的概念可以帮助更加深刻地了解清末的时代背景、清 季国家与乡村的关系以及当时士绅所处的状态。 由上可见,士绅研究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兴起,其中经历了不同的范式 转变,且涉及面广,为该论文的展开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提供了诸多学 术借鉴。 第三节.清代士绅生存状态的相关研究 关于清代士绅生存状态的考察,一般从思想史或社会文化史的研究脉络 展开。前者主要关注于分析士绅的意识形态,后者则多通过考察士绅的具体 活动展开论述。以下将分别从思想史、社会文化史以及二者的交叉领域中对 于士绅生存状态的考察进行回顾,以此明确展开该类研究的途径,并重新审 视学界对于该类研究的留白及有待提升之处。 57 Prasenjit Duara,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另中文版见: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 家——1900-1942 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21 一.思想史领域的士绅研究 传统的思想史研究,从研究方式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根据文人的学 术思想,将其进行分门别类,依据时间的顺序,大致梳理出思想史的学术脉 络 58;二是从黄宗羲(1610-1695)的《明儒学案》 59始便流行的以人物个案 为研究对象,或整体地研究某一地域、某一时段的学者及学派 60 ,或专门地 考察某一人物 61。关于晚清学者的思想考察,多集中对中西文化冲击下的思 想探讨 62,围绕曾国藩(1811-1872)、梁启超(1872-1929)等晚清学者的研 究相对较多。而从清遗民的角度进行研究的人物个案首推王国维 (1877-1927),Joey Bonner 及叶嘉莹均对其进行过研究 63 。不过前者是属于 介绍性的著作,后者偏向从文学角度鉴赏王国维。从历史角度切入的有 Shana Julia Brown 对于王国维的论述 64,此后她又对与王国维同时代的一些清末遗 58 如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9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 62(台北:明文书局,1991)。 60 如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61 这类例子很多,下文会专门列举与本课题相关的晚清人物研究,因此不再敷述。 62 如薛化元《晚清“中体西用”思想论(1861-1900)》(台北:宏文出版社,1987)。 63 Joey Bonner, Wang Kuo-Wei: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64 Shana Julia Brown, Pastimes: Scholars, Art Dealers, and the Making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1870-1928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3). 22 民进行了研究,如吴大澄(1835-1902)、罗振玉(1866-1940)等 65。随着资 料的开放与研究视野的扩展,一批学者亦开始关注清末遗民的群体,关于辜 鸿铭(1857-1928)、郑孝胥(1860-1938)等学人的研究著作时有出现。66以 上论及的清末遗民,他们均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抑或出国留洋,抑或拥有较 高的功名;相比之下,一些知名度较低地方士绅则很少引起学界关注。关于 地方士绅的微型个案研究,主要有关于山西刘大鹏(1857-1942)与四川刘 声木(1878-1959)两位地方士绅的研究。前者以罗志田的研究为代表,通 过刘大鹏的视野考察清季的时代变迁 67 ;后者则以林志宏与吴钦铿的考察为 典型,从刘声木的思想角度出发,探讨他对于时政的态度等一些个人观点 68 。 对清末遗民的个案研究外,在整体上较为全面地介绍清末遗民并重建其心态 的论述,首推林志宏的《民国乃敌国也》。林志宏引进了“政治文化(Political 65 Shana Julia Brown, Pastimes: From Art and Antiquarianism to Moder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1). 66 例如:徐临江《郑孝胥前半生评传》(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3);孔庆茂《辜鸿铭 评传》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罗琨、张永山《罗振玉评传》 (南昌:百花 洲文艺出版社,1996)。 67 罗志田, 罗志 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页 161-190。 Henrietta Harrison, The Man Awakened from Dreams: One Man’s Life in a North China Village, 1857-1942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68 林志宏,《东吴历史学报》第 9 期(2003 年 3 月),页 183-218;吴钦铿, 李国祁编《郭廷以先生百岁冥诞纪念史学论文集》(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2005), 页 315-353。 23 Culture)”的概念,试图从宏观层面展现晚清遗民的大致面貌。林志宏利用 如郑孝胥、王国维、汪兆镛等诸多晚清遗民的材料,试图通过这些晚清遗民 的文本书写以及活动参与,研究其“重建社会秩序”的主张和思想。更深层 次地说,作者试图探讨中国从帝制到共和时期,因为政治转型与不完整文化 下所带来人们心里及情感的变化。 69 从思想史出发对晚清士绅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其思想的考察,而极少关 注士绅思想以外的其他方面,这虽然为我们研究晚清士绅提供了一条从“思 想”入手的途径,但却也将一些学者束缚在“文化”与“政治”范畴的士绅 研究中,从而忽视了士绅在“思想”之外的真实生活状态。同时这些著作中, 对于士绅的选择,大多数集中在国家层面,而非地方层面。这亦使我们即使 在思想层面上对地方精英的了解,也远不如那些国家精英。从社会文化史角 度对士绅进行的考察,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够修正思想史的不足。 二.社会文化史领域的士绅研究 作为对前清举人戴希朱——一位隶属于东南沿海区域的福建地方精英 69 林志宏《民国乃敌国也:清遗民与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变》(台北:国立台湾大学 历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5)。 24 之研究,结合地方史视野对其考察必不可少。前人的不少地方史研究亦能对 此提供启发性建议。在欧美学派中,虽然以地方史视野对于中国北方地区进 行的研究很多,如戴福士(Roger Des Forges)对于明代河南文化中心与政 治变迁的探讨 70,以及王昌伟对于关中地区由唐至清末的考察 71 。然而,对 于中国北方地区的研究,较少有以清末为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的著作。 相比与对中国北方地区的研究,有关中国南方的地方史研究更加丰富。例如 有邓尔麟(Jerry Dennerline)对于明末清初嘉定地区的家族情况的研究 72、 宋汉理(Harriet T. Zurndorfer)对于徽州望族的考察 73 、卜正民(Timothy Brook)对明清宁波地区士绅家族传承及文化霸权的探讨 74 、罗威廉(William 70 Roger Des Forges, Cultural Centrality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Chinese History: Northeast Henan in the Fall of the Ming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71 Chang Woei Ong, Men of Letters Within the Passes: Guanzhong Literati in Chinese History, 907-1911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8). 72 Jerry Dennerline, The Chia-ting Loyalists: Confucian Leadership and Social Changes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1). 73 Harriet T. Zurndorfer, “ The ‘Hsin-an ta-tsu chi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Gentry Society 800-1600”, T’ung Pao, LXVII, 3/5 (1981), pp. 154-215. Harriet T. Zurndorfer, “Local Lineages and Local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Fan Lineage, Hsiu -Ning ‘Hsien’, Hui-Chou 800-1500”, T’ung Pao, LXX, 1/3 (1984), pp. 18-59. 此两篇论文后收 录于其著作:Harriet T. Zurndorfer,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Chinese local history: the development of Hui-chou Prefecture, 800 to 1800 (New York: E.J. Brill, 1989). 74 Timothy Brook, “Family Continuity and Cultural Hegemony: The Gentry of Ningbo, 1368-1911”, Joseph W. Esherick and Mary Backus Rankin (ed.),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pp. 27-50. 25 T. Rowe)对汉阳士绅强化宗族策略的分析 75 、达德斯(John W. Dardess)对 明代泰和县士绅权力在国家中心的消长问题的探讨 76 、包弼德(Peter Bol) 对宋元婺州士绅的地方史书写之研究 77 、安东尼亚·芬安妮(Antonia Finnane) 对明清扬州城市的考察 78 ,以及科大卫(David Faure)对广东地区宗族的整 体性研究 79 。这些著作不仅为我们了解南方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提供了 一定的参考,而且在地方史视野下,提供了很多具有价值的有关士绅研究的 方法。 较为遗憾的是,以上论述均未以晚清为分野进行断代研究,所幸有几部 研究清代南方地区的地方史著作,在时代背景与地方文化上为本课题的研究 提供了诸多借鉴。肖邦齐(Keith Schoppa)通过对二十世纪上半叶浙江地区 的考察,发现地方精英会因身处边缘地区与否,而分化成以参与自愿性组织 75 William T. Rowe, “Success Stories: Lineage and Elite Status in Hanyang County, Hubei, 1368-1949”, Joseph W. Esherick and Mary Backus Rankin (ed.),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pp. 51-81. 76 John W. Dardess, A Ming Society: T’ai-ho County, Kiangsi, Fourteenth to Seventeenth Centurie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6). 77 Peter Bol, “The Rise of Local History”,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1, 1 (June 2001), pp.37-76. 78 Antonia Finnane, Speaking of Yangzhou: A Chinese City, 1550-1850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4). 另有中文版:安东尼亚·芬安妮 安东篱著,李 霞译《说扬州:1550-1850 年的一座中国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7)。 79 David Faure, Emperor and Ancestor: State and Lineage in South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中文版见科大卫著, 卜永坚译《皇帝和祖宗:华南 国家与宗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26 为主的核心地带精英,以及以进行地方军事化活动为主的边缘地带精英。 80 这说明了在清末,同一个管辖区中,地方精英亦会因距辖区中心距离的远近 不同而产生内部分化。这提醒我们在处理地方士绅问题时,亦要关注士绅内 部的分化及其定位。麦哲维(Steven Miles)围绕十九世纪广东学海堂,试 图阐释广东地区的文化资源对建构这一地区的精英身份认同具有不可忽视 的作用。江南的学术传统,在广东地区创造性地被改造后,逐渐形成了具有 广东特色的精英文化圈。 81 以书院为切入点,展示十九世纪地方士绅文化圈 的做法不仅新颖,而且在思想史与教育史以外,向读者展示了当时广东地区 的社会文化,这对本课题的研究很有启发性帮助。 以上两部著作虽然探讨了清代南方地区的士绅文化并且见解精辟,却非 以福建地区为例进行的地方史研究。 关于以福建为地方视野进行论述的著作,具有代表性的有宋怡明对福州 地区的研究 82。他在其著作中对福建地区进行的地方史研究,不同于科大卫 探讨的广东地方宗教空间的宗族性的转向,且地方最终地方逐渐融入为国家 的一部分;亦不同于包弼德对婺州研究中提出的宗族具有宗教性的现象,宋 80 Keith Schoppa, Chinese Elites and Political Change: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81 Steven Miles, The Sea of Learning: Mobility and Identity in Nineteenth-Century Guangzhou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6). 82 Michael Szonyi. Practicing Kinship: Lineage and Descent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27 怡明通过对个案的细致观察,得出在福州地区存在着宗族与宗教的互动的这 一结论。然而,宋怡明的关注点仅在宗族实践的策略性考量上,而并非以人 物为核心展开研究。 另外,一些对闽南地区的研究,亦帮助学者对福建的地域特性有更为深 入的了解。例如,在大陆和台湾,以郑振满、陈支平、陈启钟等学者为代表 83 ,他们从家族组织、宗教文化和水利建设等方面对福建地的政治、社会及 文化进行了研究。不仅如此,日本学者对于明清福建的研究也颇有建树。地 域社会论兴起后,学日本界亦涉及了一些关于福建的地域研究。森正夫对福 建地区的贼寇活动进行了考察,并探讨了士绅对于地域性的社会组织进行整 合的关怀 84 。有森田明亦在八十年代对明清之际的福建晋江施氏家族进行了 研究,并认为施氏家族对宗族内部的管理,为日后入台后具有开发性质的生 活提供了技术与经验 85 。青山一郎则围绕以明末生员曹氏为首的地方士绅, 对他们不顾村民利益扩大势力、最终受到全体村民的抵制这一系列事件进行 了探讨,并将曹氏等人的行为看作是士绅在处理与地方的关系上的特殊案例 83 例如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陈支平《近 500 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91);陈启钟《明 清闽南宗族意识的建构与强化》(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9)。 84 85 森正夫,《森正夫明清史论集》第三卷,页 161-216。 有森田明,《社会经济史学》第 52 卷第 3 期 (1986 年 8 月),第 3 期(总第 52 期),页 391-413,446-447。 28 86 。另外,中谷刚以乾隆八年发生在福建的罢市行为为例,探讨了进行罢市 的组织及其运作性质。 87 然而,日本学界对于福建的地域研究,多集中在明 清之际或者清初,对于晚清福建地区的研究亦并非主流。 由此可见,以上论述虽为我们了解福建的社会文化提供了参考,但以人 物个案为核心论述、以晚清为时间段、且以福建为地域划分进行的研究几乎 没有,学界论述在此领域内依旧留有余白。 三.思想史与社会文化史结合的士绅研究 在以往的学术研究中,虽然并不非以清代断代或福建地区为案例,但依 旧存在结合地方史对人物进行研究的著作。如许齐雄(Koh Khee Heong)对 明初薛瑄及河东学派的研究 88 ,以及沈艾娣(Henrietta Harrison)对山西举人刘 大鹏的考察 89。前者以薛瑄为例,借鉴了地方史的视野,在思想史层面对主 86 有青山一郎,《史学杂志》 第 101 卷第 2 期(1992 年 2 月),页 240-266,321-322。 87 中谷刚,追悼記念論叢编辑 委员会编《明代中国の歴史的位相:山根幸夫敎授追悼記念論叢》, (东京:汲古书院, 2007),页 593-620。 88 Koh Khee Heong, A northern alternative: Xue Xuan (1389-1464) and the Hedong School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89 Henrietta Harrison, The Man Awakened from Dreams: One Man’s Life in a North China 29 流的理学进行了回应,提供了另一种在中国北方,不同于中国南方模式的、 思考与实践理学的方式,并试图展现在时代背景下更为完整的社会精英的图 景 90 。这一思想史与地方史相结合的视野以及围绕单一人物或学派对学界课 题进行回应的研究方法独具新意,亦启发了本文的研究方式。 后者则围绕刘大鹏(1857-1942)较为漫长的一生,观察其通过各种方式来 维持基本生活并维系他的传统价值观,并以刘大鹏这一观察者的形象,描述 并探讨晚清至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变迁 91 。相比于许齐雄的著作,两 部著作皆为士绅个案研究的典范之作,许齐雄结合河东学派,对较为高层的 国家精英及其思想进行了分析;沈艾娣则关注更为低级的士绅阶层的生存状 态,以及他们在时代变迁下的行为。关于地方士绅的微型个案研究,目前较 少引起学界关注,因此,沈爱娣的著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两部著作皆为士绅个案研究的典范之作,许齐雄结合河东学派,对较为 高层的国家精英及其思想进行了分析;沈艾娣则关注更为低级的士绅阶层的 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在时代变迁下的行为。较为遗憾的是,他们研究均集中 于中国北方地区,而针对南方地区的此类士绅的个案分析,更多的倾向于从 家族角度切入进行研究,而非人物的个案研究,福建地区亦不例外。 综上可知,传统的清代思想研究,多局限在对省级及以上精英思想考察, Village, 1857-1942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90 Koh Khee Heong, A northern alternative: Xue Xuan (1389-1464) and the Hedong School. 91 Henrietta Harrison, The Man Awakened from Dreams. 30 相关的个案研究中也极少关注地方士绅这一阶层。而从社会文化历史视野下 进行的士绅的研究,在七十年代前,学界多从宏观视野探讨士绅问题,日本 学者集中于“乡绅土地所有论”和“乡绅统治论”的讨论,欧美学者亦大多 关注国家层面的士绅问题。七十年代后期地方史兴起后,学界视野逐渐下移, 对地方士绅逐渐给予更多的关注。然而地方史视野的研究多立足于地方上的 群体性研究,结合地方史视野对士绅进行的个案研究依旧不多,而将地域限 定为如福建的中国南方地区的人物个案分析则更为稀少。不仅如此,结合思 想史与社会文化史,对清末地方士绅生存状态的考察亦是凤毛麟角。本论文 希望通过研究晚清举人戴希朱,展现清末中国地方士绅的生存状态,并对学 界相关领域进行相应的补充。 第四节.论文设定 在晚清,活跃在乡村层面的地方士绅并非少数,因此必须回应为何要选 择戴希朱作为研究个案这一问题。 首先,在材料方面,可供研究的关于戴希朱的资料较为丰富。虽然明清 材料的搜集远易于宋元,然晚清距今亦已一个多世纪。由于地方士绅的关注 度远没有国家精英的高,在材料保存方面亦不及国家精英。因此较为全面地 31 将与某一位地方士绅相关的材料保存至今,并非易事。加之地方士绅著书立 说者本就不多,因此,由于资料的限制,对地方层面的士绅个案进行研究并 不方便。较为幸运的是,关于戴希朱的研究材料则相对完整丰富。戴希朱生 前著作颇丰,他曾为今凤山寺作过《郭山庙志》 92 ,为自己创办的诗山书院 作过《诗山书院志》 93 ,不仅如此,他还曾为自己的宗族编纂过《诗山戴氏 族谱》 94,并为南安地区主持纂修过《南安县志》 95 。此外,戴希朱还留有 《四书阐义》《松村文集》《松村诗草(附续草)》及《松村联集》 96 等著作。 所幸的是,戴希朱的著作,除了少数文章散逸 97 ,大部分作品均完整地保留 至今。这些作品均较为完备地展示了戴希朱一生的言行。 具体来说,在戴希朱的作品中,其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四月成书、并于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末所刊印的《松村文集》实际已佚,后人按照现存 的黄懋和为戴希朱所作的《序》中所提及的文集体例,将戴希朱 现存诗文进行归编整理,成《松村诗文集》及其补编二本。《松村诗文集》 共十八卷,分卷首、自著年谱(上)、四书阐义、序、书后、记、辩论、说、 92 戴凤仪《郭山庙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另有田野调查时发现的《郭 山庙志》初印版本。 93 戴凤仪《诗山书院志》(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5)。诗山书院于光绪三十一年 (1905)后改为诗山学堂。第四章中将会详述。 94 戴希朱《诗山戴氏族谱》(台北板桥:龙文出版社,2003)。 95 戴希朱《南安县志》(南安:南安县志编纂委员会,1989)。 96 后四者现收录于戴凤仪《松村诗文集》及《松村诗文集补编》中。 97 而戴希朱佚文有:《松村语类》八本,《试帖》、《制艺》十本及近 20 篇文稿。 32 凡例、义例、表、考、祝文、祭文、告文、呈、启、书、赞、箴、列传 、诗、 楹联; 《松村诗文集补编》则不分卷,有自著年谱(下)、四书义、经解、序、 记、辩、说、凡例、表、疏、策、考、赋、祝文、祭文、告文、呈、启、书、 赞、箴、铭、列传、墓志铭、诔辞、松村诗草、松村联集。 由此可见,后人整理的这两部文集中,亦收录了曾经散佚的《四书义》、 《四书阐义》、 《松村联集》,以及几存孤本的《松村诗草》。其中《四书阐义》 作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二月,光绪二十八年(1902)除夕初步成书, 此后光绪二十九年(1903)四月后,戴希朱再纂《四书阐义》数十章,直至 光绪三十二年(1906)立秋前正式成书并刊印。书中按照《四书》的原文顺 序,逐章逐节地阐发原文。《松村诗文集补编》中所编收的《四书义》则可 能作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因其自著年谱中指出,该年又增《四书阐义》 98 ,而此前《四书阐义》已然成书,这一部分应为对前者的补充。《松村联 集》成于民国四年(1915)六月,戴希朱将此前所作联句以祠庙、学校、宗 庙、岩寺、官廨、居宅、书斋、商界、庆贺、挽诔为类,共分十卷进行编排。 《松村诗草》是戴希朱于民国二年(1913)起编辑,并于次年定稿刊行之书, 其中收录了其于同治四年(1865)十六岁起,至成书当年的所有诗作,全书 按照时间为序进行编排,除《松村诗文集补编》中收录的版本外,田野调查 亦发现残缺的原版《松村诗草》,前一版本将书分为两卷,后者则分为七卷, 9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1。 33 现存卷一至卷二。两种版本相互补充,提高了引用文献的真实性与正确率。 另外,戴希朱还曾于光绪十九年(1893)七月至二十六年(1900)八月 间撰写《诗山书院志》,并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中秋前后付梓。该书共 为十卷,分别为卷首、形胜、列传、兴建、书田、祀典、考课、名训、艺文; 现存版本为 1995 年厦门大学出版的整理标点本。不仅如此,戴希朱还曾于 光绪二十三年(1897)间撰写《郭山庙志》,共分为八卷,其体例为按图像、 本传、封爵、庙宇、封茔、艺文上、艺文下。中国文联出版社曾于 1997 年 出版该书的标点整理版,田野调查亦收获原版《郭山庙志》的复印件,其中 标点版中所缺漏之字皆可在原本中查证补全。 此外,戴希朱还曾于民国三年(1914)付梓第九修《诗山戴氏族谱》, 共分八门,为卷首、本原、诰命、世次、列传、祀事、艺文、杂志。民国四 年(1915)至民国六年(1917)间,戴希朱完成了马振理倡修的《南安县志》 的总纂任务,全书共分五十卷,共十二纲,分别为舆地、营建、风俗、物产、 田赋、典礼、防御、职官、选举、人物、艺文、杂志。目前版本为南安县志 编委会于 1989 年所刊印之点校版。 不仅如此,一些地方文献亦能为以戴希朱为核心的人物研究提供资料补 充。例如,通过对比清康熙十一年(1672)知县刘佑总纂的《南安县志》, 可以帮助分析戴希朱编纂县志的态度与目的;田野调查中所发现的光绪三年 ( 1877 ) 编 辑 的 八 修 《 戴 氏 宗 谱 》 及 在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时 期 、 历 时 三 年 34 (1992-1995)编纂的十修《诗山戴氏家谱》,亦为全面了解戴氏宗族及戴希 朱编纂九修族谱的目的提供了材料支持。同时,田野调查不仅获得了丰富的 一手文字材料,而且在实地考察中发现,南安诗山戴氏 99的宗族形态及隶属 于家族产业的宗教空间亦保存完好,这为更加全面地了解戴希朱在清末民初 的生存状态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其次,除了丰富的文献外,在地方士绅中,戴希朱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作为地方士绅,戴希朱积极参与各项地方活动,兴建书院,为庙立志,重修 县志,并管理宗族事务;作为前清举人,戴希朱尊崇程朱理学观,拥有着自 己的文化信仰。地方士绅与国家举人的双重身份勾勒出了一群在乡村具有决 定性地位的晚清士绅形象,他们是如何将自己的价值观及文化理念运用在地 方活动上的,戴希朱的研究也许为我们了解清末民初士绅生存状态提供一些 线索。同时,戴希朱的一生(1850-1918)经历了晚清至民国的时代变革, 地方士绅如何应对政局变动,且在士绅的参与下,地方对于国家变革具有怎 样的回应,这些问题亦可以通过对戴希朱的研究找到答案。 第三,戴希朱的个案考察,亦可以为学界的士绅研究提供一些补充。关 于晚清变革之际的士绅研究,学界多关注于科举上较为成功的精英或者能够 适应时代变化的先锋学者;抑或针对某一变革或事件研究士绅对这类问题的 99 诗山戴氏曾名为大庭戴氏、诗山戴氏等,近年因与邻乡姓氏因名号一事发生纠纷, 后改为大庭戴氏。在戴希朱所生活的时期,戴氏宗族名为诗山戴氏。此为田野调查所 获信息。 35 看法。地方史视野下,学者们则更注重地方上群体性的研究,试图展示地方 士绅在不同时代下不同或类似的地域性特点。而以不同于国家精英的地方士 绅为个案,从更加微观的角度,以观察者的身份,较为连续地考察并还原时 代变革前后地方及地方士绅的状态,不失为研究士绅的另一视角。戴希朱的 研究即从此视角切入,且因为材料充足而具有可行性。同时,福建地区地方 社会的研究较为丰富,这为以福建为背景的士绅个案研究奠定了较为坚实的 基础,因此,对戴希朱进行考察,亦可以填补清季民初福建地方士绅个案研 究的空白。 因此,笔者试图以晚清福建地方士绅戴希朱为个案,提供清末士绅生存 状态的一种模式,并以此回应士绅核心思想与社会行为、国家政治与地方社 会等一些学术课题。一些学者在清代思想史研究中以考据学为主流 100 ,其实 在晚清地方层面,理学依旧被地方士绅奉为衡量道德及行为的标准。例如, 戴希朱便是在应试与成长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价值观。另 外,辛亥革命给近代中国带来深远的影响 101 ,这在学术界已成为共识;从对 100 以往学界对清代考据学较为重视,如郭康松《清代考据学研究》 (武汉:湖北辞书出 版社,2001);近年来学界逐渐关注清代理学。如龚书铎编《清代理学史》(广州:广 东教育出版社,2007)。 101 辛亥革命的相关研究,大陆将其视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倾向于从较 为宏观的历史事件对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其影响进行探讨;台湾学者则主要围绕孙中山 及同盟会研究,并针对辛亥革命的性质与大陆学者展开讨论;海外学者以东南亚地区 为代表,多以支持孙中山革命的海外华人研究为主。虽然研究视角多有不同,但学界 36 戴希朱的考察中发现,辛亥革命在最初的几年,对中国地方社会的冲击并不 是很大。首先,戴希朱的思想并没有因辛亥革命的冲击而明显改变,在辛亥 革命前后,他始终保持着对程朱理学的热忱;其次,在辛亥革命后,戴希朱 依旧被委任总纂《南安县志》,这表明地方并没有因辛亥革命而产生巨变, 相反,地方社会却依旧为传统文化保留了空间。如果进一步追问辛亥革命对 地方冲击不大的原因,除了辛亥革命不够彻底 102 的传统宏观论述外,戴希朱 的个案研究体现,另一原因是地方社会具有极大的韧性。这种韧性从两宋变 革之后便产生,地方士绅的崛起及其对地方活动的热衷,使得这种与国家权 力相对应的地方势力逐渐兴起;明代里甲制在为国家管理及权力渗入地方, 将士绅在地方活动中的自发性纳入了国家体制,也强化了地方的凝聚力。直 均承认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代表作如章开沅、林增平《 辛亥革命史》 (上海:东方出版社。2010);李金强《辛亥革命的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 研究所,1989); Yen Ching-hwang, The Role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1911 Revolution (Singapore: Chopmen Enterprises, 1978). 另外,最新研究成果可参见由会议 《辛亥革命:孙中山和革命志士(2011:Singapore)》论文集结而成的学术书籍:黄 贤强等《辛亥革命:孙中山、革命志士:历史、记忆与反思》(新加坡:晚晴园-孙中 山南洋纪念馆,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2012);以及黄贤强等《辛亥革命:孙中山、 革命志士:理想,实践与新世纪展望》(新加坡:晚晴园 -孙中山南洋纪念馆,新加坡 国立大学中文系,2012)。 102 这一论述主要在八十年代前的大陆学界较为盛行,章开沅于 1979 发表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努力研究辛亥革命史》的论文,提出要打破所谓“立足于批”的精神枷锁, 摒弃资产阶级中心论与决定论,全面正确地评价资产阶级。此后大陆学界对辛亥革命 的考察与评价,虽然仍受传统论述影响,但已逐渐摆脱了阶级论的评判立场。 章开沅 《辛亥革命史丛刊》第 1 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页 1-10。 37 至晚清,国家已经习惯利用并依赖地方社会所形成的文化权力网络来维系统 治 103。这一情况不仅仅发生在华北地区,根据本研究显示,南方的福建地区 亦是如此。地方的韧性是否与地方士绅的活动有关,以往的研究给出的答案 是肯定的 104 。而在清末社会变革之际,以戴希朱为例的一类地方士绅,他们 具体表达怎样的思想,其行为如何回应国家政局变动,维护并影响地方社会 的稳定及韧性的,这便是本文试图回应并解决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文试图结合思想史与社会文化史对戴希朱进行的 个案研究,但笔者并非打算探讨戴希朱在思想史上的地位,而是意欲将此个 案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研究。 因此,简而言之,本文试图从社会文化史的脉络下,考察清季变革中的 一类士绅的生存状态:他们是一群生活在中国南方的中下层知识分子,远离 政治中心却未与国家体制断离;通过研究代表性人物戴希朱的思想及行为的 特点,分析这类士绅如何回应国家及地方社会变革,以此提供清末士绅生存 众生相的一种模式。 为了更加清晰地说明这一主题,本文将分为五章进行探讨。除去第一章 导论外,第二章主要围绕道光三十年(1850)至光绪十六年(1890)年间, 戴希朱考取举人功名的前后生活变化,来考察戴希朱价值观的形成,并探讨 103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页 32-33。 104 如上文所提到的杜赞奇等人,其著作都涉及到地方韧性与士绅关系的论述。另外, 罗威廉和兰钦“公共领域”的提出,亦是基于地方韧性离不开士绅活动而提出的。 38 其行为的特点。这一阶段中,戴希朱逐渐形成了以“敬”为原则的程朱理学 观,并将主要精力置于进入国家文官系统的科考上。戴希朱的这一行为与当 时清政府的国家权威在地方社会具有向心力有很大关系。 第三章主要探讨从光绪十六年(1890)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的时间 中,面对国家权威的衰微,以及地方社会的“世风日下”,戴希朱通过兴建 诗山书院及撰写《郭山庙志》等地方实践,来教化地方,维系理想的社会秩 序。在这一时期中,戴希朱亦曾坚持会试、试图获得更高官职,以能够在地 方活动中获得现实的便利。由此可见,不同于上一阶段汲汲于功名,这一时 期戴希朱的行动重心已经置于地方,他通过地方实践,表达着自己以程朱理 学为核心的价值观。 第四章主要围绕清政府废除科举的政令对戴希 朱思想及地方实践模式 的冲击与影响。废除科举制的过于急躁,以及这十年中清政府政令的反复, 使得国家权威进一步受损。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至宣统二年(1910)间, 戴希朱依旧坚持以理学为核心的价值观,并且更为鲜明地视理学为身份认 同。然而,戴希朱在地方上的行动模式却因科举的废除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科举废除前,戴希朱的地方实践呈现多元化的形态,而后期的戴希朱则将主 要精力集中于诗山学堂的建设上,他通过教育空间,将自己所执着的理学理 想,以孔朱谱系的方式呈现给生徒,来实现教化地方、维持地方社会秩序的 目的。 39 第五章围绕辛亥革命爆发、前清国家政权全面崩溃后戴希朱具体的行为 方 式 , 来 考 察 戴 希 朱的 对 于 国 家 政 权 的 态 度 及 其 价 值 取 向 。 在 宣 统 二 年 (1910)至戴希朱去世的民国七年(1918)间,戴希朱鲜明地体现了他以理 学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同时,这一阶段显示了他对于传统道德文化规范的坚 守,胜于对国家政权的忠诚。这一时期中,国家政权更替,新政府还未完全 在地方上树立威信,因此,戴希朱坚决地在地方上进行实践,在行动中寄予 自己的理学理想,以此 弥补未完全建立起的新政权在地方上诸多的权力空 白:他以编纂族谱的方式建构理学推崇的理想宗族模式,并通过重修县志, 彰显地方文化,教化地方百姓,以此扶纲诩纪,维护世道纲常。 关于正文几章的分段,本文是通过材料所指向的线索,在时间上进行大 致的分类的。戴希朱的一生具有连续性,虽然在他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具有 其不同的特点,不过这些阶段并没有明显的分界。因此,笔者试图不破坏时 间上连贯性的同时,尝试寻找到戴希朱人生中的一些转折点,并且结合国家 层面的变化,进行章节的分类。 整体来看,戴希朱的一生目睹了国家政权逐渐衰微、崩溃直至被取代的 过程。在戴希朱早年,国家在地方上具有绝对的威信,因此在地方社会形成 了一种向国家体制靠拢的向心力。而甲午海战的失败以及清末新政中政令的 反复,进一步加剧了国家权威的下降;而当新政权取代清政权后,却未有效 建立起新制度,树立起绝对权威,这导致了地方社会由于缺少国家权力的控 40 制而呈现秩序混乱的状态。对戴希朱来说,自其价值观成型的那刻起,他自 始至终视程朱理学为身份认同,秉承着“敬”的原则,维持世道纲常。在具 体的行动上,戴希朱在十九世纪末国家权力衰微时,便将行动重心由考取功 名转向地方实践,并在此后的时光中,在以教育、宗教及宗族为主的地方实 践中,维持着社会秩序,践行着自己的理学理想。在时代鼎革之际,戴希朱 努力用自己的这套方式,来效忠传统的规范与秩序,也因此帮助维护了地方 的稳定。中国在清末民初间,闽南体现的地方上的韧性,多少也与这类文化 精英的“维持”有很大关系。而南安地区戴希朱的一生,亦反映出中国南方 中下层文化精英的一种生活模式。 41 第二章 辗转科举:半世羁绊(1850-1890) 戴希朱原名戴凤仪,乳名琴棋,字金仪,号敬斋。清道光三十年( 1850) 九月二十三日辰时生于泉州府治下的南安县诗山大廷乡福山的旧宅中 1 。据 戴希朱所言,其先世“居河南固始县戴家巷石壁潭,相传为唐相国胄公后。 自唐季始祖九郎公入闽,居诗山之麓。嗣是登科第 、历显官,代有传人” 2 。戴氏家族分派颇多,至二十四世,庠生戴映衮开启七甲福山派。其子国 学生戴华昌,即是戴希朱的太高祖。 福山一派,自映衮起,其经济来源已不可考,然谱牒有载,虽然戴映 衮暮年才“例入国学”,但其一生乐善好施,动辄“出数百金”; 3 戴华昌 虽 “ 十三次进乡闱,均屡荐 不售”,却亦是“慷慨好施”,“倡建祖祠,捐 修文庙”。4 由此推测其家族的资金来源并非来自仕途。戴华昌之孙戴以忠, 即是戴希朱的曾祖父仁斋公。戴希朱称其“硕德懿范,表正乡间,世以陈 太丘比之”。戴以忠在世时多集中族务的料理,并未获得功名,后因戴希 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2。 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2。 3 《诗山戴氏谱志》 (南安:南安 戴氏宗亲会,1995),卷 15,页 31-34。此为田野 调 查所获资料,对外并未刊行。 4 《诗山戴氏谱志》,卷 15,页 35-37。 42 朱入职内阁而被赐赠为奉政大夫。 5 而其家庭的经济来源亦无从考。 从戴希朱的祖父辈起,希朱一脉家道中落。其祖父戴书絪“因家事贫 寒,辍儒就农” 6 ,“婚冠后,伯兄自为拆爨,公遂以一身肩家务数十年” 7 ,因为家庭贫困,又与伯兄分了家,为了能够独自侍奉父母,抚养季弟, 戴 书 絪“自粗衣微粥,犹日 不能给” 8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戴希朱的 父 亲 —— 作为戴书絪第三子的戴定国,十二岁起便“辍学耕田负薪”,为 父兄代替劳役。9 戴定国在十八岁时,便开始从商,族谱 言其“服贾勤,料 事精” 10 。此后戴氏家道逐渐转盛: “不十年,夏屋春田,渐增渐 广,而希 朱兄弟亦相继生于庭阶” 11 。就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中,戴氏第三十一世孙 戴希朱诞生了。 戴希朱出生前,其父与母吴氏已生二子,但皆殇,后领养二子,分别 为戴凤洲与戴凤鸣 。戴希朱出生时,其父戴定国三十四岁,其母三十一岁, 因 此 对其倍加珍爱。其父见 戴希朱“秀嶷可爱”, 即自戴希朱年幼时便教 5 《诗山戴氏谱志》,卷 15,页 40-44。 6 《诗山戴氏谱志》,卷 15,页 46。 7 《诗山戴氏谱志》,卷 15,页 46。 8 《诗山戴氏谱志》,卷 15,页 46。 9 《诗山戴氏谱志》,卷 15,页 55。 10 《诗山戴氏谱志》,卷 15,页 55。 11 《诗山戴氏谱志》,卷 15,页 55-56。 43 他“以读书法古为志”。 12 于是,戴希朱便在家庭的重望之下开始了他的人 生。 在道光三十年(1850)至光绪十六年(1890)的这段时间中,戴希朱 的价值观如何成型,并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其具体行动具有怎样的特征? 在中举后戴希朱行为方式的一些变化,反应了国家与地方怎样的关系?这 便是本章试图回应的议题。 第一节.早年的求学生涯 由于父亲经商, 戴希朱家中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加之父母之珍爱, 因 此 ,咸丰八年 (1858) 起,九岁的戴希朱便入小学,“受业于功叔国学 生家修之门” 13 。起初,戴希朱读书“质不甚敏,然每以非常人自命”。十 一岁时,戴希朱拜族叔廪生怀萱为师,研读诸经章句,曾以“群英起则海 内 春 ”对 “一叶落而天下 秋”而令族叔惊异;十二岁时,戴希朱开始向 廪生李鹏学习作文之法;十三岁时,仍从族叔怀萱学,始作开讲,学作诗。 虽然其堂兄训导戴养元认为戴希朱诗 文有灵机,并对友人赞叹“他子虽已 12 《松村诗文集》,页 22。 1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3。 44 成 篇 ,不如此子之进境较易 也”,然早年的戴希朱一直存有“放纵不羁之 性”,例如其“好看小说,父命看善书,心性稍敛”。 1 4 直至十六岁时,戴 希朱始幡然顿悟: “ 十六岁。请族叔茂才拔峰 教于 轩中。初 ,予性放荡,亲恐予读 书不成,忧之。客岁, 虽渐循规矩,然犹 未知父母何恩,名教何重。 及是年学识有进,观先正格言,辄翻然悟,悚然惊,奋然立志曰:‘予 自此将行孝弟忠义事,将为正大君子人。’而此身如换骨一般,无复放 荡气矣。父悦,谓母曰:‘举动异昔,读书其有成乎!’” 1 5 希朱晚年曾感慨细览格 言的重要性:“后 予每思少时好此不驯,若无 细览格言,醒悟勇改,则予终为浪荡子,何以为士?”在戴希朱看来,是 “ 观 先正格言”使得他“幡 然悟”,因此他亦告诫天下学子,在初学知识 时,必“将名言至论,日陈于前”, 如此一来,则“天下多成人矣”。 1 6 可 见其对“名言至论”的推崇。当年激发戴希朱醒悟的名言虽无确切记载, 然当是时,其曾“读文帝《孝经》,吟二七绝以自省” 1 7 。因此戴希朱的这 1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3。 1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3-24。 1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4。 1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4。 45 一转变,可能与其阅读《孝经》有关。 脱胎换骨后的戴希朱,在读完文帝的《孝经》后,当时便写下了这两 首七绝《读文昌帝君有悟叠韵二首》: “其一:孔圣传 经豁性情, 文昌垂训动思 亲。从今孝道如亏缺, 不是男儿不是人。 其二:万善都从孝见真,读 经有得敢往亲 ?紫阳八岁能如此,我 亦后庚继后人。” 18 虽然此时已难确认是否是《孝经》促成了戴希朱收敛不驯之气,但毋 庸置疑的是,戴希朱关于“孝”的价值观,已因阅读《孝经》而建立,而 此后其对“孝”的坚持,则贯穿于他以后的生活中 。相类似的,早年所读 之书中的诸多观点,对戴希朱的一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些甚至成为 了左右其生命中重大决断的准则 1 9 。 顿悟后的戴希朱,其早年的求学生 涯并非一帆风顺。资料展示了戴氏 在学业上厚积薄发的过程。在十七至十九岁间,戴希朱依旧从 学于族叔戴 拔峰,然族叔于其十七岁时设教远方,戴希朱“仅寄阅文章,又无良友观 18 戴希朱,《松村诗文集补 编》,页 174-175。 19 关于戴希朱早年因所读之书而形成 的诸多观点的 探讨,将于第三节中详述。 46 摩”,这一年“学无甚进”;后一年复请戴拔峰在家中书轩授课,戴希朱于 “是年学颇自奋,然念头好高,每以上承欧、朱,下继藩侯自命。为文鸿 篇大章,少实际,诸友谓之狂士”。 2 0 此时的戴希朱,虽为文好高骛远,但 21 他 已 初步定下了自己一生的 价值取向:即以欧阳詹 为地方代表、以朱熹 为理学楷模的核心价值观。 十九岁时,戴希朱在这一年因族叔“故出难题,遏抑备至”,“颇有学 养工夫”。 22 弱冠时,戴希朱“以文章求教于族叔济川茂才,以经学受教 于 堂兄希灏”,但相较此前,“学无甚进境”。 2 3 次年,父亲戴定国命戴希朱转 而 从 学于廪生侯秀曲师讳采 封之门,该 师教导戴希朱颇费精神。 2 4 该年三 月,戴定国遭到房亲欺辱,这刺激了戴希朱“欲速取功名以慰吾亲”之心, 一 时 间他 用心太苦,导致“为文惨淡经营,不利场屋”。虽然戴希朱参加 哪场考试已不可考,然由于用功太甚,他终因此而郁成血症。虽然亲人皆 担心其健康状况,然戴希朱仍功亦不辍。 2 5 病后的戴希朱遵父命在家中书轩读书养病,且以文章求教于明经李希 2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4。 21 欧阳詹,字行周,诗山人,唐贞元八年( 749)进士,官至四门助教,在闽享有 盛 名。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575,1067-1072。 2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4。 2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4。 2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4。 2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5。 47 曾。这段时间中,戴希朱日日静养,“从容体认书理文法,大有进境”,其 师亦“每称为伟器”。26 这一年,戴希朱的病亦渐次痊愈,次年便赴往桐城, 受业于孝廉陈仁士之门。当时一同研习的学生共有十余人,戴希朱认为“皆 27 为俊才”,而“师独取予 ( 戴希朱) 文行弁多士”。 可见, 戴希朱病后的 文 章 比之曾经已有一定的进 步。 2 8 二十四岁这一年,戴希朱在学业上有了 较大的进步: “春正月,予思欲延亲年,必修德格天。自此终日危坐,先阅格 言,次读经文,警省奋发,如帝天监临,不敢自欺。日之所为,夜必 书之,偶有过失,若挞于市。而心地潋然,文思大进。尝夜吟以自警 云。” 29 也许是“文思大进”的缘故,这一年秋天,戴希朱的父亲让他“捐监 应 乡 试” 30 。 清代科举考试可以归入生员考试、举人考试和进士考试等三 个系列。童生若要获得生员(即秀才)的资格,必须经过县试、府试与院 2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5。 2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5。 28 此证据引自《年谱 》上,为 戴希朱于 1890 年时自 撰而成,见《 松村诗文集》页 36。 2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6。 3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6。 48 试 。 31 县试一般由州县官主持,日期多在二月,录取者应准府试;府试多 由知府、直隶州知州、直隶厅同知主持,日期多在四月 ;只有府试录取者 才有资格参加院试。院试由学政主持。各省学政在三年任期内两次巡回各 地 , 称“ 按临 ”,主持生员的岁考和科考 , 与此同时,进行童生的院试 。 院试录取的新生 即为生员,他们将被分拨 至县、州、府学学习。留县者称 县学生员,拨府者称府学生员。唯有生员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以拔取为举人 。 32 戴 希朱此前一直受教于私学而非官学,因此只是一员童生,其父望其跳 过生员考试直接参加乡试,试图以捐官的方式获取监生名额,使戴希朱有 资格应乡试。而戴希朱 则以“功名有定,不必太急” 33 安慰其父,认为不 必捐监以应试。后当戴希朱见有人捐监应试,破巨费不中时,更感叹自己 “不急功名” 的观点较为妥当。 3 4 次年,戴希朱便 开始了他的科举之路。正月,他参加了乡试,三月参 加府试,知府章倬标将其取结前列;五月,戴希朱又参加了院试,学宪冯 誉 骥 将其取入南安学,补弟 子员。 3 5 由此,戴希朱便正式获得了生员的身 份。实际上,戴希朱并没有在官学中开始他的修习生涯,而是继续在私塾 31 科举制度清承明制,即 科举必由学校 。清代的生 员(秀才), 即为国立府、州、县 学的学生。见王德昭《清代科举制 度研究》,页 25-38。 32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页 38-46。。 3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6。 3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6。 3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7。 49 中 学 习。戴希朱在中生员后 的第二年,即光绪元年( 1875),开始学习应 试大文。 36 此时的戴希朱已开始为下一步的乡试做准备。他二十七岁时,即光绪 二 年 (1876),戴希朱 一边用功向学, 一边 教子侄读书。当时朝廷有举孝 廉 方 正之诏,堂兄戴金苏人 等劝戴希朱应举, 被他吟诗回绝 。 3 7 这首回绝 诸兄好意的诗并 未收录于现存文献中,但可以推断戴希朱当时并非不想 入 仕,他所无意的,是以非科举的方式进入仕途。清代的 孝廉方正科,本意 在挑选贤德人才,敦励风俗 。早在清初,入选者皆以此科为荣;而 至清末, 方正孝廉科中因所举之人名不副实,因此影响力大不如前,很多士人甚至 以 此 为耻。 此时的戴希朱,一心准备乡试的“应试大文”,对于并非主流 的荐举制自不会上心。 光绪三年( 1877)至光绪六年(1880)年里,戴希朱经历了失怙、丧 父以及自身染病的等诸世事,但他依旧勤学不辍。这段时间中,戴希朱曾 拜谒丰州书院的林橙圃,据戴希朱表示,当时林橙圃阅览他的时文、史论、 诗赋后,击节取之,并俱置超等。同时,林氏还转告研友要见戴希朱。此 后,戴希朱从林师学,于古文诸法,颇有心得。 3 8 戴希朱的 母亲及父亲分别在光绪三年(1877)与光绪四年(1878)相 3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7。 3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8。 3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8。 50 继离世,戴希朱因此为父母戴孝三年,光绪六年(1880)末,他才“复理 举业” 39 。多方求师、勤勉不辍的戴希朱,于光绪八年( 1882 年)肄业于 鳖峰书院,于当年参加了乡试: “正月到福省,入鳖峰,受巡抚郭远堂师课,从学博黄厚甫师学。 予留心时艺,行事亦甚警省,友人以“笃学敦品”称……秋八月,在 鳖峰应乡试,登郑孝胥榜。初,予寓鳖峰之西偏。应试前数日,有巨 鸟飞入西偏之宿舍,研友曰:“此是祥瑞。”予戏谓之曰:“百鸟朝凤, 瑞应必在藐躬。”揭晓后,外府在院中式者,果仅予一名。正主考,宗 室侍郎宝竹坡师名庭;大主考,编修朱元 叔师讳善祥;同考试官,郭 师讳春瀛……中式第九十七名。” 4 0 戴希朱自此获得了“举人”的头衔,并且在进一步追求进士头衔之余, 开始在地方社会中扮演新的角色。而在早年的求学生涯中,戴希朱亦初步 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下节将详细探讨价值观的形成原因及其具体内 容。 3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0。 4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0。 51 第二节.“科举”下价值观之成型 一.科举内容与程朱理学 戴希朱价值观的成型与他早年接受的应考教育以及接触的程朱理学 息息相关。从科举考试的内容来看,清代科举承袭明制,以《四书》文为 主测试考生。而《四书》是程朱理学尊奉的核心经典,可以说,科举制度 与程朱理学关系紧密。这在各层级的考试中均有体现。清代县试、乡试以 及会试各有三场考试, 各场试以四书文、五经文、诏、表、判、策、论。 县试以四书文为主外,第二场招复亦测试《性理》论或《孝经》论一篇, 默写《圣谕广训》约百字。关于乡试和会试,乾隆五十二年(1787)定首 场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二场经文五篇,三场策问五道,遂成定 制。 41 虽有三场考试,然考官遴选人才,唯重首场四书之文。戴希朱中举 后回忆应届考题时,亦提及“《四书》题‘大学之道’一章, ‘夫子循循然’ 一节,‘故君子有不战’二句” 4 2 。首场题解官方规定用朱熹集注,次 场经 41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页 74。 4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0。 52 文亦用程朱等人之题解 43 ,可见清代科举与程朱理学关系紧密。 在县试的第二场考试中 ,《性理》论命题主要源自周、程、张、朱等 宋代理学家的著作,而官方以《孝经》命题,盖孝为百行之首,目的是移 忠作孝,阐发治德要道。 44 雍正年颁布的谕旨中,便明确指出将《孝经》 设为考试内容的目的:“定用《孝经》,士子咸知诵习,民间亦敦品励行, 即移孝作忠之道,胥由于此。” 45 由此可见,科考内容的设定,不仅提现了国家参考理学制定的取士标 准,而且也确实帮助政府建构并形成了以忠、孝为最高道德标准的伦理社 会。因此严复虽力倡废除八股,亦赞同“八股法行,将以忠信廉耻之说, 渐 摩 天下,使之胥出一途, 而风俗亦将因之以厚乎” 4 6 。在这样一个儒道 国 家 47 中,政府通过对科举内容的设定,来引导天下士人的价值取向,而 戴希朱亦在早年准备应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推崇 “敬”、实践“孝”的价值观。 43 《五经 》题 解,《易 》主 程颐 《传 》、 朱熹《 本义 》,《 书》 主蔡 沈《 传》,《诗 》 主 朱熹《集传》,《春秋》以《左传》 本事为主,参 用《公羊》、《谷梁》,《礼记》主程 颢《集说》。参见史革新、龚书铎等 《清代理学 史(下)》(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7),页 510。 44 45 《清代理学史(下)》,页 509。 席裕福纂《皇朝政典类纂》(台北: 文海出版社 , 1982),卷 191,《一•》。 46 严复, 《侯官严氏丛刻》 ( 台北:台湾 文海出版社,1968),页 177-178。 47 王 德 昭 认为 , 这 样由 一 个服 膺 于儒 家 之道 的 士君子 阶 级 直隶 的 国 家, 便 将是 世 间 用以称中国的所谓“儒道国家”。参 见王德昭《 清代科举制度研究》,页 76。 53 二.戴希朱的价值观 程朱理学是以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实践哲学,早年的戴希朱便曾在拒绝 捐 监 以应乡试之时, 表达了 “维持纲常”的观念。他 曾自我勉励曰:“富 贵功名天位置,纲常节义我维持。” 4 8 可见戴希朱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维 持“纲常节义”的价值观已经形成。戴希朱这一价值观的形成,与其早年 所受的应考教育有一定关系。 早年的戴希朱曾广泛阅读科举规定之书。上文便曾指出,戴希朱由 狂 童 转 而向学,均缘于读《孝 经》。自同治四 年( 1865)戴希朱转变后,他 于同治五年(1866)至同治十一年(1871)间多治四书五经,并赋诗以记 读后之感。 同治五年(1866),戴希朱继续“治《孝经》,吟一五绝以见志。” 4 9 其 诗为:“孝德光天地,尼山开奥义。子与一贯传,充此人伦至。” 5 0 这表明 “孝”之概念已然刻印在当时戴希朱的内心 。 同治六年(1867),戴希朱“春来治《诗经》,有悟孔子删《诗》之功, 4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6。 4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4。 50 ,戴凤仪《松村诗文 集补编》,页 176。 54 吟一五绝以抒意”51 。其诗有云: “雅颂本陈篇,风歌亦碎笺;一经尼父定, 诗教日光天。” 52 同治七年( 1868),戴希朱“春来治《书经》,悟出所以 始《唐虞》终《秦誓》之意,因吟一五绝云” 5 3 ,对于《书经》的读后感, 54 戴希朱认为: “蜚仡难徵古,车书孰继周?唐虞三代册,一手定千秋 。” 即 在他看来,继周之后秦王朝的兴起,保证了《秦誓》的传世;而由于唐虞 具有定千秋之功,因此由《唐虞》为首篇。 同治八年(1869),夏四月,戴希朱“治《易经》,悟出伏羲所以造始, 孔子所以明三圣之理”55 ,且同样吟一五绝以抒发读后之感: “一画孰开先? 义皇意造天。文言申彖象,亘古显韦编。” 5 6 此外,他在次年治《春秋经》, 悟出左氏、公羊、谷梁氏尚未尽合经意, 5 7 因而复吟一诗:“盲左绚文章, 余 薰 公谷香。何如麟笔正, 万世凛春王” 5 8 。在戴希朱看来,他更推崇孔 子一般的史官之笔,如此才能够称合经意。 此后,戴希朱 还 于同治 十一年( 1871)春 “治《礼记》,悟出首句便 合圣贤心法”;且“至壬申(1872)秋,参看《周礼》、《仪礼》,三《礼》 5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4。 52 ,戴凤仪《松村诗文 集补编》,页 176。 5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4。 54 ,戴凤仪《松村诗文 集补编》,页 176。 5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5。 56 ,戴凤仪《松村诗文 集补编》,页 176。 5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5。 58 ,戴凤仪《松村诗 文集补编》, 页 176。 55 大意始略解云”。59 他亦在有所体悟后作诗以记之。其《读 》云: “礼 训 本 家箴,庄严世所钦。开 章毋不敬,抉尽圣贤心” 6 0 ,表达了戴希朱认 为《礼记》开宗明义,合圣贤意的观点;而其《读 》“治谱著周官, 61 施行万世安。荆公空自误,匪用礼书难” 的诗文中,亦表明了他对三《礼》 的接受与推崇。 由上可知,早年的应试教育帮助形成了戴希朱的价值观。虽然 此时戴 希朱所写五绝较为粗浅,然这些明其心得的诗,亦体现了 他对这些科举规 定“教材”的进一步消化与吸收。 这一时期中,戴希朱的价值观具体呈现以下的特征,即 在戴希朱看来 , 忠 、 孝、礼、义、廉、耻等 “纲常节义”,是其坚守的目标;而具体如何 进行实践,以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一个“敬”字。程朱理学认为, “敬” 是处事的基本态度和原 则,戴希朱亦在入南安学后便认同并秉承了这样的 观点。 1.敬 戴希朱亦认同程朱理学 的观点,认为必须通过实践来“维系纲常”。 5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5。 60 ,戴凤仪《松村诗文 集补编》,页 176。 61 ,戴凤仪《松村诗文 集补编》,页 176。 56 同治十三年(1874)冬,戴希朱“阅性理、近思录诸书,悟得圣贤教人, 皆要步步踏实地,即欲用身体力行功夫”6 2 ,此时的他意识到, “纲常节义” 并非挂在嘴边的空话,而是需要付诸于 实际行动的。因此戴希朱作《读性 理 诸 书有感》一首以抒发感 悟:“载道文章自古雕,为文害道语堪寒!何 时 了 却时文债,性理精微仔 细看。” 6 3 他认为唯有参透性理之奥义,为文 才 能 够 有 长 足 进 展 。 而 性 理 之 奥 义, 关 键则 在 于 “ 敬 ” 字 。 同 治 十 四 年 (1875),戴希朱体悟到“敬”之关键: “冬来静坐本轩,体认圣贤 要旨,深叹时 师教人,只攻文艺,而 于圣贤实践之功,概置 不论,殊不是。自 此每日功程:清晨奉侍 后 , 即静坐诵朱子《敬斋箴》,并看性理、近思录诸书;次读经,次读文, 次读唐诗、试帖。而事事以敬为主,因自号敬斋云。” 6 4 戴希朱意识到当时的教育时弊:教师只重视对学生的文章训练,而忽 视文意中所倡导的实践之意。从另一角度看,即是戴希朱意识到了实践的 重要性。于是他开始为自己制定了功程:侍亲、静读。同时,戴希朱明确 指出了自己的行事原则:“事事以敬为主”。不仅如 此,他还自号“敬斋”。 6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7。 63 ,戴凤仪《松村 诗文集补编》,页 179。 6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7。 57 “斋”可能是戴希朱一房嫡亲昆季“号”中所共有的字,如戴凤书号“雅 斋”,而“敬”则定为戴希朱自取之字,可见其对“敬”之推崇。 戴希朱自号“敬斋”的另一起因,更可能与其对《敬斋箴》有所体悟 相关。他在《书朱子后》中写道: “‘敬’之一字,乃圣贤传授心法。自小学至大学,皆不得斯须离 ‘敬’。而此《箴》以动静表襄,发明整齐严肃之意,尤觉一字一缄, 令人无片刻可放松处,学者当奉为座右师也。 仪弱冠后,曾每晨庄诵此《箴》,检柬身心,然 后读书,顿觉章句 易熟,义理易明。日间应事接物,亦分外有力, 真所谓庄敬日强矣。 惜乎功多间断,迄无成就,望宫墙而莫入,愧赧殊深。 愿诸同志服膺此《箴》,推求圣贤为己之学,则悼我躬之无成者, 尤可望同志之有成也。勉旃!” 6 5 此文虽然没有明确标注成文时间,但文中有“仪弱冠后 ,曾每晨庄诵 此《箴》”之句,年谱中所记载戴希朱“自号敬斋”的年龄为二十六岁, 属 弱 冠后;且年谱中亦提及 “静坐诵朱子《敬斋箴》”的每日功程,因此 65 ,戴凤仪《 松村诗文集》,页 163。该文的成文时间,戴希 朱未详细注明。 58 此文很可能作于戴希朱“自号敬斋”前后。从文中可见,戴希朱将《敬斋 箴》奉为座右铭,且每日诵读,且与同志者共勉,可见他对于《敬斋箴》 的 欣 赏与尊崇。很可能出于 这样的原因, 戴希朱自号为“敬斋”。而戴希 朱 之 所以对《敬斋箴》钟爱 有加,不仅仅因为其“动静表襄”,更主要的 是 《 敬斋箴》传达出一个“ 敬”字。读《敬斋箴》时,“发明整齐严肃之 意,尤觉一字一缄,令人无片刻可放松处”;读完此箴,再读他书是,“顿 觉章句易熟,义理易明”;平日待人接物亦会“分外有力”。在戴希朱看来, 由于圣贤心法皆不离“敬”,而诵读《敬斋箴》使其“庄敬日强”,因此他 对 此 箴推崇备至。说到底, 戴希朱推崇《敬斋箴》,是由对箴中“敬”的 体悟和认识而来的。 戴希朱在对于“道”的理解与追求上,也表达过对“敬”的重视。他 在为乐道轩命名时曾有言: “予尝问道名宿,退而味四子书,至诚意、素位、坦荡、仁实、 深造诸章旨,及想像宋儒光霁冰月诸襟度,不觉万感偶消,栩栩乎有 乐道之意焉。因以名吾轩。 夫道如泰山河海,岂土壤细流所能几?既不能几,焉可云乐?然 太史公有言:“虽不能至,心响往之。”今倘以响往之诚,而主敬以持 之,穷理以濬之,从容饜飫以融之,则由一时之乐,驯致时时之乐, 59 亦理之有可期者也。惟恐纷华偶间,涵泳或流,因记诸屏,藉以策向 道之诚,而永乐道之趣云。” 6 6 戴希朱借命名乐道轩,表达了自己对于“道”的追求。他认为,“道” 如“泰山河海”,内涵深 远 ,而追求“道”时,仍应该抱着“虽不能至, 心 向 往之”的态度。戴希朱 看来,对于“道”,应有追求的诚意,且持以 “ 敬 ”的 态度,穷究万物 之理以挖掘道之意义,从容求索以融会贯通, 最 终 试图借此能够“永乐道 之趣”。受到程朱理学“居敬穷理”的影响, 戴希朱在“以策向道”的过程中,提出了“持敬”与“穷理”的态度。而 在他看来,“敬”似乎更加重要。他在《书朱子 后》中曾写道: “圣圣贤贤相传之道学,扩之虽有万端,操之不外一‘敬’。首章 咏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曰‘钦明’、‘恭己’、‘日 跻’、 ‘敬止’、 ‘戒 獒’、 ‘待旦’,皆圣敬之心所充周也。次章咏颜、曾、 思、孟,日‘四勿’、 ‘三省’、 ‘谨独’、 ‘操存’,皆持敬之心所贯彻也。 朱子发明此诗,追往哲即以觉来裔。终之曰:“无人践斯境”,即 于心,则《六经》、《四书》之大旨昭然若揭,而主敬、穷理、返躬、 6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181。此 文作于光绪九年( 1883)。 60 实践之修,其有感发于不能自已者欤!” 6 7 在戴希朱看来,圣贤之道,虽然可在万物中窥见,但操作起来则不外 乎“敬”。 《阐正学诗》的章节皆是以“持敬”为核心而布局的。他还认为, 朱熹作此诗的目的,即是追思先哲,亦望能够 启发后人。因此倘若后世学 者能够按照朱熹所示之法进行演绎,并有所感悟,那么《四书》等经书的 旨意自然能够明晰,如此一来,修身之法亦会内化为一种习惯。 戴希朱于文首明言“敬”之关键,在文末论及修身时,亦将“主敬” 置于“穷理”、“返躬 ”、“实践”之前,这表明在戴希朱看来,“穷理”等 修 身 之法,与“主敬”相比 ,则略显次要了。由此可见,“敬”在戴希朱 内心,是处于最首要、最关键的位置的。 戴希朱对于“敬”的推崇,并不仅止于此,他在谈论读书心得时曾记 录道: “□□□《奏劄》所言,实综《大学》之要旨。穷理读书,即恪 致之学□敬持志,即诚正之修也;循序致精,即三纲八目,序不可紊, 功□□阙之意也。 或谓《大学》以格致为诚正之基, 《奏劄》以居敬为读书之本,先 67 ,戴凤仪 《松村诗文集 》,页 164。成文时间不可考。 61 入之功程显异。不知敬是彻始彻终的功夫,古人于小学涵养时,早提 一敬以帅吾志。故入大学,直以格致为功程,非谓格致前可不用吾敬 也。明乎此,则知《奏劄》与《大学》相表衷,一而二,二而一也。” 68 关于《大学》与《奏劄》二文,当时有人认为,由于《大学》是以格 致为基础,讲求诚正,而《奏劄》的核心则为“居敬”,以此作为“穷理” 读书之本,因此二者的主旨、功效皆不相同。而戴希朱并不认同这样的观 点 。 他认为《 奏劄 》所言“实综《大学》之要旨”,因为《奏劄》中倡导 的“穷理读书”,即为《大学》中的“格致之学”;而前者论述的“居敬持 志”,亦与后者的“诚正之修”同义。同时,戴希朱仍旧强调了“敬”的 重 要 性,他认为“敬”是“ 彻始彻终的功夫”,且古人亦在《小学》中探 讨涵养问题时表达了与戴希朱相同的观点,即“敬”。因此,戴希朱看来, 《 大 学》中纵使以“格致”,即“穷理”为功程,但这并不表明在格致之 前可以忽略“敬”的重要性。由此,戴希朱对“敬”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也正因戴希朱对“敬”之重视,他在给长子戴绍箕的书信中亦曾建议 其子:“为汝计,决宜检束身心,严立课程。每早起须持敬端坐,看《小 68 ,戴凤 仪《松村诗文 集》,页 165-166。此文作于光绪 十二年(1886)。 62 学》、 《性理》、 《近思录》诸书;不要多,要有体会。次读经书,次看古文、 时文。” 69 当戴希朱于是年冬 归家后发现戴绍箕“举止诚笃,文机清遒”, 他认为这亦是戴绍箕对 “持敬”的教诲有所吸收的结果。 在“敬”的具体实行方法上,戴希朱亦有所具体的讨论。他在《书程 子后》亦有言: “《定性》一书,实括圣贤传道之微旨,曰:“大公顺应,仁立义 行”之事也。然仁非易立,义非易行,即性亦非易定也。吾以为,君 子求定之功,必自“主敬”始,“主敬”,则私意无所容,而仁 可渐至 矣;“主敬”,则直内自能方外,而义可顺施矣。仁义得则体明用达, 而性自定矣。性定则极万事万变,不足以动我矣,乌有外物之为累哉! 程子曰: ‘敬者主一之谓。一者,理也,一循于理,则不是内而非 外矣。’高景逸曰: ‘朱子有三样敬法:曰整齐严肃,则一而不纷,可 蕲至于定矣;曰日常惺惺,则醒而不昧,可蕲至 于 明矣;曰收敛不容 一物,则操存完养,由守而化,不至应物之为累矣。”朱子曰:‘定性 者存养之功至,而得性之本然也。’ 夫曰存养,则不离‘敬’矣。曰功至,则必‘主敬’到纯熟之候, 6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05。此文作于光绪九年( 1883) 戴希朱在京赴会试期间。 63 乃能有得也。程伯子资性过人,充养纯粹,而发此微 旨,学者当奉为 宝箴,以淑其心性。然苟不知所从入,而遽求内外之两忘,吾恐养不 深,性不定,欲忘而难以遽忘也。求定者尚其以‘主敬’为功哉!” 7 0 戴希朱认为,君子的“求定之功”,必须由“主敬”开始。“主敬”有 三种具体的实行方法:一为“整齐严肃”,即“ 正衣冠,尊瞻视”;二为“日 常惺惺”,即在日常生活中清醒,保持机警;三为“收敛不容一物”,即怀 着 畏 谨之情,收拾精神,专 一于心。由于“敬”即是循“理”,若要获得 “性之本然”,则必须将“定性存养”的功力修行到极致,而“存养”的 关键则在于“敬”。因此若要“定性”,必论“主敬”。“主敬”之法明晰 , 是在实践中身体力行的前提。 总的来说,戴希朱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一套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价值 观。他认为,唯持有“敬”的心态,把握“敬”的原则,才能够内达修身, 外至维护“节义纲常”。怀着这份“敬”,戴希朱不仅开始了他自定的“以 主敬为功” 71 的“每日功程” 7 2 以修身,而且亦“奋志于立德、立言、立功 之 事 ” 73 。 关于“三不朽”之说,《左传》有言:“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 7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160。此文作于光绪十二年( 1886)。 7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3。 72 上文已有所论述。 7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2。戴希 朱于光绪十 二年( 1886)曾明言此句。 64 功 , 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 ” 7 4 这意味着树立圣人的德行 是“三不朽”功绩之首;其次为拯厄除难,功济于 时;再次为著书立说, 流传后世。在戴希朱看来, “三不朽”的排序为“立德”、 “立言”、 “立功”, 他不仅赞同立德为首,且认为“立言”比“立功”更为重要,因为对他来 说,唯有内在修养提升了,才能够外而为王。 在追求“三不朽”时,戴希朱认为,“立德”的关键在于“明人伦”, 而“人伦莫大于忠孝”,因为“忠孝立,则群伦可由此叙,万善可由此推, 乾坤之正气可由此塞, 圣贤之正学可由此充。朱子表而出之,煌煌数语, 已具扶纲植纪之全模”。75 由于早年的戴希朱并未获得为国效忠的“立功” 机会,因此,戴希朱对“扶纲植纪”的践行 ,便由从“立德”的 “孝行” 开始。 2.孝 在这一时期中,戴希朱对于其价值观的具体实践,主要体现在他的孝 行 上 。早在同治七年( 1868),时值戴希朱 老师的从叔戴拔峰染病,戴希 76 朱便已“供药饵,侍起居”,态度“极诚” 。后来同治八年(1869)秋, 74 75 76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 书局,1995),页 1088。 ,戴凤仪 《松村诗文 集》,页 16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4。 65 戴希朱父亲亦染病,戴希朱则“侍汤药,扶起居”,甚至“无暇读书” 7 7 。 该年冬天,戴父病重,戴希朱“为善益力”,“乃充钱为拾字之费,充田为 祭 圣 之费,充租为守庙之费 ” 7 8 ,以期父亲能够恢复健康。由于戴定国夫 妻得戴希朱时分别为三十四岁与三十一岁,因此至同治十一年时,希朱之 父母皆年事已高。该年夏四月,戴希朱“闻父病,速归侍疾,每夜与 父同 寝” 79 。冬十月戴希朱再次从学馆归家时,不禁深有感慨: “见父母就衰,心如芒刺,曰:‘学问可俟异日(补),亲年不为 我留’。予决日侍亲侧,不复外从。自此,晨间安,夜温清,奉馔必求 珍味,奉药必亲自煎,溺器、唾壶必亲自涤然后安……惜仲兄吃鸦游 荡,父忧且泣者屡矣。予百计弥缝,恐父烦怒。怒时必跪以求,俟亲 颜霁然后起。复婉转劝兄改过以安亲心。 十二月,予忧亲来日无多,斋戒七日,具疏求天,愿减己算以益 亲算。” 80 眼见父母年华老去,戴希朱意识到“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悲哀,于是 7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4。 7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4。 7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5。 8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6。 66 乎决定暂时搁置学业,呆在家中每日侍奉父母。日常起居诸事,戴希朱均 亲身力行;而且当父亲因长兄吃鸦片一事而忧虑落泪时,戴希朱不仅安慰 父亲,补救长兄的过错,使父亲宽心,甚至在父亲怒时跪求亲人安心。不 仅如此,由于担心双亲来日无多,戴希朱还曾摆斋戒,并且备文陈述向天 祷告,愿通过减少自己的寿龄以延长父母的生命。戴希朱的这些做法可谓 至孝。此后若父母身体有所不适,戴希朱便即在家奉慰,亦少就馆”8 1 , “寝 食必侍亲侧” 82 。 戴定国于同治十二年(1873)所生的病相对较为严重,先患心疾,复 得寒疾,戴希朱十分忧虑。他曾百计求医,多方劝慰。当父亲疾未痊时, 戴希朱斋戒祈天,备极逼切。当戴定国再染风寒时,戴希朱暂时放弃了去 省城,服侍在父亲身边。后戴希朱忧心父亲难以痊愈,于是再次斋戒祈天, 愿以身代父,后戴定国才逐渐痊愈。 8 3 在戴希朱看来,孝是可以感动上苍,使其帮助治愈父亲的疾病的。祈 之文才呈于天,父亲的并就痊愈,这一事件便应证了他的猜测。因此,在 该年父亲再染寒疾的情况下,戴希朱不仅在家侍奉父亲,并且再一次斋戒 祈天,希望能够替父亲承受痛苦。后父病愈,戴希朱感激上天之眷顾,于 8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7。此事 发生于光绪 元年( 1875)。 8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6。 此 事发生于同治 十二年( 1874)。 8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6-27。 67 是作祈天诗二首,以表达对上天之感谢,以及一份至诚的孝子之心 。 8 4 所谓祸不单行,光绪三年(1877)至光绪四年(1878)间,戴定国夫 妇相继离世。正月,戴定国再次染病,戴希朱多方求医,每日侍奉汤药在 侧,并亲自煎尝而后进与父亲。在戴希朱的悉心照料下,戴定国病情有所 好转,但元气亦渐损。 85 然而至十一月,戴希朱先母毫无预兆地先其父而逝世。最开始时,戴 希朱母亲并没有什么病,当时戴希朱认为以后侍奉父亲的日子不多,而以 后为母亲尽孝的机会尚长,然而,没料到其母伤寒三日,百药罔治,遂至 大故。 86 此时戴希朱悲痛万分,他曾表示:“踎踊哀呼,既痛母死,复惧父 忧。百计圆维,心血俱裂。葬事毕,染血症三年。” 8 7 次年春,戴希朱在家奉养亲人,功名之事暂 时置于一旁。不过,戴希 朱亦“晨诵文帝《孝经》,以祈亲安;日看医书,以知父病”;不仅如此, 戴希朱“每见父容憔悴,知其不久,涕泪辄流”;他并且告诉弟弟凤书“人 子此时,当事事竭诚,毋使后日有纤毫之悔”。 8 8 84 原文如下。其一:“焚香何计可祈天 ,请代情真 父或痊。夜效黔娄稽颗乞 ,高堂翼 日果安然。”其二:“日薄桑榆欲吁 天,祈年应可 益亲年。初安望有长康日,堂上期 颐地上仙。”见,戴凤 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78。 8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8。 8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8。 8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8。 8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8。 68 三月份时,戴定国病情 有所好转,戴希朱期待其能“回天”。然而到 了五月时,戴定国病情加重,戴希朱延医奉侍,无敢稍之离,但父亲血症 却未好转。到二十九日后,戴定国元气脱尽,如葛洪睡矣。戴希朱痛益深, 曾 经 于苫次书联云:“罪戾极天,不数月严慈俱逝;悲哀无地,愿终身思 慕如生。” 89 在陪伴父亲的最后时光及为父安排后事的日子里, 戴希朱倾心倾力, 并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其孝可见一斑。在为父母服丧期间,戴希朱亦无 处不体现其孝: “予居父母丧,虽血疾难愈,而百日内,每晨必奠;朔望必荐茶 荐新;年节必备物尽敬。忌祭,先期必斋戒,值日必尽哀,祭品、祭 器必丰洁,祭服必纯素,临祭必战兢悚惶,如亲在上在旁。此终身行 之,不敢偶异者也。外如礼天地、祭祖宗、祭先圣,亦斋戒尽诚,如 祭亲然。非敢谓是,盖必如此心乃安也。” 9 0 父母过世后,戴希朱严守礼法,为亲人 服丧。他亦提及,在祭祀天地、 祖宗与先圣时,亦如祭祀亲人般,以 “诚敬”之心待之,如此才能安心。 8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8-29。 9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9。 69 由此可见,戴希朱是以谨敬之态度,来行忠孝之行为的。 不仅如此,服丧期间,戴希朱亦保重自己的身体:“节饮食,绝嗜欲, 敛心气”,因为他“常思父母遗体不敢毁伤”。 9 1 在服丧期间,戴希朱曾省视过父母的坟茔。在双亲墓前,戴希朱曾哀 吟 过 二绝,以寄托其哀思:“坟茔省罢泪如丝,痛与爹娘永别离。何日焚 黄膺诰命,先人地下有荣施。” 9 2 光绪六年(1880)八月,三年服丧结束后,戴希朱曾作《劝孝十四咏》, 内有十四首诗,主题分别为“诚心”、“愉色”、“承志”、“问安”、“侍养”、 “服劳”、“禀命”、“谏过”、“解怒”、“舒忧”、“侍疾”、“ 守身”、“成家”、 “ 立 德”等,其内容均与训 劝后生如何行孝有关。 9 3 戴希朱作此文之意图 明显,他曾明言: “诸作只期孝道稍明,为初学说法,工拙所不计也。”9 4 由 此可见戴希朱对孝道的推崇。 日后戴希朱中举显贵,但亦没有忘记对至亲的思念。他在鳌峰中举后 曾言:“予登贤书 后,思亲不得见,辄流涕。尝撰联云:‘成名亲不见,废 读 蓼 莪,何贵此身衣锦?追 赠典非虚,新沾雨露,待看后日焚黄’。” 9 5 戴 9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9。此事 发生于光绪 五年( 1879)。 9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9-30。 93 该文见附录一。引自戴凤仪《松村 诗文集补编》,页 188-190。 9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90。 9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0-31。 70 希朱虽然“一举”成名,但父母却无缘见此情景,因而其显贵的地位亦无 意义。不过他亦提到,他日定会祭告二亲,使其泉下有知。 福建文化极重“风水”,而墓穴的风水则尤为重要。中举后的戴希朱, 在地方上的地位有很大改善,因此亦开始加固母亲坟茔,为父亲重选新栖 之所,以显其孝。 光绪十二年( 1886),戴希朱将其母葬于诗 山下池埔仑。并且为母亲 作墓志铭,并鸠工勒石以封固之。 9 6 光绪十四年(1888)冬十一月,由于 风水先生认为其父所葬之地兴善山不吉,戴希朱每念父骸未安,便伤心落 泪,因此极力为父求得一块在四鼎湖边的新地,将其父迁葬于此,以使泉 下父亲安心。 综上可知,在“敬”为原则的处事态度 下,戴希朱通过孝行,实践着 他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价值观。当初步形成了这样的价值观后,戴希朱除 了内在修身以及孝行实践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在具体的行为上,他是如 何实践自己的理想的?这是下几节试图回应的问题。 第三节.新晋士绅的崛起 9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2-33。 71 整体来说,戴希朱在这一时期行为上表现出的特点是“汲汲于科考”。 他 早 在遭遇房亲之难时便立 誓要速取功名 9 7 ;而当他中举之后,戴希朱便 将事业重心放在了准备会试的活动上。当然,除了准备赴考外,由于获得 了举人的功名,戴希朱在地方上的地位亦有了进一步提升,这导致他虽然 此时并未有意识地关注地方社会,但他所参与的地方活动的确比中举前多 了起来。而无论是汲汲于科考,还是地方地位的提升 ,这都表明了中举后 的戴希朱已跻身于地方 士绅的行列。 一.执着于会试 光绪八年(1882)在鳌峰一“举”成名后,戴希朱曾作诗二首表达当 下 的 喜悦心情 98 。他期待着能够手捧天朝之檄,入朝为官,并且立志能够 再接再厉,以此不负祖先及双亲的庇佑与栽培。还未正式进入国家机构的 他,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成就,而是于次年便踏上了会试的漫漫科举路。 97 9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5。 见,戴凤仪 《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92。原 文如下。其一: “十载芸窗 学未成,春来负笈 到榕 城。鳖峰欣侍传经席,蟾 窟偏符织 记名。幸掇一枝丹桂树,多添几段蓼莪情。他 年 若捧天朝檄,无望花舆前导荣。”其 二: “虎榜题名墨迹新,谁知修到有 前因?祖宗累 世诗书气,父母卅年课督身。养我 灵根非易事,堕些先泽岂成人!从 今家国须努力 ,勿负君恩勿负亲。” 72 然而,戴希朱在仕途上却未获得期待中的一帆风顺。他于二月末入京 考试,三月落第,于五月归至家中。虽未获功名,戴希朱亦是在此次赴公 车的途中赏遍不同于家乡的景色,大开了眼界。然而,落第后的戴 希朱, 心 情 毕竟会有些许低落,归 家后,他转而“究心诗文”,且督教子侄,其 实均因其“不甚惬意”。 99 初入都的戴希朱满怀着希望,他曾赋诗道:“文 旌万里抵都门,首善名区属至尊。带砺河山群国主,巍峨宫阙九天阍。海 边獒雉劳重译,天下文章试万言。百世金汤胡以固?主持坚定胜屏藩!”10 0 看到京城宏伟之景,戴希朱抑制不住兴奋之情,并且充满了“试万言”的 期待。当发榜之后,名落孙山的他自然一时较难接受心理 的落差,因此作 诗一首:“榜花一发落孙山,万里风尘返路难。自分欂栌非国栋,谁家桃 李闹春宫?” 101 在入京的路上,戴希朱有心情遍览风景之盛 ,然而在返回 途中,他却觉得路途艰难。不仅如此,戴希朱自嘲自己就似欂栌,并非栋 梁之才,因此未能中进士,但却心有不甘 地反问,此次的中试之人,又将 为何许人物。 归家后,戴希朱很快收拾了低落的心情,静心读书,以望能够东山再 起: “鄙人此会无他志,入要摊书出看山。”1 0 2 光绪十三年(1887),戴希朱 9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1。 10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93。 10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93。 102 ,戴凤 仪《松 村诗文 集补编》,页 194。 前两句为 :“京 邸归来 73 “ 谢 绝世故,仍在乐道轩养 晦”。他一边教后生会试功夫,一边“日以主 敬为功,以读书、作文为事。其文取法大家,词旨亦颇静细”。 1 0 3 光绪十 四 年 (1888),戴希朱更加用心地准备起会 试来。他“复屏世故,养晦本 轩。时辞却生徒,只令琼宴、敏谷与绍箕同学;而自一意存养,究心文章, 以为会试计” 104 。 次年( 1889)春,戴希朱第二次踏上了北 上会试之路。然而:“三月 试毕,黄莲初等许为决售之文,同考官王兰篪师名廉,击节取之,荐于总 裁,不果售。”105 也就是说,戴希朱此次会试之文曾蒙受推荐,但最终依旧 下第。因此,戴希朱归家之后, “益加奋力”1 0 6 求学。由于蒙荐不售,此时 的戴希朱,将希望寄托于次年的会试上,在《寄怀黄莲初同年》中,他曾 鼓励一道赴考的黄莲初(即黄尔沤)“来年桃李春官会,应折琼林第一枝” 107 ,实际上也是戴希朱自身对科举中式的期待。 光绪十六年( 1890), 四十一岁的戴希朱于 二月第三次北上会试。此 次会试的结果依旧不尽如人意 。戴希朱的应试之文经过旅菲的富商世侄戴 金华的推荐,获得国师孙子受与考官唐庭师的认可,并被逾格评取。然虽 常掩关,未膺王事且偷闲。”此诗作 于光绪九年 ( 1883)。 103 以上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3。 10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3。 10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4。 10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4。 107 ,戴凤仪《松村 诗文集补编》,页 207。 74 然承蒙推荐,戴希朱依旧没有摆脱落第的厄运。 1 0 8 三次会试不中的经历, 让年过不惑的戴希朱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予归后,深叹前数年不专用圣贤实践工夫,凡所欲行义举,一 切姑置,只为究心时艺,私冀登进士,请封诰,以荣先人于地下。今 此志不偿矣,则平日所欲践之事,亟宜勇行,方不错过了一生。” 1 0 9 在戴希朱看来,在前数年的时光中,他多究心于通过科举进入国 家的 官僚体制,而忽略了日常生活中的正学、义举。蹉跎半生的他意识到,以 求取功名为要已并非首选,平日里欲践行的义举才是生活的重心,如此才 能不再浪费光阴。 此时的戴希朱才意识到在“究心时艺”的进取功名之外,“志于扶学、 行义举” 110 亦十分关键,并在此后的时期中将行动关注点转移至地方。在 光绪十六年(1890)之前,戴希朱并未真正意识到地方实践的重要性,且 并未积极主动地关注地方,但由于中举引起了其身份的转变,这使得戴希 朱在地方社会的地位有了进一步提升;也因此,相比于中举前,戴希朱仍 旧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地方活动中去。 10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4-35。 10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5。 11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5。 75 二.社会地位的提升 戴希朱中举后,友人皆表现出“艳羡新贵” 1 1 1 的态度。戴希朱之所以 在中举后显贵,是因为中举艰难。在南方大省,童生百里挑一成为生员, 生员百里挑一才能成为举人,而每三十个举人中,才会有一人中进士。1 1 2 生 员中进士的比例低至三千分之一,而童生中进士的比例更是达到三十万分 之一。可见科举中式之难。应试生员本已经过甄选,因此在如此低的比例 中能够中乡试,实属不易,这也是戴希朱能够获得友人艳羡的原因。而获 得举人的功名,的确为戴希朱的 人生带来了变化。他不仅为族人争取利益, 修建地方公共设施,而且受邀作序,调解地 方纠纷,这些都是他在中举前 极少参与之事。 光绪八年(1882)八月中举后的十一月 ,戴希朱便 率族人竖石旗于名 为“狮子戏球”的三世祖之墓。概要 如下: “初,祖坟百余年不敢祭扫,盖惧强姓之计较也。予谓: ‘祖宗生 11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1。 112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页 61。 76 我何为?纵因此而劳心力、坏功名,亦所弗恤!’遂往(墓前)竖旗并 祭扫;强姓来较,以理相谕,卒获事谐。” 1 1 3 这一事件在《族谱》中记载更为详细: “按我三世祖考妣卜葬是山,恰在五代时,当此山不知何姓管辖, 至康熙间,诸耆长以祖茔辖在溪东林姓,复向林买断山仑,以保守斯 茔。其敬祖之心良苦矣。无如嘉庆以来,相邻门风 日炽,吾子姓不敢 登山祭茔者数十稔。光绪壬午科希朱获登贤书,父老议树旗茔前,以 为祭扫计。或以决启争端,告希朱。慨然曰: ‘祖茔不祭,子孙何为?’ 愿任艰巨而弗辞。遂诹吉舁旗于茔。林姓果来阻挠。哗然恫吓,势甚 汹汹。希朱理直气壮,逞身与较。虽酿巨变,亦一徃直前。幸训导林 君瑞璜稽寻旧券,有载戴家祖坟三穴在中,一仑听其管辖等语,族叔 士晖复婉言调停,林乃降心相从许 1 1 4 。” 在戴希朱看来,林氏属于“强姓”,认为“相邻门风日炽”,而林姓初 闻戴氏插旗后,“哗然恫吓,势甚汹汹”,可谓民风彪悍。嘉庆以来的近百 11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1。 114 戴 希 朱 < 买 断 尽 契 六 纸 > ,《 诗 山 戴 氏 族 谱 》,( 台 北 : 龙 文 出 版 社 , 2003 ), 页 5841-5842。此《诗山戴氏族谱》为 戴希朱于 1914 年编纂完成的戴氏第九修族谱。 77 年间,戴氏子姓皆不敢登山祭祀坟茔,戴希朱中举前也并未插手这件事, 而中举不到三个月,戴希朱便可以理直气壮地插旗于茔,以示其地产。而 当纠纷升级时,作为训导的林瑞璜亦出面调停,寻出旧契,证明此穴占地 归戴氏所有,事乃平息。从处理家族与林姓纠纷一事上可见,戴希朱中举 给他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与声望。使他在处理宗族纠纷时,能够以代表 的身份进行各种协商。 除了维护族人利益,戴希朱亦在宗族内部领导族人互助。例如,冬十 一月,公裔式微,构屋无资,戴希朱倡捐百余金,经划寝室,修方伯赞媺 公祠,俾得蒇功。 115 方伯赞媺公即是戴廷诏,进士出身,官至明代江西布 政司。戴廷诏为戴氏家族第二十二世孙,属于大廷七甲太老公派,是福山 派始祖戴映衮的三爷。戴廷诏的子孙传至戴希朱一代,与戴希朱一脉虽非 远亲,但已不是近亲;然当廷诏后裔修葺方伯赞媺公祠缺少经费时,他们 没有找近亲,而是寻求戴希朱帮助。戴希朱亦不负重托,能够倡捐到“百 余金”,证明其确有能够帮助族人的实力,这体现了戴希朱此时在族中已 具有一定的声望。 不仅如此,当其堂兄戴金崐在光绪十六年( 1890)从海外归来时,族 亲串为设寿幛,请其作序。 1 1 6 可见戴希朱此时在族中的地位已较为显赫。 115 11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135。 78 对比中举后的戴希朱,中举前的他在族中地位几乎是天壤之 别。比如,他 在其二十岁至二十二岁间,其亲曾受过族人的倾轧。具体事件如下: “同治八年己巳,二十岁。遭房亲难。正月,房亲结党,寻间欺 凌,一年迄无宁日,疏广所谓:富者众之怨也。” 1 1 7 “三月,父复遭房亲欺侮,予益自奋,必欲速取功名以慰吾亲…… 春三月,房亲党首将死,深悔欺凌之非,党恶亦继亡。” 118 当房亲党恶消除后,登科后的戴希朱曾发表过感慨: “此殆天地祖宗之不容,乃速其死耶!然则,人之欺人,只自取 祸,而受欺者益以磨折而成,究亦何损?予登科 后 ,每以此训子侄, 誓不许恃势欺人。愿舆有势力者共省之。” 119 可见年轻时经历的房亲之难对戴希朱的影响较为深远。在遭受房亲之 难时,戴希朱最先想到的是“速取功名”,因为这样可以“慰吾亲”。之所 以考取功名可以“慰吾亲”,是因为功名至少可以让戴希朱一家不被欺辱。 11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4。 11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5。 11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5。 79 而一举成名后的戴希朱,显然也尝到了中举为他带来的甜头。 戴希朱于光绪九年( 1883)会试礼部,归家后便有人请他撰写墓志铭。 关于这位墓主人,戴希朱写道: “缜卿先生,吾南名宿也。仪自弱冠后 ,闻先生内 行粹然,学规 肃然,因受业其门。先生甫开讲即谆谆曰:士先德行,而后 文艺。”又 曰:“六经为文章之祖,不熟经书,为文曷据?” 1 2 0 李缜卿即李希曾,戴希朱曾于同治十年( 1871)曾受业于他。有了这 一层师徒关系,戴希朱为其写墓志铭似是理所应当。然戴希朱在未中举前 并不止求教于一位老师,而且从墓志铭来看,他对从教一年 1 2 1 的李希曾的 家 庭 状况并不是十分了解。 他表示:“先生讳希曾,字亮密,别号缜卿: 国学生 XX 赠公哲嗣也。”122 戴希朱并不确认李氏的先人是谁,于是以“ XX” 代 替 ,同时,他在文末写道 :“爰志其履历眷属,生卒年月,墓地葬期与 后,而殿之以铭。” 123 其原稿也在文后注明:“其履历眷属、生卒年月, 120 ,戴 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41。 121 戴希朱从 教于李希 曾之时 ,戴氏 正在患病 ,而次 年戴希朱则 从教于 陈仁士 ,所以 戴希朱从学于李希曾最多一年。见 戴凤仪《松村 诗文集》,页 25。 12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42-143。 12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43。 80 基地葬期,宜增入,不可阙。” 1 2 4 然而, 《诗文集补编》的编者表示,以上 具体的内容均“未列入” 125 。 没有列入的原因有可能是戴希朱空下留给李希曾后人补阙的,但可以 肯定的是,戴希朱对李希曾的履历眷属、生卒年月,基地葬期等信息并不 清楚,否则其必独立将这些内容补上。然李氏家嗣并未因戴希朱对李氏家 族的不了解而另选他人代作墓志铭,而是在“癸未秋,仪归自京都,冢嗣 邦开持先生状,属仪志其墓” 1 2 6 。这说明戴希朱在当时地方上已具有一定 的声望。 如果说戴希朱为曾经是其师的李希曾作墓志铭,还不能够明显体现戴 希朱中举后声望的提高,那么他为黄耕莘所作的《黄耕莘先生诗集序》1 2 7 , 则可证明戴希朱在诗山一带,确实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关于黄耕莘,其人不可考,戴希朱在《诗集序》中亦只说他“少孤而 耐学”,“身为孤子,且一衿终老,未得大展鹏翎,发而为诗,应多感喟”。 128 戴希朱在序中赞其诗文可及诗山欧阳四门。他曾表示诗山为诗人荟萃之 所,“自唐四门博士以诗名,时与韩、李诸先生更倡佚和,卓然名家,厥 12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43。 12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43。 12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41。 127 《黄耕莘 先生诗集 序》为 戴希朱 于光绪 十年( 1884)所作 。见戴凤 仪《松 村诗文 集》,页 112-113。 12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112。 81 后,如吾祖叔赞嫩公著有《诗山草》,吾先祖仿周公著有《挹翠堂诗集》, 以及陈介石、陈敬榕、黄峭园诸先辈,佳句琳琅,均足分四门之一脉。迩 来文风蒸蒸日上,而求其诗律精谙,足嗣响唐音者,亦不可多得。今乃于 黄耕莘先生得之” 129 。 欧阳四门即欧阳詹,黄耕莘传承了欧阳詹“诗律精谙,足嗣响唐音” 的文风,戴希朱对其诗文可谓推崇至极。事实上,戴希朱对于黄耕莘的诗 作并不了解,他在序中写道: “予向获睹先生诗而未窥全豹。” 130 可见他与 黄耕莘并非熟稔,而为其作序亦并非因赞其诗作风格。戴希朱之所以为黄 耕 莘 写序,是因为黄耕莘的 后人请他为其祖作序:“癸未冬,少君心耕茂 才,令孙则慎茂才,辑先生诗,次为两卷,索予弁言。” 131 黄耕莘的儿子 及孙子皆为秀才,在辑录黄耕莘诗作时,一同请戴希朱作序,可见戴希朱 当时在诗山知识分子群中已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不仅如此,戴希朱曾在光绪十六年(1890)为友人始祖写过传记。戴 希朱将写记的经过记录如下: “吾友盛君世隆,纂修家乘既成,将撮其始祖平庵先生之遗事编 之于谱,丐余为传。余思:传者,史之正体,非深得《春秋》微旨, 12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112。 13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113。 13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113。 82 断难搦管而成。古来惟太史公《伯夷》、 《管》、 《晏》诸传,夹序夹议, 为史家祖;后虽有嗣响,亦未能尽合体裁。况余不文,何能为先生传? 然而,世隆君犹固请不已焉,余诺其请,因据见闻所及,以传先生云。” 132 为始祖作传是一件光荣之事,盛世隆请戴希朱为其始祖作传,并在戴 希 朱 推辞后仍“固请不已”,可见其对戴希朱的器重。 另关于盛氏始 祖的 记 载 ,戴希朱在传中有提:“先生姓盛,名均,字之才,平庵其号也。 世 家永春南侨。” 133 南安盛氏由江苏省广陵府入闽,先住桃林场 (今永春)。 始祖即为盛均,于唐大中十三年(859 年) 中进士,后出任昭州刺史。宋时, 盛质齐从永春移居南安诗山大庭村,后转迁码头镇仙美村。1 3 4 今码头镇即 为诗山,盛世隆请戴希朱为族谱写传记时,便居住在仙美村,此与戴希朱 所居住的大庭村相隔不远,这说明戴希朱在诗山一带具有了一定的声望。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在中举前,戴希朱几乎没有被人邀请作序、记 、 传或者是墓志铭,仅有一篇其弟戴凤书请戴希朱所撰的《承志堂记》。1 3 5 戴 13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37。 13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37。 134 此为田野调查获得的信息。 135 其内容如下: “光绪四年( 1878)夏 五月,先君子 将捐馆舍,深以构堂未遂为憾…… 明年己卯春,乃卜吉于福山松林下 ,广袤数十弓 ,为屋两三进。凡一椽、一桷、一 箢、一笮、一塽、一砌、一瓴、一 砖、一坚、一 碧、一垩、一黝、一牍、一髹,皆 83 希朱为家中第三子,二兄早殇,后其父母过继凤洲及凤鸣二人为戴希朱兄 长。与戴希朱有直系亲缘关系的唯有 一弟,名凤书,号雅斋,少于戴希朱 八 岁 。此序作于光绪六年( 1880),记载由 光绪四年( 1878)起戴氏兄弟 修筑承志堂之始末。戴希朱的父亲 136 生前曾捐钱修筑馆舍,戴希朱召集其 兄弟续构此堂,而实际上响应其号召的唯有凤书一人。在戴凤书的请求之 下 , 戴希朱因“承先考志” 之意而将此堂命名为“承志堂”,并且因凤书 “请识颠末”而记录承志堂修葺诸事,以流传于后世。 田野考察发现,承志堂应在建成之日便为戴定国一脉之家 产 1 3 7 。究竟 是戴凤书托付其兄为承志堂作序,还是戴希朱本意自己为序,只是借用了 其弟的托词,这已无从考证,然而,为自己的家产写序,这是情理之中的 事。 吾弟凤书躬其役。 庚辰秋,将祀先人于堂,书请名之。仪曰: ‘子朱 子以考名亭,体亲志也。方正学以 爱日名堂,惧亲年也。今日沉西山 ,爱无可爱, 惧无可惧,只此区区十数楹,为承 先考志而构也,其以此名吾堂。’功 讫,书请识 颠末,爰笔诸楣,以垂后鉴。”见戴 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181。 136 戴希朱父亲戴定国,卒于光绪戊寅年(1878),序文中“先君子”及“先考”应均 指戴定国。见《诗山戴氏族谱》卷 10,页 60。 137 在现任大 庭戴氏宗 亲会秘 书长戴 良荣的协 助下, 笔者有幸参 观了戴 希朱故 居“内 史第”。其正门右侧画窗中有“冬月 刊竹鹿图于 承志堂”之语,进入故居第一进时, 可见正堂门联题曰:“承先人遗愿落 成堂构,志 后昆传贤光耀门楣。”此藏头门联首 二字相连为“承志”二字,门联大 致内容亦述及 承志堂之由来及建造者对后世子孙 所寄予的期望。令经戴良荣介绍, 此戴希朱故居 至今仍是七甲福山派戴希朱一脉的 子孙之房产。可见承志堂在建成之 后应为戴定国 一脉之家产。 84 此外,戴希朱中举前,乡里乃至非直系的族人均没有请戴希朱作序或 题词。戴希朱鳌峰中举后,声望大增,邀其记文作序的各种攀附蜂拥而至, 这种景象是他中举前所没有的;而这一些攀附,亦使戴希朱的声望更为广 泛地在地方上传播开去。可以说,科举上功名的获得,为戴希朱在地方上 带来较大的声望。因此,当乡邻之间发生纠纷时,声望大增的戴希朱, 开 始更多地参与地方活动,比如说排解纠纷: “光绪十三年,丁亥……春三月,排乡邻难。时,石古林谢姓炮 毙霞田田盾之妻。谢小姓,盾弱房,乡中人将先鲸吞谢姓, 后蚕食田 盾。予怜之,亟劝收成。公亲林瑞璜、侯光训等以二千金处息,两边 皆谓:银必交予兄弟手而后 安。于是,银交合祥典。予为劝乡耆勿多 妄取,甚费精神。事毕,盾叔喜,以两百金送予兄弟,予曰:“祖、父 未尝取此分外财,予何敢以此玷家风?”弟亦不取。此事可以对天!仁 仲茂才曰: ‘今之绅士,钱不入手,犹欲用心横取,况两千金在君囊中 而不取分文,诚难能也!’” 1 3 8 在这个事件中,谢姓与田盾皆认为,银两必须交由戴希朱之手,他们 才能够安心,可见戴希朱此时的声誉之佳。戴希朱在掌控着转交银两权力 13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3。 85 时,不仅没有私藏款项,且劝说乡中有威望的长者勿妄取银两。银两交合 之事完毕后,田盾之叔欲赠戴希朱两百金,被正言婉拒。 由于以上这段材料是戴希朱本人所记,其中是否有溢美之辞不得而 知,然而可以确定的是,戴希朱的确是参与调解了此次纠纷,并且获得了 负责交付银两的实际权力。而调解纠纷的事务,戴希朱在未中举前,并未 有所参与,更不用提在调解纠纷的过程中获得权力。 由此可见,乡人中举仿佛一枚石子,当它被扔进中国传统社会的湖面 中时,便激起层层涟漪。涟漪的第一层是名誉 与声望,当攀附的人增加时, 戴希朱顺理成章地在乡里间树立了威信;威信让人产生信赖,这使得族人 与乡邻在处理族内乃至乡里的事务时,更倾向向关键或核心的权力交付与 戴希朱管理,因此,戴希朱进而更亦获得实际权力。而获取的权力越大, 所能够得到利益就越多,正如上则材料所显示的“两千金在君囊中” 1 3 9 。 可以说,一朝中举后,文功为戴希朱带来了声望,继而是权力乃至现实的 利益,这对戴希朱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当然,新晋士绅的身份也会使戴希 朱卷入官司,但他依旧能够因新晋士绅的声望在官员及地方士绅中获得认 同,并最终在纠纷的排解过程及结果中占据 优势。 光绪十二年(1886),戴希朱被卷入了一场官司,具体事件如下: 139 此处的“ 利益”并 不是指 实际获 得的利益 ,而是 指能够获得 的利益 ,比如 戴希朱 虽然在调解上则材料中的纠纷时并 没有获得分文 ,但他能够获得的利益却最大可以 达到两千金。 86 “春,设教桐城,突蒙一难。时,予以家居世故甚多,良友甚少, 意欲设教桐城,冀广观摩。乃假馆于世表陈超功旧舍。甫开馆,忽有 天外飞来之事。初,晋江李育才被流民遁去千银,率众追至吾邑文庙 外,打死流民一命。武生傅会等,私索不遂,以污秽学宫控于府。李 姓请善人张泽肃、举人李春云等出为调停。适予督绍箕县试,亦在桐 城,[乃]请予共为周旋,事未就而予归家矣。后李春云等调处清楚, 约以千余金修理文庙,而傅会等以私贿未得,再为呈控。李姓求公亲 入禀以止之。李春云以予素无玷行,可以服人,令李姓捏予禀首,而 予不知也。禀入,府尊斥责傅会,议杖、议殴。适予到城开馆,一日, 傅会入见,予告以李姓妄捏,予实不知,当为调停以谐其事。会唯唯 去。而琉瑭吾宗一武绅,欲从中取利,阴告会曰: ‘吾素知敬斋小心畏 事,汝阴使丁众入馆迫胁,吾从后促他共迫李姓,私事必谐。’会依计 而行,遣众蜂拥入馆。讵意陈姓见之,已舆他门矣。门时,武绅果在 门外。时,陈姓以门庭被辱,促予控府。蔓延甚久。予责李姓以妄捏 之罪,罚他数百金;复思分外之财,不敢私为已有,悉以行诸义举。” 140 14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2。 87 整个事件大致可以归为四个阶段:事件的 起因是李育才在南安文庙外 打死一流民,武生傅会以此向李育才私索钱财不遂,便以在文庙前打死流 民而“污秽学宫”的名义向官府控告。事情的第二阶段,是李姓请来地方 士绅进行交涉。李姓请来“善人”张泽肃以及举人李春云出面调停,当时 因戴希朱恰在县城,因此亦请他一同周旋此事,不过这件事没有解决完时, 戴希朱便先回家了。在李春云等地方士绅的调停下,各方达成共识,李姓 出千余金修理文庙,以息此事。然而由 于武生傅会并没有得到好处,因此 他再次向官府控告。接下来此事进入了第三阶段, 地方官员涉足该案件。 李姓此时请求士绅帮助其入禀申诉,以阻止 傅会的行为。由于牵扯到官府, 入 禀 之首至为关键。举人李 春云认为戴希朱“素无玷行,可以服人”,因 此在戴希朱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立为禀首。当此禀一经呈入官府,县令 即 斥 责傅会,且“议杖、议 殴”。第四阶段便为:傅会到戴希朱所设教的 学馆告知戴希朱此事,戴希朱因不知详情而使傅会 做出错误判断,私下率 众入馆,试图胁迫戴希朱共同反对李姓。戴希朱因此将此事再次向官府控 告,并在指责李姓妄捏之行后,平息了这场风波。 从该事件中可见,当地方出现纠纷时,平民首先寻找的不是官府,而 是主持私了的地方士绅。而当呈控不得不惊扰到官府时,主持正义 的地方 士绅首先想到的是,寻找一个具有士绅身份及一定声望的知识分子 ,来作 为入禀的责任承担者 。因为他们明白,一个合适的禀首,可以提高官司的 88 胜率。由于新晋举人戴希朱声名在外,因此举人李春云冒着妄捏禀首的风 险,以戴希朱的名义呈于官府,不仅试图以此服人,亦欲对外暗示其与戴 希 朱 较 为 熟 稔 的 私 人 关 系 。 当 地 方县 令 看到 戴 希 朱 这 样 一 位 获 得 新 晋 功 名、且拥有一定声望的士绅之禀时,同为读书人的身份认同亦会使他对戴 希朱代表的一方产生更多信赖,也因此,当看见假托戴希朱之名而呈上的 禀文后,时任县令便判下杖责武生傅会的决定。整个事件实际对戴希 朱的 生活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但是在排解纠纷的过程中,地方士绅附会戴希朱, 地方官员亦支持以他为代表的一方,最后的结果亦以武绅被戴希朱控于官 府、李姓向戴希朱道歉而收场。可见在整个事件中,戴希朱虽然受到牵连, 但 因 其 新 晋 士 绅 的 身 份 和 声 望 , 并未 在 排解 纠 纷 的 过 程 及 结 果 中 占 据 劣 势。 除了因功名及声望而引起的地方关注外,此一时期的戴希朱亦曾主动 地参与了一些地方事业的建设,修建南邑文庙便是一例。光绪十二年 (1886)十二月,戴希朱与诸绅呈请重修南邑文庙,即于翼年兴工。1 4 1 此 外 , 光绪十四年( 1888),秋九月,南邑文 届鸠资孔急, 戴希朱又与张泽 肃募捐。当时文庙捐赀,惟诗山最多,戴希朱心甚慰。并曾作一律记录此 事。 142 14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2-33。 14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3。另律 诗为:“秋来 并辔出胶庠,次第鸠资到梓乡。 89 综上所述,中举后的戴希朱,其行动重心集中于准备会试、考取功名, 然而由于功名的变化带来了地方社会地位的提升,这使得戴希朱在中举后 亦参与了一些地方活动,这些地方实践是中举前的戴希朱并未参与的。对 地方活动参与程度的变化,并不能体现戴希朱的实践视野的转变,因为中 举后的戴希朱,在地方上进行的大部分活动,并非自己主动、或是有意识 地参与和实践的,除了主动参与重修文庙的地方活动外,戴希朱参与的各 项地方事务,并非与自己主动为之,他之所以会涉 足地方事务,是因为在 获得举人文功后,随之而来的声望与权力使得他成为了新晋士绅,在处理 各项地方事务时,乡人会主动向戴希朱寻求帮助与支持。同样,地方士绅 新身份的确立,为戴希朱在下一时期中主动参与、实践各项活动提供了空 间。实际上,无论是戴希朱参加会试以及涉及地方活动的行为,还是其新 晋士绅身份的确立与地方地位的提升,都与当时国家的权威息息相关。 第四节.国家的权威性 正因为清政府国家权威的存在,使得地方民众试图向国家靠拢,这无 万仞宫墙今绝丽,四门声教古遗芳 。村耆蔼蔼诗 书气,髦士祁祁学校光。我辈醵金 欣慰甚,丰州此处最倾囊。” 见,戴凤仪《松 村诗文集补编》,页 204。 90 形中产生了一种向心力。在地方上,这种向心力表现为个体试图进入国家 体制的意志,以及对新晋功名者的推崇。 首先,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前的满清王朝,在福建地区依旧具有着较强 的国家权威。虽然 清政府于十九世纪中期至六十年代间经受着太平天国之 乱 143 ,但以南安为例的福建地区,国家的运作机制显然没有遭到破坏。在 南安地区,科举制度依然按制贯彻实行着,在作为地方士绅的戴希朱的眼 里,至少在福建是国泰民安的,他曾言“天下干戈闽不患” 1 4 4 ;亦在签订 中法条约那年(1885),写道:“以我国家修养百年,海宇无事,而乃得安 此清福也。”145 由此可见清 政府的国家公器,在当时的福建地区,并未因战 乱而遭到太大影响。这表明了在福建地区,清政府在当时依旧保持着 它的 绝对权威性。 国家权威性的存在,解释了戴希朱积极准备会试的行为。科举是知识 分子进入国家官僚系统的主要渠道,政府的权威性下产生的向心力,吸引 着戴希朱努力跻身国家文官体系,以此在更广阔的政治舞台上施展自己的 才华。戴希朱曾经在科名论中论述道: “世人重我以科名,我所自垂者不在科名。使不能立德、立言、 143 太平天国之乱于同治三年(1864) 结束。 14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补编》,页 191。此诗作于光绪八年(1882)。 14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182。 91 立功,以求有益于世,而徒以荣华势焰虚过一生,虽腾声鸿胪,何足 重乎……势利中不可有科名之见存,名教中不妨有科名之见存。昔王 曾及第第一,而志不在温饱;范镇奏名第一,而久不肯自陈。古人修 身励行,实有超乎 科名之上,而科名特其华焉者也。今我藉祖宗余泽, 幸博一科,直名之微耳。若妄想我既得一科名,可以奔竞公门,夤缘 势赂;可以包揽杂事,横取民膏。卒之屡作屡非,势必斯丧祖德,贻 害苍生。先儒所谓‘出一个丧元气进士,不如出一个积阴德平民’者 此也。此不可有科名之见存也。若自命我既得一科名,天非予我以显 荣之时,正予我以树立之时。乘此时倡行义举,力可成功;乘 此时劝 化愚顽,言可动听。卒之渐充渐满,自能植德业于无穷,垂令名于 不 朽。先儒所谓‘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者此也。此不妨有科名之见 存也。” 146 由上文可知,戴希朱以“立德、立言 、立功”的“三不朽”观点 为宗 旨,指出了德行的重要性,认为宁愿做一位“积阴德”的平民,也不愿出 一位“丧元气”的进士。在戴希朱看来,他 认为科举考试只是一个途径, 考取功名并不是光显荣耀之时,相反,这只是一个 施展“德行”的新 开始。 科 举 的 成 功 可 以 为 他 打 开 一 片 更 加 广 阔 的天 地 , 在 这 个 更 高 更 大 的 平 台 14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208-209。 92 上,戴希朱可以树立自己德行,展现自己的才华,建立丰功伟 绩。换句话 说,戴希朱认为,科举是一条通向更大舞台的必经通衢,在这个舞台上, 他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去施展“立德、立言、立功”的理想。而这个“平台” 或者“舞台”的具体所指即为国家文官系统。 国家通过科举选拔其所需要的人才,以使这些人才能够进入官僚系 统,为政府效力。因此,考生并参加科考的终极目的并非 仅仅为获取功名, 而是为能够进入国家体制中,成为其官僚机构中的一份子。作为获取举人 功名的地方士绅,戴希朱认为,被纳入到国家体制中后,他将拥有更广阔 的自我展示的空间。 戴希朱之所以怀有进入文官系统、以此施展抱负的观点,并坚持着努 力准备会试的行为 ,是因为此时清政府的威信让他认同国家的权威及合法 性。因为只有当一个国家的权力达到足以维持制度 正常运行的水平,并在 民众中树立绝对的威信,才会让百姓对 国家抱有希 望,并产生融入到这个 体制中的意志。 同样,为了能够向国家公器靠拢,戴希朱亦在地方官员处理政务遇到 困 难 时,义不容辞地给予支 持与帮助。光绪十五年( 1889),县令李春辉 因丰州书院开课无资而向戴希朱寻求帮助,戴希朱便曾给予承诺并付出行 93 动。 147 中国历史上 ,书院有很长一段时间有公私之别,雍正 十一年(1733), 政府明令各省兴建书院,不论官立私立,书院皆受政府监督 。1 4 8 因此,当 毗邻县政府的丰州书院 149 开课无资时,县令 李春辉 则开始寻求地方士绅的 帮助,以募得开课资金。张泽肃因光绪十二年(1886)排解官司之事而结 识戴希朱,并与戴希朱一道为南安孔庙筹款 1 5 0 ,因此此时推荐戴希朱出面 帮忙筹款。戴希朱的回应态度较为积极,他不仅应下此役,而且提出了具 体的解决方案:即 邀请诸位地方士绅共同办理筹款事宜。最终,在戴希朱 的号召下,诸绅相互协助,最终为丰州书院筹得“数千金”。 由此可见,在当政府官员请求戴希朱协助时,意图向国家体制靠拢的 147 具体情况如下: “到县筹丰州 [书院]膏火。时,邑 侯李笑山讳春辉请予到署曰: ‘张 泽肃谓阁下敦品笃学,久 欲晤面。今丰州 书院开 课无资,将与阁下筹之。’予谓: ‘此 事不可因循,亦非一人能办 ,宜速请诸绅共理 。弟当任其役。’李令如言行之 ,遂共 募捐数千金。是冬延师开课,丰州[书院]复兴。 李令自此与予唱和诗章;辞 篆后, 犹以诗柬相慰问云。”见戴凤仪《松 村诗文集》, 页 34。 148 雍 正 诏 令 曰 :“ 建 立 书院 , 择 一省 文 行 兼 优之士 读 书 其 中 ,使 之 朝 夕讲 诵 , 整 躬 励行 ,有 所成 就, 俾 远近 士子 观感 奋 发, 亦兴 贤 育才 之一 道也 。督 抚 驻劄 之所 ,为 省会之地,著该督抚商酌奉行,各赐帑金一千两 。将来士子群聚读书,须预为筹 画, 资其膏火,以垂永久 ,其不足者在于存公 银内支 用。封疆大臣等并有化导 士子之职, 各宜 殚心 奉行 ,黜 浮 崇实 ,以 广国 家 菁莪 棫朴 之 化, 则书 院之 设, 于 士习 文风 ,有 裨益 而无 流弊 。” 《 清朝 文献 通考 》 ,卷70, 见 邓洪 波、 陈谷 嘉编 《 中国 书院 史资 料》(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页855。 149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162。 150 此二事的具体内容,见上文第三节 中《社会地位 的提升》一段。 94 戴希朱表现积极,通过动员具有共同身份认同的地方士绅,最终成功解决 了问题,并与作为政府官员的 李春辉 建立了私人关系。 由于国家权威引发的向心力的存在,地方士绅会因同为读书人的身份 认同,而与新晋士绅结交;由于新晋士绅很可能 在以后正式进入国家官僚 系统,与他们相结识,可以增加认识国家体制内官员的机会,以向国家公 器靠拢。例如,戴希朱便曾同与其地位相当的地方士绅通过互赠序、铭的 方式而相互结交。 早在上一节中便论述过,戴希朱在中举后,曾为地方人士写过序及墓 志铭。这些地方人士 或是一介布衣,或是拥有较低功名(如生员)的地方 士绅。在与获得同等功名的地 方士绅中,戴希朱亦与他们有类似的交流 。 戴希朱曾经于光绪十三年(1887)为其曾为其师的陈仁士写过墓志铭。 陈仁士,字淑亮,号怀堂,为庚午中式举人,例授拣选县知县 。陈仁士 虽 经拣选而例授知县,但实际上并未上任,而是在桐城设帐教书。戴希朱就 曾于同治十一年(1872)前往桐城拜其为师。他们的交情不仅止于此,光 绪 九 年( 1883),戴希朱将北上,亦本欲与 陈怀堂同车上京,后怀堂因疝 气发作而没能同行。151 陈怀堂逝于光绪丁亥年(1887),下葬前,陈仁士之 151 以 上 均 参 见 , 戴 凤 仪 《 松 村 诗 文 集 补 编 》, 页 145-147。 95 子君席前来请求戴希朱为其作铭。 1 5 2 。 陈君席之所以请戴希朱来为其父作墓志铭,可能是 因为戴希朱为怀堂 的学生,而且两人有一定的交情;而事实上,陈怀堂的学生并不止戴希朱 一人,交情之深亦有超过戴希朱者,然选择戴希朱来为其父作铭,很可能 是出于另一方面的考虑,那就是戴希朱与陈仁士 均获有“举人”之功名, 邀请有类似名衔之人为陈仁士作墓志铭,可以突显陈仁士的身份及地位。 同样,在戴希朱父亲去世后不久,中举后的戴希朱亦于光绪十五年 (1889)请友人黄尔沤为其父作墓志铭。黄尔沤为莲初邑人,与戴希朱同 一年中乡试,并于己丑年(1889)与戴希朱一同会试,且均蒙王兰篪推荐, 但未被选中。日后黄尔沤于壬辰年( 1892)中进士,后任刑部主事,正式 进入了国家的官僚系统。 153 光绪十四年( 1888)冬,戴希朱曾将父亲遗骸 从兴善山迁至四鼎湖,次年,黄尔沤应戴希朱请求作墓志铭以固戴定国之 墓。在墓志铭中,黄尔沤写道: “赠公以戌寅属纩。越四年壬午,其叔子凤仪与沤同举于乡;己 丑应南宫试,复与沤同蒙王兰篪先生荐,不果售。南旋后,叔子持赠 公状,谒沤泣曰: ‘先大人弃世一纪矣,初奉遗命权葬兴善山,形家曰 152 ,戴凤仪《松 村诗文集补编》,页 146。 153 黄 尔 沤 ,戴 凤 仪 《 松村 诗 文集 补 编》, 页 149-151。 96 “不吉”。旧岁迁葬四鼎湖,今秋启视, “吉”。将磐石以封固之,愿丐 子言,为先大人垂不朽。’沤唯唯谢弗克。” 154 可见,黄 尔沤之所以为戴定国作墓志铭,是应了戴希朱的主动请求。 同年中举使他们在身份上产生更多的认同,因此,戴希朱在黄尔沤还没中 进士前便与其结下了情谊,这方便了他在黄尔沤正式进入国家文官系统后 进一步与体制内管员建立关系。 国家权威导致的向心力,不仅促进地方士绅与新晋士绅间的相互结 交,同时也促使地方民众对新获功名的士绅推崇备至。由于科举可被时人 视作进入官场的主要渠道,因此科考内容亦可被视为一种文化资源。只有 把握了这样的文化资源,才能够有机会进入国家体制中去。被视为把握或 占有了这样的文化资源的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即是功名。加之新晋举人很 有可能会在不久后的科考中成为进士,因此,当面对地方上新出现的一位 被国家官方所认可、且掌握有效文化资源的举人时,地方民众会采取攀附 及求学的方式以向国家体制靠拢。 戴希朱在入南安县学后,便开始兼而教书。由于具备了官方认可的文 化 资 源,地方上向戴希朱求 学之人数量众多。 光绪二年( 1876),戴希朱 154 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4;及黄尔沤,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49-151。 97 除了准备乡试外,另在家中“并教子侄” 1 5 5 ,直到中举前,戴希朱只是在 家中为亲子侄授课。而在戴希朱中举后,“远方来学者众”,且当时“从学 生徒,皆究心时艺,以进取功名为急”。 1 5 6 直至光绪十六年( 1890),戴希朱所设教的 乐道轩一直门庭若市,例 如,光绪十一年(1885),远方慕戴希朱学规严整,来学益众 157 ; “光绪 十 三 年( 1887),后生求教 戴希朱之门者多 ,且 冬十一月院试,应麟、琼 宴、馨远、绍箕俱补弟子员。世忠次年亦入泮。师名闻 远近 158 。 由此可见,当戴希朱获取功名后 ,想通过同样科举之路被纳入国家体 制中的乡人,纷纷通过 投其门下求学 的方式,以进一步向国家公器靠拢 ; 这与戴希朱在中举前,向当时的新晋举人陈仁士求学 是一个道理 。1 5 9 同样, 由于国家向心力的存在,攀附一位占有国家认可的文化资源、并极有可能 进入官僚体制的 知识分子打交道,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声望,而且可以在 一些人事交涉上获得便利。这也是为何戴希朱在中举后,地方民众及士绅 纷纷攀附,请求其作序、墓志铭乃至传记 的原因。 无论是求学,还是攀附,都体现了地方民众对于新晋士绅戴希朱的推 15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7。 15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1。 15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1。 15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3。 159 戴希朱于同治十一年(1872)拜陈仁士为师,而 陈仁士为同治九年( 1870)举人。 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5;戴 凤仪《松村 诗文集补编》,页 145-147。 98 崇,而这正是由于国家绝对威信引起的向心力导致的。正因国家权威的存 在,早年求学后一“举”成名的戴希朱, 才会在至光绪十六年(1890)前 的日子里,其行动重心倾向于热衷功名,立誓入仕;也正因国家权威而引 起的向心力的作用,使得地方社会在戴希朱中举后呈现出对其倍加推崇的 状态,这也很好地解释了戴希朱在地方活动中被攀附、以及主动帮助地方 官员解决问题的现象。 综上所述,早年求学生涯中,戴希朱受科考内容影响,逐渐形成了以 程朱理学为核心的价值观。戴希朱秉承着“敬”之原则,不仅内在修身, 而且通过孝行实践心中的价值观。在具体的行为上,戴希 朱将主要精力置 于科考上,意图通过进入国家文官系统,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抱 负,达成“三不朽”的志向,他的这一行为在考中举人功名后更为明显。 同时,戴希朱一朝中举后,其在地方社会的地位有了显著提升,跻身新晋 士绅的行列。而无论是戴希朱致力于科考,还是他获得了地方人士的推崇, 这都缘于清政府在当时南安地区具有绝对的权威,以此产生的向心力不仅 促使戴希朱意欲晋升为国家公器中的一员,而且吸引地方人士通过结交新 晋士绅的方式向国家体制靠拢。 光绪十六年( 1890),戴希朱已经历了三次 会试,均以下第见遗 ,这 让年过不惑的戴希朱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他感叹“前数年不专用圣贤实 99 践 工 夫,凡所欲行义举,一 切姑置,只为究心时艺,私冀登进士”,他体 悟到“今此志不偿矣,则平日所欲践之事,亟宜勇行,方不错过了一生”。 160 可以说,青年时痛失双亲,而立之年经历了由中举带来了身份的转变, 不惑之初已三次会试不中,四十年的光阴中,戴希朱自认为感受到了人间 百味。他在五月归家静思后重新定位了人生的重心,将“究心时艺”转向 “志于扶学、行义举”161 ,关注的视野亦从“冀登进士”、进入国家官僚机 构 转 向 了 更 为 日 常 的 地 方 事 务 。 此后 的 戴希 朱 将 如 何 开 展 他 在 地 方 的 义 举,且 在动荡的时局下,他对科考、功名及进入国家机构施展才华抱有怎 样的态度?这在下章中将会详细探讨。 16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5。 16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5。 100 第三章.自我定位:立足于地方 (1890-1900) 清政府在光绪十六年(1890)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间,正在经历 一个较为动荡的时期,国家权威在此一时期亦发生了变化。比之前一时期, 戴希朱在地方上的活动则逐渐频繁起来。与此同时,戴希朱并未无心仕途, 而是曾五次试图北上会试 1 ,并于光绪十九年(1893)四月议捐内阁中书, 至九月,奉谕旨,准以内阁中书分部行走。此时 国家的权威有何变化?戴 希 朱 的 思 想 是 否 有 所 改 变 ? 其 活 动重 心 倾向 于 国 家 还 是 地 方 ? 他 是 具 体 如何展开这些活动的? 本章便试图回应这些问题。 第一节.变动时局下的价值观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如果说,在鸦片战争后的将近半个世纪以,西学 在中国的输入是缓慢的,那么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则是一个转折点。 2 中日 1 光绪 二十九 年(1903)年 ,戴 希朱最 后一 次北 上会试 ,因族 人帮 斗而未 能成行 。 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9。 2 费 正 清 编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 研 究 所 编 译 室 译 《 剑 桥 晚 清 中 国 史 ( 1800-1911 年)(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1985),页 323。 101 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政府开始反思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夭折后,义和团动 乱再起,使清政府在国际间处于极端被动的位置;这不仅使得国际局势更 加紧张,且再一次动摇了清政府的威信。短短十来年间,如此动荡的国家 局势,亦对地方产生了影响。 上一章曾提到,在戴希朱的视角中,中法战争时期,福建南安 地区并 未受到影响,依旧呈现安宁景象;如果 说对前一时期国家层面的事务对闽 南地区影响不大的话,那么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动荡已经波及到地 方士绅,甚至对地方治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戴希朱在此一时期,多了不少关于“天下不安定”的论述。早在光绪 十七年(1891),他曾记录道: “九月,阅乡闱墨,叹世变。时闱墨出,予见其文有机锋粗莽之气, 谓诸生曰:‘文章关乎气运。今文有动机,恐天下自此不静矣。’” 3 假使这仅仅是对天下时局变化隐约的感受,那么戴希朱在甲午战争 后 的 记 录则明言当时的心态:“每念国家积弱,时事日非,辄怆 于心,恨无 以振之。” 4 早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戴希朱就因“倭寇逼近京畿,不 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7。戴 希朱晋京原因 下文将详述。 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3。 102 敢晋京”5 ,可见甲午战争后国家积弱的现象对戴希朱影响颇深,他曾在台 湾被割占给日本后作《伤台湾》:“鹿港鹭门一线通,唇亡齿冷古今同。蓬 瀛已历尘埃劫,桑土宜资补葺功。怕听刘琨回马首,空教孙策望鸡笼!何 时涤得尘氛尽,海国重清万里风?” 6 以表达台湾被占后的愤懑及收复国 土的期望。另外,戴希朱亦曾在《祝郭尊王》一诗中寄予了抵御外敌的期 望:“天南竞祝一名神,说是生前孝子身。万古椎牛频祭墓,当年牧犊倍 思亲。麾旗曾熄皇宫火,洒雨能回海峤春。今 日东倭猖獗甚,还祈为国扫 妖尘。” 7 甲午战争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末,德国借口两名德国教士在 山东被杀,强行占领胶州湾,次年沙俄又与清政府签署了《旅大租地条约》。 8 此时戴希朱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亦听闻此事,于是 作一律抒发悲愤之 情:“时,旅顺、大连湾等处,俱入于夷,闻之伤心,恨不能为国宣力。 感成一律,有‘成名有数休悲恨,报国无才愧圣明’之句。” 9 无论是对甲 午战后的怆然,还是对他国入侵的愤懑,戴希朱的态度,不仅说明了他因 “无以为国效力”而自责,更体现了当时国家的动荡,已经远超出前一时 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1。 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补编》,页 218。 7 戴凤仪《郭山庙志》,页 155。 8 费 正 清 编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 研 究 所 编 译 室 译 《 剑 桥 晚 清 中 国 史 ( 1800-1911 年)(下)》,页 370。 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4。 103 期。 在戴希朱 的视角中可见,地方社会也发生了变化。当他于光绪二十五 年(1899)送吴鲁晋京时,“时相与倾谈天下事,深有江河日下之慨” 10 。 实际上,国家的动荡的确不仅影响了戴希朱一类的士绅,其由动荡引起的 权威的衰微,影响了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度。 从戴希朱中举至光绪十六年(1890)间,他在地方上所调解的人事纠 纷只有三件,而在至光绪二十五年( 1899)间,戴希朱则处理了十一起类 似事件。戴希朱曾与县令冯彬蔚于光绪十九年( 1893)的对话针对这一现 象进行了对话: “五月,冯侯将辞篆,重到诗山书院视学……予言:‘泉南斗风 之烈,皆由命案不控实犯,只控殷户;杀人者不必偿命,故强梁之辈, 敢于横行。’冯侯曰:‘此等事官长亦不得认真律办,惟有仗乡绅调处 而已。绅士能为息事,亦是大阴德。’言罢,相与叹息久之。” 1 1 冯彬蔚是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人,光绪十八年( 1892)由京举调署南安 1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6。 1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9。 104 县,担任为期一年的县令。12 冯彬蔚认为,对于人事纠纷,当时的情况是, 地方长官并没有认真办理,因此唯有仰赖乡绅从中调停。泉 州一带自古斗 风激烈,然而这一时期,在诗山附近,争斗之风相比于前几年有增多的趋 势。作为地方精英的戴希朱,亦在此阶段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可见地方的 治安相比于前些年有所恶化。而导致这一状况出现,其中一个原因,正如 冯彬蔚所言,是政府监管力度的下滑。首先,必须承认,晚期帝国地方纠 纷的调解工作一般是在地方官员与士绅的共同协作下进 行,主要的人事调 停还是由乡绅负责,较少诉讼会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13 戴希朱的案例中, 情况有所类似,十一件人事纠纷 ,没有一件事情最终正式起诉;当然其中 有五件事情是地方官与戴希朱的共同下调停解决的。 而这五件事中,2 件 是官员主动请求士绅帮助,2 件为戴希朱通过自己的人际请求官方庇佑,1 件是双方共同参与,最终协力解决。戴希朱对人事纠纷这一问题的再次提 出,以及冯彬蔚以一位即将卸任的官员对地方官政绩做出的评价,都表明 了相比以往,国家在此一时期对地方管理的力度有所减弱。地方官员的不 负责任,不按照朝廷律法办案,体现了国家对地方的监管力度有所下降, 而 这 是 因 为 动 荡 的 时 局 不 仅 破 坏 了国 家 经济 及 生 产 力 , 亦 使 国 家 权 威 受 损,最终导致了政府在地方管理上的力不从心。 12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483,560。 13 黄宗智,黄宗智编 《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页 270-272。 105 可以说,这一时期时局动荡清政府的国家权威不再似十九世纪九十年 代前一样,在地方上拥有绝对的权威;相比之下,虽然国家在南安地区依 旧具有一定的威信,但总的来说,政府的公信力逐渐式微。在这样的环境 下,戴希朱的价值观是否发生了变化?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是转折点,当时西方的思 想和价值观念首次从通商口岸大规模地向外扩展,为九十年代中期在士绅 文人中间发生的思想激荡提供了决定性的推动力。在九十年代前,中国大 多数的士大夫仍然生活在他们自己传统的精神世界里。而数十年后,西方 思想从中国文化的外围向其中心渗透,这种渗透引起了西方思想和本国思 想倾向的大融合,最后产生了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思想的风云激荡。 14 然而,戴希朱的价值观,并未在此一时期有所转型。在针对康有为变法的 问题上,戴希朱曾记录道: “(1898 年)闰三月,时朝政纷纷,康有为等谋变旧章,予意欲 上疏,不果。疏意谓:‘今日国家之弱,在旧章不整,不在新法之行。 倘文武官军能确守祖宗成法,事事认真,各尽心力,国势便可振兴, 不必沾沾以西法为尚也。’方欲求堂长代奏,而诸友以皇上专意西学, 14 费 正 清 编, 中 国 社会 科 学 院历 史 研 究所 编 译 室译 《 剑 桥 晚清 中 国 史( 1800-1911 年)(下)》,页 323-324,326。 106 深信康有为,非可力争。共劝止之,事遂寝。” 1 5 戴希朱并不接受西方的思想,他认为国家积弱的原因在于,旧章的实 行并未按照“祖宗成法”的模式运作。而当他于光绪二十四年( 1898)途 经上海时, “见风俗奢侈,蛮夷猖獗,愀然于心” 16 。自鸦片战争后,上海 便成为公共租界,因此,在戴希朱这样一名持有传统价值观的福 建士绅看 来,自己与风尚格格不入,亦实属常理。 具体来说,戴希朱在此一时期中依旧坚持着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价值 观,并将其视为一种身份认同。对于朱熹,戴希朱十分推崇。他曾 在时年 四十四岁( 1893)时,模仿朱熹于四十四岁作写照,亦作小照,并记《小 照序铭》,其中将他所宗朱熹,以“持敬为先”的价值观展现无遗。戴希 朱在《小照》的序中称: “文公是岁,学已能穷理实践矣,道已行朝廷州县矣,教已克诱 正辟邪矣。其所著述,亦已成《集义》、《纲目》及《太极》、《通书》、 《西铭》诸传解矣。仪今光阴虚掷,学不进,道不明。即远方就教, 亦应间辄穷,又安敢妄希著述者!顾影自维,惭对先哲;不凋不悴, 1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4。 1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5。 107 亦奚以为!适阮氏为余写照,因铭其上以自警云:曩时读书,有志圣 贤。而今见恶,动辄多愆。生无善状,没世曷传 ?从兹檩檩,履冰临渊。 责志为重,持敬为先。见过则改,见善则迁。若追于后,若策于前。 蹶而弥振,久而益坚。功深困勉,渐近自然。升堂入室,庶有望焉。” 17 此外,戴希朱在《敬斋小照》后的铭文中表示: “敬斋之意,谁实箴之?考亭名笔,度世金缄。敬斋之箴,谁嗣 音之?松村续笔,写却传心。既得于心,爰窃为号。匪希古贤,自明 所操。适有照相,形神宛到。一点灵台,莫 描予奥。予今顾影,倍切 检身。主敬功夫,老当益纯。不闻不睹,如祭如宾。名期寅副,敢告 我人。” 18 由上可知 ,戴希朱以朱熹为学习的模范,认为应该“责志为重,持敬 为先”,且坚持越久则益坚,即所谓“主敬功夫,老当益纯”。在此,戴希 朱亦强调了自己改号为“敬斋”正是有希踪古贤之意。 17 18 ,戴凤仪 《松村诗文 集补编》,页 135-136。 , 戴凤仪《松村诗 文集补编》, 页 136。 108 此一时期的戴希朱不仅依旧坚持宗法朱子,而且也表明了以文载“理 学”之道的态度。戴希朱曾表示: “时研究《史记》、 《汉书》、 《西汉文选》,唐、宋八大家诸书。喟 然叹曰: ‘当以马、班、董、贾、韩、柳、欧、苏之笔,运周、张、程、 朱之理,庶几载道之文 ,凡有所得,即便割记。’” 1 9 在戴希朱 看来,文应载道,而所载之道则是“周、张、程、朱之理”。 而此“道”之精华则在于“敬”字。戴希朱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曾作 《续敬斋箴》,虽该文已散佚,然从他 书写此文的缘由 中已可窥见戴希朱 对于“道”的理解: “十一月,作《续敬斋箴》,以明圣贤心法。予素服膺朱子《敬斋 箴》,至此,悟得圣圣贤贤皆以敬为主,乃续作一《箴》,以明列圣心 传。黄厚甫师云:‘此《箴》大有关于道学,学者所宜服膺。’” 2 0 综上可知,相比于前一阶段,这一时期国家的权威已逐渐式微,戴希 1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1。 2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2。 109 朱在动荡的政局及西方 文化冲击下,依旧坚持着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价值 观,遵从以“敬”为主的圣贤之道。 由于意识到国家权威式微,地方社会世风日下,怀着维系纲常信念的 戴希朱,将行动上的重心放在了地方的实践上:在教育活动中,戴希朱建 立诗山书院;宗教领域中,他建构广泽尊王信仰以教化地方;宗族实践中, 他试图通过“礼”来规划宗族。虽然这一时期的戴希朱依旧参加会试,并 捐官至内阁中书,但其科考的主要目的已经从进入国家体制施展才华,转 向了通过功名及官职来方便地方实践。因此,整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戴希 朱,其行动重心集中在地方实践而非国家活动。下文将分别 从科考、教育、 宗教及宗族的领域探讨戴希朱的行动特征,分析其实践视野。首先从他依 旧执着于科考这一现象谈起。 第二节.“汲汲功名”的目的 戴希朱在中乡试到光绪十六年(1890)间,曾经三次北上会试,这在 上一章中已然论述。而在此后的十年间,戴希朱亦没有放弃他的科举之路。 光绪十八年( 1892),戴希朱第四次踏上了 会试的征途。戴希朱准备 了一年,四月榜发,虽然同考官传胪彭述号向青师击节取之,总裁霍穆欢 110 亦 纯 取,但竟以额满见遗, 仅堂备而已。 2 1 因此戴希朱曾坦言“好义重道 之心益切” 22 ,可见科举的失利亦对其视野改变有所影响 。 此次会试失利后,戴希朱试图通过捐纳的方式来获得官职: “光绪十九年(1893)四月,议捐内阁中书。初,朝廷有炮捐之 举,冯侯请予襄办捐务。予劝诸殷户,皆踊跃就捐。冯侯益引重之, 劝予援捐例以请奖。至九月,奉谕旨,准以内阁中书,分部行走。予 将于明年会试,到合供职,以为请封诰计。” 2 3 清代捐纳制度早在顺治朝便开其端 24 ,而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上 谕废止后依旧没有消亡 25 。光绪十五年(1889),清政府“筹办海军,复罢 郑工,开海防新捐。新捐屡展限,行之十余 年” 26 。戴希朱便是应了这段 时 间 的炮捐之举,且于九月 获封 内阁中书之官职。所谓内阁中书,《清史 2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7。 2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7。 2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9。 24 许大龄曾言:“清之捐 纳,成于康熙 ,然在顺治 间,已开其端。”见 许大龄《清代 捐纳制度》,(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 社,1950), 页 23。 25 见钞晓鸿, 《 中国经济 史研究》,2009 年第 4 期,页 25-34。 钞晓鸿在该文中亦有力地论证: “ 光 绪二十七年上 谕只是在政策上废止根据当时的暂 行事例捐纳实官及其花样, 既非标 榜的‘永远停 止’,亦未停止所有实官捐项。” 26 赵尔巽等《清史稿》 (北京 :中华书局,1976),卷 112, 《选举七•捐纳》,页 3233 − 3234。 111 稿》记载: “中书科,稽察科事内阁学士,满、汉各一人,由内阁学士内特 简。掌稽颁册轴。掌印中书,满洲一人。掌科中书,汉一人。中书, 并从七品。满洲一人,汉三人,掌书诰敕。笔帖式十人。” 2 7 一般而言,举人经拣选、考职或大挑,乃得任内阁中书、国子监学正、 学录、知县、州学正、县教谕等官。28 戴希朱通过捐纳的方式获得了这一 从七品的官职。 然而由于捐官毕竟与“正途”录取不同,所以戴希朱打算晋京赴任时, 继续会试,以正其名。因此,次年春,戴希朱再次北上,赴礼部会试,仍 下第。 29 然而,戴希朱 并不气馁,他 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参加第六次 会试,但结果依旧是名落孙山。 30 捐官后的戴希朱依旧孜孜于科考,大概缘于 他自己也清楚“内阁中书” 几乎是一个虚衔。这从 他于光绪二十年(1894)与光绪二十四年(1898) 27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114,《职 官一》,页 3269。 28 席裕福纂《皇朝政典类纂》,卷 208,《选举》十 八,《文选•除授》。 29 具体情况如下: “上元节后,起程晋京,一路稽迟 ,至二月杪到京。三月会试毕…… (四月)中旬榜发,仍下第。”见戴 凤仪《松村 诗文集》,页 40。 3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4。 112 入职内阁的情况中可见一斑: “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入内阁供职……蒙王大臣验看, 赴鸿胪寺谢恩。四月初三入内阁。初八谒见额、张、福、徐、麟五中 堂于朝,并入直中书省,办汉票签事……初,予意若春闱不中,必留 京供职。因第 二次在朝房,朝珠偶断,乃求签诗于 正阳门关帝,蒙示 南归方吉,由是告假回籍(此时为四月中旬)。至六月,日本逼犯京师, 时势濒危,仕于京者,不得告假,多遭忧恐,乃叹圣神之相予良厚也。” 31 “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 三月初一到京,入内阁供职。 时直中书省。有句云: ‘帝许菲才充内史,臣从禁地识天颜。投笔虽怀 千里志,驽骀何以济时艰?’初八,见昆筱峰、翁叔平、徐荫轩三中 堂于朝;与荫轩师论台湾苦况。时,荫轩师问台民如何?予历对以日 本赋重,台民难堪之情形。赋诗一章。 闰三月……皇上驻跸颐和园,蒙派领事,因归期太逼,入合告假, 不与焉。时,慈禧太后久住颐和园,皇上每月诣园问安,各衙门皆派 领事以扈跸。予因同行友促归,不得与领事。赋诗以志感怀。遂于是 3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0。 113 月出京。予感愤时事,隐隐有远害之意,遂决意出京。” 3 2 戴希朱在内阁供职,办汉票签事。据载,内阁为“典掌丝纶之地,自 大学士以下,皆不置印,惟典籍置之,以钤往来文牒。中书掌撰拟、繙译。 分办本章处凡五:曰满本房,汉本房,蒙古本房,满签票处,汉签票处” 33 。由此可见,戴希朱在汉签票处主要负责负责撰拟、翻译诸事。虽然职 务不高,但理论上说,戴希朱毕竟也算是在京的官员。然而,戴希朱在两 次晋京赴任时,停留时间却都很短。第一次四月初三入职内 阁,中旬便离 职;第二次入内阁 供职是三月初一,但在当月便已出京。结合戴希朱的会 考时间不难发现,与其说戴希朱在内阁供职,不如说他在等待会试发榜。 在内阁供职的几十天中,戴希朱只是拜见了几位中堂,并与其中一员徐荫 轩有过对话。虽然戴希朱在他提前离京的问题上竭力粉饰 ——例如光绪二 十 年 (1894)的因朝珠偶断后求签而致的“告假回籍”,以及光绪二十四 年(1898)的同伴“促归”和因“隐有远害之意”而决意出京,但这并不 能掩饰内阁中书是一虚职。也正因此,为获得实官的职位,戴希朱仍旧执 着于会试。 相比于前一阶段,戴希朱在光绪十六年(1890)至二十五年(1899) 32 3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4。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114,《职官 一》,页 3267-3268。 114 间,戴希朱的活动重心已经转移至地方,而他依旧坚持科考入仕的原因何 在?实际上,戴希朱之所以坚持会试,原因有二:一方面,虽然国家权威 大不如前,但此时清政府依旧具有一定的威信,戴希朱也依旧怀有“三不 朽”的观念,意欲能够在国家层面的广阔舞台上施展抱负;另一方面,亦 是戴希朱坚持会试的更主要的原因,即是由于国家依旧具有权威,科举的 加强机制会给戴希朱在具体的地方实践中提供便利。具体来说,首先,由 于此一时期清政府仍旧持有一定的权威,因此能够进入国家体制,这对地 方人士来说仍具吸引力。这段时间中,戴希朱不仅是举人,而且 已经成为 国家文官系统内的一名官员,这加强了地方人士对戴希朱的追捧与推崇。 其次,在地方人士的攀附与支持下,戴希朱切实地感受到仕途上取得的成 就为他带来的声望及现实的便利,因此他不仅一面利用现有的文化和政治 资本,为自己在地方活动中谋取便利,一面继续科考,试图能够获得更高 的官职,为他在以后的地方实践中带来更多便利。 首先,内阁中书的身份加强了戴希朱在地方的声望,甚至为他带来了 现实的便利。文献显示,获得内阁中书的官职后,戴希朱的交友显得更加 广泛。例如,他曾替欧阳詹的裔孙文君作《欧阳行周公文集序》, 34 亦为 其学生刘文彩写过传记 35 ,同里的茂才柯启也曾请他为即将出版的杨继盛 34 ,戴凤仪《松 村诗文集》, 页 114-115。 35 ,戴凤仪《 松村诗文集 补编》,页 138-139。 115 文 集 作序 36 。另外,重修兴善院时 ,戴希朱 亦应邀作记 37 。而在光绪十六 年(1890)至他纳捐获官前的这段时间中,文献只显示了他曾与诗山侯氏 保持良好关系 38 。由此可见,仕途上的提升,再次强化了戴希朱在地方上 的声望。 不仅如此,戴希朱与雷骏声交往的例子则表明,在提高声望的同时, 仕途的成就亦帮助戴希朱在进行地方实践时,切实地获得了便利。 戴希朱与雷骏声相识缘于修建节文庙西侧的孝祠。早在光绪二十一年 (1895)四月,戴希朱曾到南邑圣庙议建节孝祠,并捐资数百金;当年十 一 月 ,戴希朱再次赴南邑文 庙“行庆成礼”,规定了节孝祠的章程,且提 出要采访节烈,“不使遗漏,筹画熏尝,可使永久”。 3 9 此后,光绪二十三 年(1897),戴希朱与“閤邑君子落节孝祠于文庙之西”,也就在此时,他 与 南 安节孝的代表人物 ——“雷门三节妇”之裔侄雷骏声相识:“其裔侄 骏声同知,醵金为三节立主拓,可以永其祀矣。” 4 0 在认识雷骏声后,该年戴希朱纂《郭山庙志》,并于端午节示募金启 4 1 , 36 ,戴凤仪《松村诗 文集》,页 115-116。 37 ,戴凤仪《松村 诗文集》,页 194-195。 38 戴希朱曾于光绪十七年(1891)为侯氏作《诗山 侯氏重修族谱序》,见戴凤仪《松 村诗文集》,页 113-114。 3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1-42。 40 ,戴凤仪《松村诗 文集》,页 119。 41 ,戴凤仪《 郭山庙志》, 页 109-110。 116 以备出版之资,雷骏声问讯后慷慨解囊。戴希朱曾在《郭山庙志》的序文 中称:“方以付梓为难,而同知胡君朝觐、同知雷君骏声慨然各出百金, 以授梓人。于乎!两君亦好义士哉!” 4 2 在《郭山庙志》付梓问题上面临资金困难的戴希朱,得到了雷骏声的 帮助,可以说,在与雷骏声交友的过程中,戴希朱获得了现实的便利,而 这一切均发生在他获得内阁中书的官职之后,可见仕途的提升有助于便利 戴希朱在地方上的活动。同样的,正因为能够进入国家体制对地方人士具 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雷骏声才会在结识戴希朱后慷慨出资,助其出版 《郭山庙志》,且在此后的时间中, 通过请戴希朱作序巩固自己的精英人 脉 , 以此向国家公器靠拢。 光绪二十五年( 1899),雷骏声将刊《雷门三 节传》时,再次请戴希朱写序: “越二稔, (雷骏声)将刊其《传》以彰于世,丐序于予。予伟其 事之有关名教,又媺其《传》之苍凉峭刻,心血俱裂,为潘集仲先生 所撰,文堪与节齐光,用是谖谖然而为之序。” 4 3 戴希朱应允雷骏声的请求表明,雷骏声的确通过资助、求序等方式, 42 ,戴凤仪《郭山庙志 》,页 24。 43 ,戴凤仪《松村诗 文集》,页 119。 117 获得了戴希朱这一隶属于国家体制内的精英人脉。 其次,戴希朱在与地方人士交往的过程中,切实地感受到仕途成就为 其带来的声望以及现实的便利,因此他亦在地方活动中有意识地利用这一 资本为自己争取更多权益。 光绪二十二年(1896),戴希朱曾上书蔡邑侯请修南安县志。蔡邑侯, 名轩,顺天府宛平县人,举人出身,分别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至二十 二年( 1896)、光绪二十三年(1897)至二十四年(1898)任南安县令。 44 在 该 篇书中,戴希朱认为县 志二百多年未修,“旧本既漫漶阙残,不可多 观,其间风土人情,递更递变;忠孝节烈,科甲仕宦,亦难更仆敷;甚至 有宦裔式微,老成凋射,而遗事因之鲜闻者”,因此戴希朱认为,“及此不 修,恐湮没无徵”。 45 在这样的动机下,戴希朱开始动员蔡轩倡修南安县 志,并向其推荐自己为纂修: “仪自内阁假归,创建书院、祖庙,并辑《郭山庙志》、《诗山书 院志》,日无间晷。今春稍暇,揆时度事,终夜怃然 。复以襄创节孝祠, 责宜采访贞烈,乘此时遍访山川人物,参以李先辈遗稿,尤为省力。 此仪所急为敝邑筹,而深为执事望者也! 44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484。 45 ,戴凤 仪《松村诗 文集补编》,页 106。 118 士君子枕胙半生,本欲见诸著述。今以有为之才学,际得为之时, 而又遇事半功倍,旷世难逢之盛举,想执事亦踊跃自任,而不肯让美 于后人也。如果不弃刍荛,请集诸绅筹经费,酌章程,并谕分途认真 采访,勿使挂漏,而执事综其大成。补二百余年之阙,励四十六部之 气,表章前号,垂鉴来兹。执事芳名将与黄。刘二公千秋鼎峙矣…… 惟执事谅察而施行之。仪不胜待命之至!” 4 6 戴希朱在建议蔡轩重修南安县志时,曾在看似 不经意间提到了自己由 “内阁假归”,且当下稍微空闲,他似乎是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暗示蔡轩, 自己亦是为官之人,以此来说服蔡轩重修南安县志。 同样,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上书给县令翁天佑 47 时,他亦在陈述 南安积弊时暗示了自己为官的身份。这一次上书中,虽然戴希朱不仅再次 提及倡修县志,还针 对南安的税契外费、旧粮横征以及轮班差役这几类弊 端,提出了 自己的观点。戴希朱通过向地方长官汇报这些积弊,以 此维护 自己乃至地方的权益。在税契问题上,戴希朱表示: “考《大清会典》:‘凡民间买卖田宅,皆凭书契,纳税于官,以 46 ,戴凤 仪《松村诗 文集补编》,页 106-107。 47 翁天佑,惠州府海丰县 人,进士出身 ,光绪二十 五年( 1899)至二十六年(1890) 任。见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484。 119 成其质剂。’是税契之典,固煌煌也。虽敝邑自熙朝定鼎以来,未有税 契事;蔡侯骤然行之,愚民不无骇异。然凡属读书明理人,皆知此款 为藩库所必催,而勉然赴之。不意赴之方难,而差委竟 于正供外而倍 蓰索焉。蔡侯定: “契券每百两,正款八千八百文,每司单六百四十文。” 已属溢量,又不限制外费。差委于一二贵族豪宗,亦敛迹减价,以箝 其口;余于巨户,税一文正供,或噬以三四文外敌,或噬以五六文外 费矣;于细户,或受其私贿而不税,或重加杂费而轻税矣;于僻陋弱 小之区,或此月既税,后月勒税,必私馅而颐乃解矣。委差所之,民 至键户避途,畏若豺狼之不可近……仪谓:蔡侯特图一时之利 ,亦不 知民之惨之至于此也。此岂贤令尹所忍听其勒索哉!” 4 8 文献显示,国家权力并没有完全渗入南安地区,因为在蔡轩之前,买 卖田宅,皆未有纳税于官。蔡轩到任后,执行税收政策之初,得到了一些 地方士绅的支持,但在实行过程中却侵犯了戴希朱一类的士绅利益。因为 在超额收税之余,除了个别有关系的豪族能够幸免外,其余富户和民众还 需缴纳一定的外费,而这一弊端波及了南安大部分民众,可能亦影响到 了 戴希朱的家族。同样的,在旧粮横征的问题上,戴希朱亦对 蔡侯因“廷加 48 ,戴凤 仪《松村诗 文集补编》,页 107-108。 120 征州县之额,寻间于旧粮,以抵其赔款”表达了不满。 4 9 甲午战争失败后,巨额赔款的压力已经通过官僚机构传达到地方,蔡 轩亦因此通过征收旧粮的方式来增加政府收入。然而在戴希朱看来,这些 旧粮实际上因“崩坍亡绝”而无法追究,但蔡轩却要求亲族或他人偿还, 粮差的乘火打劫则更加剧了地方的不安定,亦会对戴氏宗族的日常生活造 成影响。而在轮班差役的弊端上,戴希朱指出,轿班差役原专于北门傅姓。 最初时,一官临乡,舁夫不过七八人,索费不过十金。然而近况却是无论 大尹,即委员出门,舁夫必二三十人,索费必近百金。不仅如此,差头必 乘舆,差子非必票中有名,皆索重款而后快。 5 0 戴希朱还借用前任县令程 鹏 51 的话来佐证差役之 酷索,因为差役之弊亦使戴希朱的自身利益受损。 此外,戴希朱曾亲举自身的例子来说明差役索款之猖獗: 49 原 文 如下 :“敝 邑 于国 课 征轮 , 比邻 治 较易 为 力。 况 前 任彭 公 清查 , 吕公 续 查 , 粮额已搜括将尽,间有积旧不完者 ,大半出于‘ 崩坍亡绝’之无可追究。蔡侯因朝 廷加征州县之额,乃寻间于旧粮, 以抵其赔款。 其有主者,固诛求不稍宥。其无主 者,则于东崩之粮,强令西田之主 以纳之;死绝 之粮,强令亲族之饶民以纳之。在 蔡侯只激于宁时之气,而书记 粮差,则乘火行劫 ,因陷下石,横掳逼勒 ,无所不至。 闻溪尾有因族欠惧掳,无敢登街, 而地方一时惨 淡 者;英内有因无田之粮,鬻子以 偿,而怨声载道者。”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108。 50 ,戴凤 仪《松村诗 文集补编》,页 108。 51 程鹏,字九希,由举人大挑分 发,同治十二年( 1873)至光绪二年(1876)在任, 在位期间,曾倡议重建丰州书院。 戴希朱《南安 县志》,页 558。 121 “仪素不与衙门事,知犹未确。今岁三月,敝族惨遭命案,府委 捕厅临乡,间轿班几个?曰: ‘四十六人。’间轿费若干?曰: ‘须两三 百金。’屡经计较,委一班始许以八十金,捕一班始许以百金。间差役 几名?曰:‘五十四人。’间差费若干?曰:‘须四五百金。’亦屡经计 较,大票始许以二百一金,小票始许以八十金。然此费犹仅屈一边, 合两边倍算之,则近干金矣。呜呼!以舁夫差小,索金若是其多,则 丁刃之横行,可胜道哉!以缙绅巨族受勒若是其甚,则 穷乡弱姓之酷 索,尚堪问哉!” 52 这一例子鲜明地表明出在民弊问题上,戴希朱本身的利益受到了侵 害。由 指出税收、旧粮及差役之弊可见 ,戴希朱不仅陈述了百姓难以承受 酷索之苦,更是借此为自己的遭遇报不平。为进一步说服新上任的翁天佑 能够关注这些问题,戴希朱再一次暗示了自己为官的身份,并且提到了自 己的人脉关系,并提出改良方案,请求革除积弊: “仪客夏自内阁假归,曾以此四事告郑太尊,乞其饬百里贸侯苏 此民困。惜蔡侯与之龃龉,说不果行。今执事下车,仁辟义声,既为 太尊所艳道;而粤 闽接壤,土音略通,尤易访察……执事鉴黄次公‘凡 52 ,戴凤 仪《松村诗 文集补编》,页 108-109。 122 冶道去其泰甚’之谕,法范文正‘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之言,剔去弊 端,大新政治。于税契 则严定外费,画一以绝其行私:于旧粮则轸念 穷民,停查以息其愁怨;于 轿班差役则核实名以省人数,不使多嬲, 按路程以定脚故,不使多索。四十六部民害既除,民困自苏。” 53 郑太尊即为 效力于泉州府 的泉州府事 郑秉承 54 。倘若在文中此处删去 戴希朱提及他所认识的权贵郑氏,以及自己告假而归的内阁身份,似乎完 全通顺;戴希朱在此漫不经心的一笔,实际已经透露了他的意图,即 通过 提及自己为官的身份及 拥有的国家精英人脉,来达到更有效说服蔡、翁二 人采纳自己建议、以维 护自己地方利益的目的。 由此可见,戴希朱在这一时期之所以依旧坚持会试、并试图入仕,并 非仅仅为了在国家层面的广阔舞台中施展抱负;实际上,戴希朱更多考量 的是,他能够在进行地方实践时,因仕途上 的成就而获得更多现实的便利。 而将行动重心放置于地方的戴希朱,其具体的地方实践呈现怎样的形 态?下几节将分别详述戴希朱在教育、宗教以及宗族等领域中所进行的地 方活动。下面先从戴希朱在教育领域兴建诗山书院的地方实践论起。 53 ,戴凤 仪《松村诗 文集补编》,页 109。 54 郑秉承与戴希朱颇有交情 ,关于郑秉承与戴希朱 的交游,第四节中将会详 细论述。 123 第三节.教育类活动:诗山书院的兴建 一.建立过程 光绪十六年( 1890),戴希朱在五月立志于 “扶正学、行义 举”后, 当年九月便开始总理诗山书院的相关事宜。 诗山书院前身为山头东岳庙后祭祀朱熹及欧阳詹的祠,此祠于同治十 一年(1872)始建,但并未建成。 5 5 戴希朱回忆当年,建祠之事中断后,诸绅“共拟为诗山书院,但规模 粗具而窄狭,且缺香资膏火。先子志欲充田为香资,特无同志耳。” 56 因此 建诗山书院之事就此耽搁。 戴希朱于鳌峰登科后,曾打算继承父亲遗志,将祠扩建为书院,然而 由于忙于世故及功名而作罢。他曾坦言: “予登科后,思成先子之志,欲就此祠扩为诗山书院,奈始而纷 烦世故,继而奋志功名,故迟迟至此始倡捐数百金,幸诗山人皆踊 跃 55 原 文 如下 :“同 治 壬申 年 ,诸 绅 …… 建 祠于 岳 宫后 , 中 祀朱 子 ,左 祀 欧阳 先 生 , 荐馨可谓得地矣。惜功未竟而事旋 辍。当时虽拟 为诗山书院,究未足庇寒士欢也。” 见,戴凤仪《诗山 书院志》,页 74。 5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5。 124 就捐,事赖以成。” 57 因此,戴希朱于光绪十六年(1890)才开始正式筹办诗山书院事。他 首先作《募建诗山书院并置膏火启》一文,以筹备书院建资及膏火。 58 戴 希朱这篇启中论及了建书院的计划及所筹资金日后的分配,并鼓励同道中 人踊跃捐资,其措辞正式且颇有文采,推测这一篇启的第一面向者应为具 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地方士绅,而非大部分不通文墨的百姓。因此,戴希朱 应是通过此启来动员地方士绅,并通过他们向地方百姓传达建书院这一事 宜的。 在筹款之初,戴希朱很担心所筹备之资不足以建书院,但他相信资金 方面“缓缓积累,总期必成”。 5 9 因此,戴希朱愈发努力地筹备启动资金, 乃 至 在光绪十七年( 1891)正月,他“办诗山书院捐务,迄无停日” 6 0 。 直 至 当年五月,戴希朱仍“ 遍处劝捐诗山书院” 6 1 。在戴希朱的不懈努力 下 , 截至此年五月,他所募 得的筹款“约计共捐番银五千四百余员” 6 2 , 5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5。此处所 记为戴 希朱于光绪十六年( 1890)九月之 感。 58 戴凤仪《诗山书院志》,页 62。原 文见附录二。 5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5。 6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6。 6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6。 62 ,戴凤仪《诗山书 院志》,页 64。 125 且当募捐结束后,戴希朱最终募得“番银六千余员” 6 3 。 诗山同道的踊跃捐资使 戴希朱万分惊喜,他曾感叹道:“何幸倡一出 而人皆怂恿助成。可知人之欲善,谁不如我?”64 戴希朱之所以能够筹得 如此之多的款目,不仅有以殷富之户为代表的诗山人士的帮助,还得到两 任县令吕元恩及冯彬蔚的支持。 吕元恩,字辑五,广东广州府新会县人。由监生领北闱乡荐,旋第进 士。光绪十一年(1885)至十三年(1887)间首任南安;光绪十五年(1889) 至十六年(1890)间,吕元恩再任南安县令;最后他于光绪十八年( 1892) 三任南安。 65 在戴希朱筹建诗山书院时,吕元恩亦出资相助,戴希朱曾明 言“吕令元恩嘉予精勤办公,捐俸百金相饮 ” 66 ;吕元恩亦自明: “适举人戴凤仪首倡巨款,乐为劝捐。卑职深嘉其意,谓此举可 与丰州书院并造人材,特捐廉银百员,以树风声。” 6 7 吕元恩不仅捐俸支持戴希朱,而且曾书通禀文于上级。在通禀文中, 63 ,戴凤仪《诗山书 院志》,页 67。 6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5。 65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483,559。 6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6。 67 ,戴凤仪《诗山书 院志》,页 64。见附录三。 126 吕元恩通报了辖区内的诗山募成书院,自己与以戴希朱为首的士绅共同劝 捐的情形。此禀先至福建督学部处,批示如下: “钦命兵部右侍郎福建督学部院沈批:据禀欣悉该处诗山募成书 院,该县会绅等首倡劝捐,亟为整顿,足见留心文教,培植士林,实 堪嘉尚。仰仍督同该绅等,接续办理,务臻妥协,以垂久远。仰候督 部堂批示,缴,正禀存。” 6 8 隶属国家文官系统的福建督学部,在嘉扬募成诗山书院之余,亦提出 建议,希望县令能够督同士绅一道,接续办理诗山书院的事宜。 吕元恩于光绪十八年(1892)三任南安县令期间,卒于官署中。 69 适 逢泉州知府批示吕元恩曾上书的通禀,因此在赞扬募建诗山书院的戴凤仪 之余,亦提出建设书院的具体建议,尤其强调了在官方交接后,新任县令 的责任: “调署泉州府知府胡批:据禀山头乡募建诗山书院,该令回任后, 会绅戴凤仪首先倡捐,广劝殷户,集成巨款,筑屋买田,造士心殷, 68 ,戴凤仪《诗山书 院志》,页 65。 69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483,559。 127 成子有志,嘉慰深之。惟应如何续捐、如何建立及定何时开课,应由 新任县冯令督饬该绅等斟酌妥善,拟定章程,明白通禀察办。仰即遵 照办理,仍候各宪批示,缴。” 7 0 批示中所提及的县冯令,为新任县令冯彬蔚。吕元恩过世后,孙尔寿 71 曾代理南安,直至冯彬蔚上任。泉州胡知府批示新任县令需与戴希朱共 同斟酌如何续捐、何时开课、拟定章程等事宜,所以,冯彬蔚在任期间, 对诗山书院之事亦多置于心。因此,诗山书院的筹建,就是在士绅与地方 官共同努力的场域下展开的。 戴希朱在光绪十七年(1891)五月间已筹得捐款五千员,因此,他便 于当年十月开始制定购田条规 72 ,并依据此条规,买田招佃,以望能避免 买 田 的流弊。在这段时间中 ,戴希朱“遍处鸠资,遍处买连底之田”,至 当年十二月,在戴希朱的努力下,诗山书院已“买三千余金的书田”。 73 除 买书田外,戴希朱亦为建诗山书院东轩而购地。然而,为书院购地的过程 并非一帆风顺。光绪十八年( 1892)六月 :戴希朱所欲购东轩之地“多小 70 ,戴凤仪《诗山书 院志》,页 65。 71 孙尔寿为云南曲靖府南宁县人 ,由优贡生,泉 州府经历,代 理南安,光 绪十八年 任。见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483。 72 ,戴凤仪《诗山书院志 》,页 78-79。见附录四。 7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7。 128 田、厕池”,更主要的是“ 有劣衿顽民从旁阻挠”,戴希朱曾言:“予与儿 辈劳尽心力,地始买清。”74 在戴希朱费尽心力平复购地之事后,书院于七 月兴工,导致一波又起: “有余姓旧坟,听劣衿暗唆出阻,势极凶很。予先向冯侯彬蔚文 卿陈情,恳其出示严谕;次集诸绅,晓以情理。事遂谐。邪不敌正, 信已!自此冯侯与予契如胶漆。” 7 5 书院的兴工可能影响到余姓的旧坟,因此对方极力阻拦工程进行。此 时的戴希朱,求助于县令冯彬蔚,恳求其出示官方谕旨明令阻拦工程的不 正当性。冯彬蔚这一次的出手相助,亦建立了他与戴希朱 的私交,因此, 在冯彬蔚离任时,戴希朱曾作《送冯邑侯辞篆入闱》 76 二首送行。不仅如 此,戴希朱亦召集地方士绅一道以平息事件为目的,对阻拦方晓以情理。 因此最终平息这件纠纷。在排解纠纷的过程中,隶属于国家的地方官员亦 参与其中,县令冯彬蔚的这一行为,应是受了上文所提的泉州知府批示之 影响,因此尽力斡旋。他曾在申请为诗山书院立案备忘的通详文中言: 74 以上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7。 7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7。 76 ,戴凤仪《松 村诗文集补 编》,页 215-216。见附录五。 129 “壬辰(1892)夏,拟就其祠廓为诗山书院,复于东偏开夏屋十 余可以庇士,为奸人阻当,事难措手。适卑职抵任,亟出示劝惩,捐 廉以助,并谕该举人等协力襄办,经之营之。” 7 7 在县令冯 彬蔚及诸位士绅的帮助下,诗山书院东轩于当年十月建成。 此 后 ,戴希朱继续了诗山书 院的扩建。光绪十八年( 1892),十月,戴希 朱就旧筑上、中两进,加以砖石瓦木,区以间舍,环以栏杆,施朱加漆, 焕然一新。至年末蒇功。 78 此后,戴希朱又将书院内部设施布置了一番:当月,戴希朱建床榻、椅桌 诸器,作为开课之用,并制篷豆、篮簋诸器,以为大祭用。 7 9 硬件设施准 备妥当后,戴希朱等地方精英始邀主讲、准备章程及通详文的制定与发布: “十二月,与冯侯请举人陈君翼谋主讲诗山书院,并定章程、通 详。陈君为故给谏颂南先生令孙,予慕其家学,因请 主讲。是月,予 订《书院章程》廿八条,几费焦思,欲求久远无弊之法,复酌之冯侯, 商之霁川师,然后通详存案。幸各大宪均许可。” 8 0 77 ,戴凤仪《诗山书 院志》,页 67。 7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8。 7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8。 8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8。此 为光绪十八年 ( 1892)事。 130 由上文可知,首先,在县令冯彬蔚的帮助下,戴希朱邀请到陈翼谋作 为诗山书院的主讲。陈翼谋为陈颂南的孙子,而陈颂南即陈庆镛。陈庆镛, 字颂南,福建晋江人。道光十二年( 1832)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户部 主事,迁员外郎,授御史。 81 戴希朱仰慕陈翼谋家学,因此请其主讲。冯 彬蔚曾明言“聘晋江陈翼谋住院主讲,皆戴凤仪一人始终其事” 82 ,可见 戴希朱在建立书院时贡献之大。其次,戴希朱议定《书院章程》时,与县 令冯彬蔚以及戴希朱的老师陈霁川一同商议,并且以通详文的方式告知地 方,上晓官员,以记录备案。 在通详文方面,戴希朱于光绪十九年(1893)正月十五日作《诗山诸 绅 耆 禀请通详文》,以向地方上公布一些士绅为“建成学校、谨拟章程、 佥请通详、以培士气维风化” 83 所做的贡献。上报政府文官系统的通详文 由县令冯彬蔚所发,他在通详文中具陈新建诗山书院的缘由,从以祠宇为 基,扩建为书院,募得番银六千余员,到排解纠纷,建成学社,聘请主讲, 冯彬蔚一一细述。而冯彬蔚所写此通详文,是因为“举人戴凤仪等沥陈诗 山 书 院章程,佥请通详,以 培士气, 并维风化等由到县”,因此,冯彬蔚 81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378,《列 传一百六十五 》,页 11591。 82 ,戴凤仪《诗山书 院志》,页 67。 83 戴凤仪《诗山书院志》,页 65。另 《诗山诸绅耆 禀请通详文》原文见附录六。 131 “为详细立案示遵事”。84 也就是说,戴希朱等举人的努力与请求,促使了 冯彬蔚通发此文。因此,冯彬蔚亦在文中赞扬戴希朱的对地方事务的积极: “该举人平日力学急公,凡有益地方之事,莫不力为其难。” 85 冯彬蔚发 此通详文以使上级通晓此事,并在泉州府中立案,主要目的是以“伏乞照 详施行” 86 。这样一来,书院不仅能够获得官方认可,而且亦期望其能在 官方的监督下运行。 不仅仅是通详文,《诗山书院章程》亦被另开清摺一道呈上。官方对 于新建书院的回应亦较为积极: “镇守福建福州府等处地方将军袭一等继勇侯希 批:该令会绅在 诗山创建书院,以兴学校,实于士气民风大有裨益。所拟章程,亦甚 周妥。仍候督部堂、学部院批示。缴清,摺存。 钦命兵部右侍郎福建督学部院沈 移:日讲起居注官詹事府司经局 洗马提督福建学院王 批:据详诗山书院整顿情形,经该会县绅先后劝 捐创建,现已落成。所拟章程均属妥善,洵堪嘉尚。仍仰随时认真经 理,毋少废弛,期子士习文风有所裨益。本院有厚望焉。缴清,摺存。 钦加道衔特授兴化府调署泉州府正堂施 批:据详该县会绅创建诗 84 ,戴凤仪《诗山书 院志》,页 66。 85 ,戴凤仪《诗山书 院志》,页 67。 86 ,戴凤仪《诗山书 院志》,页 67。 132 山书院,以兴文教,深堪嘉尚。摺开章程,亦属周妥。仰督绅认真经 办,毋怠毋荒,是所厚望。仍候各宪批示。此缴清,摺存。” 8 7 从将军宪到督学部及泉州府,官方的回复均对建书院一举赞扬有加, 认为其有裨于民风,并对书院寄予厚望。同时,督学部与泉州府正堂亦提 出期望,希望书院能够认真经理,勿怠勿荒。泉州府更是提出了“仰督绅 认真经办”,即官方监督士绅经办书院事务的意图。然而,府一级的官员 除了授予诗山书院的官方认可外,并没有实际参与到诗山书院的建设中, 实际的任务还是交给了以戴希朱为首的当地士绅。而官方的实际参与者, 也只能从县级、而非府级的地方官算起。由于官方监督及从旁协助的主要 任务落在了县令的身上,因此,直至卸任前 ,冯彬蔚一直参与诗山书院的 建设。 光绪十九年(1893)正月,诗山书院终于迎来了开课。当是时,临县 令冯侯亲诣书院,与绅董师生行释菜礼,环栏观者以千计。礼毕后,戴希 朱考查甄别考生试卷,“经评骘者九百余卷,士风为之一振”。此外,戴希 朱还与冯彬蔚一道赋诗,记录下诗山书院开课的盛况。 8 8 不仅如此,当年 87 戴凤仪《诗山书院志》,页 72。 8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8。 133 五月,冯彬蔚在离任辞篆前,还专程来诗山书院视学,89 可见其对书院的 关注度之高。 上一章已提到,书院在雍正年间已在名义上受国家管理,在十九世纪 九十年代初,这一规定依旧在执行。府一级的官员依旧会对地方上书院的 建设做批示,而 县级地方官亦会参考批示,参与到书院的实际建设中去。 当然,官方在地方书院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许可与监督,纵使是 实际参与建设的地方官,他们的实际参与程度亦因人而异。在光绪二十六 年(1900)前,南安县令冯彬蔚卸任后,继任的几任地方官几乎都不曾参 与到管理诗山书院的活动中去。因此,诗山书院的发起、建设及管理的重 任,主要落在了以戴希朱为首的地方士绅的肩上。 书院告成后,戴希朱担心“此时虽兴,恐将来不免有侵渔纷更之弊” 90 ,于是便于当年(1893)七月开始辑录《诗山书院志》。此书共为十卷, 分述形胜、列传、兴建、书田、祀典、考课、名训、艺文,其中书田与艺 文 均 分上下二卷。其中除书 田二卷外,《诗山书院志》的雏形于光绪二十 一年(1895)夏著成。 91 为了让书院能够有资金支撑,戴希朱于光绪十九年( 1893)九月开始 办理诗山书院购买书田之事。他令长子绍箕与诸位士绅鸠捐赀,买书田, 8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9。 9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9。 9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1。 134 以此为核实勒碑计。 92 同年,戴希朱亦在书院中设置了藏书之所,并且购 求书籍收藏于此。诗山书院建成后,戴希朱总共购田千余顷,用做书院修 缮 、 膏火及瓣香之资 93 ,并于光绪二十一年( 1895)春购田完毕。然而, 戴希朱担心所购书田随时间推移会被乡人侵占,因此于次年作《 量田议》, 细述丈量书田所用之尺法,并命其长子戴绍箕绘制书田图,以使书田在日 后不被后人侵占。 94 绍箕制成书田图后,戴希朱将其收录于《诗山书院志》 的书田卷中,并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辑此书,最终于当年八月定稿。 95 由此可见,在冯彬蔚卸任后,诗山书院的大部分事务实际上都是由戴 希朱主持管理的。在南安县治下,以诗山书院为核心的教育场域,并不能 简单归纳为以罗威廉所提出的“公共领域”。罗威廉根据 尤尔根·哈贝马斯 (Jurgen Habermas)的理论而提出了这一概念,哈贝马斯的概念核心之一为: 资产者的公共领域是基于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并且其明显区别于私域。96 罗 威廉在研究汉口城市时,认为随着商业的发展,晚清该座城市中存在介于 国 家 与个人间的“公共领域 ”。兰钦亦在 以浙江为案例,试图解决清代精 9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0。 93 戴凤仪《诗山书院志》,页 78。 94 ,戴凤仪《诗山书院志》,页 79-80。 9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4。 96 ,黄宗智 编《中国研 究的范式问题讨论》,页 261-265。 135 英为何在清末背离国家政体这一问题时发现,在国家建设与社会动员间的 政治冲突之所以加深,是因为公共活动的扩张速度已然超过了国家权力的 增长。而兰钦所认为的公共活动,则是一个与“官”及“私”相区分的概 念, “公”与“私”均是非官方介入的场域,不同于个体的私人场域, “公” 是 一 个 公 认 的 社 群 利 益 区 域 , 而 精英 的 公共 管 理 则 属 于 这 一 类 。 在 这 个 “公”的场域下,地方 精英通过福利和教育来树立威信。 97 无论是哈贝马 斯,还是罗威廉与兰钦,其对“公共领域”的定义,均提出“公共领域” 是不受国家控制、非官方介入的领域。而在戴希朱的案例中可见,围绕建 设诗山书院这一教育范畴的问题,地方精英通过县令向国家申请合法性, 并获得了官方的承认与支持,两任地方官亦参与了兴建书院的活动。因此, 围绕诗山书院活动的空间,并不是没有官方的参与。 相比于将其归为“公共 场域”,这一案例中的情形与萧邦齐的论述则 更为相似。萧邦齐在研究二十世纪初的浙江时认为,公共领域应包括一些 政府机构及商会等,虽然实际上它们并非真 正隶属于政府部门,但在法律 上是由官方批准的。诗山书院初建之时,亦是得到了官方的许可;然而萧 邦 齐 亦表示,地方社群组织 亦隶属于“公共领域”,而官方对其抱有视而 97 Mary B. Rankin, 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Zhejiang Province,1865—191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299-309. 136 不见的态度。98 在萧氏的论述中, “公共领域”的定义变得不太明确,他并 没有对官方参与与认可的程度进行定量。因此,黄宗智的解释似乎更有说 服力。 黄宗智试图采取哈贝马斯三分观的看法,认为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存在 着一个双方均参与其中的区域,因此他提出“第三领域”的概念来描述这 个空间模式。他认为在中华帝国晚期,一般在县级之下,国家官吏与士绅 领 袖 共同合作开展公益活动 的区域, 可以被看作是“第三领域”。而在中 华帝国晚期这一领域中种种权力关系、运作与组织形式等方面,黄宗智并 没有展开探讨。 99 在地方精英戴希朱领导下、兴建诗山书院的案例,也许 可以作为一个补充。 在兴建诗山书院的过程中,主要由以戴希朱为首的地方士绅为主导, 官方虽然有所介入,但是其参与程度比之地方士绅则小了许多。建立诗山 书院是由戴希朱首倡,吕元恩用捐俸资助诗山书院,亦是他个人为官的风 格,因为在捐俸前,上级并没下文书要求其帮助筹办诗山书院事。冯彬蔚 在任期间,参与了诗山书院的活动,这与上级回应前任吕元恩批文时,曾 提及要求冯彬蔚督饬戴希朱筹办诗山书院有关。而在冯彬蔚卸任后,之后 98 Keith Schoppa, Chinese Elites and Political Change: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99 黄 宗 智,黄 宗 智编《 中 国 研究 的 范式 问 题讨 论》( 北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页 260-288。 137 的几位县令几乎未曾参与到书院的管理等活动中去。可以说,诗山书院的 兴建,主要是由地方士绅主导,国家在这个领域中的参与程度则较为有限。 该案例中,这个官员与士绅共同参与的“第三领域”内,国家官员与 地方精英的参与比重并不是对等的,士绅负责了大部分实际建设的任务, 不过官方并没有不闻不问,而是对兴建书院一事给予了许可与赞扬,并且 指示县令帮助督饬书院的建设。兴建书院的事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官督 绅办的模式,只是在“官督绅办”中,主要有赖于地方精英自发性的行为。 因为当后期地方 官极少参与书院事务时,诗山书院依旧在士绅的支持下运 营了下去。 在这一事例中,有一点值得注意,即是在冯彬蔚卸任后的十年间,没 有一个县令参与到书院的活动中去。在戊戌变法前,国家并未对科举及书 院进行过任何改制,而县级以上的政府机构却再没有下发关于诗山书院的 批文,县级官员亦没有上传类似的通禀文;无论从县级还是府级,官方对 诗山书院的关注度几乎降至为零。地方官员较大的流动性及不同的施政原 则可能导致了这一问题的产生,这亦暴露了地方多仰赖精英自治的现状。 二.建立书院的态度 138 上文已详述兴建诗山书院的经过,而作为筹办书院的首倡者和领导 人,戴希朱究竟是出于怎样的原因而兴建书院的,这依旧值得进一步探讨。 戴希朱意图在南安兴建书院,固然有出于继承父亲遗志的因素,当然也进 行了现实的考量。戴希朱父亲及祖父一辈均为商,其唯一的亲弟弟戴凤书 亦继承父亲衣钵从商 100 ,作为长兄,戴希朱自幼在私塾中读书,为考取功 名作准备。在考取举人后,还未中进士且未获官职的戴希朱,并没有稳定 的收入来源。而在屡赴春闱而不中的情况下,戴希朱亟待找到一种可以安 身立命的职位。当是时,南安县治下的诗山地区 并没有书院,距离的位于 县城的丰州书院有八十里之远, 1 0 1 因此对诗山地区的求 学者来说,这极为 不便。举人出身的戴希朱在诗山已具 一定名望,在他的号召下,兴建书院 开课讲学,也极为可行。因此,现实的 考量可能是戴希朱创建诗山书院的 原因之一。而事实上,诗山书院的建立也的确为戴希朱及其族人带来了利 益。 1.现实的考量 100 《诗山戴氏谱志(十修)》,卷 11, 页 87。 101 ,戴凤仪《诗山书 院志》,页 64。 139 戴希朱曾于光绪二十年(1894)立石碑记载诗山书院事,且附录董事 名单: “董事姓名附录于左:总理书院始终事务戴凤仪;分任劝捐、鸠 资兴建买田、始终其事,增生黄仲鸿;独任一切帐目分毫不苟、并辅 其父劝捐、鸠资兴建买田、辑志、始终其事,廪生戴绍箕;分劝捐事、 永福县学训导林瑞璜,廪生黄申命;分任鸠资兴建买田诸事,童生陈 扔碧;分任兴建诸事,光禄寺署正戴凤书;分任鸠资买田诸事,监生 戴凌云;分任鸠资督工诸事,职员黄铉;各乡绅耆助收捐款:福清县 学教谕,副贡生洪呈祺;侯官县学教谕,恩贡生黄捷标;科中书衔, 副贡生郭章;副贡生陈沐清;增生陈潮基;廪生柯复元;生员林鹏搏; 生员吕祖培;生员吴国士;监生李庆升;童生叶一良。至捐题芳名, 经核实刻碑,兹难备载。” 1 0 2 董事名单中,出现的四位戴姓人物均为诗山戴氏族人,戴凤仪即戴希 朱,戴绍箕为戴凤仪长子 103 ,戴凤书为戴希朱唯一的亲弟弟,而戴凌云则 非戴氏族人。除戴凌云外 ,诗山书院三位戴姓董事均为诗山戴氏七甲福山 102 ,戴凤仪《诗山书 院志》,页 74-76。 103 戴绍箕相关事迹见《诗山戴氏谱志 (十修)》, 卷 13,页 110。 140 一脉,且戴绍箕和戴凤书二人,与戴希朱有着直系的亲属关系。其碑上明 言戴希朱总理书院始终事务,具体的职务可由《诗山书院章程》中曾提到 关于董事的规定中找到线索: “一、董事甚难位置,几经焦思,非品望功名最上者,则无以达 官情而镇众心;非依阄论当,亦恐无以襄事务而均众心。计惟就诗山 公举品望功名最上者为总董。 (董事最重品望。倘品望不好,即功名最 上,亦不足当斯任。)每阄公举坦白无私者为值董。 (阉中如公举难定, 可将所举者向朱子、欧阳公举为定。)每年总董一人,值董依次轮当一 人。院事 由总董与值董商量举行,禀之官长。至司帐则另用一人,经 理一切帐目及收现耕钱,每年给辛工二十千文。其所收钱项,司帐者 不得自交,必由董事择家资饶裕、素无私曲者以交之,方备不时之用。 司帐者亦须随收随交,方能无弊。如司帐不得其人,可逐年更换。 一、每年十一月初,值董须将一年原收出存帐目,令司帐者开具 总簿,流交下年新董,并核帐榜示,以昭核实。” 1 0 4 由此可见,从董事中选举出的实际管理诗山书院之人选分别有总董与 值董之分。根据章程,总董是选取诗山公举品望功名最上者,每年总董一 104 ,戴凤仪《诗山书 院志》,页 68-69。 141 人,且调理中并未说明其是否需要每年轮换,院中事务 由总董与值董共同 商议,并向官方上报。值董通过抓阄的方式从董事中选举出来,且每年依 次轮当;其主要任务除了与总董商议书院事务,还要管理书院各项财务。 值董需要在每年年末另司帐开具一年原收出存帐,交给下年新董,且将账 单发榜公示。因此,总董无论在名望还是在地位上,都无疑是书院中职位 最高的。在董事名单中,唯有戴希朱的功名最高,而从筹办诗山书院之初, 便是戴希朱首倡,泉州知府回复吕县令的批示中曾言“会绅戴凤仪首先倡 捐,广劝殷户,集成巨款,筑屋买田,造士心殷,成于有志,嘉慰深之” 105 ,且冯彬蔚在通详文中亦提到戴希朱“平日力学急 公,凡有益于地方之 事,莫不力为其难”106 ,可见戴希朱在建书院之初便做到了“达官情”。不 仅如此,壬午年中乡试的他在地方上具有一定的声望 1 0 7 ,所以,戴希朱是 比其他董事都更有信服力胜任总董之职的。实际上,从筹办书院起至此后 的二十多年间,戴希朱一直以管理诗山书院为己任,并代表书院董事实践 其教育主张,这在后文中将有所体现。因此,诗山书院的总董,其实便是 由戴希朱所担任的。 上条文献中提及司帐一职,其职务为经理一切账目及收现耕钱,因此 可以推测,只要书院一直正常运营,其收入应该较为稳定。而书院所收钱 105 ,戴凤仪《诗山书 院志》,页 65。 106 ,戴凤仪《诗山书 院志》,页 67。 107 这在上一章曾经论述过。 142 项,会经董事选择家资富饶且公正之人代为保管。文献中虽未说明董事在 管理诗山书院事务的酬劳,但单从管理账务一事便可窥见董事权力之大。 书院董事在管理书院时,的确拥有一些特权。章程中曾录有一条: “一、院房除山长、董事、司帐、院丁而外,悉为肄业之所。非 在院肄业者,不得擅入居住。至肄业生所住,按照鳌峰章程,以近让 远,近者不得自占房屋。” 1 0 8 章程制定者规定这一条例时,其目的是宣布书院为清净之所,禁止外 人入内;然细读材料亦可发现,该书院备有房屋作为学生宿舍,而董事则 有权力在书院内居住。因此,戴希朱的几位戴姓直系亲属,亦不仅书院的 筹建中出了力,也 在后期书院管理中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及实际权力及 利益。 同样,对现实的考量也是戴希朱出任安溪崇文书院的原因之一。其出 任一事原委如下: “光绪二十一年(1895)……五月,主讲安溪崇文书院。初,予 建诗山书院时,有安溪廪生吴宗岱来从学,予以就地兴学劝。吴归, 108 ,戴凤仪《诗山书 院志》,页 70。 143 与诸绅议,就该处朝真庵廓为崇文书院。至是,请予为山长。……光 绪二十二年(1896)四月,同安溪县令李绮青赴崇文书院开课……开 课时,即讲敬静合一之功夫,深辨陆、王之非道。嗣是,每月课,认 真评改,安邑士气为之一振。” 109 山长为书院主讲,一般由品学兼优、资历较 深者担任,由于戴希朱曾 在崇文书院担任过山长一职,因此设定诗山书院遴选山长及山长佣金的 规 定时,戴希朱参考了崇文书院山长待遇的设定章程 : “一、书院山长,每年十一月,由绅董公举品学兼优、足为多士 式者,告诸官长,备关聘请,诸绅不得徇情滥举。 一、山长脩金,每年致送番银壹百元,伙食四十元,贽节敬每四 元随封一元,系为目前经费支绌起见,嗣后充裕,再行酌加,以示隆 礼。” 110 诗山书院聘请山长时,需要考量山长的品行,而被选中后山长的待遇 则颇丰。每年薪金除去相赠的伙食费外,还有壹白番银,逢年过节的薪水 10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1-42。 110 ,戴凤仪《诗山书 院志》,页 69。 144 会涨 25%。吴宗岱曾受戴希朱劝说而兴建安溪崇文书院,他甚至可能参考 了诗山书院的创建模式,因此诗山书院章程中规定的山长佣金,应对评估 崇文书院的山长聘金提供一些参考。戴希朱出任崇文书院的山长,可以帮 助他在未中进士前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而总董诗山书院,则能更长 远地在地方上具有较为稳固的地位。 上条文献中可见,戴希朱曾经在吴宗岱来诗山书院求学时,曾劝说他 亦在当地兴学,这说明他不仅在南安兴办书院,亦鼓励他人在家乡办学。 可见,现实的 考量只是戴希朱兴办书院的原因之一,而精神层面的追求才 是他办学的主要动机。 2.精神的追求 从精神追求来看,戴希朱倡建诗山书院的目的有二,其一在于明伦劝 善,扶名教、翊国家,其二在于移风易俗。 关于第一点,诗山书院的学规中曾明言: “书院之兴,务在明伦劝善。主讲者宜将《小学》、《性理》、《近 思录》诸书,不时讲解,以淑其心性。而其敦士品,励实学、勉为国 145 家有用才、为乡党不凡士,则尤在多士之立志。朱子《鹿洞揭示》, 《同 安县谕》,皆以此谆谆训士。学者勿徒以工文词、博科第毕乃事也。”11 1 不仅如此,戴希朱亦在《诗山书院碑记》中提到: “今一切规模既报宪许可,愿诗山翘秀鉴创造艰难,知裨益深厚, 共维书院 于勿替;而复克自振拔,宗考亭、四门之正学,以翊国家, 扶名教,勿徒以辞章利禄为营营,是则区区之心所厚望也。” 1 1 2 由以上两则文献可知,书院兴盛的要务之一,在于明人伦、劝为善, 注重端正士人品行,而非仅仅以工文词、中科第为教育目的,戴希朱认为 这不仅可以弘扬名教学说,而且也能帮助国家挑选出真正的人才。 在戴希朱看来,对学子进行修身教育所依据的名教学说,即是“考亭、 四门之正学”,也就是以朱熹及欧阳詹为其学术源流。在“明伦劝善”时, 戴希朱所规定的主讲诸书,无论是《小学》、 《性理》、 《近思录》,还是《鹿 洞揭示》,《同安县谕 》,皆为朱 熹所著;而 在书田的运作上,戴希朱亦曾 111 ,戴凤仪《诗山书 院志》,页 69。 112 ,戴凤仪《诗山书 院志》,页 75。 146 提到“诗山以朱子为宗,欲与多士讲明正学,非养之不为功” 1 1 3 ,可见戴 希朱对朱熹推崇备至。另外,戴希朱认为“吾闽诸先贤惟考亭(朱熹)为 万古儒宗,四门(欧阳詹)为后学鼻祖”1 1 4 ,因此亦视欧阳詹为后学鼻祖。 在诗山书院的祀典中,戴希朱亦规定诸生对此二先贤有所祭祀。 115 关于书院的祭祀功能,高明士曾将其归纳为两点:一为供祀有功德于 圣门者,二为此种供祀制度具有时代精神,兼具宗教性质。同时,高明士 指出,书院祭祀空间有三大教育功能,分别为 进行模范教育,提示学术源 流,以及提倡尊师重道。 116 同样的,诗山书院亦存在这样一个祭祀空间, 且从这个空间里,亦可以窥探出戴希朱所创建的诗山书院所宗的学术源流 及其试图进行的模范教育。 诗山书院祭祀之先贤或神明主要有三, 《祭期》中曾提到: “凡有宗朱 子者,皆就诞辰致祭……欧阳先生洎关帝诸神亦兼祀之。” 1 1 7 这说明书院 主要祭祀朱熹、欧阳詹以及关帝,且被祭祀的先贤及诸神间有主从之别。 祭祀朱熹是按照遵哲位制,祭祀欧阳詹时是遵乡贤制,可见朱熹的祭祀等 级 更 高。在祭祀欧阳先生位 前时戴希朱曾规定:“正献三,分献欧阳先生 113 ,戴凤仪《诗山书院 志》,页 78。 114 ,戴凤仪《诗山书院志》, 页 111。 115 见,, 戴凤仪《诗 山书院志》,页 117-118。 116 高 明 士 , 国 际 儒 学联 合 会 编 《 国 际 儒 学 研 究 ( 第 3 辑)》,页 197-198;208。 117 ,戴凤仪《诗山书院志》, 页 111-112。 147 二 , 分献关帝诸神一。”可见祭祀欧阳詹比关帝诸神更高一等。同时,在 祭 祀 关帝 暨开闽王、后土神位前,戴希朱表示:“书院之祭,为朱予设, 欧阳先生已属兼祀。至关帝诸神,民间别有尸祝,向时不修祀事。迩乃定 议,分献一席,聊表微诚。倘将来再筹祭费,得于关帝圣诞,悉遵祀典, 而 以 开闽王、后土神祀典配 之,则礼无遗憾矣,是所望于后之君子。”这 更是明确说明了书院祭祀的主从关系,朱熹为书院祭祀的主设,欧阳詹兼 祀,而关帝诸神为聊表诚意,而分献一席,且在祭祀关帝诸神时,祭祀规 格并未遵从“牛一、羊一、豕一、灯一、铡二、置二、簋二,笾十、豆十” 的关帝祀典,而是仅供奉“帛一、樽一、爵三、炉各一、灯各二、牲醴、 香楮、庶馐,随时陈设”,并与开闽王、后土神等共通祭祀。 1 1 8 由此可见, 关帝诸神的祭祀规格远不及朱熹与欧阳詹。 戴希朱之所以推崇朱熹,是试图为诗山书院建构以朱熹为宗的理学源 流。无论从书院的章程规定、书田运作的效仿模式、以及书院的祭祀对象, 都可以看出戴氏对于朱子的推崇。他通过推崇朱子,以达到“谆谆训士” 的模范教育之目标。 由此,诗山书院的祭祀空间中,其所宗之学术源流亦证明了在这一时 期,戴希朱的价值观比之光绪十六年( 1890)前,并无出入,此时的他依 118 以上见、,戴凤仪《诗 山书院志》,页 116。 148 旧保持了继承程朱理学的价值观;也正因此,他不仅在自己倡建的诗山书 院中主祀朱熹,且亦曾劝说诸生在崇文书院中崇祀朱熹。 1 1 9 欧阳詹为诗山人,唐贞 元八年( 749)进士 ,官至四门助教,在闽享 120 有盛名。 上一章曾提及,戴希朱在其青年时期便体现了他对欧阳詹的敬 仰之情。此时戴希朱欧阳詹的推崇, 一方面是因为欧阳詹籍贯福建诗山, 另一 方面是因为欧阳詹是后 学之鼻祖 。他曾在《祭欧阳公文》开篇写道 : “标榜龙虎,八闽破荒。” 12 1 以此来形容欧阳詹之地位及功绩。也因此, 在书院祭祀中,戴希朱将欧阳詹提升至较高的地位。 继续执着 于自己的学术理想及行事准则外,戴希朱在制定书院章程时 亦体现了相较于上一时期更为强烈的 地方意识。在书院的章程中,戴希朱 曾单列一条提到: “一、书院不特欲兴文教,且望转移风气。遇朔望,则择诸生善 为劝导者,恭读《圣谕广训》、《御制劝善要言》及《阴骘文》诸书, 讲解数章,俾乡民闻而知感,以默化其积习。至泉郡斗风,皆因绅衿 各分彼此。诗山数十年来,此风幸息,又宜乘此书院一兴,刊立定规。 士为四民之首,联为一气,勿分彼此,共相维持,则诗山可享万年之 11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补编》,页 220。 120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575,1067-1072。 121 ,戴凤仪《诗山书院 志》,页 117。 149 利矣。” 122 在强调学术源流之外,此一条章程透露了两点,一为在学术用书之外, 书院亦领导学生恭读规划道德的官方书籍及以劝善为主的道教典藏,帮助 国家实际分担了教化乡里的责任;二为书院采纳此类书籍主要目的是,能 够在兴文教之余,改善泉郡之械斗风气,戴希朱更是期待在书院兴盛之余, 刊立此条规,可与士人一道,教化地方。这体现了戴希朱 实践地方、关怀 地方的意识。由此可见,戴希朱行动的焦点,已由上一时期的关注于功名, 转移至地方,通过建设书院来教化学生,实践自己的理学理想。同样的, 戴希朱在宗教领域中的实践行为亦体现了这一点,下文 将试图围绕《郭山 庙志》的编纂及内容来详述戴希朱在地方宗教空间中的行为。 第四节.以郭山庙为核心的宗教类活动 上文可知,诗山书院是由东岳庙后祭祀朱子以及欧阳詹的祠 堂改造扩 建而成。而这个祠堂的建立,与郭山庙有一番渊源。族谱中有载,诗山旧 122 ,戴凤仪《诗山书 院志》,页 69-70。 150 时有朱子像,戴希朱的曾祖父仁斋公曾“与诸绅祀之,以崇正学”。 123 具 体而言,即: “昔在道光庚寅,乡前辈与曾王父仁斋公塑朱子像于郭山庙,而 募金祀之。其始只算数十,而发质生息,因息购租,甫十捻,已储数 百……亦越同治壬申,诸同人以侨朱于于梵宇,非崇奉儒宗之地,乃 捐千余金建祠于岳宫后,奉朱子为宗主,而祀行周先生于左,礼也。 虽堂基略成,事遂中辍。” 1 2 4 由此可见,在戴希朱曾祖父等前辈士绅曾将朱子像置于郭山庙内,后 因 郭 山庙是宗教场所,并非 “儒宗之 地”, 因此,在同治壬申年( 1872) 间,诸绅筹建了专祀朱熹等儒宗之祠,并成为了诗山书院的前身。 在光绪十六年(1890)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这几年间,戴希朱从 事 与 宗教相关的活动有两件 ,一为编纂《郭山庙志》,二为补修郭太王、 太妃墓龙, 125 二者皆亦与郭山庙及广泽尊王有关。 郭山庙建于伪闽通文年间(公元 936-939),其地址及建庙缘由如下: 123 , 《诗山戴氏谱志》,卷 25,页 43。 124 ,戴凤仪《诗山 书院志》,页 73。 12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3-44。 墓龙即为墓 茔之龙脉。 151 “郭山,距县治七十里,后晋郭尊王庙食地也。《通志》:郭山在 南安十二都,神姓郭,屡著灵异。《闽书》:神世居山下,生而神异, 意气豪伟,年十六岁时,忽取瓮酒,牵牛登山。明日 ,坐绝顶古藤上, 垂足而逝,酒尽于器,牛存其骨,已见梦乡人,为立庙,号‘将军庙’。” 126 此后近千年间,郭山庙曾经历过多次扩建及重修,除元代未有书面记 载外,郭山庙由初建至清朝末年间至少翻修了七次 127 。至戴希朱时期,郭 山庙仍保持着一定的规模: “其庙纵十六丈,横十丈四尺。为殿二,后殿高一丈八尺。夹室 各一,东夹室祀尊王、尊妃像,从其坐藤旧迹也。室后为内寝,所以 妥其灵也。前殿高一丈八尺五寸,中祀尊王,旁祀崇德侯、显佑侯、 黄太尉、陈将军,以其有功于王也。殿疏以庭,缭以垣,垣屋翼于左 右,其间三十有奇,为僧聚衲处。庙门高 一丈四尺,门内巨石巉峭, 卓立如生,昔人比之凤髻,故俗名其庙为‘凤山寺’。门外列砖为庭, 126 ,戴凤仪《郭山庙志 》,页 67-68。 127 详见,戴凤仪《郭山 庙志》,页 69。 152 曲磴层阶穿树而出,综其级一百有奇。庙后一古樟,干老枝疏,相传 为尊王所手植。庙左一古藤,状如虬蛇蟠屈,闻庙未建时,山多藤萝, 此株想是五季遗物。其余林木蓊蔚,环列四围,皆前朝留荫也。山麓 有二桥,国朝邑令李延基造,盖当东西之冲,而为人庙者所必经焉。” 128 折合成当今度量单位,郭山庙占地约 1812 平方米,长约 53 米,宽约 34 米,庙内前殿高约 6.1 米,后殿高约 5.9 米,庙门高约 4.6 米。此庙建 于山间,门外列砖百余阶,这样的庙宇规模在 当时绝不算小。不仅如此, 郭山庙周围林木环绕,环境清幽;且有桥两座联通外部,方便了交通。而 由于庙门内的巨石卓立如生,似古人的凤髻,因此也得俗名曰“凤山寺”。 郭山庙之所以能够在近千年的风雨涤荡中多次翻修,且保存完好,这 与其庙中所主祀之神息息相关。上文中所提及的郭尊王即庙中所主祀的广 泽 尊 王。广泽尊王在福建地 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杨浚曾记载道:“广泽 尊王,南安人;保生大帝,同安人;清水祖师,安溪人;天上圣母,莆田 人,皆闽产也……予岛居日久,习闻比户崇奉郭、吴、陈、林香火,事之 128 ,戴凤仪《 郭山庙志》,页 68。一 丈为十尺,约今 3.3 米,一尺约 今 33 厘米。 153 如生。” 129 广泽尊王的地方信仰使得郭山庙 香火不断,因而能保存至今。 广泽尊王原名郭忠福 ,生于 后唐同光初二月二十二日。郭山亦因广泽 尊王常年居于泉州南邑十二都该山之下而得名。郭忠福在其父去世时,将 其 葬 于郭山,终身侍奉母亲 。 130 对于广泽尊王的神化是在他去世后。 相 传他十六岁时牵牛登山,次日坐在古藤上仙逝,时为八月二十二日。后因 托 梦 给乡人为他立庙,因此 里人建庙祀之,并号此庙为“郭山庙”,又名 “将军庙”。 131 这位被神化了的广泽尊王,在由宋至清的几百年中,被民间冠以了诸 多神力。例如,相传广泽尊王曾于宋绍兴年间(1131-1162),灭宋朝宫火; 132 且因于 理宗开 庆年(1259)治愈了理宗母后之疾而被再次晋封。 133 除 了 庇 佑帝王外,广泽尊王 亦曾于 宋建炎四 年 (1130),在 汤姓匪寇逼近南 安境时, “衣白衣乘白马,诱之浅涉,点者多溺死,邑赖以全 ”,抑制寇患。 134 此外,广泽尊王还曾助官兵抵御外 敌 135 ,消除水患、救治疾病瘟疫 136 等, 129 ,杨浚《四神志略》(冠悔 堂募刊本,1887),页 1。 130 ,戴 凤仪《郭山 庙志》,页 50。 131 参见,戴凤仪《 郭山庙志》,页 50;,杨浚 《凤山寺志略》,卷 2。 132 ,戴 凤仪《郭山 庙志》,页 50-51。 133 , 洪 顺 兴 、 李 万 祥 主 编 《 美 哉凤 山 》( 田 野 考 察 内 部 资 料 ), 页 226-227。 134 见,戴 凤仪《郭 山庙志》,页 50。亦 见,杨 浚《凤山寺志略》,卷 4: “建炎四年(1130),汤 起义、民卜于神,翼 日大雨,溪涨, 154 其“功绩”可谓不凡。 在福建地区拥有广大信众的广泽尊王,亦与妈祖类似,曾获得过国家 敕 封 。早在宋绍兴朝,其因 救宫火事件被封敕为“威镇广泽侯”,且郭山 庙被赐庙额曰“威镇庙”;宋庆元朝加封“忠应孚惠”,称“威镇忠应孚惠 广泽侯”;宋开庆元年加封“威武英烈”,被晋 封为“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 烈广泽尊王”。对广泽尊王最后一次加封是在同治九年,加封“保安”,此 后广泽尊王敕封为“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广泽尊王”。 137 可见,其敕封主要集中在宋朝和清朝。宋朝经历的三次册封,其真实 性不可考,因为福建附会之风甚重,为了证明祭祀之神的正统性,很多神 明均被假以宋朝的敕封。而清代对广泽尊王的敕封确实事实。关于广泽尊 王的《请加封号册》被完整地保存下来。 据《请加封号册》记载,早在同治八年( 1869)正月,永春直隶州知 州翁学本及泉州府南安县知县吴光汉题请敕封南安县郭山庙祀宋封“广泽 尊王”之神 暨永春城隍之神,并请钦颁匾额一疏,后在福建承宣布政司的 要求下,将志书册结揭送来。同年三月,礼福建巡抚卞氏根据藩、臬两司 之会详,将请加封号之事奏于礼部;同治九年( 1870)三月十一日礼部抄 寇不得渡。有白衣乘马者诱之。他 去,邑赖以全 。白衣乘马者即郭圣王也。” 135 ,戴 凤仪《郭山 庙志》,页 51。 136 关于民间信仰对广泽尊王消除水患 及救治疾病 瘟疫的诠释,下文将会论述。 137 ,戴凤仪《郭山庙志》,页 55-56。 155 出此疏,并于当年四月十四日上奏请旨。由祠祭司呈上后于同治九年十一 月初七获批,并将抄录原奏折移交内阁典籍厅撰拟封号字样,且由内阁交 出 南 安县广泽尊王之神封号 字样,奉旨钤出“保安”;永春州城隍封号字 样 , 奉旨钤出“显应”。此诏于五日之后便由巡抚部下达至永春,知州翁 学本还曾于当年正月三十回复,定当与僚属士绅共镶此事,以示钦遵毋违 之意。 138 由广泽尊王请加封的这一过程可看出,在清 代,地方士绅如何通过宗 教在地方与国家间活动。为了使地方神灵获得合法性,州县级官员与地方 士绅共同合作,向朝廷请求封号 。因此,那些通过参与领导宗教活动的地 方精英,亦可以在为地方神明进行敕封的过程中更进一步接近政权,例如 筹划申请时的志书整理和收集,以及敕封成功后的制匾、挂匾以及勒石撰 记 139 。 而作为政府,清代的统治者有意图将自己凌驾于诸神之上,竭力使大 众 信 仰统一化。 140 例如清政府曾力图将对关羽的信仰置于朝廷的控制之 下 , 对某些官方的解释和传 说加以禁止,关帝不断被加封。 141 广泽 尊王 与关帝之例有所不同,清代政府是有意识地将关帝信仰置于朝廷的控制之 138 ,戴凤仪《郭山庙志 》,页 57-64。 139 ,戴凤仪《郭山庙志 》,页 58;64。 140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页 127。 141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页 130。 156 下,而对广泽尊王的重视程度并没有那么高,仅仅是在地方申请封号后敕 封了广泽尊王而已。然而,朝廷的敕封一事已足以说明,清政府的对待广 泽尊王的策略,是通过赋予其合法性,将其置于帝国的保护伞之下来加以 控制。 再看朝廷所加封广泽尊王的“保安”二字,其虽是内阁奉旨钤出,但 这二字并不能代表清政府有试图建构广泽尊王信仰,并希望其“保安”的 意图。因为朝廷钦定的封号,是根据地方所呈送的已造册取结的广泽尊王 事迹来制定的。在这个造册中,除了略述广泽尊王的事迹之外,主要是记 述有清以来的几则事件,均为咸丰、同治年间广泽尊王帮助官绅打击寇匪 之事: “咸丰三年(1853),厦门、同安等处会匪滋事,蔓延南安,官绅 梦广泽尊王指授机宜,集勇会合官军剿捕,贼遂以平。 是年(咸丰三年)四月,土匪林俊纠党,由德化窜人永春州城, 危急之际,忽见城北大鹏山下,兵甲林立,内有郭姓旗帜,士卒见之, 奋勇攻击,斩馘无数,贼遂败遁,收复城池。 同治三年(1864),土匪刘洸居、谢险、谢近在永春州属何山寨地 方……后复潜至永春、德化交界处所,勾结匪类,复图起事,地方官 157 搜捕未获,祷于郭山,及祈城隍之神,谢 险旋即在省就擒。” 1 4 2 在上报给国家的材料中,广泽尊王的主要功能是抗击匪寇;由于其御 敌的主要范围福建一带,因此,地方上报者突出广泽尊王的这一功能很可 能是因为它能够保护地方安宁。国家是根据了上报者的论述,才最终将广 泽 尊 王的封号定为“保安”,而并非像朝廷对关帝的控制一样,通过加封 及禁止非官方言论来提倡忠孝节义,使关帝儒家化 143 。也就是说,在处理 广泽尊王这一宗教事件时,国家 虽然没有禁止广泽尊王,并承认其合法性, 但亦未试图主动建构广泽尊王的信仰。虽然地方上报者在请封广泽尊王的 文书中很可能是有意识地选择了对广泽尊王抗敌 之功的重点叙述(因为由 上 文 可知,当是时,广泽尊 王除了抗击匪寇外,还有保护帝王等功绩), 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家并未有意地强调广泽尊王的“保安”功能。 广泽尊王多重化的信仰并没有因为清统治者的敕封而在此后受到约 束。这说明清朝国家并未有意建构广泽尊王信仰。据载,同治十三 年(1874) 泉州瘟疫流行,尸横遍野,时人恭迎广泽尊王到开元寺“焚香顶礼”,“神 箕 示 禳疫文,不数日而时气 平”。于是泉州人塑像于 开元寺奉之。光绪三 142 戴凤仪《郭山庙志》,戴 希朱原稿复印版(内 部 资料),卷三,页 10-11。此段为 礼 部 对 上 报 材料 中 关 于 广泽 尊 王 功 绩的 归 纳 。原 文 见 新 版 戴凤 仪 《 郭 山庙 志 》, 页 59-62。 143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页 130-131。 158 年(1877)间,四川时疫,广泽尊王“镇以灵符,示以神方,疫即止”。故有 四川人初春徒步至八月来南安诗山凤山 寺答谢神祗。同样,光绪十年(1884) 南 安 近郊出现疫情,乡民则 “虔迎神往”,亦是广泽尊王所到之处,疫情 便 得 到控制。 144 除了禳除病疫,广泽尊王亦能消除水患。早在同治三年 (1864),泉州及永春大旱时,太守章标偕邑侯祷于郭山庙, “未回车而甘霖 立沛”;此后,光绪二年(1876),福州连遭大雨,官衙民舍皆被水淹,百姓 “祷于神,不一日而涨”。 145 可见多元化广泽尊王的信仰,依旧在地方上 呈现出繁荣的状态。广泽尊王信仰的继续多元化并不能证明国家权力的衰 微,但这却更能体现国家并未真正有意建构广泽尊王信仰。 关于晚期帝国宗教信仰多元化的问题,学界多有探讨,事实上,赞同 在中华帝国晚期,不同阶层及地区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文化整合 的这一事 实,与认识到整体进程必定比此更为多样,这二者 之间并不存在矛盾;由 此可以论断,晚期帝国的整合,实际上就是在士绅、平民及政府官员等一 类 职 员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 中制造出来的。 146 这承认了晚期中华帝国在 包括宗教空间内的实践,都呈现多样性的特征。而作为士绅的戴希朱,他 144 ,杨浚《凤山寺志略》,卷 4。 145 ,杨浚《凤山寺志略》,卷 4。 146 Michael Szonyi, "Making Claims about Standardization and Orthoprax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Rituals and Cults in the Fuzhou Region in Light of Watson’s Theories." Modern China 33, no. 1 (2007), pp. 66-67. 159 为何选择广泽尊王,又如何围绕广泽尊王,在这个宗教空间中进行实践的, 他的实践方式又呈现出怎样的形态呢? 上文已提及,在在光绪十六年(1890)至二十五年( 1899)间,戴希 朱 参 与的宗教相关的活动只 有两件,一为编纂《郭山庙志》,一为补修郭 太王、太妃墓龙。关于此二件事的记载分别如下: “光绪二十三年(1897)正月,纂《郭山庙志》。时因诗山书院量 田未完,无可成书,故先纂《郭山庙志》……八月, 《郭山庙志》八卷 成。自正月采摭,日无停晷。辟尽仙佛虚诞之说,专以忠孝正神作主, 却合郭圣王心事。郑太尊、吴殿撰见而嘉之,各撰《序》以梓行于世。” 147 戴希朱于光绪二十三年 ( 1897)正月起, 编纂《郭山庙志》,至当年 八月,《郭山庙志》八卷成,当月由郑秉成、吴鲁 148 撰序后刊行 。当年十 一月,戴希朱补修广泽尊王父母之墓: “十一月,与礼部正郎黄谋烈议补郭太王、太妃墓龙。河源格为 14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3。 14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3。原文中郑太尊、吴殿 撰经考分别为泉州府事郑秉 成与光绪十六年(1890)状元吴鲁 。 160 墓龙之遇峡,忽然大崩,必伤龙脉。予怆然于心,亟谋诸好义者。适 黄佑翁有旧存公款,嘱予为修墓之资。遂鸠工修固之。” 1 4 9 此二事均是围绕广泽尊王的宗教空间展开的活动。不难否认,戴希朱 对于宗教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热忱,比如他少年时曾读善书;因父亲生病 而斋戒,并具疏求天;亦信奉科举灵验,并关注风水等 150 。然而,戴希朱 为何选择广泽尊王为活动的对象,而非其他宗教神明,他的这些行为是否 有一些利益考量呢? 宋怡明在讨论宗教与宗族之间关系时,曾经指出明代中期后,地方宗 族空间一般小于宗教空间,而宗族亦会存在几种宗教分支,且出现宗教空 间 与 宗族空间重合的状况。 同时他指出:“宗族组织与地方宗教组织是不 可分割的,它们在整个明清时期相互影响建构。” 151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 探讨戴氏宗族的组织与广泽尊王的宗教空间是否有联系或者重叠,来考虑 戴希朱是否会因为这种宗族与宗教间的内在关联而关注广泽尊王。 属于戴氏宗族管理的宗教空间有天赐岩、待驾宫以及寿山宫。天赐岩 14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4。 150 文中他处有论述。 151 Michael Szonyi, “Local Cult, Lijia, and Lineage: Religiou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in the Fuzhou Region in the Ming and Qing”, 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 28(2000), pp. 100-115,121. 161 是戴氏宗族控制下的最大的一座庙宇,其坐落于戴氏始祖庙边约百米处, 原祭清水祖师,后由于诗山院青山宫废,于是里人曾将诸佛移入天赐岩并 祀。天赐岩旁便是联通村内外的主干道之一,因此香火较旺。现今, 天赐 岩的主要活动有每年在清水祖师正月初二,去安溪谒祖进香,以庆祝其圣 诞。虽然每年具体资金及事务筹备,是由按照地理位置而分成的一个“旮” 来负责,但是主持者的选举,以及事务的总监督,都是由戴氏宗亲会来操 控的。 152 而在清末,围绕天赐岩进行的宗教活动之记载,则罕见于书册。 戴希朱在其编纂的族谱及自己的各类文集中,只留下他在族谱中对天赐岩 灵验的记载: “佛多著灵应,祖叔方伯赞媺公祷雨有应,诗以纪之。吾祖仿周 公祈药有应,嘱太史陈林村书联以酬之。希朱壮时祈祷辄应,亦锓联 以永(咏)之: ‘盖是岩回拱,高盖白云饶。得形胜故佛,亦与有灵焉。’ 惜左畔隙地未构数椽,以祀司文诸神,设坛祀之。则文章得江山助, 其人物不蒸蒸日上乎?斯文所关,后必有举而行之者,谨纪以俟之。” 153 152 移祀诸佛入天赐岩的时间不会晚于 1911 年,因 为在九修的族谱( 1911 年纂成 ) 中对此事已有记载。以上内容均在 田野调查中证 实,族谱中亦有记载。见《诗山戴 氏谱志》,卷 26,页 4;7;10。 153 《诗山戴氏谱志》,卷 26,页 4-5。 162 除了此处记载天赐岩诸神灵验,且该处地灵人杰之外,掌握的资料显 示,戴希朱并没有留下自己乃至宗族围绕天赐岩进行的其他活动的记录。 这虽然并不能证明在晚清,戴氏宗族没有围绕天赐岩进行的宗教活动,但 可以肯定的是,戴希朱对于隶属于自己宗族的这一宗教空间并不关注。 同样,待驾宫坐落于诗溪(流经大庭乡 154 的唯一河流)之尾,据载, 因 “ 宋帝 昺 避元兵驾奔到此。里人就其山麓建宫以迎之”,故名待驾宫。 宫内祭祀武德尊侯陈圣王以及惠济尊王诸神。武德尊侯原名沈彪,为唐高 宗事随陈政南下福建平乱之将领,骁勇善战,且战乱平息后,治民有方, 后被神化为人格神。武德尊侯塑像在戴氏宗族势力范围中有两尊,另一尊 在诗溪源头的龙潭陂边的后港宫 155 中。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也就是武德 尊侯圣诞之日,一些村中人士会来祭拜。惠济尊王亦是人格神,他本命叶 森,二十岁坐化后能够为民排忧解难;而对诗山戴氏而言,其作用是可以 驱虫保证丰收。时至今日,每年农历 四月中旬,宗亲会会组织几人抬出惠 济尊王,在以村庄为单位的范围内游遍,用以驱虫,并在傍晚抬回宫中。 待驾宫规模没有天赐岩大,其香火亦没有前者兴旺,后由华侨捐资重修后 154 大庭乡位 于十一 都,为戴 希朱居 住之所 ,现为 大庭村。见 戴希朱 《南安 县志》, 页 61。诗溪是经过戴氏宗族所居之处 的唯一河流 ,见附录七之南安诗山大廷乡里图。 155 该宫并未在九修的族谱中出现,田野调查中 经 戴氏后人戴良荣介绍,后港宫比天 赐岩、待驾宫及寿山宫都小。由于在 山上,且时 间限制,参观后港宫一事未能成行。 163 规模有所扩大。 156 实际考察中发现,待驾宫在宗亲会中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如天赐岩,其 虽然挂名为戴氏宗亲会管理,但主要的维护仍是其附近的村民。虽然近年 华 侨 的 捐 助 让 宗 亲 会 成 员 开 始 注 意此 宫 ,而 他 们 所 关 注 的 更 多 为 捐 资 一 事,而非待驾宫本身。也就是说,对于当今的村庄精英而言,待驾宫宗教 上的功能并不能吸引他们。 而在晚清,戴希朱已经提及待驾宫与其宗族组织曾有过交集: “迨明初,吾祖广渊公就其山上葬义玄公。至明嘉靖戊戌年,复 迁兆亿公与父同葬于此穴,号飞凤。武宗由此蕃昌然。诸神亦益著显 盖是山为吾乡第一重关钥。地灵钟为人杰蔚为神灵,亦理之所必然者 欤?” 157 待驾宫左侧是新建的戏台,右侧则是飞凤祖墓。祖墓迁葬于此后,戴 氏人丁兴旺,因此至今村中依旧保留习俗:每生一个男丁,其子满月之时, 父母必须带上祀品,来待驾宫上香。 158 156 以上内容均在田野调查中证实,族 谱中亦有记 载,见《诗山戴氏谱志》,卷 26, 页 10-11。 157 《诗山戴氏谱志》,卷 26,页 10-11。 158 以上内容亦均在田野调查中证实,族谱 中亦有 记载,见《诗山戴氏谱志》,卷 26, 164 这说明了当下这一时期,无论是四月中旬的驱虫,还是满月上香,待 驾宫的这些活动偏向于一种村庄内部的自愿形式,而非有组织性的活动。 有组织的宗教活动大多需要地方精英的领 导,这表明至少在现代,关于待 驾宫的宗教活动,地方精英的介入力度并不大。而事实上,对戴希朱而言, 作为晚清地方精英的他,对于待驾宫的宗教活动亦是并不重视。 待驾宫的武德尊侯圣诞庆祝、四月中旬驱虫及满月上香等活动,无论 在现代还是在晚清,均没有被记载。戴希朱的文稿中,除了在族谱里记述 了它的来历及与飞凤祖墓的关系外,亦没有对其有任何讨论。可见,目前 这个宗教场所的活动,主要是由一般村民维持;而在晚清,至少戴希朱这 样一位地方精英并没有对待驾宫产生足够的重视。 寿山宫在戴氏所掌控的几座宗 教庙宇中,表面上看,其联系与郭山庙 是最紧密的。《郭山庙志》曾云: “乡人夜间每闻庙中呱泣声,比明,入视,得泥堆,遂塑像为王 之储。至今凡十三太子,散处崇祀,威镇庙所奉为长男,自宋已然。” 159 页 10-11。 159 戴凤仪《郭山庙志》,页 115。 165 由此,至今福建、台湾等地区依旧盛传广泽尊王有十三太子,又称“十 三太保”,而寿山宫则为第六太子的行宫。如今,寿山宫与凤山寺(原郭 山庙)还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凤山寺中的广泽尊王去安溪拜望其父母郭太 王、太妃时,会向管理寿山宫的戴氏宗亲会发送请帖,邀请第六太子随驾, 先至凤山寺,再与郭尊王一道回乡谒祖。而宗亲会在未收到请帖时,则不 会主动去联系凤山寺。160 除了凤山寺发起的谒祖活动外,寿山宫几乎没有 其他有组织的活动,只有每年八月二十二日广泽尊王坐化之日,附近村民 会 来 寿山宫自发地上香。 161 可见今日寿山宫的宗教活动,及其与凤山寺 的联系也并不十分紧密。 而在晚清,从戴希朱的记载中可以发现,他本人也并没有试图构建寿 山宫与郭山庙的联系,以通过这类宗教活动来进入世俗政治结构,表现其 领导地位 162 。关于寿山宫的记录,戴希朱仅仅在《郭山庙志》中提到,广 泽尊王有十三分庙,其一是“在本邑十一都大庭乡,距郭山庙八里许” 163 的寿山宫。虽然戴希朱在《封茔》一章的记录中显示,郭山庙在当时已有 祭封茔谒祖的宗教活动 164 ,但全书却没有提及寿山宫是否也参与了这个仪 160 此为田野调查信息。 161 此为田野调查信息。 162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页 126-127。 163 戴凤仪《郭山庙志》,页 182。 164 戴凤仪《 郭山庙 志》, 页 75-86。 例如《 祭封茔 仪注》中 具体规定 了尊王 由郭山 庙或龙山宫中出发,祭祀封茔的仪 式和礼节。 166 式。可见戴希朱对寿山宫本身并没有太过重视。 由此可以推论,无论是对于天赐岩、待驾宫的忽略,还是对寿山宫的 不重视,这些都表明了戴希朱并没有试图通过参与郭山庙的宗教活动,来 为隶属于自己宗族的宗教场所带来利益,以达到提升宗族声望和获得实际 收益的目的。事实上,他对于自己宗族的宗教场所,亦持有着一种漠不关 心的态度。那么,戴希朱选择广泽尊王来进行自己的地方实践,其目的是 什么呢? 对于杨浚《四神志略》中所记载的“十三太子”说,戴希朱曾经进行 过 批 驳。他认为:“王初分庙为十 三行祠,犹今世公卿大夫之友行台也。 俗 讹 为十三太子,复以泥堆 等语附会之,何其谬哉!” 165 他的这一声明似 乎是想为对广泽尊王的事迹进行正名。而戴希朱坚持将广泽尊王与今世公 卿大夫相比,似乎有模仿人间官僚体制之意图。实际上,戴希朱的确试图 将官方所倡导的、同时也是规化自己思想的文化,通过参与宗教的方式融 入地方。 戴希朱在《庙志》的广泽尊王传中曾附有论述曰: “尊王,古孝子也。思亲尽诚,葬亲尽哀,虽狄梁公之望云、王 伟元之泣墓,无以过此,宜其生为英而死为灵哉!历观救火、荡寇、 165 戴凤仪《郭山庙志》,页 115-116。 167 苏旱、祛瘟诸事迹,功在于国,所谓移孝作忠也;泽被 于民,所谓亲 亲而仁民也。卒至褒封王爵,荣及先人,而遐迩谒茔又亘万古而罔替, 是所谓放诸四海而皆准,施诸后世而无朝夕者也。《礼》曰:‘大孝不 匮’,尊王其庶几乎!尊妃亦古之烈者也,入庙并逝,配享千秋,殆所 谓附骥尾而名益彰者欤!” 1 6 6 在戴希朱看来,广泽尊 王的一大品质即为“孝”,具体的体现为:上 对君王是“移孝作忠”,对待人民是“亲亲而仁民”,而广泽尊王褒封王爵 的功绩,则又荣及先人。戴希朱借用“大孝不匮”来归纳广泽尊王的孝行。 《礼记》有曰:“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博施备物, 可 谓 不匮矣。” 167 所谓大孝, 即是 广泛施惠,备其物用,这是具有“家天 下”般广阔胸怀的态度,而广泽尊王则做到了这点,他 为其祖争得 了一个 天下,且最终显身四海,光宗耀祖 。与其说是戴希朱对广泽尊王“孝”之 称赞,不如说戴氏试图通过有意地建构或彰显广泽尊王“孝”的道德模范 形象,将自己对于“大孝不匮 ”的理解,传达给了地方读者。 戴希朱之所以在《郭山 庙志》中强调广泽尊王的“孝”,是因为他认 为地方上存在着一些不良风气,违背了庙祀之典的初衷。他在《郭山庙志》 166 戴凤仪《郭山庙志》,页 51。 167 潜苗金译注《礼记译注》(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 社, 2007),页 574。 168 序中曾言: “上古圣人将以神道设教,乃制为庙祀之典,以隆其祈报,盖欲 妥神以孚民也。然神非必有形解真升之异,非必有清净空虚之为,皆 其忠孝、仁义、道德、功烈炳炳宇宙间,足以昭肝蚃而绵馨香。而后 祀典所垂,餍饫乎天下人之心,天下亦共习为伦常日用事,而不屑以 奇异尚也……夫吾邑郭山有神曰广泽尊王,葬茔祭茔,则致其孝也; 救火护国,则致其忠也;荡寇绥民,则致其仁也;不忘故主恩而使拊 祀于茔,则致其义也。……律以法施民、劳定国、御大灾、捍大患诸 祀典,无不 —一相符者,乃世不此之尊,而强加以蜕化修真诸诞语…… 率为高深幽隐,而不致力于伦常日用事,讵非世道人心之累也邪…… 仪积疑久之,捃摭志书,涣然解曰:古人先得我心矣。书其终,曰垂 足而逝,则非蜕化也;书其事,皆保国安民诸大端,则非弃而君臣父 子、禁而相生相养,而一意修真也;书其爵号,曰忠应孚惠威武英烈, 则非若异氏有大觉真寂通元冲虚之封也。” 1 6 8 在戴希朱看来,庙祀之典,其最主要的功效是彰显忠孝仁义的道德, 以正民风;而后世则民众则违背了圣人设教的宗旨,尚神志怪诞奇异,且 168 戴凤仪《郭山庙志》,页 24-25。 169 诩以为高深幽隐。戴希朱认为,广泽尊王是“忠、孝、仁、义”的代表, 而士人竟然不尊重广泽尊王的这些品德,反而将“蜕化修真”的荒诞言论 强加于该神身上,究其原因,戴希朱的观点是,民众已在以讹传讹中相信 了异说。他担心百姓将不再致力于符合伦常日用的事情,且误导民众思想, 败坏社会风气,因此,戴希朱撰写了《郭山庙志》八卷以为广泽尊王正名。 上文鲜明展示了 在宗教领域中,戴希朱依旧推崇应该具有正统的价值 观,而这套价值观则是建立在“忠孝仁义”的儒家文化的基础之上的,这 与杜赞奇的论述有相谋和之处 1 6 9 。面对现世民众对于宗教文化的曲解,戴 希朱认为有必要替以广泽尊王为例的神明正名。因此,他通过举出前人的 论述来证明,广泽尊王并非蜕化,而是一位保国安民、具有忠孝品质的神 明。实际上,戴希朱也试图通过前人的记载来论述自己对广泽尊王信仰建 构的可靠性。这一点可以在戴希朱对郭山庙志的书写方式中体现出来。 《郭山庙志》分为七门,分别为图像、本传、封爵、庙宇、封茔、艺 文以及杂志。图像记录山川形势,本传记录尊王生平,封爵、庙宇记录广 泽尊王的封敕及郭山庙的渊源,艺文及杂志记录关于广泽尊王的文人记载 及杂说,这些在其他类似的志中亦有类似之体例。而戴希朱却将封茔单列 为一章来论述,对其用意,戴希朱曾在凡例中表达出来: 169 杜赞奇《 文化、 权力与 国家》, 页 133。 杜赞奇 认为,乡村 领袖力 图使自 己与儒 家文化保持一致,在一定程度上使 他们与劳动大 众区别开来。 170 “尊王一生大节,惟孝为首,其孝以葬茔、祭茔为大,则封茔重 焉。兹志茔地、茔式、茔向及一切祭品、祭仪,务求详备……庶封茔 盛事可昭万古,而尊王恳恳孝思,亦得以永慰焉。” 170 可见,在戴希朱看来, 封茔可以彰显广泽尊王之“孝”,因此将其单 列而论。在该章中,戴希朱如凡例所云记录了郭太王、太妃的墓茔,同时 参照《会典》、《通志》等记录祀法的官方文献,规定了祭器、祭物以及祭 祀封茔的仪式规则,并书写了祭文。戴希朱这么做,是因为他“盖欲使后 之承修、承祭者有所确循,又深望后纂郡邑志者据为底本,载入志乘” 1 7 1 。 而事实上,他的愿望的确实现了,因为时至今日,他所撰写的《祭封茔文》 还在广泽尊王谒祖仪式上宣读 1 7 2 。 以上可知,戴希朱参照《会典》、《通志》, 是有意识地试图按照正统 典礼的记载,来架构广泽尊王的祭 祀的。宋怡明曾在研究福州的案例中提 到,大众模仿不是简单的对于国家霸权实践的机制性反应,更确切地说, 170 ,戴凤仪《郭山庙志》,页 27-28。 171 ,戴凤仪《郭山庙志》,页 28。 172 例如《广泽尊王龙山慈善 总会 5 周年纪念特刊 》中曾有记录,目前广泽尊 王谒祖 时所用的祭文,依旧是戴希朱当年 所作。见《广 泽尊王龙山慈善总会 5 周年纪念特 刊》,页 9。此书为田野调查时发现 的内部资料。 171 它实际上成为了服务于地方兴趣的工具。 1 7 3 而在这里,戴希朱的这一模仿 行为,也透露了他的价值取向。在封茔祭祀中对正统典籍的模仿,可以提 升祭祀规格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以达推崇广泽尊王的“孝”之功效,完成 戴希朱对广泽尊王道德信仰的建构。戴希朱曾在《谒郭太王、太妃封茔记》 中言: “封茔何以传?以尊王孝行传也。” 174 也就是说,正因为尊王的孝行, 封茔才得以流传;而在庙志中强调封茔的重要性,亦是有用意地建构并彰 显 广 泽 尊 王 的 孝 行 。 而 戴 希 朱 对 广泽 尊 王孝 行 的 构 建 , 其 用 意 在 于 呈 现 “ 孝 ”之典范,以此教化地 方。 对于广泽尊王的“孝”,戴希朱如此诠释 道: “王少寄身杨长者家时,失怙。以不获葬父为忧,堪舆家指此吉 壤,是天鉴其孝而阴使之也;王后显迹古藤,母薨,里人合厝于茔之 右洼,是人体其孝而营成之也;王保国安民,累朝纶封,荣以王祭, 是天子褒忠正以成其孝也;王英灵远震,闽、浙、吴、粤竞谒封茔, 是天下荐馨无非感其孝也。” 1 7 5 173 Michael Szonyi, “Local Cult, Lijia, and Lineage: Religiou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in the Fuzhou Region in the Ming and Qing”, p. 120. 174 ,戴凤仪 《郭山庙志》,页 104。 175 ,戴凤仪 《郭山庙志》,页 104。 172 无论是生前的葬父,身后的合葬,还是成神后的保国安民,以及 获得 百姓拜谒,这些均因广泽尊王拥有“孝”之品行所成。戴希朱进一步论述 了“孝”之重要性: “士女知与祭封茔,未必知此事之大关名教也;知虔祝尊王,未 必知尊王皆一孝做成也。仪躬亲从祭,详厥颠末,窃叹常人之孝在一 率天下人以飨亲,孝更大也。是宜执笔记之,以为后之谒茔者鉴也。” 176 戴希朱在此指出,他之所以执笔记录,是因为世人很少知道广泽尊王 是因“孝”而被尊崇,他要重新彰显广泽尊王的孝行,因为在戴希朱看来, 这 是 关乎名声和教化的事情 。而所谓的大孝,即是“率天下人以 飨亲”, 这即与“无匮”之孝的概念不谋而合。戴希朱以此形容广泽尊王之孝,便 是试图在地方上树立以广泽尊王为“大孝”的道德模范,以达到改善习 俗, 教化民风之目的;他在庙志中《本传》卷的开篇,便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尊王大节超超,足以振顽起懦,使不珥笔纪之,将年愈湮,传 愈难,何以为扶翼风教之一鉴!爰摭旧闻,敬述于篇,俾万祀知王之 176 ,戴凤仪 《郭山庙志》,页 104-105。 173 事迹,有以兴起其忠孝、仁爱之心焉。” 1 7 7 正如戴希朱所言,他作《郭山庙志》是希望“以彰王实而劝天下”178 , 更近一步说,则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社会秩序。他 曾在拜谒太王太妃的一首诗中提到: “我辈肃雍来助祭,须知此事系纲常。” 179 在戴希朱看来,他理 想的社会秩序即是纲常,而彰显广泽尊王的孝思,则可以帮助维持这 一人伦纲常: “生前则事亲葬亲致其诚,殁后则谒茔永其制,世运有迁 而孝思无已,此岂不足纲维天地、柱础人伦而独存生气于千载乎?”18 0 因此,我们可以说,戴希朱试图通过建构广泽尊王的“孝”之品质, 来教化地方,移风易俗,以能够帮助地方达到他心中理想的社会秩序。从 这里可以看出,实际上,戴希朱是通过宗教空间,将自己的价值观融入对 广泽尊王的建构中,并以此传达给地方民众,来教化地方,并试图使自己 的理想秩序在地方上能真正实现。这与沃特森所提及的观点多有类似,他 177 ,戴凤仪《郭山庙志》,页 49。 178 ,戴凤仪《 郭山庙志》, 页 110。 179 ,戴凤 仪《郭山庙 志》,页 155。 180 ,戴凤仪《 郭山庙志》, 页 109。 174 曾认为超自然的世界并不仅仅是现实社会的被动反应;相反 ,在超自然世 界 中 ,一些因素是被国家和 地方士绅主动地建构起来的。 181 戴希朱在这 个建构过程中,是以一个类似国家提倡的“忠孝”正统观为核心,来架构 广泽尊王品质的. 很多类似于戴希朱的地方精英,在书写文本时的兴趣,本质上不在文 化整合,而在于社会转型。因为晚期帝国时段中,受教育的士绅代表性地 以他们所属的更大的文化去诠释自己所在的社会;而他们将地方社会与更 大文化成功地相联系,使这些精英成功成为了道德方面的表率。 182 戴希朱 所作的,即是试图用自己所属的文化去诠释自己所在的社会,并试图将二 者有效对接。 戴希朱之所以会对那个“更大的文化”产生认 同感,是因为他所坚持 的 以 理学为核心的 价值观,是在 接受了传 统教育及准备科考内容时所 形 成 的 。清政府为巩固国家统 治亦 通过科举 和学校在全国推行儒教,因 此 戴 希 朱价值观中 必有 与国家所提 倡的正统 观相契合 之处 。所以,表面 上 看 来 ,戴希朱似乎是通过构 建广 泽尊王的 信仰,在地方上替国家发言 , 181 James Watson, "Standardizing the Gods: the Promotion of T'ien Hou ('Empress of Heaven') along the South China Coast, 960-1960",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985), pp. 292-324. 182 Michael Szonyi, "Making Claims about Standardization and Orthoprax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Rituals and Cults in the Fuzhou Region in Light of Watson’s Theories", p. 59. 175 实 际 上,他的行为准则所依 循的 是由传统 文化熏染形成的 以程朱理学 为 核心的价值观。 事实上,戴希朱亦有通过书写《郭山庙志》等一系列宗教活动,来与 地方精英进行互动、建立人脉的可能。在具体的宗教实践上,的确有两位 精英参与其中 ,他们分别为前文所提及的郑太尊及吴殿撰。前者即为泉州 府事郑秉成,后者则是光绪十六年(1890)的状元,福建晋江人吴鲁。 《郭 山庙志》成稿后,戴希朱曾示此书于二人,二人嘉奖之余,亦为其撰序。 而实际上,该年(1897)三月,郑秉承便曾请戴希朱调停一桩人士纠纷 183 , 这说明戴希朱与郑秉成在为戴希朱写序之前便已相识。现有的文献显示, 戴希朱与吴鲁的交情,也就是在请求其作序上,这说明戴希朱并没有 以通 过宗教空间,来与地方精英结盟为主要宗旨 ,进行地方实践 。这亦更有力 地 佐 证戴希朱撰写《郭山庙 志》,其主要目的是 通过建构神明信仰,表达 移风易俗、教化地方的理想。 值得一提的是,地方宗教不仅仅表现了公有认同,而且是村庄与地方 社 会 相互竞争合作的领域。 184 在戴希朱的例子看来,戴氏则是利用了地 方宗教的公有认同这一特点,来建构神明信仰,以达移风易俗的理想。由 此可见,宗教文化与精英文化,并不能像 克拉克( Hugh Clark)的论述中 18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3。 184 Michael Szonyi, “Local Cult, Lijia, and Lineage: Religiou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in the Fuzhou Region in the Ming and Qing”, p. 121. 176 那样完全分开加以分析 185 ,因为地方精英在宗教领域的参与,将会融合这 两种文化。戴希朱便是利用了宗教信仰的认同,彰显了精英更为关注的话 题,即 在宗族等地方活动中实践自己的理学理想:实现维护地方安定、教 化民众的目的。 综上可知,从光绪至十六年( 1890)至二十五年(1899)的这段时间 中,国家动荡的时局,使清政府的权威相比于前一时期有所式微;虽然在 地方上,国家依旧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已然减弱。 在 思 想 风 云 激 变 的 时 代 下 , 戴 希 朱依 旧 坚守 着 以 程 朱 理 学 为 核 心 的 价 值 观,遵从以“敬”为主的圣贤之道。 面对国家权威的衰微, 以及地方社会的“世风日下”,怀有“扶纲纪 翊”之信念的戴希朱,将行动的重心放在了地方的实践上。他不仅依旧坚 持会试、试图以此获得更高官职,以能够在地方活动中获得现实的便利; 而且更为积极地投入到具体的地方实践中 去。在教育领域,他通过 兴建诗 山书院的方式 ,来教化地方,实践自己的理学理想;在宗教领域,戴希朱 以郭山庙为核心,通过书写庙志的方式介入宗教空间,重构广泽尊王的民 间信仰,以此教育 民众,建立理想中的社会秩序。可以说,这一时期,在 185 Hugh R. Clark, Portrait of a Community: Society, Culture, And the Structures of Kinship in the Mulan River Valley (Fujian) from the Late Tang Through the Song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7). 177 面临国家权威衰微时,戴希朱通过以上各项地方活动,实践着扶持纲常、 教化地方的理学理想。而在二十世纪之初,面临更加动荡的国家时局,戴 希朱的价值观是否发生了变化,他的行为又呈现怎样的特点?这便是下一 章试图回应的问题。 178 第四章.纲常节义我维持:废科举前后 的自处(1900-1911) 光绪二十六年(1900)至宣统三年(1911)的十几年 间,清政府经历 了对外战争以及清政府皇权更替,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废除科举更是 在朝野间引起反响一片。科举的废除对国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作为地方 士绅的戴希朱,他的价值观 是否发生了变化?而针对废科举一事,他抱有 怎样的态度,具体又采取了怎样的行动进行应对? 这均是本章试图探讨的 内容。 第一节.国情 陷入多重危机的晚清王朝,在步入二十世纪之初时,亦进入了维持国 计 的 更加艰难的阶段。光绪 二十六年( 1900),义和团运动导致了八国联 军占领北京,清政府最终签署了辛丑条约,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国家权 威。光绪二十九年(1903)至三十年(1904)间,在中华国土上展开的日 179 俄战争,再一次为清政府敲响了国家危机的警钟 1 。在列强的眈眈虎视下, 挣扎于巨额赔款和积弱国力间的清政府,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光绪二十 六年十二月初十(1901 年 1 月 29 日),清政府以光绪帝名义发表上谕,诏 议变法,称“ 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 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几,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 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 2 ,且令“军机 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大臣、直省督抚参酌中西政要,条举以 闻”3 。这成为了开启清末新政的标志。此后清政府开始了政治、军事、经 济、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改革以自救。 光绪二十七年(1901)三月,清廷诏立督办政务处,奕劻(1838-1917)、 李鸿章(1823-1901)、荣禄(1836-1903)、王文韶(1830-1908)、鹿传霖 (1836-1910)并为督理大臣,刘坤一(1830-1902)、张之洞(1837-1909) 遥为参预,共议变法,综理新政。 4 此后,政务处就成为政府改革规划的 1 虽然早在光绪二十七年( 1901),清政 府便已开 始了教育和军事的改革,但是只是 在日俄战争之后,才开始认真考虑 立宪政体的可 能性。见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 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晚清 中国史(1800-1911 年)(下)》,页 449。 2 故宫博物馆明清档案部编《义 和团档案史料》下 册, (北京:中华书局 ,1959),页 914-915。 3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24,《德宗 本纪二》, 页 937。 4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24,《德宗 本纪二》, 页 938。 180 指挥部。5 同年六月,清廷改革政治机构,诏置外务部,以总理各国事务衙 门改设之;当年七月,清政府罢武举,谕各省建武备学堂,裁减兵勇,改 练常备、续备、警察等军。 6 此后光绪二十九年(1903)十月,清廷置练 兵处,命奕劻总理,袁世凯(1859-1916)、铁良(1863-1939)从旁辅佐, 以训练新军。7 此外,光绪三十一年( 1905)九月,清政府初置巡警部,以 更为方便地开展警务。 8 在经济方面,清政府亦于光绪二十九年( 1903) 七月设立商部 9 。在文化教育方面,光绪二十七年(1901)四月,清廷诏开 经济特科,且“命中外举堪与试者”;1 0 该年七月,诏改科举自次年起, “罢 时 文 试帖,以经义、时务策 问试士” 1 1 ;并于光绪二十九年( 1903)下谕 曰:“兴学育才,当务之急。据张之洞同管学大臣会订学章所称,学堂、 科举合为一途,俾士皆实学,学皆实用。著自丙午科始,乡、会中额,及 各省学额,逐科递减。俟各省学堂办齐有效,科举学额分别停止,以后均 归学堂考取 ” 12 ,以兴办学堂,且最终于光绪三十一年( 1905)废除科举 5 费 正 清 编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历 史 研 究 所 编 译 室 译 《 剑 桥 晚 清 中 国 史 ( 1800-1911 年)(下)》,页 437。 6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24,《德宗 本纪二》, 页 939。 7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24,《德宗 本纪二》, 页 946。 8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24,《德宗 本纪二》, 页 953。 9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24,《德宗 本纪二》, 页 946。 10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24,《德宗 本纪二》, 页 938。 11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24,《德宗 本纪二》, 页 939。 12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24,《德宗 本纪二》, 页 946-947。 181 13 。 不仅如此,光绪三十一年(1905)钦命的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 方 等 大臣由东西洋各国考察 政治 1 4 而归后,光绪三十二年( 1906)七月, 15 清廷下诏预备立宪。 光绪三十四年(1908),政府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 16 ;此后宣统元年(1909)九月,资政院上选举章程 1 7 ,次年资政院举行开 院 礼 ,监国摄政王莅会颁训 辞 1 8 。宣统三年( 1911)四月,清廷改军机处 为内阁,定内阁官制,任命总理、诸大臣。 1 9 这一系列的改革,对地方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章试图以新政中科 举的废除为中心,探讨这一改革对地方的影响。因 为相比于其他改革,围 绕帮助戴希朱价值观成型的科举制度的废除进行分析,可以更加鲜明地观 察戴希朱在这十年中的精神层面的心态变化,以及他在社会活动中的重心 转移。事实上,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制的废除,给他带来的影响的 确是巨大的,这甚至使戴希朱在废除科举前后,进行地方活动的重心及类 型发生了变化。 13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24,《德宗 本纪二》, 页 952。 14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24,《德宗 本纪二》, 页 952。 15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24,《德宗 本纪二》, 页 956。 16 王先谦《东华续录·光绪朝》(上海: 上海古籍 出版社,1996),卷 219,页 1-7。 17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25,《宣宗 皇帝本纪》, 页 977。 18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25,《宣宗 皇帝本纪》, 页 985。 19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25,《宣宗 皇帝本纪》, 页 990-992。 182 第二节.1905 年前的地方实践及其特色 一.团练 光绪二十六年( 1900),因义和团运动而导 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对戴希朱有很大触动。当联军攻陷北京时,戴希朱曾多有感慨:“(农历) 七月,诸夷陷北京,皇舆播迁。时诸 夷人京蹂躏,皇上幸陕西。予忧国之 心,形于辞色。” 20 并吟七绝四首以抒怀,其中有“二百年来一播迁,万 家 血 泪洒幽燕。中华至此真 狼狈,外域如今似獭鸥” 2 1 之句,感时伤国之 情溢于言表。 实际上,八国联军侵华之初,南安的地方士绅便有所警觉,戴希朱便 与时任县令的谭子俊 22 一道筹备团练: “六月,与谭邑侯子俊议团练,修志。 时,天津为教堂起衅,中外大战。凡府县皆募赀团练。予与诸绅请团练、 修志合办,谭侯许之。” 23 2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4。 2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231。 22 谭子俊,贵州贵阳府筑 县人,由进士 ,光绪二 六年( 1900)至二十八年( 1902)、 三十一年(1905)至三十三年(1907)任南安县 令。见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484。 2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 183 议定襄办团练后,戴希朱戴希朱与刑部王登瀛一道,劝捐诗、陶一带 殷 户 ,以为团练募捐资金。 2 4 中外混战之时开办团练,体现了这些 士绅保 卫 乡 里的地方意识。此后, 光绪三十一年( 1905),戴希朱亦在其所居的 大廷乡举办团练,由于乡中几乎均为戴姓,因此,戴希朱在动员开办团练 时,虽是以一乡之名义,实则是以戴氏一族为单位进行事务部署的。戴希 朱的团练方针是,将大宗、小宗分开两局开办团练;具体的训练的方式为: 先练“披阵”,次练枪炮;在整个团练过程中,他动员族人有钱出钱,有 力出力,以维系地方安定。 2 5 不仅如此,戴希朱亦曾具体表达过他开办团 练的目的: “吾乡以诗礼传家。自唐迄今,文物相高,原不沾沾于武备。然 当萑苻渐启,盗贼繁兴,非忠信所能孚,非礼义所 能化,则甲胄干橹, 与一切提防之具,亦势必讲求。况强虏纵横,边陲告警,朝廷孳孳以 乡团为谕,凡怆怀时局者,欲求艾于先时,彻桑于未雨,乌可悠悠忽 忽,而不亟筹其为敌忾资耶……且夫乡与国同一理也,常与变宜兼筹 也……曩者,集子弟而宣讲于斯,欲以忠信礼义立其体也;今者,集 子弟而团练于斯,欲以甲胄干橹壮其用也。我族人认真操练,俾成干 2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4。 2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149-150。 184 城之器,储固圉之资,将“近可以保乡,远即可以保国”!忆吾祖胄公, 尝以‘被阵’解重围,卒树奇勋于边徼。今国事多艰,倘能由保乡而 保国,从兹换回天道之剥,维持人事之变,内为诗山强毅之乡,外备 国家斧钹之选,于吾乡有厚望焉!” 26 在这个强虏纵横、边陲告警的年代里,戴希朱意识到武装团练以保卫 家乡的重要性,他认为在提倡“忠信礼义”之体外,亦需以“甲胄干橹” 壮其用。而训练团练,不仅仅近能够保卫诗山之乡,更能够“外备国家斧 钹之选”,远至“保国”。由此可见,此时 戴希朱的 活动重心已移至地方, 而且在强烈的地方意识 之外,戴希朱 心怀天下的文化观亦昭然可见。 二.修县志 在襄办团练之余,戴希朱亦没有忘记对地方书写的坚持。早在上一时 段 , 即光绪二十二年( 1896),戴希朱便曾 上书给时任县令蔡轩请修南安 县志。在戴希朱看来,前一次修谱时间距今约二百多年,旧本“既漫漶阙 残,不可多观,其间风土人情,递更递变;忠孝节烈,科甲仕宦,亦难更 仆 敷 ;甚至有宦裔式微,老 成凋射,而遗事因之鲜闻者”。因此戴希朱认 2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149-150。 185 为:“及此不修,恐湮没无徵,几于杞宋,是亦杞人之所深忧也”;出于完 整记录地方风情之考量,戴希朱上书蔡轩请修南安县志,以“补二百余年 之 阙 ,励四十六部之气,表 章前号,垂鉴来兹”。 2 7 然而蔡轩在任时并未 批准这一事宜。戴希朱并未气馁,而是在蔡轩卸任后,再次借上书于新任 县 令 翁天佑陈述南安积弊的 机会,在文末再次提到了修志的愿望:“若夫 兴利于除害之后,则修县 志、整学校、巩城郭、严团练,皆慈君所留意之 事 , 而修志尤为敝邑第一要 着。” 2 8 文献记载中亦没有翁天佑就修志一事 答 复 戴希的记录,直至光绪 二十六年( 1900),在与谭子俊商办团练时, 戴希朱亦第三次提出了重修县志的想法,这一次终于获得了县令首肯。于 是,戴希朱在募捐团练的同时,亦募集“修志公赀” 2 9 。 募得启动资金后,南安县志局在戴希朱的努力下,于光绪二十七年 (1901)三月开修县志。从 开局之日起,修志就面临了一定的困难:“开 局 时 ,诸帅议论纷纷,有不 用人釆访者,有纂辑各欲取修金者”,针对这 一 问 题,戴希朱发表意见称 :“非 到处采访,无以详其底本。至纂志欲各 取修金,恐将来经费不敷,必至十途而睑,不如各任牡役,勿取修金,较 可望其成也。”在戴希朱的坚持之下,“修志之局乃定”。 3 0 27 以上见,戴凤仪 《 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06-107。 28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补编》,页 109。 2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4。 30 以上均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5。 186 此后直至光绪二十九年 ( 1903),戴希朱一 直认真对待修志之事,然 修志之局并不乐观。光绪二十七年( 1901)八月,戴希朱虽然抱病在身, 但依旧细心采访诗山彭溪一带山川文献。 3 1 同年十月,戴希朱再次 赴县办修志之事时发现,“时诸绅虚延岁月, 无 实 心办事。且所收捐金皆 各挽在身上,少有坦白归公局者”;面对这一 现 状 ,戴希朱“甚忧之,乃 将捐金账目一切归公,欲以激诸同事”。 3 2 然 而,这样的状况并没有因戴希朱的捐金账目归公而有所改善,当戴希朱于 光绪二十八年(1902)再次到修志局催修志事时,他发现诸位董事依旧“无 心办事,虚糜捐赀”,因此甚为担忧;终于在光绪二十九年( 1903)八月, 戴希朱开始整改修志局。最初,诸绅皆无实心办事,诽语日至。后全邑皆 望戴希朱出为整顿。戴希朱到局后,便鸠诸绅士,然而一月之后,修志局 亦未能一气和团,仅有“督司账者分类汇稿,俾可纂辑而已”。 3 3 可以说,在这一时段中,自从谭县令应允后,修南安县志一事,主要 事务仅戴希朱一勉力维持。此后由于活动重心的转移,在民国四 年(1915) 受聘为南安县志总纂前,戴希朱将修县志一事搁置。虽然纂修县志在光绪 二十九年(1903)中断,但戴希朱这几年的修志活动,亦能体现其较为强 烈的地方意识。他曾在于光绪二十六年( 1900)作《书后》, 3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6。 32 以上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6。 3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0。 187 考证欧阳詹虽入晋江、莆田二志,但其实则为南安人: “欧阳氏家于诗山最久,而先生之必降神诗山益彰矣。惜自唐迄 明,县志久废,致破荒名献,隶入他籍,天下几忘“产自南安”,亦吾 邑一憾事也。” 34 为论证这一观点,戴希朱考证南安古时地域广阔,其疆域曾包括了晋 江与莆田: “吾闽惟南安之名最古,梁天监间 置郡,兴、泉、漳三属皆南安 籍也。隋开皇间改县,晋江诸属皆南安地也。唐武德五年置丰州,莆 田诸县亦南安地也。嗣圣初改为武荣州。景云二年,以武荣州诸属为 泉州。开元六年,泉州析南安东南地,始置晋江县。” 3 5 因此,戴希朱发表慨叹,称“晋、莆二《志》先修,独《南安县志》 不 修 ,宜其发祥之地,晦而 不传也”。 3 6 他在此段文字中隐隐透出欧阳詹 事迹未录入南安县志之恨,体现了较强的地方意识,而此次获得了修志的 34 ,戴凤仪《松村诗文 集》,页 167。 35 ,戴凤仪《松村诗文 集》,页 167-168。 36 ,戴凤仪《松村诗文 集》,页 168。 188 许可,戴希朱亦定不会放弃在县志中表达其这一地方意识的机会,而事实 上,在民国四年(1915)再次开修的县志中,戴希朱的确录入 了欧阳詹, 并将其抬到了开创八闽文风之位置。 3 7 三.税收 除了开办团练及倡修县志,在这一时期,戴希朱亦开始通过与官方交 涉赋税问题,来为地方争取权益。光绪二十九年( 1903)年尾,戴希朱与 新任县令于仲瀛 38 商议税契之事:“先是,南安税契滋弊日多,民甚苦之。 至是,于公(于仲瀛)到诗山书院,各乡皆求予与议按分领税,予历言流 弊甚详。” 39 40 此后次年二月,戴希朱 再次“鸠诗山人” ,为诗山呈请分领税契。 他曾在《诗山请领税契呈》中历数税契之弊端: “无如税契之流毒已深,税差之侵渔胡底。自前任蔡公开办,迄 近任黄公饬收,酷索数 端,变机百出。或税一文正供,而噬十数文外 37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575,1067-1072。 38 于仲瀛,山东蓬莱县人,由举 人,光绪二十九 年( 1903)闰五月至光绪三十 一 年 (1905)十一月任南安县令。见戴 希朱《南安县 志》上,页 484。 3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0。 4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1。 189 费:或受私贿而即免税:或挟私嫌而诬抗税:或此月既税复后月勒税。 不问契之真伪,只较费之短长。南邑皆然,诗山尤甚!” 4 1 此前戴希朱就曾在上书翁邑侯请除南安积弊书中提到了蔡轩任南安 县令阶段,赋税问题严重,此次时隔五年再次上呈县令时,戴希朱给出了 解决该问题的切实方案: “某等身厕胶庠,谊关桑梓。听小民呼冤之语,既触目而伤心; 睹税差舞弊之形,复抚膺而太息。爰举都畏某,乡长某,就一隅领税, 为一邑先声。四万两阖县公摊,诗山该轮几许;二三都按期领纳,比 户可免追呼。益于民无损于官, 贤邑宰倾心俞允。近者行或逮者效, 册六都自一律从风。” 42 戴希朱认为,应将全县每年定额的税收实行公摊,可以使百姓免受税 差之苦。 这一次上呈请领税契的结果较为乐观,据载: “几经曲折,乃得分领。 诗山人皆捎:此举每年省得三四千金,且免被骚扰。夫以诗山一隅,领税 4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 编》,页 98。 4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 编》,页 98。 190 比 勒 税,尚省数千金,可知 税契之毒民甚矣。” 4 3 同年七月,戴希朱在诗 山 “ 订税契章程,税契虽分 领,初抚序次,至是定章程”,并“俾诗山人 共守焉”。 44 然而戴希朱并不满足于 诗山一处的分领税契,他曾坦言:“予意犹欲 合 一 邑而筹善后之策。” 45 在光绪三十一年( 1905)十一月,谭字俊再任 南 安 县令时 46 ,戴希朱再次与其商量办理税契之事。他偕诸绅向谭侯商税 契,硬定每年四万两,不用税差,就丰州设局,听各都领税摊缴,此举甚 为便民。 47 自此,南安各都均领税贪缴税收,解决了税差酷索之弊。也许戴希朱 在谭子俊刚复任时便商讨税契之事,是担心与前任县令商议好的南安分摊 税契的协定会因县令的换任而改变。然而,由于早在近两年前,戴希朱便 声称有“欲合一邑而筹善后之策”的想法,可见他所关注的视野,并不仅 仅局限于诗山,而是放眼整个南安,也就是说,戴希朱的地方意识,是以 南安县为单位的,这在他极力倡修南安县志 一事中亦可体现;而这并不与 戴希朱对诗山及自己家族的关注相矛盾。 4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1。 4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1。 4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1。 46 谭子俊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一月至三十 二年( 1906)四月间,再任 南安 县 令。见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484。 4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4。 191 在戴希朱的努力下,取消税差、分摊税收一事成功地施行,这使得在 后来南安出现粮害问题时,戴希朱再次出马,并很快平息了这场风波: “光绪三十二年(1906)八月,南安自设粮局以来,记书、粮勇, 亏民甚多,诗山尤甚。七月即闭局下乡,索民酒肉花红。予命绅耆出 控,衙门皆袒护记书。予到县与张公痛陈流害,张即听诗山人自收自 缴,并管押记书,粮害以息。” 4 8 当是时,南安县令再次 换任为张斯钰 4 9 ,由于记书与粮勇借公名义勒 索民众,张斯钰听从了戴希朱的建议,许诺在粮事宜 上,诗山人亦是自收 自缴。由上可见,戴希朱扮演着连接国家与地方的联络人的角色,并且以 地方代理人的名义为乡民谋得了实际的利益。在这些活动中,戴希朱强烈 的地方意识亦体现无疑。 四.宗教活动 在戴希朱没有因科举废除而转移在地方活动的重心时,他亦在宗教领 4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16。 49 张斯钰,山西应州人,由进士,光 绪三十二年 ( 1906)六月至十月任南安县令 。 见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484。 192 域中,延续了一些自上一时期起,便已然进行的活动。 自光绪二十三年( 1897),戴希朱曾与礼部 正郎黄谋烈议补郭太王、 太妃墓龙,“并修墓门,糜金钱以千计” 5 0 。光绪二十七年(1901),功竣, 51 戴 希 朱再次拜谒郭太王、太 妃墓,见“其墓式墓龙修葺颇固,喜甚” , 因作七绝:“千峰 万壑赴封 茔,今日鸠工补缀成。马鬣一新龙脉固,尊王 应慰望云情。” 52 在这一时期之初,戴希朱依旧以广泽尊王的神明信仰为主要的宗教活 动场域,次年( 1902)八月,戴希朱再次议修龙山宫,而龙山宫在十二都 郭山下,为广泽尊王父母居所 5 3 ,因此其与郭山庙的关系最为亲密 5 4 。且在 这一次龙山宫的议修中,有了海外人士的参与: “先是,予见龙山宫眵塌,与礼部黄公谋烈议修, (黄公)捐有千 余金。至是,有洋客林云龙在新嘉坡捐六干余金,请予商定章程。而 山头社众议纷纷。予几费调停,乃将龙山宫归林云龙修葺;将黄礼部 捐款并山头社捐款,就宫左新 建崇孝祠,以祀太王太妃。” 5 5 5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33。 5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5。 5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34。 53 戴凤仪《郭山庙志》,页 70。 54 戴凤仪《郭山庙志》,页 182。 5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8。 193 在戴希朱的调停下,龙山宫的修葺主导权归由捐款最多的海外华人林 云龙,而南安本地山头的捐款,则主要用于龙山宫左崇孝祠的建设。可见, 戴希朱在修建宗教场所的问题上,亦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实际上,戴希朱在这一时期的宗教活动,并不仅仅是围绕广泽尊王信 仰的场域而进行的,他的主要重心实则转向了作为地方代表为乡里祈雨的 宗教活动。 光绪二十六年( 1900),诗山自七月末至闰 八月皆未下雨,戴希朱于 “十五日斋戒诣仙井,祷雨于通济龙王。祷毕,到诗山书院,顷刻间即兴 云 致 雨,淋漓累日” 56 ,戴希朱喜而赋七言绝句四首,以述仙井祷雨之灵 验,其中“我亦夙怀霖雨志,何时膏泽及人间”一句,则是以祷雨之事发 微,表达其关怀地方的心态。 5 7 次年二月中旬,戴希朱 奉县令谭子俊之命,再次祷雨于仙井:“时弥 月不雨,邑令谭彦先忧之。予以仙井之灵告。谭亟命王捕衙名廷俊,与予 賫牒祷之,竟日未雨,翼早,予再具疏吁求,辞甚逼切。祷毕,大雨淋漓 者数日。” 58 鉴于仙井求雨之灵验,戴希朱此时亦作七绝四首以表其喜悦 5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4。 57 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补 编》,页 231-232。 5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5。 194 之情 59 。光绪二十八年(1902),戴希朱亦进行了三次求雨活动。该年一月, 泉州知府万太尊 60 命参军孙尔寿与戴希朱共同祷雨, “牒甫焚,雨遂降,淋 漓累日”。 61 当年三月末,戴希朱见赤日如焦,家乡百苗尽槁,因此忧心如焚,于 是再次作《祷雨疏》两篇,求于通济龙王以及广泽尊王。戴希朱焚疏后次 日即降大雨,他声称众人皆以为是戴希朱的诚心使得祷雨成功。 6 2 除此之外,戴希曾于该 年九月,与捕厅张友宝往仙井及龙山宫祷雨 : “秋来,阖郡巨旱。予承万本府札,与捕厅祷雨三日,始仙井,后龙山宫。 备 极 诚心,而甘霖立沛。” 6 3 此后,光绪二十九年( 1903)五月,戴希朱 曾再次与诗山绅民共祷于仙井,均如前验。 6 4 由于仙井祷雨之灵验, 戴希朱与时任县令的黄云龙 6 5 于光绪二十八年 (1902)向泉州府呈请加封仙井,以答神庥、慰民望。 6 6 此后,二任南安 59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补编》,页 232-233。 6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202。 61 原文为: “时春雨不降,民难播种,本敦令经厅 孙尔寿与予到仙并祷雨,牒 甫焚 , 雨遂降,淋漓累日。”见戴凤仪《松 村诗文集补 编》,页 7。 6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7。两篇《祷雨 疏》分别为《仙井祷 雨疏》及《 郭 山庙祷雨书》,收录于戴凤仪《松村 诗文集补编》,页 73-75。 6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8。 6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202。 65 黄云龙,湖南湘乡县人,保举 ,光绪二十八年 七月任南安县令。见戴希朱《 南 安 县志》,页 484。 6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97-98。 195 县 令 的谭子俊,亦赐其匾额 “润泽生民”;当是时,泉州知府为万太尊, 他亦参与过督导地方赴仙井求雨之事,因此,万太尊亦准备将请封仙井一 事上奏朝廷,以获封爵,但最终因为卸任而未成此事。可能是因为在祈雨 之初曾许下承诺,乡民担心仙井的灵验事迹不能够被彰显,于是请戴希朱 专门记录此事;因此,戴希朱于光绪三十年( 1904)作《诗村仙井碑记》 以记仙井之灵验。 67 杜赞奇曾认为,加入天人合一的官僚体系,即参与领导宗教活动,特 别是各种祭祀,是乡村精英进入世俗政治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 。6 8 祷雨一 事本就是地方官及乡里具有威望的精英一同操办之事,戴希朱参与祷雨活 动,能够帮助他提高自己在地方上的威信;同时,在这个活动场域中,戴 希朱能够拥有更多与地方官员接触的机会,以巩固其在地方上的领导力。 例如,在祷雨活动中,戴希朱便接触到了泉州知府万太尊,南安县令黄云 龙及谭子俊,以及捕衙王廷俊、参军孙尔寿与捕厅张友宝。不可否认的是, 戴希朱在这一时段对于地方宗教活动的参与和支持,亦体现了他的地方意 识。 由上可知,戴希朱在二十世纪的头五年中,其在宗教领域的活动方式, 相比于前一时期,已发生了变化。十九世纪末,戴希 朱试图通过对广泽尊 67 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202。 68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页 126。 196 王形象的重构与书写,以此来教化地方;而在这一时期,他则更加倾向通 过以“祈雨”为主的宗教实践,巩固自己的地方上 地位。虽然这一时期祈 雨活动的增加,很可能是因为当时福建生态气候的挑战导致,即不排除这 69 一时期干旱问题比较突出的可能,而由于广泽尊王的主要功能并非祈雨 , 因 此 戴 希 朱 在 这 一 时 期 并 未 以 广 泽尊 王 为中 心 进 行 与 祈 雨 相 关 的 宗 教 活 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通过对祈雨活动的参与,戴希朱更为便利地与 地方官员及士绅接触,这帮助稳固了他的地方威望。在此后的五年中,由 于关注点的转移,戴希朱并未延续他在地方宗教空间 中的活动,而是将更 多的精力放在了教育等其他地方实践上。 五.宗族活动 在二十世纪的最初五年中,戴希朱亦进行了一系列的宗族实践。作为 在家族中占有主导地位 的一员,戴希朱在这一时期领导了龙潭陂的修建, 并帮助管理了家族田产;同时,他不仅为其曾祖父请封,以提高家族中嫡 系支脉的声望,亦通过试图使戴圣入祀孔庙,来提高家族在地方上的威望; 戴希朱还通过考证戴氏本源, 以建立家族间的联系。 69 田野调查得知,闽南地区大部分民 众在干旱时 并没有向广泽尊王祈雨之习俗。 197 1.修建龙潭陂 光绪二十七年(1901),戴希朱领导族人新筑龙潭陂 7 0 。龙潭陂坐落于 南安十一都太平里,由地图可知在今大廷乡内偏于西北部的位 置,建于诗 溪源头的半山腰间 71 。戴希朱曾言, “诗山席四门胜地,所书惟龙潭陂为最 大” 72 ;该陂 “长五十丈,阔三丈,深一丈,是可见其陂之状槩矣 ” 73 。 龙 潭 陂是诗山极为重要的水 利工程:“陂之水发源于天柱永春,汇于双溪 而储蓄于是。源甚长,利甚溥。吾乡土田取给于诗山之涧水者少,取给于 龙潭之陂水者多 74 。”可见诗山百姓主要仰赖龙潭陂之水。 该年龙潭陂“ 陂基不固,为大水所坏 ”,戴希朱“ 增广二十余丈,以 宽 其 水势。计募金二干余, 需石六万斤”,且与其子戴绍箕“悉心筹画, 备极焦劳”。 75 可见当时修建龙潭陂的主要领导工作是由戴希朱负责。 次年三月,筑龙潭陂庆成,共花费三千两百金。 7 6 由于庆成之时龙潭 陂修葺之资还差三百金,戴希朱便自己出钱先垫以补之。 7 7 不仅如此,为 7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6。 71 地图见附录七,其具体地理位置为 田野考察所 证。 72 ,戴希朱《诗山 戴氏族谱》, 页 5735。 73 ,戴希朱《诗山戴 氏族谱》,页 5749。 74 ,戴希朱《诗山戴 氏族谱》,页 5749。 7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6。 7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7。 7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8。 198 能够“永奠大陂”,戴希朱作《呈请修龙潭陂文》以“颁示诗村”,并颁布 章程六则,提出立石分水之法,且将灌田分为十三股灌溉,且指出应以“ 公 正之绅耆”为陂首,且明确规定了 陂首“以掌其事”的非仪式性的主事地 位;同时,章程规定,四甲、七甲公举出陂夫二人,专门负责巡 守龙潭陂, 每亩田分出谷物四斤,以两季收,作为此二人的酬劳。由于担心邻乡“复 藏不测”,破坏了龙潭陂,戴希朱呈上该文于县令,望其“出示 晓谕,以 昭警戒,以防后来,实为德便”。 7 8 虽然在《呈请修龙潭陂文 》中,戴希朱并没有说明管理龙潭陂之陂首 为何人,但这却不难断定,戴希朱本人在整个活动中扮演着“陂首”的角 色。他不仅在龙潭陂为大水所坏时负责修葺,且在龙潭陂建成时负责庆成, 并以代表的身份向大廷乡的民众发布通告,规定管理龙潭陂的章程,呈请 县令,以保护龙潭陂不受损坏。不仅如此,同年( 1902)六月,龙潭陂再 次因大水而崩塌了十分之三时,戴希朱再次焦心于此事,并于该年七月复 鸠工补筑龙潭陂, 79 戴希朱再次垫资一百余金。不料该陂再次倾圮 8 0 ,直 至统辛亥年七月(1911)才在戴希朱的监督下续而修成。 8 1 实际上,由地图可知,戴希朱居住在大廷乡的中南部,而处于大廷乡 78 ,戴凤仪《松村 诗文集补编》,页 95-97。 7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8。 8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179。 8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6。 199 西 北 角的龙潭陂,并不在戴 希朱所在的四甲住所附近。 8 2 由此可见,戴希 朱关心龙潭陂,并不仅仅为了自己嫡系支脉,而是为了全族乃至整个大廷 乡村民考虑。这一时期的戴希朱,的确用他的实际行动,在地方躬行自己 的“实践之功”。 2.田产管理 在二十世纪最初的五年中,戴希朱曾对宗族的田产进行管理。他曾为 诗礼社及始祖庙购田,并完善了育才田的管理章程。 早在戴希朱弱冠之时,戴氏家族曾结社联吟,建立诗礼社。然而社中 一 向 缺乏公款,戴希 朱于光 绪二十七年( 1901)“增购两段,共田三段, 皆立户推关”,且“每岁计其所入,尚有余赀,足供祖叔方伯公墓祭之用”。 83 所购之田不仅可以维持诗礼社的开销,还可以供给第二十二世明进士江 西布政使戴廷诏的墓祭之用。 另外,戴希朱亦为填充始祖庙守庙之资,而出资购田,且制定守庙章 程: 82 地图参见附录七《南安诗山大廷乡 里图》。 83 以上见,戴凤仪《松村诗 文 集》,页 173。 200 “迨仪登贤书后,虑百物昂贵,守庙者未赡其用,因与弟侄辈议 出微赀,凑成两百金,购园蒔茶,立户推关,以要诸久。复谨订章程, 为善后策。虽区区数亩,不若范氏义田、朱子学田之多,而典守良规, 万年不敝,亦可成先君子敬祖之志矣……爰笔诸简,而次章 程如左: 一、守庙者须备床帐于堂后,逐夜守顾。每早打扫厅堂毕,即向 祖先洎魁星、福神案前焚香;每夜各处及大门均葵香烛。 二、冬至、上元祭期,及有公事绅耆到庙商议,守庙者须在庙等 候,以供应诸务。” 84 同年( 1903),戴希朱亦为其嫡系支脉的育 才田制定了管理章程。该 田由戴希朱祖父所设,以供育才之资。此后该田传给戴希朱之父戴定国, 并在戴定国去世后归由戴希朱管理。戴希朱因“思此田未立所以分管之法, 恐后人末由遵循,爰与弟凤书共定章程,以俾世管” 8 5 ;在谨定章程之余, 戴希朱更是借由育才田一事对后辈提出期望: “继自今我子侄辈其思先人所以置田之意,较鹿洞学田、棉阳书 田为更切,而争自磨砺,相期有成;以通经研理为宗,以规贤矩圣为 8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174-175。 85 ,戴凤仪《松村诗文 集》,页 175。 201 搞,以栋家干国为事,涵育造就,至于大成。庶先君子之期望,不大 慰于今日,或得大慰于后来乎!” 8 6 不难看出,无论是对诗礼社的营建,始祖庙守庙田的完善,还是对 育 才田的规划,均体现了戴希朱在这一时期的活动具有地方性的特点。他通 过对宗族田产的管理,帮助充实了宗族的内部开支,以稳固宗族的经济基 础。当然,戴希朱在通过这些手段进行宗族实践时,亦体现了他视以理学 为核心的价值观为行为指导准则的态度,因此,从冀望诗礼社长久开办以 达 文 化传承,到充盈始祖庙 田并订章程以期“守礼敬祖”,进而再 至保护 育才田以期长久提供教育经费,盼望后代人才辈出,这些行为中亦 透出了 戴希朱的文化期许。 3.提高家族声望 戴希朱曾早在光绪二十年(1894)入职内阁时为父母请封恩赐二代五 品 封 典, 87 光绪二十九年( 1903),适逢覃恩,朝廷宏开捐例,戴希朱再 88 次 捐 赀,为其曾祖父仁斋公 请奉政大夫封典 ,并于两年后为曾祖父焚黄 86 ,戴凤仪《松村诗文 集》,页 175-176。 8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0。 8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0。 202 竪匾,并竖墓道; 89 以此光宗耀祖,抬高家族声望。 不仅如此,戴希朱还曾与戴鸿慈提过议戴圣复从祀孔庙之事。戴鸿慈, 字 少 怀,广东南海人,光绪 二年 进士(1894)。曾督学山东、云南以及福 建,再迁内阁学士,擢刑部侍郎,后入军机,官至协办大学士,于宣统二 年(1910)卒,加太子少保,谥文诚。戴鸿慈最为人熟识之事是其曾于光 绪三十一年(1905)出使各国考察 政治,为出使五大臣之一。 9 0 戴鸿慈曾 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至二十四年(1898)间任福建学政,在他在福建 任职的第二年,戴希朱于该年五月,因其子绍箕蒙戴鸿慈取列一等第二名 补廪而与其相识,后二人多有来往,且以本家相称。 9 1 光绪二十九年( 1903),戴希朱致书与戴鸿 慈,请议戴圣复祀庙廷之 事。他曾言: “吾 宗以《戴记》名。自延君先生讳德,受礼于后苍,至次君先 生讳圣,汇汉儒十家之言礼而集其大成。此其羽翼《礼经》,有功圣门, 使之俎豆廉下,谁曰不宜?故自唐贞观二十一年从祀孔庭,迄今千年 无异议。嘉靖九年,张璁凭一己之私见,藉脏吏以相诬,遂与秦冉、 8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4。 90 参见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439,《列传二百二 十六》,页 12403-12408。 9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5-46。 203 颜何诸先贤并黜。此固次君先生之不幸,亦吾宗之一大憾事也。” 9 2 在戴希朱看来,戴圣为戴氏宗族的先人,因此他深深为入祀孔庙千年 之 久 的戴圣,于嘉靖年间被 黜而感到遗憾。戴希朱认为,《戴记》一书, 为 “ 万世言礼之宗,而不获 分一席之俎豆,其何以示崇尚经书之意”;因 此,他翻阅典籍,发现《世宗宪皇帝谕》中曾提及:“先代贤儒进退不一, 有 前 罢而今宜复者,有旧缺 而今宜增者”,且当时“九卿、翰林、各衙门 会同详考,以为汉儒言礼者十家,而戴圣集其大成。至今称《礼记》为《小 戴记》”,因此期望戴鸿慈能够向圣上陈奏,能够“复分孔庭之一席”与戴 圣。 93 此事虽因戴鸿慈患病及过世而未能成功,9 4 但戴希朱的意图已在他请 议戴圣复祀孔庙的行为中明显体现。因为在戴希朱看来,戴圣不入祀孔庙, 不仅不能够彰显“崇尚经书之意”,而且亦会成为戴氏宗族的“一大憾事”。 戴希朱期待能够复议能够成功,这不仅体现了他对于传统文化的执 着,更 显示 了其强烈的家族意识。戴希朱在后来建构族谱时,将戴圣置于 远祖之列,并且在书写族谱时,极力赞扬远祖与先祖的功绩。 9 5 因此,倘 92 ,戴凤仪 《 松村诗文集》,页 299。 93 ,戴凤仪 《 松村诗文集》,页 299-300。 94 ,戴凤仪 《 松村诗文集》,页 300。 95 戴希朱《诗山戴氏族谱》,页 165-174。 204 若戴圣入祀孔庙,不排除戴希朱在族谱中赞扬戴圣这一荣誉的可能。虽然 复 祀 庙 廷 之 事 没 能 成 功 , 但 是 戴 希朱 却 未停 止 他 试 图 建 构 戴 氏 源 流 的 步 伐。 光绪三十年( 1904)十月,戴希朱曾作《 书唐御览 后》, 以追溯戴氏宗族之本源。关于该《表叙》的内容及获得缘由,戴希朱 记录 道: “此唐贞观十二年,我远祖恭公所进《表叙》也。是书详戴氏世 系源流,经太宗御览,朝廷称为丙姓……仪少闻是书为吾宗实录,而 恨未之见也。光绪丙申年(1896),湖南本家润湘茂才名际昌,随黄宫 保提节来泉,暇时谒诗山祠堂,袖《御览表叙》一通相示。仪再三绌 绎,恍若与先人通謦软,证源流,不禁忻然喜曰:‘此吾宗之宝鉴也, 当以球图珍之’。” 96 这一表叙的来历奇特,而且时八年才作此文,令人不得不怀疑是否是 戴希朱杜撰而成。该表所录,几乎尽扩历史上著名的戴姓人物,当然也包 括此前提及的戴圣;且诗山戴氏的始迁祖九郎公,在该《表叙》中亦置高 位: 96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页 152。 205 “今阅《表叙》乃知:戴氏本高辛后……历十四世生汤……又历 十四世生微子……又历七世生戴公,辑《商颂》十二篇……延 至周末, 宋为齐减,戴氏子孙犹居故国,在今河南商丘县……汉兴,有信都太 傅德公,与其侄博士圣公,以“注礼”名,世居河南之大梁……历八 世至凭 公… …历 三十余 世至 胄公 ,相 太宗 ……子 至德 继相 ……谧 曰: “恭”……迄今综而论之,由道国公而上溯德公,由德公而上溯戴公, 由戴公而上溯微子,由微子而上溯帝,正本澄源,则《表叙》可为铁 据。由道国公而下逮九郎公,由九郎公传三十七世,则诗山家乘,可 为炯鉴;由九郎公分支尤溪而至琉瑭,则琉瑭谱牒,灿若列眉。余若 分居惠安者,公之次弟也;分居长泰者,公之季弟也。迁居尤溪、仙 游、福清、永春、永安、晋江、浙江、安徽、台湾者,公之裔孙也。” 97 戴希朱称:“吾宗自道国公十数传至九郎公,唐僖宗光启元年,由河 南光州固始县戴家巷石壁潭从军入闽,开基诗山。宋明以来,支派繁昌, 人 物 蕃盛,遂成望族。” 98 而迁居福建其他地方的戴姓,均为九郎公或者 97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页 152-153。 98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页 152。 206 其次弟、季弟的后代。九郎公不仅俨然成为了由河南入闽的戴姓第一人, 而且亦成为浙江、安徽及台湾等戴氏支脉的祖先。 种种迹象显示,《戴氏表叙》很可能是戴希朱建构而成,其目的不仅 是 突 显自己宗族的“望族” 地位,亦如他所言:“萃百余世于一堂,联数 十支为一本”,以体现“天下无二戴者,不可 于此见源流之合一哉”的观 点。99 也正因戴希朱持有这一并非狭义的宗族观,因此,当南安琉瑭乡的 本家修谱求序时,戴希朱欣然为之,并嘱咐将序与《表叙》置于族谱前言 合刊。 100 戴希朱在为琉瑭族谱写序时,曾重点提到诗山与琉瑭戴氏的关系: “惟胄公数传至九郎公,自河南石壁潭戴家巷分派入闽,启宇诗 山。再历数传,又分居尤溪京口坂,苗裔甚盛。若文定公参赞纶扉, 宸翰有“经明行修”之褒;若舜恺公领牧徐州,口碑有“政肃民安” 之颂。二公之丰功盛德,洵足为吾宗光矣。延至维清公出判南昌,亦 多惠政。虽后遭兵燹,不无仳离迁徙之伤,然择里琉瑭, 作屏修平, 遂为开基令祖。迄今奕叶传二十余世,户口萃一万余人,巍科显宦, 99 100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页 15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2。 207 焜耀吾南。” 101 此处戴希朱不仅指出了二族之间的关系,而且点明了诗山这一闽南戴 氏发源地的地位,并展现了南安地区戴氏一脉的昌盛之貌。戴希朱通过作 序的方式,与琉瑭戴氏建立了联系,这可以帮助诗山戴氏能够更好地立足 地方,与周边其他姓氏分庭抗礼。 在这一时期,戴希朱还曾在其他领域进行地方实践。例如,光绪二十 七年(1901)四月,南安地区夏气薰蒸,因鼠疫而死者不计其数,大廷乡 亦死亡人数亦超过百人。戴希朱家虽获平安,但他亦印了《鼠疫汇编》百 本,广为传发,以普及防疫知识;而按照书中要求治病之者,多获安痊。 102 除此之外,戴希朱曾不仅仅局限于大廷乡的活动范围,他不仅为山头城 的东岳庙写记 103 ,而且曾谋划重修欧阳詹曾登玩的资福院 1 0 4 ;戴希朱还曾 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赴在安溪邑治西南的长卿崇德书院,与县令陆侯 共行释菜礼,并按期分课;同时还给在清溪剑斗村孔道上新建的四美桥、 以及坐落于南安十五都崇孝里的新丰院作记 1 0 5 。 10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120。 10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5。 10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195。 10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196-197。 105 ,,戴凤 仪《松村诗文集》,页 199-201。 208 综上可知,不同于此前 的心系“入仕”,当 清政府在国家层面实施新 政时,此时戴希朱的活动重心已经集中于地方。无论是通过团练以保卫地 方,以修志的方式来突出地方特 色;还是申请分税以维护地方利益,通过 祈雨来、以及抬高宗族声望,来树立地方威信,方便地方实践,戴希朱的 重心并未离开过地方。光绪三十一年( 1905)科举废除后,戴希朱的视野 依旧关注于地方,而他具体的地方实践形态却发生了变化。科举废除后的 五年中,除了宗族实践外,团练、修志及宗教领域的实践,戴希朱均未涉 及,税收活动亦极少参与,宗族实践虽然在继续,但却以倡修族谱为主。 这 是 因 为 在 后 五 年 中 , 戴 希 朱 将 更多 的 注意 力 转 移 到 了 地 方 的 教 育 实 践 上,而之所以导致戴希朱地方实践方式的变化,缘自于科举制度的废除。 而戴希朱对科举废除一事抱有 怎样的态度,这又如何影响他在地方上的实 践的?这正是下几节中我们试图回应的问题。 第三节.对教育改革的态度 早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公车上书时,康有为为挽救日渐颓废的风 俗人心,遂宣扬孔子之道;此后光绪二十四年( 1898)的戊戌变法中,他 209 更是公然提倡孔教的国教化,除了设立控交会及改淫祠为文庙的主张外, 康有为还提出改革科举文体。1 0 6 康有为在《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为学堂折》 以及《请酌定各项考试策论问题以一风气而育人才折(代徐致靖拟)》中, 分别阐述了他对改革科举的观点。康有为认为,应改直省书院为中学堂、 乡邑淫祠为小学堂,令小民六岁皆入学,以广教育而成人才,并且酌定策 论文体以正风气。107 在康有为上奏淫祠折之时,张之洞亦在《劝学篇》的 外篇第三《设学篇》中,提出庙产兴学的主张 1 0 8 ,清廷也曾下诏颁布张之 洞的劝学篇,令直省刊布 109 。梁启超、徐致靖等亦有类似关于教育改革的 陈奏 110 , 因此,清廷于五月初五(6 月 23 日)下诏“自下科为始 ,乡、 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 1 1 1 初十下谕开 办京师大学堂,二十二日(7 月 10 日)下旨将“各省、府、厅、州县现有 之大孝书院,一律改为中学、西学之学校 ”;1 1 2 六月初一(7 月 20),清廷 106 村 田雄 二郎 ,沟 口雄 三《 中 国 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 社, 2006), 页 553-577。 107 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上)》(北 京:中华书 局,1981),页 131-137。 108 陈山榜《张之洞评注》(大连:大连 出 版社, 1990),页 102-107。 109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24,《德宗 本纪二》, 页 923。 110 梁 启 超《 公 车 上书 请 变通 科 举折 》, 转引 自 《戊戌 变 法 》 第二 册 ,( 上 海: 上 海 人民出版社,1957),页 343-347;,见《清史稿》卷 464, 《列传二百五 十一》,页 12740。 111 世续等《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北 京:中华书 局,1986),卷 419,页 491。 112 世续等《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 420,页 504。 210 诏改定科举新章 113 ,七月初三( 8 月 19 日),下旨废止朝考,停罢诗赋, 亦不凭借书法取士 114 。 然而,十九世纪末的教育改革风潮并没有足够的时间真正实行,因此 南安地方亦未受到产生影响。刚从北京归来的戴希朱,并没有响应变法的 谕旨,而是依旧喜于其子戴绍箕取列一等第二名补廪;且当戊戌变法失败 后 , 他甚至称变法人士为“ 谋逆正法”,且为自己提早离京、远离是非之 地而庆幸。 115 进入二十世纪后,国家局势愈发危急,清政府因此加大了对教育的改 革,其主要体现在科举的改制及新式学堂的建立。光绪二十七年( 1901) 四月,清廷诏开经济特科 116 ;五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奏 议变法,并在《变通政治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折》中指出科举改章的必要性, 建议酌改文科,停罢武科,奖劝游学,并提出 递减科举名额,最终以学堂 取代科举的观点。 117 当年七月,清廷便诏改科举自明年始,罢时文试帖, 以经义、时务策问试士,停武科; 1 1 8 八月初二(9 月 14 日),清廷下诏, 113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24,《德宗 本纪二》, 页 923。 114 世续等《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 423,页 538。 11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4-45。 116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24,《德宗 本纪二》, 页 938。 117 苑书义、孙华峰等《 张之洞全集(第二册)》 (石 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页 1393-1407。 118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24,《德宗 本纪二》, 页 939。 211 除去京师已设大学堂外,再令各直省省城与府、厅、州、县设立学堂,以 育人才。 119 次年,清廷再谕各省立农工学堂;二月下旨各省亟立学堂暨武备学堂, 开馆编纂新律。秋七月,清廷谕令颁行学堂章程。十一月,诏“自明年会 试始,凡授编、检及改庶常与部属中书用者,胥肄业京师大学堂,俟得文 凭,始许散馆及奏留”。 120 光绪二十九年(1903)三月,直隶总督袁世凯与两江总督张之洞上书 《 请 递减科举中额专注学校 折》,奏请宜将考试取中之额,按年递减,且 将“科场递减之额,酌量移作学堂取中之额,俾天下士子,舍学堂一途, 别无进身之阶”。121 此后,清廷于当年十一月下谕曰: “兴学育才,当务之 急。据张之洞同管学大臣会订学章所称,学堂、科举合为一途,俾士皆实 学,学皆实用。著自丙午(1906)科始,乡、会中额,及各省学额,逐科 递减。俟各省学堂办齐有效,科举学额分别停止,以后均归学堂考取。”12 2 此时清政府已计划于光绪三十二年( 1906)开始逐科递减各省科举学额, 并等待各省学堂办齐有效后,停止科举,归为学堂考取。光绪三十年( 1904) 十 月 ,清廷再一次规划了官 督民办以建设学堂的实施方案:“一切学堂工 119 世续等《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 486,页 419-420。 120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24,《德宗 本纪二》, 页 943。 121 廖一中《袁世凯奏议(中)》(天津 :天津古籍 出版社,1987),页 738。 122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24,《德宗 本纪二》, 页 946-947。 212 艺有关教养者,当官为劝导,绅民自筹,毋滋苛扰。除浙江堕民籍,准入 学堂,毕业者予出身。” 123 面对中央政府一系列教育改革,运营诗山书院的戴希朱,在这五年中 对于教育改革的反应却较为淡漠。相比于上一时期( 1890-1899),戴希朱 在二十世纪初的五年里,其教育上的实践与活动方式,不仅没有发生变化, 更可以被看作是他对十九世纪末的教育实践的延续。 光绪二十六年( 1900),戴希朱自正月至八 月间,最终辑成《诗山书 院志》十卷,虽然十卷中尚有田图诸类未完,然戴希朱已将其亟邮寄到省, 以求时人福建学政的戴鸿慈撰序。1 2 4 为扩大书院的规模和影响力,戴希朱 于 该 年曾“鸠众议马头一带 至诗口入书院,以成诗山全局”,并且在公议 通过后,在马头侯、雷、陈、黄诸乡劝捐以充为书院公赀,并在该年末, 共买书院田一千余元。戴希朱扩大书院入口一事曾引起个别马头乡民的反 对,因此他曾不得不动用关系来平息这场风波。 1 2 5 此外,戴希朱 在这段时间中主要负责各处的教书工作。他于光绪二十 八年(1902)与安溪县令陆锦燧诣崇德书院开课,并“立课规十二则,以 123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24,《德宗 本纪二》, 页 949。 12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4。 125 叶 景 渊 ,曾 与 子藻 鸿 曾 不许 马 头一 带 入 书院 ,为 平 息 风 波, 戴 希朱 曾 经 请 求 县 令谭子俊帮助,谭亦表示“将景渊父 子革出书院 外,不许干与院事”;且在藻鸿撕毁 告示后,要求立刻“取藻鸿学份,详 请斥革,一 并究办”。以上见戴凤仪《松村诗文 集补编》,页 3-6。 213 勖多土;并为订书院章程,通详大宪”。1 2 6 此后,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 戴希朱均任教于崇德书院,并评改崇德课卷, “不少辍”。1 2 7 光绪三十一年 三月初,因县令谭子俊及诸绅请其升师席,戴希朱应邀赴丰州书院开课。 同年,戴希朱在家中的松村精舍开学讲课,时有“晋、南、安、永诸生来 从学”,戴希朱“为讲修身践行事,课文亦颇精详”。 1 2 8 这五年中,戴希朱并没有响应清廷的号召,进行相关的教育改革;他 依旧执着于传统的地方教育事业。不仅如此,在废除科举的前夕,戴希朱 仍旧焦心评改课卷,并关注着在他教育下的考生赴考成果;泉州地区亦呈 现 出 参与科举的热情。当年 五月,戴希朱赴丰州,暂时居住泉州,“时丰 州 肄 业生皆踊跃就考,晋江 生童与考者亦多”,且至“七、八月,县,府 两试,松村生徒取前列者六人”。 1 2 9 为应对危机局面,培养新式人才,国家竭力实施教育改革,但是在地 方上的反响仍是微乎其微,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针对此类现象,会同湖 广总督张之洞、盛京将军赵而巽两江总督周馥、亮光总督岑春煊与湖南巡 抚端方,于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二( 1905 年 8 月 30 日)共同上书《请立 停 科 举推广学校并妥筹办法 折》,请求立停科举。在袁世凯等人看来,虽 12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7。 12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7-13。 12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2。 12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3。 214 然清廷已在此前下谕将于光绪三十二年( 1906)递减科举学额,但“举一 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民间更率相观 望 , 私立学堂着绝少,非公 家财力所能普及,虚荣唐绝无大兴之望”。且 袁世凯等在“默观大局、熟察时趋”后,认为“现在危迫情形,更甚曩日, 竭力振作,实同一刻千金”,“就目前而论,纵使科举立停,学堂偏设,亦 必须十数年后,人才始盛;如再迟至十年甫停科举,学堂有迁延之势,人 才 非 急切可求,又必须二十 余年后, 始得多士之用”。因此袁世凯等人请 “立停科举以广学校”。 130 接到该奏疏后,清廷立刻做出了行动。八月初四,清政府下令废除科 举制度。诏文称: “三代以前,选士皆由学校,而得人极盛,实我中国兴贤育才之 隆轨;即东西洋各国富强之效,亦无不本于学堂。方今时局多艰。储 材为急。朝廷以近日科举每习空文。屡降明诏。饬令各省督抚广设学 堂。将俾全国之人。咸趋实学。以备任使。用意至为深厚。前因管学 大臣等议奏。已准将乡会试中额分三科递减。兹据该督等奏称、科举 不停。民闲相率观望。欲推广学堂。必先停科举等语。所陈不为无见。 着即自丙午科为始 。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 130 《袁世凯奏议(下)》,页 1186-1190。 215 止。其以前举贡生员。分别量予出路。及其余各条,均著照所请办理。” 131 132 科举的废除在天下士子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戴希朱的反应亦不同 于此前对于教育改革的淡漠。戴希朱于八月末听闻废科举之诏,据戴希朱 称,“适府试时,士情汹汹,皆有激而生变之意”,他为此深为忧虑,“乃 草一书二千六百余言”,作《与戴侍郎论废科举之非书》,试图请光绪二十 四年(1898)结识的戴鸿慈据情陈奏。1 3 3 在戴希朱看来,沿袭了千年的科 举制度,不仅有其历史渊源,它亦发挥着选拔人才的重要作用: “夫科举之法,昉自成周‘宾兴’之遗意……后世因之……汉兴, 诏举贤良方正,并举计偕。时贾山,董仲舒,公孙宏诸贤,皆以对策 显。是科举可以得人才也。东晋元帝时,天下丧乱,帝慰勉远方孝秀, 四方因之粗定。是科举可以安民心也。唐,宋、元、明,或试诗赋, 或试经义策论,或试制艺;升选之法不同,然以科举得人者甚多,以 131 世续等《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 548,页 273-274。 132 林志宏 ,甘 怀 真 《身份、文化与权力:士族研究新 探》(台北: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2012),页 387-424。 13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3。 216 科举维系天下人心者亦不少。我朝定鼎北畿,四方未尽归附,世祖章 皇帝咨于洪经略,经略曰:‘士为民首,科举行则天下定。’世祖开科 取士,众志遂归……时若李文贞、汤文正、熊文端、张清恪诸贤,皆 由科举出而赞化扶元,维持国脉。中兴时,若 林文忠、曾文正、胡文 忠、左文襄诸公,皆由科举出而削平逆贼,整顿乾坤。然则,我朝所 以得人才安民心者,何非肇端于科举哉!” 1 3 4 戴希朱也承认通过科举选拔出的人才德行层次不齐,但是在他更支持 这 样 的观点:即这并非科举 之过,更多的则是“天意”。戴希朱更是借用 林希元之语表明不应舍弃科举的态度: “顾或谓: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取士而一于言,此 中难尽得人,如柳子厚、王荆公,以名进士骂百代文章宗匠,而子厚 入王叔文之党,流落终其身:荆公以新法误国病民,卒基宋乱。科举 之法,毋乃未善乎?是盍观林次崖(即林希元)先生之言 ……(次崖) 尝曰: ‘国家之理乱皆原于天,天将开一世之冶,必生贤才为之用;如 欲乱,则基之者自有其人……君子、小人之逛退,皆天也,科目其如 之何?末世滋伪,今而欲行古之道,则奸伪益滋其弊,岂止科目而已 134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补编》,页 112-113。 217 哉?故科目于今决不可废。’……次崖当明盛之时,尚谓‘舍科目而行 古道,益滋其伪’,矧国事值多艰之日,岂舍科目而行新法,遂可获其 真耶?” 135 戴希朱进一步分析当前国家积弱的原因,并不是科举导致,而是由于 官风不正,。戴希朱担心政府忽略整顿官风及处理国政的重要性,将精力 用于效法西学,而学堂所谈论的“平等自由”之西方价值观,将 会影响中 国传统的“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 1 3 6 不仅如此,戴希朱指出,地方士子 亦 对 废除科举的反响很大。 据戴希朱称,一时间士子闻而心裂,“有欲改 途而入市侩者;有欲改途而营医卜者;有欲改途而谋生外洋者。福州生员 有余议抗粮者;福州荐绅有阻止各乡子弟不许入学堂者。泉州府试童生揭 贴通冲,有欲焚学堂、打学堂生者”。 1 3 7 可见当时科举废除在地方士绅间 造成了巨大的波动。戴希朱针对该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由于科举是天下 135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补编》,页 113。 136 原文如下:“今朝廷因国势 之积弱而思兴西学 ,又因学堂之不兴而思废科举 。噫 嘻,是因噎而废食也!夫 国势之弱,由于官风之不 饬,政事之不真,非 科举之咎也…… 今不严饬官风,不认真国政 ,徒沾沾然仿西法 。改学堂,欲行平等自由之教 。平等, 则无上下尊卑之分;自由,则有力 者皆可任自经 营。窃恐西学未兴则已,西学一兴 则人人恣睢自逞,欲求如开国时之 尊君亲师不可 得矣,欲求如中兴时之士皆敌忾, 民乐轮赀不可得矣。况废科举以兴 学堂,形势所 迫,犹恐有不测之变形于眉睫间者 哉!”,戴凤仪《 松 村诗文集补编》,页 113-114。 137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补编》,页 114。 218 士人之生路,废除科举则将“穷绝士路”。 1 3 8 同时,戴希朱进一步指出, 兴建学堂的新制度还存在一些弊端,尚未被天下士人所接受 : “倡维新之说者曰: ‘朝廷方事西法,设士子舍举业之旧,而从西 学之新,则进身益迹,叨禄益隆,何防于变法?’不知学堂限二十四 岁以下入学,则二十—五岁以上者,虽专工文艺,无望出身矣;学堂 限三年卒业,则家赀稍淡者,必不能舍舌耕而入选矣;学堂课程繁重, 则身体寒瘦者,必不敢冒艰难以就业矣。闻福州学堂旧岁人者尚多, 今岁逡巡不入者大半。泉州学堂今岁入学者只十敷人,半为教留旧徒, 勉强从事;半为衙门子弟,藉作护符。至缙绅之子,翘秀之英,皆裹 足不前。闽省如斯,他省想未必起色。” 1 3 9 因此,戴希朱指出: 138 原文如下: “仪初不解士情何以汹 汹如是耶 ?及 细为思之,诚 有莫怪其然者焉。今 天下士子,求其不图仕进、不营利 禄,而专意于 孔孟程朱之道,肆力于主敬穷理, 反躬实践之学者,万不得一。其孳 孳然亲炙师傅 ,钻研经史,锻炼文章者,大抵为 取名禄计耳。科举一废,剐为蒙士者,灰心举 业 ,无意从师,是绝天下读 书种子矣。 为廪增附者,既捐其登科发甲之阶 ,则进身无望 ;又断其廪保授徒之计,则糊口抚 资 , 是 穷 天下 士 子生 路 矣。 士 路 穷绝 , 保抚 有 激而 生 变 者 乎? ”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114-115。 139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补编》,页 115。 219 “学堂既未必起色,犹 欲废科以益之,恐新章尚熙踏实功夫,旧 制复以斩绝了事,人材元气从此损矣……今在上者,愤学堂之不兴, 而欲停科举以胁之使兴;在下者,愤科举之所废,而欲阻学堂以与之 俱废。是何异恣用棰策,驱之峻途,以穷马力,势不至逾其轨而覆其 辙业几希!颜子曰:“马穷则夫,人穷则诈。”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 而能无危者也。兹士路穷绝,或者自危以危及国家,则噬脐之祸,悔 何及哉!” 140 新的学堂制度尚未完善,就将旧的科举制度废除,戴希朱对国家废除 科举的政令表示十分担忧,他认为这将会断绝一部分士人的生路,甚至因 此而危及国家。所以,戴希朱提出建议 ,认为清廷应该循序渐进,而非如 此急躁地废除科举: “朝廷欲兴学堂,则严其程以课之,宽其格以俟之,优其赏以劝 之,士自踊跃从公,何必尽薄科举,以短士气?即欲薄科举,于学堂 则擢以不次之升,于科举则循以资格之旧,士自舍此趋彼,何必遽行 停止,以摇民心 ?” 141 140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补编》,页 115。 141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补编》,页 116。 220 戴希朱亦提出了自己的富国强民之策,他认为“国家自强之策,不在 学 堂 ,科举之分,在乎澄其 官风,核其实政”,而学堂及科举可以并重为 国 家 提供相应人才:“列学堂者,固有律算,汽化、光电、机碥之学,可 济时宜;登科举者,未必无贞干强固,出将入相之才,可撑时局。源头一 清,群流毕浚。” 142 戴希朱将这一反对废除科举的书信寄给在京的戴鸿慈,嘱托他陈情上 奏。当时戴鸿慈即将赴十五国考察宪政,临行之际,曾回复戴希朱: “科举之停,正所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者,亦势所不得已也。 但当为诸生筹出路,以慰天下士望耳。且愿凡有学堂责任者,认真整 顿,以振兴国务耳。” 14 3 戴鸿慈在信中主要指出了两点,一是会安置士人,二是要兴办学堂。 戴希朱收到该封回信后,对于废除科举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予得其书,乃以改办诗山学堂为汲汲。而朝廷复为诸生筹出路 142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补编》,页 116。 143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补编》,页 116。 221 者甚优,未始非少怀之共为筹也。” 144 实际上,在安抚生员、奖励学堂学生的问题上,清廷早在光绪二十七 年(1901)便有所考虑与安排,当时,清政府批准了政务部及礼部所合奏 的 《 遵旨核议学堂选举鼓励 章程折 》,规定了合格的学堂毕业生,将会被 授予贡生、举人及进士的出身。1 4 5 而在光绪三十年(1904)张之洞等人共 同 制 定的《 奏定学堂章程 》中,更是专门列出了《 各学堂奖励章程》,详 细规定了各级学堂毕业生的奖励措施。1 4 6 但是清廷原本预计光绪三十二年 (1906)起才开始减少科举学额,并计划历经三科(九年)才废除科举, 而光绪三十一年(1905)政府便颁布了废科举政令,可以说,在废科 举一 事上,清廷朝令夕改。这令 初闻此诏的戴希朱深感不安。然而,戴鸿慈的 一番话,却使戴希朱由反对废除科举,转而萌生“整顿诗山学堂之意” 1 4 7 , 这说明,在戴希朱看来,科举制度并非一个文化的象征,它更多的是代表 大多数天下士子“取名禄”的一条生路;而当这个连接天下士子与国家政 府间的权力通道被废除后,戴希朱便进而 将注意力转向了新式学堂的建设 144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补编》,页 116。 145 , 载璩 鑫圭 等 编:《中 国近 代教 育史 资 料汇 编 • 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1991),页 36-37。 146 张之洞,沈云龙编《近代 中国 史料丛刊第七十三辑》(新北 :文 海出版社,1966),页 167-210。 14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3。 222 上,以填补科举废除后所引起的 教育空白,以此竭力维持地方现状。戴希 朱的这一行为,反映出他并不是一个不会变通之人;同时,这亦说明了国 家权威虽然因教育改革的政令频繁更改而受到影响,但政府在地 方上仍具 备一定的权威,这从戴希朱对“废科举、兴学堂”的回应方式便可窥探一 二。而戴希朱在科举废除后的这段时间中,是如何具体地进行其在教育等 领域的地方实践,以回应国家的政令;在戴希朱具体的实践中,又反映出 废除科举制后出现的哪些问题,这些将在下一节中详细探讨。 第四节.1905 年后的地方实践及其特色 一.教育实践 这一时期,戴希朱在新建学堂的过程中,不仅遭遇了建校经费的纠纷, 且在官督绅办的建校模式下亲自监督建筑工程和师资问题,同时进行教学 内容的安排。 在收到戴鸿慈的书信后,戴希朱便着手兴建诗山学堂之事。首先 需要 解决的是改办书院为学堂的资金问题。戴希朱于当年( 1905)十一月,便 223 赴丰州,与时任南安县令的谭子俊商办丰州、诗山学堂捐事 1 4 8 ,并将诗山 书院改为两等学堂。 149 次年正月,他在时任知府陈景墀的建议下,成功劝洪锡畴捐充一万两 作为改革学堂之费: “与陈太尊名景墀议改诗山书院为学堂。适特旨有‘捐一万两即 选知县’之例,陈公嘱予劝友就捐,予劝洪君锡畴捐充诗山学堂。初 二日,到府、县陈情。中旬,即到华美,与锡畴之父叔议:捐现银三 千两,以增建学堂后进;捐田产七千两,以为每年学堂经费。立银单, 田券并禀缴县。” 150 诗山学堂获得此捐本为喜事,然这一笔捐款却引起了吸引了丰州书院 及学务处等多方的觊觎,并涉及众多地方官绅,这一分款争端持续近一年 才平息。 丰州书院在县署之东,即为县丞废署,乾隆二十年( 1755)由知县邹 召南改建。151 可见丰州书院位于南安县城,且居于南安县中心带。诗山书 14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4。 149 ,戴凤仪《松村诗文 集 补编》,页 102。 15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4。 151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162。 224 院则位于南安十二都 152 ,在县治西北七十里 1 5 3 ,相较于县治,诗山书院离 距县北六十里的十一都诗山大庭乡 1 5 4 更近。南安县学外,只有三个书院, 丰州书院与诗山书院为南安规模最大的两个书院,且二者规模相当。虽然 此次捐款本属诗山学堂所得,但由于丰州书院坐拥距地方政治中心较近的 地理优势,因此,丰州书院的管理者亦参与到争取捐款的行列中。 当月,戴希朱为诗山学堂劝得捐款后,丰州诸绅“闻知此事,遂与南 安县令谭子俊谋分此款”,戴希朱记载: “月杪予到县,吴拱震、王登瀛等十余绅,百计恫喝,决欲强分 过半;兼以谭公亦欲分一半与丰州,予在县堂力争,坚持不与,大忤 谭公之意。予谓: ‘丰州地广,无此款犹可别筹;诗山地狭,无此款则 难成学堂。予不得不持以正,非过激也。’遂向陈太尊力陈为难情形。 太尊谅予诚,亦许此款专归诗山矣。” 155 在县令及诸绅的逼迫之下,戴希朱向此前建议其劝捐的陈景墀求助, 才将捐款拨给诗 山学堂。然而,丰州诸绅并未甘心,当年二月,戴希朱再 152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163。 153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61。 154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61。 15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4。 225 次因此事与丰州互控: “初,丰州因分款不遂,控县、控府,谭公虽阿附众绅,而陈太 尊力驳其非,诸绅遂愤愤控到学务处。兼以锡畴为拱震之徒,震与谭 公强逼畴换禀‘充作南安公学堂’。彼意以为如此逼胁,可以遂其意矣。 予慨然曰:‘此事当殚力以争。’遂命生徒晋省,向学务处诉明,百计 斡旋。后大宪知其情真,批归诗山学堂。” 1 5 6 谭子俊在替丰州诸绅向陈景墀争取分款不果后,转而向当时设立的学 务处控诉该事,并通过人脉向捐款人洪锡畴施压,将“充作诗山学堂”之 禀 换 做“充作南安公学堂”。戴 希朱因此不得不再次上诉,且通过陈景墀 之关系 157 将此事通详上级,因此获批该项捐款归诗山学堂。 由于有陈 景墀的帮助,诗山学堂充捐一事看似顺利,虽然县令谭子俊 本 欲 将“锡畴事延搁不详”,但在戴希朱“请陈太尊催县详文,并嘱谭令 须 说 充人诗山学堂”的请求 下,谭子俊“逼于府尊意,不得不办”,于是 当年四月,南安先发详文到郡禀请通详。也因此,戴希朱此后与陈景墀关 系更为融洽。然该月陈景墀卸任,五月南安县令亦换任为乐秀,因此丰州 15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5。 157 在处理提学部纠纷时,文献中提到 陈太尊与大 宪相识,下文中将会提到。 226 诸绅趁换届之机再次开始活动,他们将原先强迫洪锡畴所换“充作南安公 学堂”一禀,持与乐公说法,乐公意当面对质洪 锡畴,并将充捐之款的四 成再次分与丰州。戴希朱因此不得不再次“日夜图维,或贻书省垣,或斡 旋府署”,直至六月,乐秀病故,张斯钰再任南安县令,由于其承蒙陈景 墀之嘱托,因此为此事“极力批驳,丰州诸绅始不得售其奸”。 1 5 8 虽然充捐之款判归给诗山学堂,但张斯钰为平息丰州之怨,于是请戴 希朱出面共议丰州学堂捐事。戴希朱也许亦有担心原先捐款被再次侵占的 顾 虑 ,因此表示自己“非重 诗山而轻丰州”,丰州学堂捐事“亦当襄办, 不敢异视”,且通过共议捐款、以礼接待张县令视察诗山学堂,以及附作 品求教张氏、请其作序等方式,与张斯钰建立良好的人际 关系。1 5 9 这些行 为缓和了诗山与丰州在充捐一事上的冲突,丰州诸绅亦未在该款项之上再 做纠结。 然而,一波虽平,一波又起。十一月,诗山学堂所获之捐款又引起了 学务处的觊觎: “先是提学使姚公,见诗山与丰州争款,遂起渔人得利之意。向 158 以上见戴凤仪《松村诗文 集补编》,页 15。另:乐秀,满洲镶白旗文沣佐领 下 人 , 由进士;张斯钰,山西应州人,由进士,光绪三十 二年( 1906)六月至三十二年( 1906) 九月任。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484。 15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6。 227 制军崇公议提诗山三成入学务处,故将奏搁廷搁不行。兼以锡畴失礼 于陈太尊,陈亦不荐出力,故迟迟未奏。予至九月杪,始知大宪提拨 之意。乃上书陈太尊,将诗山为难情形,托其向大宪求情。” 1 6 0 戴希朱在《覆陈太尊雪 楞书》中表达了这一请求:“本月杪,盥读手 谕,始知奏摺稽迟,皆由禹川吝惜小费之故。蒙大人极 力向制军陈言,三 千两已允免提。如此格外生成,真诗山慈父也。提学一节,大人声望素隆, 兼以姚学宪同乡同年之谊,剀切力陈,定若针芥之投。如经俞允,乞再函 示。” 161 陈景墀收到戴希朱来信后,立刻疏通关系,并回复戴希朱: “此款既不分于丰州,岂得提于学务?特无阁下来信,弟亦不向 院上去问。今既承雅嘱,已向崇、姚二公极力求其免提,二公亦次第 许我矣。” 162 因此,在陈景墀的帮助下,详文于“十月初五出奏,至十一月得旨”, “著照所请”,且特用洪锡畴为知县,“遂于诗山充款,至此始定”。 1 6 3 16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7。 16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117。 16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7。 16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7。 228 在这场款项纠纷中,戴希朱获得了最初劝捐的 陈景墀的帮助,最终使 诗山学堂之金瓯得以无缺,因此,次年( 1907)九月,戴希朱立陈景墀之 禄位于诗山学堂东轩,于其生辰重阳之日祭拜,并设珲以祝之 1 6 4 ,不仅如 此 , 他亦作《诗山学堂崇奉 雪楞陈公禄位记》,以记录充捐之事始末,彰 显陈景墀之功劳。 165 虽然在科举废除前,上文呈现的问题亦时有存在,即各个书院可能会 因为资源问题而引起纠纷;然而,由于废除科举的诏令过于急躁地被颁布, 清廷虽然规定了建学堂的资金来源,制定了教学章程,却没有具体规定如 何分配及管理资金来源,以完善旧有的书院制。同时,为进行教育改革, 此时国家比以往更需要 教育的改革经费,因此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重 开曾被废除的纳捐之例 166 。这无疑增加了地方书院争夺改革资源的可能性。 戴希朱的遭遇则是一个例子。 另外,由于新建学堂的相关规章制度并不完善,加上政府提倡“官督 绅办”的形式,因此,作为诗山学堂的实际总负责人,戴希朱在具体的教 16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9。 165 ,戴凤仪《 松 村诗文集补编》,页 203-205。 166 钞晓鸿, 《中国经济史 研究》2009 年第 4 期,页 25-34。 他在该文中论述了虽然清廷于光绪 二十七年(1901)已声称“永远停止”纳捐实官, 但纳捐之例在此后依旧存在,并未 真正废止。另 :此前以庙产兴学校之政令,已于 光绪三十一年(1905)三月废除: “大小寺 院 ,及 一切僧众产业 ,一律由官保护,不 准刁 绅蠹役,藉端滋扰。至 地方要政 ,亦不得勒捐庙 产 ,以端政体。”见朱寿朋编《光绪朝 东华录》第 5 册,(北京:中华书 局 ,1956),页 5321。 229 育实践中,不得不亲自应对建筑工程、师资以及教育内容安排等诸多琐事 。 虽然诗山学堂在此前曾获得三千两现银及七千两田产的捐款作为经 费,但学堂依旧存在经费不足的状况。自光绪三十二年( 1906)三月,戴 希 朱 便于其子戴绍箕开始修 理原先诗山书院的旧舍,“兴筑 后进新基,及 床、桌、器物”,以扩建为诗山学堂,直至光绪三十三年( 1907),诗山学 堂后进依旧在鸠工修筑中。 1 6 7 戴希朱曾指出:“兴建巨费该三千余圆,益 以旧年学费一千余圆,除三千两外,尚缺数百圆;教育常费每年该一千七 百余圆,除洪君田产得息五百余两,书院田租三百余圆外,尚缺七八百圆。” 168 由于学务初兴,戴希朱为表廉洁,倡导诸董,他于光绪三十二年( 1906) 年尾不取总办堂长之三四百员的修金。1 6 9 不仅如此,次年四月,戴希朱作 《 募 筹诗山学堂经费启》,并赴诗山各乡劝捐。该年七月,他再次与捕厅 刘砚生于各处劝捐。 170 然而,由于没有完善的制度证明劝捐而得的经费之合法性,因此,无 论是劝捐得来的诗山学堂经费,还是隶属于学堂的田产,均受到地方人士 的觊觎。当戴希朱在光绪三十二年( 1906)四月劝捐时,便有“三人欲以 16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5、18。 168 ,戴凤仪《松村诗文 集 补编》,页 103。 16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7-18。 17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8-19。 230 私费动之”,戴希朱以“办公须出以正,岂可干以私”之语斥之。 1 7 1 此外, 在书院田产问题上,乡人亦曾与学堂董绅发生纠纷,甚至连诗山学堂的教 员都试图从中获利。光绪三十三年( 1907)五月至十二月间,诗山绅董因 兴筑诗山学堂一事,曾控及叶姓: “初,叶白在社坛洋盖屋,适诗山学堂有院田在其上,诸绅董谋 与并盖。甫起手,而叶白赶打学堂丁役, 激成不得不盖之势,因控于 宫。控后,犯子叶藻鸿百计唆使,必欲破事而后快。幸叶白恳求教习 叶福钩出为调停,约以二干余元求地并罚款。韶甫(编者按:即叶福 钧)与二三同事意在私取多金,予告以‘须滴滴归公,不可私取。’韶 甫因此生心。予欲立单以定厥事,而韶甫故意延缓,不立单为据。盖 恐单一立,则私无从取也。嗣后,屡次延宕,至十月,转商以‘地仍 归公,仅交罚款一千元’,而韶甫等又暗瞒数百金……十二月……叶白 事结局,罚一千元,皆归公用。予一毫无私,而韶甫等仍私瞒数百金。” 172 面对诗山学堂被多方侵占的现状,戴希朱不由发出“直道之难 如此” 17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9。 17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8-19。 231 173 的感叹。为避免叶藻鸿等关于“学费不清”的四处毁谤,戴希朱于光绪 三 十 四年( 1908)四月,“立命绍箕将两年 支应,算清账目,一毫无私, 惟多开余费为可惜耳。自此益加节省,并订每年账目,到年终结算后珍藏 箱内,俾后人年年核之,永以为例” 174 。 由于之废除科举之仓促,因此,虽然意识到兴建新式学堂的重要性, 但清政府似乎并未对地方实际师资来源考虑周全。虽然《奏定学堂章程》 中规定了教员管理等诸多章程,1 7 5 但作为师资最佳来源的留学生,此时在 地方上却仍十分紧缺。所以,地方学堂实际寻找的讲师素质并不高。诗山 学堂自从改建以来 ,戴希朱在兼习教习事之余,亦曾应聘黄鹤为讲师。戴 希朱对其颇有微词: “黄鹤应 聘时,以跑事渔利为心,不以认真教徒为意,予不知而 误用之。至月杪,黄托故回泉,予认真代办功课,改文章,备极劳郁。 延至八月,黄始来学堂。” 1 7 6 17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9。 17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0。 175 张之洞,沈云龙编《近代 中国 史料丛刊第七十三辑》(新北 :文 海出版社,1966)。 17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5。 232 不仅如此,黄鹤任教期 间,戴希朱称:“鹤为教习,不来则予代理教 务,烦郁甚多;来则悠忽过日,不上课肃。”1 7 7 教员黄鹤之乖逆可见一斑。 面对开办学堂之诸多不顺,戴希朱甚至起了卸任堂长之念头: “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月,予作《诗山学堂善后章程》。 时因教员、管理员办事半不认真,大抵私利重而学 务看轻。予烦怒颂 生,心血大耗。兼以学徒佻健,放荡难羁,将有卸办之意。因作《善 后章程》,请各乡绅耆领办,并筹善后之策,而无人敢担此任……十一 月,予到郡,将黄鹤、叶藻鸿事,中详提学宪、府县宪,并请卸办堂 长之任。蒙批掳办奸人、顽徒,并温语慰留,不许卸任……光绪三十 四年(1908)正月,予见学堂管理员、教习,半不认真,到郡将再卸 办堂长。适孽徒叶藻鸿与黄鹧谋害,仍造捏数事控府,复先托人到县 播弄。李太尊轻听奸言,批‘另选教员’,予遂请卸办。后诗山诸绅陈 宗尧等,呈予再任堂长,李太尊始知其诬……三月,始到诗山学堂开 学。” 178 戴希朱的两次卸任表明,清廷在进行教育改革时,虽然对科举士子多 17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7。 17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9-20。 233 有抚慰,但新制度的不完善暴露了诸多问题。地方上新式学堂官督绅办的 模式,使得主持学堂事宜的地方士绅承担了主要的压力,因此,当他们面 对困难难以应对时,便不得不通过请求卸任的方式来向官员反映新办学堂 之艰难。 实际上,地方学堂官督绅办的模式,虽然使地方士绅承担了主要压力, 亦赋予了他们以自己的教育理念管理学堂的权力。科举废除后新制度的不 健全,造成了有关教育的领域中的一些空白,这导致地方在具体处理教育 事务时不得不应对一些有关秩序混乱的问题。面对 这些 问题,戴希朱试图 利用学堂这一教育空间,利用安排其教育内容,来匡正世风: “鄙意亦谓:士生斯世,不有益于国家,必有益于学校……无如 学堂积习移人,始则数十生徒,亦知循夫规矩。及闻他处学堂,有联 结党援以挟制官长者,有干与杂事以欺侮平民者,有藉口于平等自由 之教以逾越范围者,遂不觉渐效其所为。客秋曾缀《训语十则》,课戒 谆谆,而究难尽化其积习。此习不除,窃恐欲培才适以坏才,欲强国 适以误国,岂非世道人心之大害耶?” 1 7 9 在废科举后地方学堂风气有变的大环境中,戴希朱试图通过对诗山学 179 ,戴凤仪《松村诗文 集 补编》,页 118-119。 234 堂的教育实践,来维持已被破坏的秩序。他具体的做法 是,以自己依旧执 着的传统价值观为核心,建构推崇以孔、朱为正统、欧阳詹为地方代表的 教育谱系,以此填补科举的空缺,来培育学生,教化地方。 不同于戴希朱在筹募经费时所表示的“举中西之政法教法而胥通之” 180 的教育观点,诗山学堂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推崇则更为明显。 由材料可知,在教学活动中,戴希朱亦遵循改革号召,曾聘请洋教习, 且开办音乐课,但在实际的教学内容中,戴希朱更多地着意于传统文化, 例如,戴希朱会在音乐课中安排学生唱赞美孔朱内容的诗歌 1 8 1 。由此可见, 虽然诗山书院改建为学堂,但其教学内容却未发生实质性的转变。 为强化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早在光绪三十三年( 1907)二月诗山学堂 开学之初,戴希朱便规定崇祀孔子牌位 1 8 2 ,他曾明言“丁未( 1907)前未 祀 孔 子,至学堂成,始每岁 祝圣诞”,并于八月朔昭告孔子之神,称其为 “圣师”,且“八方学校,群奉为仪”,因 此,“矧我海滨,邹鲁风遗。尼 山本公,诗山非私,心香一办,咸敬祝之”,以使“异教芟绝,正学主持, 庶绵道派,亦奠国基”;同时还“请以紫阳朱子、欧阳行周先生配”,列与 180 ,戴凤仪《松村诗文 集 补编》,页 102。 181 ,,戴 凤仪《 松 村 诗 文集补编》,页 282-283。 18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8。 235 配祀之位。183 为保证每年皆祭孔子圣诞,戴希朱又作圣诞祭文,称孔子“师 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删述六经,垂宪万世”,且“谨 以牲帛、醴粢祗奉, 旧章式陈明荐,以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配”,1 8 4 以 供日后祭祀之用。 此时的戴希朱将在前一时期列于主祭之位的朱子,替换为孔子,而朱 子与欧阳詹则从祭在侧。这并不仅仅体现了戴希朱对孔子之推崇,更表明 他试图通过回溯文化源头,以此建构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学术及文化体系。 不仅如此,当面对学生“染晚近气习,多不循规”时,戴希朱一面制 定学规“以砭诸生” 185 ,一面继续利用新式学堂的空间建构传统的学术系 统。宣统元年( 1909)九月,诗山学堂兴办音乐,戴希朱借此作孔子圣诞 及朱子诞日乐章各四阕,分别有“首道南本道柬,海滨夙有鲁邹风。尼山 绣绂诗山祝,一办心香遐迩同”、“俄日犹知奉冕旒,将来孔教遍全球。会 当圣道昌明日,万仞宫墙五大洲”1 8 6 以及“鲁邹绝学周程道,力任仔肩惟 考亭”、“前庚作也后庚承,钟孔钟朱天意明”与“紫阳道学大昌明,合与 颜竹思孟扑。伫看素王宫殿衷,又增配位惬与情” 1 8 7 之言,以寄予戴希朱 183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补编》,页 84。 18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282。 18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9。 186 以上两阕,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 页 282。 187 ,戴 凤 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82。 236 “将来孔教能遍全球,朱子祀典能升五配”的期望 1 8 8 。同样的,在诗山学 堂诸生毕业之际,戴希朱在自创的《诗山学堂毕业乐歌》中亦指明他对诸 生的学术要求: “闽学破荒,屈指首诗乡!诗乡形胜缘何重?只为崛起欧阳,只 因过化紫阳!尔诸生频年入校。被泽孔长。今幸掇芹香,须解祝办香!” 189 “尊孔子,承朱子 ”,以欧阳詹为地方的文化代表,戴希朱试图以这 样的谱系,在科举废除后,构建出能够填补科举空白的文化系统。 在戴希朱的努力之下,宣统元年(1909)十一月,诗山学堂报毕业, 以为诸生“优奖廪、增、附计”;当年十二月,诗山学堂年考;次年四月, 提学姚委额与戴希朱在诗山学堂试验毕业;该年十一月,姚提学发诗山举 业榜,最优奖廪生、优等奖增生、中等奖附生。诗山学堂邀奖甚厚,十三 生徒均获奖励,戴希朱孙世潢为最优等第一名,侄孙世英为优等第一名; 兼以其徒刘尊光、叶廷璧毕业师范选科,咨奖举人,因此,戴希朱不禁感 18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2。 18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补 编》,页 283。 237 叹“泉州自开办学堂以来,惟诗山得人最盛”。 1 9 0 由此可见,清政府废除科举后,虽然出台鼓励地方兴办学堂的政策, 但由于新制度还未完善便过于急躁地科举废除,因此,实际的办学中常出 现各种弊端,这给具体管理学堂事务的地方士绅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面对 科举废除后地方秩序的紊乱,戴希朱试图通过实践学堂教育来训诫诸生, 匡正世风:在诗山学堂的教育内容上,戴希朱虽然增加了一些新式的教育 形式,但教学内容还是以传统文化为主;并且在教学中,戴希朱建构了以 孔朱为脉络、欧阳詹为地方代表的学 术体系,这亦是戴希朱心中象征中国 传统的文化谱系,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晚清,戴希朱以自己的这一方式维 持着地方上的秩序。 除了关注于地方的教育实践外,在这一时期中,戴希朱在其他领域的 地方实践模式,相比于前五年,亦发生了转变。这具体体现在及与海外的 联系及宗族实践上。 二.其他地方实践 19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2-25。 238 1.海外关系 早在光绪二十八年( 1902),戴希朱与黄谋 烈商议重修龙山宫,便有 洋客林云龙在新加坡为龙山宫捐款六千余金; 1 9 1 而光绪三十一年(1905) 后,戴希朱在地方实践中,与海外的联系更为频繁起来。在教育领域及公 共事业上,戴希朱不仅试图寻求海外资助,而且亦将其子送出国门,远赴 南洋经商。 光绪三十四年( 1908),从国外归来的杨光 仪曾与戴希朱建议修建坡 美与潭美二桥。此二桥位于为泉永孔道之冲,亦为郭尊王香火必经之处。 由于两座桥为木质结构,时间一久,加上霖雨滂沱,则圮眵旋生,每每大 水时便溺毙行人。因此,在杨光仪的建议下,戴希朱欲以石料为桥身修建 之。 192 为广集捐款,戴希朱作《募建坡美、潭美二桥启》,并在该启中专 门向海外倡捐: “杨君光仪归自外夷,慨然请于予曰: ‘坡美、潭美,为万人办香 之路……理不可无桥……今南洋各岛,风气大开,华人贸迁于斯 者, 大都豪于义举,有卜式输财之风。况郭尊王声灵震聋,远人来此荐馨, 顾此双桥,亦皆有易杓为倚之志。一经鼓舞,则立致万金。乘此有谋 19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8。 19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0,104。 239 易就之时,而建一成不刊之事,是殆天启其机,欲藉以补一隅之缺而 使之全欤!君其弁数言,以捻同志。’ 予思……今杨君倡捐巨款,既以尽己力,又欲募集囊力,以为一 建千秋计,诚赴义如热哉!海外多杰士,必有千百杨君者,倾囊倒箧 以共成斯举也。” 193 此外,当诗山学堂经费短缺时,戴希朱亦曾于宣统元年( 1909)十月, 命长子戴绍箕游历戴氏家族迁居海外最多的小吕宋(今菲律宾) 1 9 4 ,以填 补戴希朱在诗山学堂所垫的两千余金,以及诗山学堂当年的开销;不仅如 此,戴希朱还嘱咐戴绍箕在小吕宋,劝捐报功祠,并参观该地学务,以为 将来兴起各处学堂之计。195 宣统二年(1910)二月,戴绍箕从菲律宾归来。 戴希朱再次命他远赴南洋,“为筹捐学费计”,共获得三千元的劝捐。 1 9 6 除了寻求海外资助外,戴希朱还曾于光绪三十三年( 1907)送四儿瑶 阶 往 荷兰西(即今印度尼西 亚),在戴希朱送别戴瑶阶的诗中曾告诫其子 “巨富由命得,小富由力寻。振其门楣事,举家望汝深” 1 9 7 ,由此可见戴 193 ,戴凤仪《松村诗 文 集补编》,页 104。 194 此信息从《诗山戴氏族谱》的八、 九、十修中 统计而得。 195 以上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2。 19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3。 19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74。 240 希朱对四子寄予的厚望,他送子出国的意图是希望其子能够去南洋经商, 以此光耀门楣。 实际上,闽南具有长期的海外移民传统,戴希朱所属的宗族亦不例外。 早在十九世纪末,戴希朱世侄戴金华便已成为菲律宾富商,并在戴希朱参 加会试时,动用自己的关系,推荐戴希朱于国师孙子受;1 9 8 戴希朱的近亲 中,其堂兄戴金苏亦曾长居台湾;1 9 9 至宣统三年(1911),戴氏族人中亦有 宗侄戴施泽由菲律宾回乡省亲,戴希朱还曾作《送译士施泽贤再侄如斐利 滨序》为其壮行。200 在这样的家族背景下,并没有迹象表明戴希朱在前一 时期主动参与了海外活动,虽然他并不拒绝有利的海外关系,但是其兴趣 点主要是在朝“入仕”。 在这一时期中,戴希朱与海外交 集开始增多,这也许多缘于相比此前, 戴希朱家道式微,经济紧张 2 0 1 。在族人出洋吸金的环境下,出于家族利益 的现实考量,戴希朱不仅在海外募捐,而且并不以望子“入仕”为期许, 而是送子出洋经商,以此主动地参与到一些海外活动中去。 19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4。戴金华生平 见《诗山戴氏谱志》。 19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3。 200 ,戴凤仪《 松 村诗文集补编》,页 150-151。 201 二十世纪后,戴希朱曾 面临过几次经济危机,《 自著年谱》中有所体现 。见 戴 凤 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34。 241 2.宗族实践 科举废除后,由于重心转移至地方的教育实践,戴希朱的宗教活动明 显减少,而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至宣统二年(1910)间,才有记录表 明,他曾参与过几次宗族实 践,分别是因移葬先室侯宜人,与枫树林姓争 讼;捐金赎诰赠布政司右参政广坡公祀田,以及鸠资复大宗祀田。2 0 2 从宣 统二年( 1910)八月,戴希朱在宗族实践的重心逐渐转向了重修族谱。该 月,戴希朱集各房长在大宗,议重新族谱;九月著修谱义例及目录;次年 正月组织修谱事,并增改义例,七易稿而成;二月正式开谱局。此后戴希 朱更是“专意纂谱”,诗山堂长之职亦“尽委绍箕代办”。 2 0 3 可见,宣统三 年(1911)后戴希朱的实践重心又从教育领域转向了修谱等处,这在下一 章将会详细论述。 由此可见 ,与二十世纪初前五年不同,戴希朱在科举废除后的活动主 要集中在教育实践上,宗教、税收、团练以及编纂县志的活动在后五年中 并未涉及,而他在宗族领域的实践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后期的 戴希朱则视 编纂族谱为主要的宗族活动 ;同时,科举废除后,戴希朱亦放眼 南洋,以 此寻求在地方实践中的 资金支持。 20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0-22;24。 20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4-25。 242 科举的废除对戴希朱影响颇深,也因此导致了他在地方实践的模式产 生 了 变化。绅士 -文人作为一个阶级,是始终反对废除科举的。但清政府 终于还是公布了废除科举的法令,此后绅士们机敏地停止了反抗。2 0 4 戴希 朱 的 例子亦应证了当时的这 一现象。然而,戴希朱“热衷于开办学堂”, 甚至“不惜自己花钱来办”,并不仅仅是因为“学堂也能授予毕业生进士、 举人和生员的学衔,另辟办学堂可以保存他们特权的新出路”, 2 0 5 他亦有 着自己的文化坚守。 根据学部的统计,1904 年,全国 学堂总数为 4,222 所,学生总数为 92,169 人;在 1909 年学堂为 52,348 所,学生为 1,560,270 人。2 0 6 单 从新式学堂的数量上看,学校教育有了长足发展,然而教育的内容并未必 发生了实质的变化。207 诗山学堂便是一例。无论是 1904 年与 1905 年间关 于废除科举制的政令反复,还是废除科举后的重开纳捐之例,清政府的态 度的前后不一,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威信。相比于前一时期国家权威的下滑, 加之新的教育制度未完善时便急躁地废除科举,这使得具体的教育实践中 204 费正清 编,中 国社会科 学院历 史研究 所编译 室 译《剑桥 晚清中 国史( 1800-1911 年)(下)》,页 440-441。 205 费正清 编,中 国社会科 学院历 史研究 所编译 室 译《剑桥 晚清中 国史( 1800-1911 年)(下)》,页 441。 206 费正清 编,中 国社会科 学院历 史研究 所编译 室 译《剑桥 晚清中 国史( 1800-1911 年)(下)》,页 440。 207 费正清编 ,中国 社会科 学院历 史研究所 编译室 译《剑桥 晚清中国 史( 1800-1911 年)(下)》,页 440。 243 暴露出种种弊端,而地方风气亦有所变。为解决办学弊端,维持地方秩序, 戴希朱试图利用新式学堂这一空间,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教化地方。他 建构了以孔子为宗、朱子集大成、欧阳詹为南安代表的文化谱系,以此为 学堂的主要教学内容,开展学堂教学。这体现了戴希朱的价值观,而他的 坚守亦表现于此。相比于前几阶段,这一时期的戴希朱,其价值具体呈现 怎样的特点,下一节将详细论述。 第五节.价值观 由上可知,在这一时期中,科举的废除对戴希朱的影响是巨大的,这 甚至影响了他在地方活动中重心的转移及实践类型的变化。然而,这十年 中,戴希朱的价值观与上一时期相比,依旧没有发生 变化,甚至在科举废 除前后的十年中亦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具体来说,戴希朱以理学身份为 认同,依旧秉承着主“敬”的原则,提倡孝悌的德行;并且在具体的实践 中,以维持纲常道义为己任。 戴希朱在《上观察彭向青师书》中曾表明自己专注于学校的教育,是 为维护纲常节义 : 244 “仪不才不德……归后自揣,以为富贵功名,必听天所命,纲常 道义,必尽我所属。大丈夫无益于世,便晏然为天地间一蠹。我既不 获展经略于朝廷,则凡有益于学校乡党者,当随分随力,热心做去, 以期有成,方不负天地所以生我之意。” 208 也出于同样的原则,加之当下“异教喧悠,正 学渐晦,窃不自量,欲 为明道计” 209 ,因此戴希朱著书立言以维护纲常。他近著有《四书阐义》, 《松村文集》、《松村语类》、《松村诗草》、《丰州、崇德讲义》等书,以 此 明正道。 210 其中《松村语类》、 《丰州、崇德讲义》散佚外, 《松村文集》与 《松村诗草》均收录于《松村诗文集》及其补编中,此二著作皆收录了戴 希朱生平的文章及诗作;《四书阐义》则作于光绪二十六年( 1900),光绪 二十九年( 1900)完成初稿,并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作序并付梓。戴 希朱于四书中将一些阐述“孔、孟、思、曾正旨”的观点记录下来,以自 《大学》至上《论》下《论》为序,汇著成帙。 由《四书阐义》中可见,戴希朱的核心价值观与前一时期相比,并无 太大变化,他依旧秉持主“敬”原则,提倡忠信孝悌的德行。例如,在解 释“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一句时,戴希朱指出了“敬”的 20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19-120。 20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20。 21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20。 245 重要性: “此节须以‘敬’字作主脑, ‘敬身’为‘自重’之本,有‘庄敬 日强’之功,自有‘庄重不佻’之度。能‘敬’则‘不轻,’不轻’则 ‘不威’、 ‘不固’诸病自去。 《鲁论》于‘弟子贤贤’章而次以‘不重’, 朱子《小学》于‘立教明伦’后而次以‘敬身’,皆是示学者吃紧工夫。” 211 不仅如此,在探讨“主忠信” 时,戴希朱亦表示: “‘五常’不言‘忠’,‘四端’不言‘信’。夫子独提‘忠信’为 学者主宰,以见能‘忠信’,则‘五常’、 ‘四端’之理毕贯也。此示学 者先入为主之方,与程子主敬之‘主’,同是一意。” 2 1 2 此类例证在《四书阐义》中比比皆是。同样,戴希朱对孝悌亦十分推 崇。在讨论“宗族称孝”时,戴希朱称“见得孝弟为‘行己’之始,虽才 21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76。 21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76。 246 未足膺使命,而能以此见称于宗族乡党,则大本已立,亦不失其为次。”21 3 也正因如此,戴希朱在为琉瑭戴氏作谱序时便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欧阳公曰: ‘谱图明,则子孙修饬,喜自树立。’苏眉山曰: ‘观 吾之谱,则孝弟之心,油然而生。’兹谱告成,我宗人展卷流连,知先 祖之美可为后世之鉴。因此而孝弟益敦,树立益钜。” 2 1 4 当知识分子尽力根据自己所理解的理学学说生活,这表明他们将理学 学说当成了自己的身份。215 从《四书阐义》中可以窥见的戴希朱的价值观, 而 戴 希 朱 五 十 岁 时 的 一 段 自 述 更 能明 确 地体 现 其 将 程 朱 理 学 作 为 身 份 认 同: “昔程伊川年逾五十,不求仕进。司马温公荐曰:程某力学好古, 安贫守节,言必忠信,动遵礼度,真儒者之高风。宋哲宗遂以伊川程 颐为崇政殿说书。昔朱紫阳年四十四,梁克家奏乞褒朱某。宋孝宗曰: 朱某安贫守道,廉退可嘉。遂有主管台州崇道观之命。今敬斋行义, 21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95。 21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120。 215 包弼德《历史上的理学》,页 97。 247 实于程予力学好古之言,朱子安贫守道之语,有合焉。” 2 1 6 同样的,戴希朱亦曾在诗作中表达了对他对程朱学说的认同,例如“四 217 218 面云山环碧翠,千秋道学仰朱陈” 以及“学跛程朱上,诗宗杜白间” 之 语。 其中,戴希朱更推出朱熹对于孔孟之道的传承以及程朱学派的发扬。 戴希朱曾在《募建兴诗社启》中指出“翊道统者莫如朱子” 2 1 9 ;而在《朱 陆 异 同论》中,他更是明确 提出不同于陆象山的“异学”,朱子学说具有 不 容 置喙的正统性:“朱子承孔、孟真传,日以主敬、穷理、反躬、实践 为功”,不仅如此,他还发表了“世无紫阳,万古皆学蔀”的评价。 2 2 0 同 样的,在宣统登基之时,因原名“凤仪”之“仪”与新君溥仪的“仪”相 犯,因此戴希朱“取半生诵法紫阳之意,易名希朱,盖欲希踪朱子”。2 2 1 可 见他对朱熹十分推崇。 不过,当科举废除之后,戴希朱在依旧推崇以朱熹为核心的程朱理学 的同时,亦试图突出孔子的文化及学术地位,以建立起由孔子至程朱的正 21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3。 21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257。 21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78。 21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102。 22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12。 22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1。 248 统价值谱系。 科举废除前,戴希朱便曾在《朱子升配议》中将朱熹视为孔子之后可 位 列 四配之人。在他看来,“周、程、张、邵诸子得千圣不传之绪,各有 阐明,然学之者失其真”,“使无朱子起而辟之、挽而正之,吾道 何以明如 日月”;戴希朱认为:“迨朱 子编《河南遗 书》,世始知伊洛得理之正。是 朱子羽翼圣经,昌明理学之功,固卓卓然超乎周、程、张、邵之上,而可 参诸颜、曾、思、孟之列者也。” 2 2 2 可见,戴希朱对朱熹十分推崇,他甚 认为“孔子集群圣之大成,朱子集诸儒之大 成。后人表章朱子,曾尊为三 代下小孔子……后君子升堂议礼,欲以一字括朱子之生平,或者称为‘集 圣’未可知也。” 223 科举废除后,戴希朱更是意图营建出朱熹传承孔子的文化脉络,他称 孔子为“人极之极” 224 ,而朱子“诚为孔子功臣”,因为就集注《四书》一 事 , 戴希朱认为“《四书》为孔、曾、 思、孟之道学所系,即尧舜以来相 传之道统所关”,而后人百般曲解,导致“孔子之道晦塞”,唯有“自朱子 折衷集注以汇诸儒之大成,吾道遂炳如日月,沛如江河,而毫无蔀障”。22 5 22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28。 22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228。 22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126。该文作 于 光 绪三十三年(1907)。 22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8-49。该文作于光绪三十二年( 1906)。 249 不仅如此,戴希朱曾在自己六十周岁时作自省诗,肯定孔朱的地位及贡献: “孔圣前庚朱后 庚,出为天下翊文明”;且表达“窃欲磋磨跛古贤”之志, 同时对后代提出了希望: “孔朱一脉任仔肩”,期待他们能够将孔朱的传统 传承下去。 226 戴希朱之所以在科举废除之后,于推崇朱子之外,开始着意关注起孔 子 与 朱子的传承关系, 其原因他曾明确提及:“科举停后,士溺于功利之 学,鲜有志于圣道者,予甚虑之。” 2 2 7 也正因此,他才会发出“我不祭诗 思祭圣,孔朱道脉仗谁持” 2 2 8 的喟叹。面对科举废除后世道的变化,戴希 朱曾言: “自时厥后,承学之士,衡文之师,兢兢奉《四书》本旨以黼黻 文章,越百余稔而罔改其常。迨至海禁大开,鼓簧夷教,艳上帝真宗 之说者,既薄《四书》为无奇;又值国事多艰,皇上锐意于废科兴学, 读钦定《章程》,非不孜孜以修身讲经为本。无如风气所趋,士多舍本 逐末,功利之念重,道义之念轻,格致之新学兴,诚正之实功废,而 《四书》遂等于具文。朱子尝曰: ‘海内学术之弊,不过江西、永康两 22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80-281。 该文作于宣统二年(1910)。 22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72。该文作于 光绪三十二年( 1906)。 228 同上。 250 说,若不极力争辩,道 无由明。’今夷教喧沤,甚于江西之儒释相混; 新书竞盛,甚于永康之义利双行。倘非有人焉,显为明辨而隐为扶持, 则圣圣贤贤之道,不几渐晦渐塞矣乎?” 2 2 9 在如此境况下,戴希朱试图通过学堂教育及作《四书阐义》以明“重 贤”之道。在学堂教育上,戴希朱试图通过强化孔朱谱系,来维持世道人 心,他将列孔子为主祀,朱子列于侧,以示其传承关系;同时,当诗山学 堂兴办音乐时,戴希朱亦分别作朱子、孔子乐章,以此教化生徒。另外, 光绪三十二年(1906),戴希朱付梓《四书阐义》,一方面是“意在尊崇先 哲,推阐本义,弗囿于常解” 2 3 0 ,一方面则是能够“明道”,以匡时势。这 正 如 他所概括的那样:“仪自知馊学謭材,不足阐《四书》之本意,而读 书观变,怃然有感于怀,故于诗山学堂,范以先贤名训,使 后生先识正学 之 权 舆;又阐绎《四书》,窃附臆说,使天下知重圣贤之宗旨,吾道庶有 裨万一欤!” 231 而戴希朱也的确是如此实践的。 此一时期的晚清,在西方思潮的冲击下,其文化亦更加多元,戴希朱 面对世风的这一变化,依旧坚持着理学的身份认同,并且试图通过教育及 22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9。该文作于光绪三十二年( 1906)。 23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126。该文作 于 光 绪三十三年(1907)。 23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49。该文作于光绪三十二年( 1906)。 251 著书的方式,来营建并强化传统文化的谱系,以加强传统价值观的正统性, 以此努力扶翊“世道纲常”,即维持他心中理想的社会秩序。 同样,秉持着这样的价值观及期许,戴希朱曾通过写劝世书的方式来 扶纲翊纪,并以明正学为己任。光绪三十一年( 1905)后,戴希朱几乎每 年正月均书名训百幅以劝世,或劝世人善孝,或望国家中兴,这样的行为 在此前是并未发生的。232 宣统元年(1909),当尤溪拔贡马传经来访时,戴 希朱曾撰句云“天意辟斯文,后庚继明,前庚益显,鲰生亦庚戌嫡派,躬 承欲挽狂澜为东障;地灵锺上哲,文山启瑞,诗山办香,末学瞻山斗渊源, 首 溯 每思徒步谒南溪”,其用意“一则明其私淑之意;一则掂出近来异教 争鸣,日以诋异端,明正学为己任”。 2 3 3 可见在文化不同于往日的当下, 戴希朱亦不忘与抱有相似价值观的同侪互动,且体现了他自己以“明正学 为己任”的决心。 除了对文化的看法外,戴希朱对国家的态度又是如何的,这是否与也 他的价值观相关 ?实际上,经历了辛丑条约的清政府,无论从经济层面还 是政治地位上,其影响力都大不如前,加之如废止捐纳法令的未实行 ,以 及废除科举的政令反复,国家权威亦大大受损,这亦加剧了地方的 不稳定。 然而,由于清政府依旧统治着中国,因此清廷的权威依然存在,进入国家 23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2,18,18,21,23,25。光绪三十二年( 1906) 除外。 23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3。此为宣统元 年(1909)年谱记录。 252 系 统 依 旧 对 戴 希 朱 一 类 的 地 方 士 绅具 有 着 一 定 的 吸 引 力 。 光 绪 二 十 九 年 (1903)虽然是科举废除前,戴希朱最后一次晋 京赴考的时日,但是此后 的宣统元年(1909),当新帝承先帝遗旨,据张之洞奏,谕令天下举鸿博, 戴希朱在福建地区入选时,亦“始有应徵意”: “至是,王公锡藩号季樵,首荐福建人才六名:首林纡、次吴曾 祺、次严复、次愚名,次张琴、次林传甲。将于十月召试。泉州只徵 愚一名。予无意功名久矣,至是始有应徵意,遂改断烟瘾,日夜磨励。” 234 入选后的戴希朱曾作《皇上谕举博学鸿词科闻王季樵侍郎荐予应举喜 而有咏》一诗:“名山养晦五句余,鸿博殊科忽荐予。二百年来今特旨山, 七千里外俟徵车。北部幸遇真知己,东观惭多未见书。经席人师非易副 , 簪 毫 何以对彤除!”尽表自己的喜悦之情。虽然因“八月张相(张之洞) 疾笃” 235 而停试,但由此 可见,这一时期的戴希朱并非完全无意于入仕, 一旦国家给予这样的机会,他依旧会欣然前往。 同年三月,当新皇下诏举孝廉科时,戴希朱亦想办法使其 长子戴绍箕 23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2。此为宣统元 年(1909)年谱记录。 23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2。此为宣统元 年(1909)年谱记录。 253 举为方正孝廉。据戴希朱记载: “三月,叶君福钧到诗山与诸绅议举绍箕为孝廉方正。初,新皇 下诏举孝廉科。叶君福钧与诗山诸绅议举绍箕,子谢不敢当。叶君等 固请,并撰公禀。予不敢重违其意,乃达于黄厚甫师,师毅然自许为 禀首。” 236 上文记载出于戴希朱之手,而实际上,叶福钧为诗山学堂教习 ,而黄 厚甫亦为戴希朱之师,因此,虽然不能肯定戴希朱是否在推荐其长子为方 正孝廉时出过力,但可以确定的是,戴希朱为此事而感到高兴,所以他不 仅亲自主持因“长小儿绍箕新充恩贡,遵例竖旗”的仪式,而且还在次年 自己生日之际,不忘树立戴绍箕恩贡的旗匾。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入国家机构的问题上,戴希朱并没有排斥新式的 官职。宣统二年(1910),戴希朱曾命其子戴绍箕赴考法官一职: “七月,命绍箕晋京考法官。时筹备立宪事件甚亟,首在明法律。 绍箕以直隶州判与考法官。二埸俱洞悉无遗,草榜列第十九名。漳、 泉.永三属惟箕入选,同乡京宫咸谓决中的矣。不意尾场口述错一条, 23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1-22。此 为宣 统元年(1909)年谱记录。 254 被黜。诸友皆为不平。” 2 3 7 由上可知,此时国家仍具有一定的权威,因为提供的官职及名誉,对 于知识分子而言依旧具有着吸引力。而戴希朱遵从政令改诗山书院为诗山 学堂,一定程度上亦应证了这一点。同时,废除科举后,戴希朱并不同于 此前,在汲汲于科考入仕与关注于地方间游走,此时的他亦更切实地为家 人的生计打算。戴希朱不仅鼓励长子戴绍箕赴考法律,还送四子瑶阶赴菲 律宾经商,相比于此前的生活模式,这一时期的戴希朱 及其家人的生存图 式更加多样化。 以上材料表明了一个问题,即是在科举废除后,地方上呈现出 一个趋 势,即类似戴希朱一样的地方士绅,必须寻找科举之外的谋生之路,这导 致无论是士绅本人,还是士绅家庭,其发展模式已不同以往较为单一的图 式,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便是科举制度的废除。 虽然清政府试图以新学堂来代替科举制,但却没有能够真正建立起一个能 够等同于科举的、完善且有影响力的新制度,因此必然导致民众在物质以 及精神上的不安定感,而这则又会加剧国家的不稳定性,戴希朱笔下关于 世风变化的记录便证明了此时国家并不稳定的现状。 在这样的背景下,戴希朱对国家情势有着怎样的见解呢?这一问题在 23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4。此为宣统元 年(1909)年谱记录。 255 他的《与戴侍郎论变洋制之非书》中有了答案。光绪三十年( 1904)时张 之洞制军奏改洋式一摺,凡官民概行剪发、变改洋服,将于明年元旦举行。 238 戴希朱闻电后,针对这一事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皇上发愤自强,厌旧图新,锐然有曲突徙薪、亡羊补牢之想, 固中外臣民所共知。为当国之柱石者,正宜启沃以唐虞三代之道,鉴 戒于秦、汉、唐、宋、元、明之失,斟酌乎中学、西学之异,变古、 变今之权;以中国创制为本图,以外洋机巧为末务。用新法而不悖于 理,如历算、气化、声光、电胎 诸学,日新月盛,实洋人之所长,变 而从之可也。由旧章而允衷诸正,如朝衣,朝冠、朝珠,朝裳、翎毛、 影帛诸仪,璀灿堂皇,实列祖列宗之宏制,变而改之不可也。” 2 3 9 戴希朱在此明确地指出了他在中外问题上“中体西用”的态度,认为 在 中 兴国家时,应“以中国 创制为本图,以外洋机巧为末务”,传自三代 的、作为“国本”的创制,在戴希朱看来是不能够变更的,这与他价值观 中所坚持的“回向三代”的治世理想相契合。而在戴希朱动员乡人团练时 亦进行了关于“中体西用”的论述: 23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1。 239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补编》,页 111。该文作 于 光 绪三十年(1904)。 256 “曩者,集子弟而宣讲于斯,欲以忠信礼义立其体也;今者,集 子弟而团练于斯,欲以甲胄干橹壮其用也。” 2 4 0 正如上文所展示的,戴希朱并不完全排斥西方文化。例如,他曾作《眼 镜 》 一诗钦叹其神奇:“谁使花花眼,双眸炯炯然。无云生叆叇,有月照 媸妍。” 241 而戴希朱鼓励长子绍箕考法律亦可以作 为明证。当然戴希朱亦 不能完全接受一些现被证实的事实,比如他并不认为 地球是圆的,且曾作 《地球辨》引经据典驳斥之 2 4 2 ,戴希朱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地球为圆” 的观点与他所执着的、亦是其价值观来源的经典中的记录相矛盾。然而不 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大到对待中西文化,小及看待具体事物,还是持有的 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态度上,戴希朱都秉持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 点,而这亦不与其秉承的价值观相矛盾。 由上可知,这一时期的戴希朱依旧以程朱理学为其身份认同,并视朱 子为其学习典范;当科举废除后,戴希朱不仅依旧维系着以程朱理学为核 24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150。该文作于光绪三十一 年 (1905)。 24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278。另“叆叇”指眼镜。该 文 作 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 24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63-66。该文作于宣统二年。 257 心的价值观,还试图营建一个正统的价值观谱系,以此在文化上“明正道”, 教化地方,维系纲常;同样,在面对国家问题时,戴希朱亦坚持在不违背 与其价值观相契合的“国体”之前提下,能够以西学为用。因此,无论在 文化还是国家层面的问题上,戴希朱均以自己的价值观为行事准则。不过 在这一时期,我们虽然能够明确戴希朱试图以自己执着的价值 观为原则, 来填补科举废除后出现的空白,维持日益混乱的社会秩序,但似乎并不能 明确判断戴希朱心中的天平上,文化与国家孰轻孰重。而这个答案将在下 一章揭晓。 杜赞奇曾经指出,中国经济的现代化、民族的统一和国家政权的建设, 这些要求并不像欧洲那样来源于自身内部的发展,而是来自外界的强求。 所有这些因素都要求政府培养一批地方领导来实现国家目的。2 4 3 而一直以 来,清政府均是通过科举的方式来培养并选拔地方领导人,当科举于 1905 年在较为急躁的情势下被废除时,亦带来了种种社会问题。众所周知,当 政权交替时,为避免社会和法统危机,地 方领导层的重建必然先于近代政 权对传统权威的破坏。244 同样,政府在试图废除一个长久施行并广为大众 所接受的制度时,应该在推行新制度后,等待着经历完一个平稳过渡期以 243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页 3。 244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页 3-4。 258 进一步完善新制度,并使民众做好充足准备接受该制度,此后再废除旧制 度,方能够避免社会危机。废除科举制的过于急躁,以及这十年中清政府 政令的反复,使得国家权威进一步受损,外患之下的内忧亦因此加剧。 在这十年中,在思想上,戴希朱依旧坚持以理学为核心的价值观,并 且更为鲜明地视理学为身份认同。而在行动上,戴希朱的活动重心已经完 全置于地方,只是由于科举 废除,他在科举废除前后的地方实践模式产生 了较大的变化,后期的戴希朱主要将精力集中于诗山学堂的建设,这并不 仅 仅 是因为新式学堂可以“ 保存他们特权的新出路”,更重要的是,戴希 朱可以通过教育空间,将自己所执着的价值观,以孔朱谱系的方式呈现给 生徒,并用写劝世书等方式,来实现教化地方、维持地方社会秩序的目的。 正如孔飞力所认为的,尽管晚清帝国的行政机构在逐渐瓦解,但旧秩序的 重要基础,即地方士绅的权威却未动摇。2 4 5 对科举废除后的南安地区而言, 正因为有一批如戴希朱般拥有道德理想并躬身实践于地方的士绅,以及他 们不懈的努力,南安乃至与之相类似的地区才能够依旧在此后的几年中较 为安定。而当清政府的政权不复存在时,以戴希朱为例的 地方士绅又将怎 样自处,并在地方上发挥作用呢?这在下一章 中将会详细论述。 245 孔飞力《晚清之叛乱及其敌人》, 页 229-237。 259 第五章.最后一份坚持:新政权下的自 处(1911-1918) 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此后中 国局势在几个月中发生了剧变。从荫昌的督师南下,袁世凯东山再起并逐 步控制北方,到南北议和以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最终至宣统三年十二 月二十五日(1912 年 2 月 12 日)清帝逊位,中国政权完成了更替,统治 中国二百六十八年之久的清政府正式覆灭。 1 从清朝灭亡至戴希朱逝世 2 的这段时间中,他对于国家的剧变持有怎样 的态度?怀着怎样的价值观?在具体的实践中,他进行了哪些活动? 下文 将会针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 第一节.文化与政权的抉择 在辛亥革命至清帝逊位的时间段中,戴希朱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几年 1 ,《清史稿》,页 996-1006。 2 戴希朱于民国七年(1918)农历 8 月 21 日去世 。见《诗山 戴氏谱志》,卷 11,页 86。 260 前,当德宗与慈禧去世时,他曾在明伦堂为此事而哭,并 在诗山学堂设坛, 率诸生行国丧之礼。 3 而此时的戴希朱,并没有组织或参与反对民国或悼 念清王朝的任何行动,相反,他的态度似乎是在观望与等待。戴希朱从辛 亥年(1911)四月至甲寅年(1914)间,中止了年谱的书写,这可能是出 于他的政治敏感性,通过减少文字证据的方式,来避免后期当权政府的政 治清算。然而从戴希朱后期整理集结的文稿中,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在这 段时间中,戴希朱经历了对新政权抱有希望,到失去期待的过程,这一态 度的变化亦应证了在文化与国家的抉择中,戴希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而非后者。 辛亥革命前夕,戴希朱曾经对清政府统治下纲常的破坏提出过不满。 他在《凤 山寺禅房一梦》中曾写道:“纷纷世宙竞维新,我国纲常到此湮。 枯菀炎凉都是梦,只留忠孝古今春山……热心兴学出先皇,深望中华日富 强。不料养成迷梦辈,可怜何日刷朝纲?”4 不仅如此,他还曾在文后写下 “人心变极,清朝亡机已现,空唤奈何” 5 之语,这表明在戴希朱看来,传 统道德秩序的破坏,是清朝灭亡的征兆之一。 具体说来,从教育方面看,戴希朱根据自己建校六年的经验,曾经感 叹道:“中西立校六春秋,溃败人心若置郵!胆敢伦常违孔训,空教理化 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1。 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286。 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287。 261 学欧洲。根株坏尽知将萎,斤斧陶成势易修。敬告维新诸督学,如何善后 亟筹谋。”他在夹注中认为,科学章程“改正亦易,要在重本轻末”,而“本” 则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而建立起的纲常。由于清政府在办校过程中对“本” 的关注度不大,学生对纲常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因此,戴希 朱见“学堂生 徒变成无君无师”时,便发出“早知清之气运将尽,然不料其速败至此也” 的喟叹。 6 也正因如此,当辛亥年农历八月后革命军兴起时,戴希朱曾有 “日闪华旗新气象,云开汉族旧江山”、“古今名号使人兴,复汉为名足动 情”、 “不识革军诸侠烈,可能从此庆升平”7 的感怀诗句,这些文字均表达 了他对于革命军寄予了一定的期望,也说明了他并不完全反对新政权代替 旧政府。戴希朱之所以持有这样的观点,是因为清政府在后期实行新政的 统治中,对于戴希朱所执着的纲常节义并不像以往一般重视,而将更多精 力放在了接受并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上。 不仅如此,辛亥革命爆发初期,戴希朱曾产生过希望,因为他寄予革 命军能够传承汉文化精髓,并重振纲常。戴希朱曾在《感怀》诗中写道: “堂堂中国胜强夷,凛凛纲常山不移。只好自家由秩序,那堪平 等视亲师。礼隆贴妁何严也,节励冰霜忍废之?风俗隆污关治乱,寄 6 以上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 编》,页 289。 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288-289。 262 言新学善维持……黄农古国五千年,专制威棱太崭然。一旦掀开民主 义,也须斟酌治中权。君轻民贵言师哲,变夏用夷法岂贤?到底孔周 光日月,未容尽弃仿蛮天。” 8 维系社会秩序的道德规范不能够丧失,不仅新学要起到维持纲常的作 用,在讲求“民主”的政治体制中,也需要斟酌不放弃中体,弘扬“孔周” 为核心的传统文化。 清帝逊位标志着戴希朱近乎一生时光见证的政权走向了终结,此时他 的心态并不平静。他感叹“卫国良难惟卫道”,并表明“著书留待后贤删” 是自己以后的一个生活方向。实际上,戴希朱对于逝去的晚清王朝还是有 所 依 恋,戴希朱曾表示:“我亦轩辕之子孙,遗民犹得驻中原。普天同喜 迎新政,边地宁忘感旧恩?” 9 戴希朱所持有这样的态度,并不是因为他对国家层面的清朝政权还怀 有 留 恋,而是因为自己所执 着的纲常已规范了“君臣大义”。戴希朱曾明 确 指 出在新旧政权更替下自 己的态度:“读圣贤书六十年,君臣大义早昭 然。簪缨曾 荷荣三代,山岳何容戴二天?金阙未携当国印,黄冠聊作故乡 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289。 9 以上诗文见,戴凤仪《松村诗文 集 补编》,页 290。 263 仙。蕺山赴义船山隐,担荷斯文亦仔肩。”10 出于对传统道德规范的执着, 戴 希 朱认为如王夫之般归隐 著书乃能成全纲常所指的“君臣大义”,而这 也是他意图归隐的主要原因。 同时,使戴希朱坚定不事奉 新政府的另一原因,便是新政权对于他所 执着的传统文化的不重视乃至摈弃。戴希朱曾在新政府建立之初指出: “新 学皇皇海内同,有心述圣亦无功。欧风美雨今时尚,祖孔宗朱古道穷。漠 帜人方扬蓟北,狂澜我独障川东。欲知吾道何时显?等待斯文日再中。” 1 1 新政府对于欧美之风的推崇以及孔朱之道的忽 视,也成为戴希朱逐渐对新 政府丧失信心的原因之一。 从壬子年(1912)至甲寅年(1914)的三年间,虽然戴希朱亦曾与友 人提出“家国前途勉力持”、“寄言家国力维持” 12 等劝勉为国出力之语, 但这段时期中,听闻小学校定章不读四书六经,以及大成殿春丁缺祭,秋 丁礼用三揖,乐用风琴这两件事后,戴希朱逐渐不再期待新政权能够重振 纲纪;对于此二事,他不仅“黯然伤之” 13 ,并作诗二首来表达自己的看 法。在听闻小学校不读四书六经时,戴希朱认为: 10 以上诗文见,戴凤仪《松村诗文 集 补编》,页 290。 11 以上诗文见,戴凤仪《松村诗文 集 补编》,页 290。 12 分别出自《晤孝廉胡济川》及《赠佐 治陈赞墀》二诗,见 ,戴凤仪《 松 村诗文集补编》,页 306,308。 1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7。 264 “经书祸莫惨于秦,不圆近制横更横。祖龙焚毁视书重山,今时 废置视书轻。意谓西史东文册,即可富国可强兵。何用拘拘旧经籍, 晒人岁月迟人程!岂知枝存本先拨,枯根那得长向荣?岂知助长苗胥 揠,苗槁自然旦夕倾!学校养成桀骛辈,国家安能致太平?始皇废书 已不祚,当今雄侠谁比衡?太刚必折极必反,反正只须一变更。况乎 四书如日月,日月偶晦终复明;况乎六经如江河,江河偶淤终重清。 天道凝积乃丕发,圣道湮郁乃大行。请看三年五稔后,群经必有研磨 精;请看乾清坤夷后,车书必遍五洲氓。蚩蚩人多不知量,难逃蔑经 之罪名。” 14 戴希朱驳斥了时人的观点,他认为四书六经乃国体之本,单单学习西 史东洋文册并不能富国强兵,相反,学校的桀骜之 辈并不能致国家太平, 唯有承载纲常的经典不会因时代的晦暗而失传。因此,戴希朱在访问道南 学堂时提出了自己对于教育的观点,即不能完全西化或者顺应时代风尚, 而应保持中庸之道,并坚守“正学”: “文靖声名外域知,变夷岂肯变于夷?不图西史东文册,移我执 1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296。 265 中学圣基……太息蛮风世共趋,几忘中立是真儒。课斋试问书盈尺, 曾有道南讲授无……力挽狂澜望有人,源头清处自无尘。何时异派湔 淘后,还我南来二脉真。” 1 5 同样,在闻大成殿缺祭一事上,戴希朱也感叹崇尚西学的世风之变: “参天赞地是宣尼,翻天覆地是今时。大哉孔子乾坤子,万世垂 宪夫何疑!不图乾坤际闭塞,圣人亦有尘劫期。铜驼荆棘鼎龙去,麟 笔书春遭诟疵。基督风行盟会炽,欲驾素王而上之。或谓孔门尚君主, 不符民主诸时宜;或谓孟门知民贵,犹胜尊王先圣师。异言喧豗遍遐 迩,四海陆沉谁撑持?小丑乘风竞煽动,大成殿上弥凄其!春丁庙廊 尽黯淡,钟虞空列无笙诗;秋丁傲夫三长揖,风琴山喧闹非乐司。哀 哉中华一神圣,变夷人忽变于夷!老夫怵目剧心久,斯文坠地偏如斯!” 16 在这样的世风之下,戴希朱坚持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298。 1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297。 266 “尼山道大本能容,非礼谅不增吐弃;尼山造化在其手脚,颓波 转移正易易。矧乃圣道明如日,光照 能开四夷智;矧乃圣道涵如海, 流泽将溥五洋利。今时夷教来乱华,俾夷粗知我大义:异时孔教遍全 球,诸夷益知道无二!天地大阖乃大开,圣道大亨先大闳。行见万里 会车书,万仞宫墙万国地。凡有血气齐尊亲,圣人参赞极能事。何必 一时伤道穷,顿忘万世大位置!” 1 7 正因为新政权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戴希朱也因此对新政府愈发没有 好感。癸丑年( 1913)年末,当政府招用旧时科举中人时,戴希朱拒绝了 入 仕 。据戴希朱记载,当时 诸生曾相与请 求戴希朱 曰:“文明世界,可以 出 而 仕矣。先生胡弗筹所以 出山之策,俾诸生有所倚赖。”戴希朱则“以 老 耄 无能辞之 ,诸生犹殷般劝驾”,因此吟《却诸生劝予出山之议》的七 律以却之。他在该诗中明确表达了视纲常为无双珍宝的核心价值观,以及 在此价值取向下的遗老身份: “空谷幽音自有真,诸生何用劝频频!但操一管江淹笔,不作四 朝冯道身;公署簿书排限苦,名山著述行余春;一时荣耀终朝露,万 古纲常不世珍;朱绂易为新贵客,黄泉难见旧知人山;梧桐萎地谁栖 1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297-298。 267 凤?郊栅非时欲闭麟;枋得自称宋处士,渊明僉诔晋遗臣。愿君呼我 清遗老,犹胜皤皤列缙绅。” 1 8 综上可知,在国家与文化的抉择中,对戴希朱来说,后者显然更重要。 辛亥革命前夕,实行新政的清政府对于纲 常的不够重视,使戴希朱在革命 军兴起之际甚至寄托新政权能重振纲常;虽然在清王朝覆灭后,戴希朱表 明了退隐的态度,然这亦来自于他对“君臣大义”之纲纪的尊崇。因此, 在甲寅年(1914)当听闻有前清八旗旧臣复仕民国时,戴希朱曾慨叹其晚 节不保,紊乱纲纪,并发出“我国纲常孰仔肩” 19 的喟叹。当在新政权的 统治之下,戴希朱所执着的纲纪依旧紊乱,推崇的道德秩序仍未被维持之 际,他便不再对新政权抱有幻想,义正言辞地拒绝出山,以此维护心中的 纲常。 因此,与其称戴希朱为晚清的遗老,不如说他是传统文化的遗老更为 确切。具体来说,戴希朱对政权 的更替的关注度并没有自己对于文化的执 着于追求高。当袁世凯谋成帝制时,戴希朱并未欢欣鼓舞,反以“洪为三 水一共,或将白水应真人;宪寓一王四心,何似素王皆悦服”之语讽刺“洪 18 以上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 编》,页 311。 19 原文 为:“大 息龙 湖鼎 已遭 ,不 图鹧 鹭复 班联 。 毛生檄 捧亲 虽老 山, 冯道 官多 节 未坚;此去应编贰臣傅,再来不值 一文钱。八旗 苹胄犹如此,我国纲常孰仔肩?” 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322。 268 宪”名号;20 张勋的复辟亦未引起戴希朱的关注,相反,在复辟期间,他 正在处理与维持恢复欧阳古地之事。21 由于对理学之“道”的文化追求胜 过对政权的依恋,甲寅年(1914)元旦之日,戴希朱还曾对未来政府提出 期待: “世有兴王将重道,文宣化及五洲民。”22 希望将来的执政者能够重 视维持纲常之“道”。同时,戴希朱 曾明确地说过: “天生人,而立之君师, 以治统治一 时,尤必以道统明万世。” 23 此即所谓的“纲常万古,自永乾 坤”24 。 由此可见,戴希朱所尊崇的并非是一朝一代的政权或制度,维系 心中的纲常才对他来说才是最为关键的。 实际上,与前几个时期相比,从辛亥年(1911)至戴希朱去世的这段 时间中,戴希朱心中纲常之“道”的核心价值观 并未发生变化。他依旧推 崇孔子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视朱熹为孔子之后的集大成者,并将以朱 熹为核心的程朱理学视为正学。 戴希朱曾在《松村诗草 》的序言中提及自己的文化理想:“希朱自髫 龄读书,留心正学,性理、古文、仰钻半生,意欲与韩、柳、欧、苏之文, 阐孔、孟、程、朱之理。” 2 5 其中,他对孔子及朱子尤为推崇。戴希朱曾以 2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2。 2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5。此事件下文 将会详述。 2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312。 2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219。 24 ,戴凤仪《松村诗文 集 补编》,页 133。 2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173。 269 “我不觅神仙,希踪在圣贤。居夷浮海志,尼父创于前!”26 的诗句表达其 对 孔 子的尊崇,虽然他自嘲 “尊孔予无韩愈功”,但亦表达了“只有松村 双管笔,权为砥柱障川东”的决心;27 正因有这份尊孔的执着,戴希朱在 此 后 的立国教之争中力挺孔 教,并在“夷风日炽、圣道日熄”的世风下 , “祷于南安孔庙,愿圣人命生一子,将来能扶持孔道” 28 。 对于孔子学说的具体理解,戴希朱认为: “孔子之教,以道统维治统于不敝者也。尧、舜、禹、汤、文、 武、周公递衍之心法,即治法也。孔子以师儒 肩其道而集其成,始于 格致诚正,终于修齐治平,皆实践也,非若老氏之虚无也。始于子臣 弟友,终于忠孝仁义,皆明伦也,非若佛氏之蔑伦也。始于主静立极, 终于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鬼神合其吉凶,皆圣化也,非若犹 太、基督诸教之藉上帝以欺人,屏鬼神为迷信也。其道至大至精,至 中至正,由之则治,不由则乱。自汉以来,凡君相士庶之稍知治道者, 莫不以孔教为宗。” 29 2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299。 27 以上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 编》,页 326。 2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5。当是时为丁 巳年(1917),即民国六年。 2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219。 270 在戴希朱看来, 孔子学说中的“道统”观,有着“实践”与“明伦” 的解释,这 传承了戴希朱所宗的 程朱理学 观。在此前的几个阶段中,戴希 朱对“实践”之功十分推崇,并且重视“明伦 ”之义,这一时期的戴希朱 依 旧 保持这对程朱理学的执 着。他曾坦言:“窃为鲰生诵法程朱,倦怀君 国,倘得因此而有裨补于时,表见于世,亦足偿平生愿也。” 30 不仅如此, 他亦表示“私淑紫阳为正声” 31 ,其友人亦评价戴希朱 一生“旦明力主程 朱敬”,称赞其 为“诗山一老翊纲常” 32 。其中,戴希朱对朱熹尤为推崇, 他曾言“乾坤不没紫阳笔,永与乾坤万古馨” 33 ,并认为朱子的诗作亦是 正音:“敦厚温柔三百篇,漠唐以后少真诠。紫阳诗旨葩而正,四始造音 赖此传。” 34 对于程朱“正学”的理解,戴希朱依旧传承前几个时期的观点。他于 乙卯年(1915)在泉州 城与友人论争理学与禅学之别时,曾经再次明确指 出他对于程朱理学的理解。他认为: 30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补编》,页 123-124。 3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26。该诗作于甲寅年( 1914),即 民国三年。 3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03。该诗作于癸丑年( 1913),即 民国二年。 3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307。该诗作于癸丑年(1913)。 3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311。 271 “禅学言静,乃是弃书绝虑,兀然无为,遁入虚空一路去。吾儒 言静,则含有敬的意在裹许。 《大学》曰: ‘定而后能静。’朱子训: ‘心 不妄动。不妄则静,而敬在其中矣。’ 《太极图说》曰: ‘定之以仁义中 正而主静。’其所以能之人极者,是廓然大公,澄然无欲的境界,非如 禅家之兀然无为也。张子终日正襟危坐,虽是静处一室,而常存敬畏 之心, 非如禅 家之 遁入 空虚也 。程 子曰:‘性静 者可以 为学 。’又 曰: ‘静然后见万物自然皆有春意。’是于静坐中,体会圣贤道理,确有心 得,非如惮家之弃书绝虑也。大抵正学与异学之分,差之毫厘,谬以 千里。何得云‘无甚异’?” 3 5 戴希朱认为,与禅学不同,理学的真正道义 是,在“敬”中澄然无欲, 体会圣贤之理 。其中“敬”是理学的关键,这与他在此前对于程朱理学的 解读一脉相承。 由此可见,戴希朱终其一生,其核心价值观并未发生变化,他尊崇孔 子及其集大成者朱子,并以程朱理学作为其身份认同。而在清王朝覆灭后 的几年中,晚年的戴希朱,以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具体采取了哪些 行动,来维持他所坚守的世道纲常呢? 下几节则试图回应该问题。 3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1。 272 第二节.混乱秩序下的自救 由辛亥革命至戴希朱去世的近十年间,中国社会显示出较为动荡的局 面。清帝于 1912 年 2 月 12 日宣布退位的三天后,袁世凯在北京就职。民 国的最初两年中,在立宪政府的管理之下,政治组织激增,各省享有自治。 可以说,早期的民国,实际上是各省的联盟。36 执着于中央集权的总统袁 世凯难以忍受权力的分散以及地方的自治 ,民国二年(1913)3 月 20 日, 袁世凯暗杀宋教仁,并于四月初军事包围湖北。 37 该年 4 月 27 日,袁世 凯签订了“善后大借款”之条约,以此有足够的资金后盾对抗国民党。这 迫使李烈钧等于民国二年(1913)7 月 12 日在江西宣布独立,发动二次革 命。由于作为据点的上海等地未被攻克, 起义在几周后便宣告失败。 38 获胜后的袁世凯,开始招手将联邦制政府改组为中央集权政府 ,然而 却没有获得预期的支持。39 因此,袁世凯试图通过帝制提升支持率。民国 四 年 (1915),在 签订中日 “二十一条”后 ,袁世凯以“帝制有助于对抗 日本”为诱因,于该年 12 月 12 日宣布恢复帝制,这直接导致了护国运动 36 以上参见费正清编,杨品泉等译《 剑桥中华民 国史( 1912-1949 年)(上)》,( 北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页 233-237。 37 费正清编,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华 民国史(1912-1949 年)(上)》,页 252。 38 费正清编,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华 民国史(1912-1949 年)(上)》,页 257-259。 39 费正清编,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华 民国史(1912-1949 年)(上)》,页 264-274。 273 的爆发。12 月 25 日,蔡锷在云南起义 ,发起讨袁运动。该运动于民国五 年(1916)三月,以蔡锷同陈宦、冯玉祥达成和解告终,其结局可以被认 为 是 护 国 军 战 胜 了 袁 世 凯 在 四 川 的势 力 。 由 于 地 方 社 会 及 国 际 舆 论 的 反 对,袁世凯于当年 3 月 22 日宣告重新回到总统位置。然而,六月初,当 袁世凯还在考虑去职方式的问题时,便因尿毒症去世,这使国家陷入更为 混乱的状态。 40 当时未被北洋军占领的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南方四省形成了一个 集团;长江下游以冯国璋为中心;北京的段祺瑞重新任职,并担任内阁总 理;张作霖亦在东北的满洲各省形成了一股势力。而在民国六年( 1917), 北京和广东甚至分别成立了一个政府。袁世凯去世后,自由主义的舆论还 未在制度上取得优势,军事霸权主义便占据了主导地位,追求自我生存利 益的军阀时期便开始了 ,这一割据的时代在戴希朱去世的十年后才终结。 41 由上可知,在戴希朱晚年的近十年中,国家一直处于混乱状态。最初 的各省自治时期,松散的联邦使中国处于衰弱的无防御状态;袁世凯镇压 二次革命后实施的集权统治并未真正树立国家权威,获得人心;恢复帝制 的政治举措更使国家再次陷入动乱,而袁世凯去世后的军阀割据,更是进 40 费正清编,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华 民国史(1912-1949 年)(上)》,页 276-283。 41 参见,费正清编,杨品泉等 译 《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 年)(上)》,页 316-357。 274 一步削弱了国家的权威。可以说,相比于中央集权相对高度统一的清王朝, 民国初年的国家权威甚至还远不如晚清最后十年中树立的国家威信。 晚年的戴希朱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威信极度缺失的 年代。这一时期国家的权威 大不如前,因此也导致了信仰的多元化以及地 方的不安定。在戴希朱看来, “今天下新学喧腔,争尚绮语”42 ,在这个“欧 美风雨今时尚” 43 的时代,他所坚守的“纲常”已逐渐崩坏。他便曾发出 “今日满城夷教炽,仔肩正学望何人” 44 的感慨。 除了纲常的破坏,地方也呈现出不安定的情势。民国四年( 1915)南 安诗山地区就曾被土匪陈宗仪扰害,时任县令的马叔文在剿匪过程中险些 被围;当年农历九月,戴希朱好友岁贡生陈宗尧更是惨死于匪盗刀下。45 直 至戴希朱去世,南安匪患一直未平息。匪患之外,国家战乱亦破坏了地方 的安定。袁世凯恢复帝制后,革命军谋 攻泉州,诗山亦不靖。据戴希朱称: “时有外洋革命党人与本地人联合将攻泉州。董晋江先发制人,泉州以靖。 而革命军仍在安南永等处活动。”46 。此后,革命军在袁世凯去世之前声势 日益壮大,虽然黎元洪的继任让稍稍稳定大局,但地方依旧不靖。同年农 4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376。 4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290。 4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314。 4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0-31。 4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3。 275 历七月初,革命军攻占诗山学堂,戕伤警察局;八月初二至初五,北军、 监军与革军大战于刘林、山头一带。诗山人被监兵妄杀者十一人,劫夺者 十 数 万金,戴希朱不仅感慨 “兵甚于匪”,此可谓“诗山数百年来所未有 之奇祸”。 47 面对世道纲常的破坏,以及地方遭遇的灾难,戴希朱试图从地方入手, 以维护社会秩序 。戴希朱一直没有放弃对执着于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他曾 言“异教喧豗今日甚,还期同志振纲常 48 ”; 并且表示“天遣诗山留一老, 中流有柱挽狂澜” 49 。在具体的实践上,戴希朱 秉承着关怀 地方的 视角来 表达并施展自己的抱负的。他曾表示: “立德不在成名,德盛不在时隆……今纵非科名时代,非明隆际 会而苟有‘庸言信,庸行谨,闲邪存诚,德博而化’者,是亦人中之 龙也……无大人之位而有大人之德也……使今当文运休明之时,安知 吾南无千人英、万人杰,足与曾、石、黄三先生并驾而为四乎”。 5 0 不难看出,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的其他时期相比,此 一阶段的戴 47 同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33。 4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303。 4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317。 50 以上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188。 276 希朱的活动重心依旧置于地方,体现了 强烈的地方意识。在具体的行动上, 戴希朱一面努力维持着地方的稳定,消解不安定因素;一面在地方上实践 自己的价值观,以改变世风,维持纲常。 在维护地方稳定方面, 戴希朱早在民国初 年( 1912),因时值大旱, 便曾与南安知事陈贞珪到诗山祷雨于广泽尊王,通过宗教形式希图地方安 定。 51 民国四年(1915)年末,戴希朱以匪患未靖,为此事极为焦心,曾 与县长宋城专议靖匪之方;52 后又与其议办警察、办清乡及筹备洋炮军器, 并最终定诗山学校后进暂作警察局,而诗山地方因此稍靖。53 关于匪患一 事,戴希朱亦努力参与平治。民国六年( 1917)年初,司令马步云以及营 长 李 德盛曾与耶稣教徒共同 招安土匪。然而在戴希朱看来,“旧匪已抚, 新匪复炽,仍为民害”,因此其为此事太息良久。 54 该年年末,土匪再逼 诗山,戴希朱随即任命其孙戴世潢联络十余乡团练,共同保卫家乡。土匪 由此不敢入侵,诗山人民得保平安。一个月后,诗山乡团再次追击匪盗至 石水桄坂内。此场战斗因匪见“被陴”圆密,洋铳不能入,遁走远去而告 终,并掳获匪盗二名。由此,“诗淘一带,争效抗匪,民气大振”,戴希朱 不 禁 欣喜表示“皆予命练乡 团之力”。此后盗匪依旧屡次进犯社坛、 山头 51 此事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7。 52 此事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0。 53 此事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2。 54 此事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4。 277 一 带 ,虽“民情汹汹,然皆 出练勇追赶”。而诗山地区匪盗不敢入侵,因 此得一方安定。当时戴希朱家用日渐困乏,但他“仍坚持练乡团,以安吾 乡”,直至其去世。 55 在维护地方安定之外,戴希朱的重振纲常的理想亦是寄寓于地方实践 来完成的。辛亥革命后,戴希朱几乎每年农历元旦必书劝孝圣训以劝世; 56 不仅如此,他还坚持祭祀朱子祠堂。祭祀前,戴希朱必于前三日斋戒、 涤扫,设位陈器,临祭时必备极诚敬。57 甚至在护国战争中,戴希朱仍不 忘赴诗山学校祭祀朱子。58 另外,戴希朱办恢复欧阳古地一事亦突显了他 在民国对传统纲常的维护。戴希朱考证曾 获得证据: “案, 《欧阳文集》曰: ‘高盖山旁有小山 ——芹山,欧阳庐在焉。’ 后人号其旧址为‘仙人献掌’。 《诗山志》曰: ‘宋时庐废,朱子造其旧 址,书欧阳古地四字镌石。’潘世特《碑记》: ‘公所产之里,在芹山之 麓,旧镌有欧阳古地石碑。十余年前为邻居人埋去。’李峥嵘《志稿》 曰: ‘仙人献掌宅被土棍侯葛、侯曹吞占盖屋,横将欧阳古地石碑击灭。 55 以上三件事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补编》,页 35。 5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9;32;34。 5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0。 5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3。 278 经道光十一年诸绅士呈究在案。’” 5 9 因此,戴希朱表示:“侯姓灭碑,铁据昭然 矣。”他继而采取了行动 : “ 乙 卯( 1915)纂《志》,俞请马、宋二县 长核办,以匪患不果。至此六 年(时为 1917 年),请郑县长恩隆严办。侯琼书欲赂予六百金,予不受。” 60 可以说,戴希朱的惩戒这一行动,完全是针对地方人民对代表传统文化 的古迹不够重视的风气而实施的,由此可见他坚守纲常道义之决心。 民国五年( 1916),黎元洪在北京继任总统 ,国粹运动又再次兴起。 戴希朱反映当时的情况称:“民权益张而异教益横,甚至天主、耶稣诸教, 争 为 国教,显然欲树其帜于 孔教上。” 61 于是,“北京、上海公立一维持 孔教会”,创立于上海北市,“首电参、众两院,请其列入国教;次函达各 省诸君子协力共争云云”,与他教争辩。62 当 时孔教会“以书启来告”,戴 希朱“乃挥洒千余言”,作《孔教非他教比论》,明确地表达了他对于传统 文 化 的推崇。 63 在戴希朱看来,“圣道虽无 古今,天时则有显晦” 64 。在 简单论述了道家、佛教、天主教、耶稣教以回教的历史及核心思想后,戴 5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5。 60 以上同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35。 61 以上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4。 6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221。 63 以上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4。 6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219。 279 希朱表示: “他教之诞奇高尚,足以动人如此!而为孔教者,亦乐其诞而自 小,乐其高而自卑。谁是知孔教之有关治道者乎?知他教诡于道,虽 偶炽而终危天下;孔教衷于道,虽偶晦而可安天下!六朝五季,不尊 孔教,皆不旋踵而亡。则所谓‘孔子之道,由则治,不由则乱’者, 诚古今一大炯鉴欤!” 65 在突出孔教不可取代的地位后,戴希朱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当时的环 境: “今废弃《四书》、 《六经》,以书无益富强,视书更轻矣。狂澜之 倒乱已极,岂易为孔教作中流乎?然亦思彼教之屏弃鬼神,不显悖‘天 神格、人鬼享’之义耶?然亦思新学之轻置经书,不大负古昔称先王 之心耶?时置晦盲否塞,恃教倚势之徒,或弃祖宗而从之;厌故喜新 之士,或舍国粹而学之。” 6 6 6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219-220。 6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220。 280 在败坏的世风下,戴希朱表达了自己维持纲常、孔教必明的决心 : “及诸弊丛生,祸延家国,则必翻然改图矣。改图则回思我孔子 肩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统,可以垂宪万世者,必弥切 景从矣。矧此后四夷闻风,知我中国 前之所以乱,由于异教之喧豗; 后之所以治,由于圣教之昌明。益恍然于各国宗教之各执一偏,不若 孔教之万全无弊,则素王文化将渐及五大洲矣。翳云消而日月益明, 淤流尽而江河益清,异端熄而圣道益光。知我生以后,更二三百年, 必将有目睹大同之世,而遍孔教於全球也。” 67 戴希朱顺应时代风潮 ,视儒教思想为宗教,由此可见,他对孔子学说 可谓推崇备至,而 这与他所坚守的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 传统价值观不可分 割。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戴希朱还通过著书立说的方式来实践心中的道 德规范,维系现世的纲常秩序。他曾在给黄谋烈所作的挽联中提到“梨洲 完 晚 节,立言、立功,立德 ,更宜百世流馨”,认为其“身朽而名有足不 朽者存也”。 68 可见他依旧持有对传统文化观中“三不朽”的坚持。戴希 6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220-221。 6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2。 281 朱在这个不欲“立功”的时代,试图通过“立言”的方式,来达到“立德”。 他曾坦言“乐道著书之心,昕夕无间矣” 69 。在这段时间中,戴希朱将自 己 曾 经 所 作 的 诗 歌 及 联 集 进 行 了 整 理 , 分别 在 民 国 二 年 ( 1913) 和 四 年 (1915)集结成书,刊印成册。而在成书意图上,两本书均体现了戴希朱 以“立言”来规范社会秩序的期望。在《松村诗草序》中,戴希朱借用他 人之口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诗从心所发,动合自然;浅而明,质而雅。正所谓不色之色, 不声之声也,斯足留天地浑朴清真之气矣。矧所吟咏,皆有系于名山 胜景,有关于名教纲常,有摅于忠君爱国……当此颓波日下,或嘲风 镂月,或刻鹄雕虫,浮艳靡音,失古人诗教之旨,不可无(先生)诗 以正之也。” 70 诗歌亦有关名教纲常,这促成了戴希朱按年编次所作诗歌,并将其集 结成书。在《松村联集序》中,戴希朱亦表达了类似的“著书明道”的观 点。他认为: 6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2。 70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174。 282 “今天下新学喧豗,争尚绮语,视经传如弁髦,视古文为赘疣, 谁复如璞玉浑金之为真宝?惟此长联短句,浅而易见,为时好所共 趋……虽非名教纲常之所大 系,亦小道之有可观者。后君子不以小而 小之,其于艺林镂心织句之方,未必无小补云。” 71 因此,戴希朱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对联句“择其尤者,为分门类。 一曰祠庙,重正祀也;二曰学校,表人师也;三曰宗庙,纪先芬也;四曰 岩寺,录方外也;五曰廨宇,叙官方也;六曰居宅,缀群室也;七曰书斋, 重士林也:八曰商界,彰商业也;九曰庆贺,志生荣也;十曰挽诔,重死 哀也” 72 。由此可见,在戴希朱看来,联句虽为小道,但亦有补于世,因 此他不仅集结联句成书,并以传统价值观为准则,将其分门别类。 综上可知,这一时期,戴希朱的活动重心依旧置于地 方,他以维护地 方安全为前提,努力地实践着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 价值观,希望以此改变 世风,并重振纲常。在这一时期,戴希朱 还进行了具有该时段特色的地方 实践,即编纂族谱和纂修县志。这两类活动亦突显了戴希朱对于传统文化 的执着及以维持纲常为己任的态度。 7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376。 7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 页 376。 283 第三节.族谱的编纂 早在宣统二年(1910)戴希朱便在大 宗召集各房房 长,共议重修族谱 之事。 73 宣统三年( 1911)二月,在戴希朱的号召下,诗山戴氏正式开谱 局。74 该年中,戴希朱专意编纂族谱,诗山学堂之事尽委绍箕代办,然而 最终诗山学堂因校费缺空之事而撤馆。 75 不过这一年中 ,戴希朱依旧完成 了《诗山戴氏族谱》的初步编纂,并在民国三年( 1914)谢谱,最终于民 国四年( 1915)四月将《族谱》全部刊印初成,至此,戴希朱“纂谱四年, 至此蒇功”。 76 正因戴希朱重修族谱的想法产生于辛亥革命前,因此也许会有质疑认 为,戴希朱在辛亥革命前便开始修谱一事,并不能够明显反应戴希朱对于 辛亥革命及在辛亥革命之后的心态于价值观,且视修族谱为辛亥革命之后 的一种维系纲常、影响地方的自救行为亦不合适。然而,戴希朱于辛亥革 命前便萌生重修族谱之念的事实,并不能成为辛亥革命后戴希朱没有通过 族谱来表达观点、影响家族及地方的有力说辞。相反,至少两点可以证明, 在辛亥革命乃至清朝覆灭后,戴希朱更加了明确了他的“坚守文化、维系 7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4。 7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5。 7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6。 7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6;93;29-30。 284 纲常”的价值观,并为此而付出了实际的努力。首先,在由开局到谢谱的 修谱过程中,戴希朱对于重修族谱的目的与期待是一致而又连贯相承的, 并且在辛亥革命爆发及清帝逊位后,他的这一期待更加强烈,实现纂谱目 的的意图亦更加明确。其次,时代的鼎革并没有使戴希朱在此后的四年中 停止族谱的纂修。相反,在辛亥革命爆发期间,戴希朱将学堂之事交付给 其子,以便自己能够全意编纂族谱;清朝灭亡后,戴希朱依旧坚持族谱的 编纂工作,直至谢谱。他的这一坚持纂谱的行为,已经明确体现了他对于 文化及纲常的坚守。因为出于对重修族谱的重视,戴希朱才能够在乱世中 坚持修谱,而重视修谱的根源则在于他对修谱寄予了自己的价值期待,这 一期待便是希望能够通过族谱达到“维系纲常”的目的。 一.修谱过程中的态度 首先,我们从戴希朱在修谱过程中的思想及其演变论起。戴希朱在辛 亥革命前便产生了编纂族谱的想法,而旧谱体例不尽合规制是他意欲重修 族谱的最初动机。早在宣统二年(1910)九月,戴希朱便曾表示: “我族自唐末开基,人文蕃盛,为南安望族。独族谱简陋,方伯 公欲更正之,因疾不果。予每以此为憾。至是,尽翻旧谱,未以苏老 285 泉为法。予尝谓,苏氏《五世提纲》寅法《史记 •世表•年表》,宗《戴 记•帝系篇•大传》等书。然则,谱本吾宗家法也,何可不起而宗之乎?” 77 以正统的编修之法为宗,以完备简陋之旧谱,成为了戴希朱重修族谱 最初试图达成的目标。他在宣统三年( 1911)二月的开局告祖文中亦表达 了他所持有的这种观点。在戴希朱看来,按正统规制修纂族谱实属必要: “窃维纂谱本延君宗法,滥觞《帝系》之篇。提纲为明允宏规开 端。世序之表,例虽善创,仍本史迁;源试遥探,实宗《戴记》。例既 严则不容杜撰,源可溯则何忍混淆?是在有纂乘权,勉成一家信史。 况乎为谯国后,敢忘先世清芬?” 7 8 由于戴氏旧谱在此方面 并不完善,“累次纂谱,昭穆虽甚分明;究于 《五世提纲》,议例未能吻合;上莫承《大戴礼》收族之法,下莫补方伯 公未竟之功”;因此,戴希朱为“一千余年之谱牒,有愧大家;三十余世 7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4。 78 ,戴凤仪《 松 村诗文集》,页 292。 286 之纪纲,未成大备” 79 而感到遗憾, 由此开始了族谱的编纂工作。 在重修族谱时,戴希朱将族谱与国史相类比,抱着编修族谱即是在书 写家史的态度纂修族谱。他曾在庆贺纂成族谱的诗作中表明了这一态度, 他曾明言“家史森严国史同”,并将族谱与正史相较: “家乘未薰班马香 ”。 80 81 此外,戴希朱亦在开局告祖文中对修谱提出“纲正目明,纂作万年信史” 的期望。关于族谱的编纂,包弼德便曾表示过,从北宋后,族谱不再是 贵族特权,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思想指引下,士大夫 通过族谱,自下而上地表达士族文化。士大夫将族谱视为士绅阶层与国家 的共同体,以纂谱的方式实现对社会文化乃至哲学上的追求。82 虽然与宋 代士大夫在族谱中强调努力胜于出身的意涵有所不同,戴希朱将族谱视作 “家史”,以对待国史的态度、模仿国史的体例进行编纂,并试图通过对 国史的模仿,使编纂族谱成为家族在文化上与国家相通的共同 体,这亦体 现了他对理学的身份认同,即怀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态度, 通过编纂族谱,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去改造社会乃至国家。而在近代乱世中 的戴希朱,他“改造社会”的方式便是在纲纪紊乱的时代“维系纲常”。 79 以上见,戴 凤 仪《松村诗文集》,页 292。 80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页 381。 81 ,戴凤仪《 松 村诗文集》,页 293。 82 Peter K. Bol, “Local History and Family in Past and Present,” in Thomas Lee H.C. ed., The New and the Multiple: Sung Senses of the Past (Hong Kong: The Chinese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307-347. 287 在具体的纂谱方式上,戴希朱遵从《戴记》尊祖、敬宗以及收族之法, 他 的 这一选择亦体现自己的 理学认同。戴希朱认为:“修谱者,综尊祖、 敬宗、收族,而系于一心、一小天地、小万物之纲维也。” 83 详细地说, 随 着 世代的迁移,族人目前 散居各处,“分则亲而渐疏,散则疏而又疏, 疏极则心不相属,不相属则喜不庆、忧不吊,甚至道途遥 远,罔识何祖、 何宗 、何 昭、 何穆 ,直 相视 如途 人” 84 。戴 希朱 曾表 示, 旧章 而允 诸正, “实列祖列宗之宏制,变而改之不可也” 85 ,因此祖宗昭穆亦不可忽视。 这 一 看 法 实 宗 于 自 己 对 于 程 朱 理 学的 身 份认 同 。 在 戴 希 朱 的 核 心 价 值 观 众,戴希朱认为,“夫人生天地间,分合聚散,无非自然之理”,而相视如 途人者,其“始同胞之兄弟也,兄弟其始祖宗一人之身也”。 86 戴希朱进 一步阐释道: “一人之身,分而至于途人,散而处于外县、外郡、外省。使非 有心天地、物万物之人,知万物本乎天,人道本乎祖,返而求吾祖、 吾宗之所自始,尔昭尔穆之所由联;吾恐瓜瓞葛万 ,蔚而日蕃,洪源 83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页 127。 84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页 127。 85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补编》,页 111。 86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页 127。 288 杂流,涣而无统,其可以汇万派于一本,而使之分若合、散若聚耶? 8 7 昭穆、祖宗、后人,乃至天地万物,皆相联系,这即涉及理学中的“气”。 “气”是祖宗与后人相互联系的纽带,祖先与后代所具备的共同的“气” 将一直流传并不会中断。88 戴希朱亦持有类似的观点,因此他担心后代涣 而无统,彰显昭穆的祖先之“气”将会晦暗不明。而《戴记》所提倡的修 谱 之 法,既可彰显本源,又 可使宗族“分若合、散若聚”。因为《戴记》 中所倡“亲亲”之义,“诚仁人孝子之用心” 89 ,而“亲亲故尊祖、尊祖故 敬宗、敬宗故收族”。 除遵《戴记》修谱之 法外,戴希朱亦悉准眉山义例以而作体例,这同 样 体 现了他的价值观。因为 在戴希朱看来,收族的目的本在于明“气”, 使宗族上下能够怀着“孝”之用心,并能够自觉维护传统的道德纲常。而 要做到“管摄人心”,则“须明谱系”。 90 因此戴希朱乃遵《苏氏提纲》, 参以庐陵诸法,分八门而作族谱,以体现纲常节义;91 并达到“由同胞等 而上之,以尊吾之小天地;顺而下之,以亲吾之小万物”的修谱之目的。 87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页 127。 88 Peter K. Bol, “Local History and Family in Past and Present,” pp. 332 -335. 89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页 128。 90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页 128。 91 诸多证据表明,族谱体例表现了戴 希朱彰显纲 常的意图,下文 将会详述。 289 直至谢谱,戴希朱修谱的态度并未发生改变。他在谢谱告祖文中曾表 明:“今新修谱书卅六卷,学步三长,传赞依于史汉,源流溯自李唐。世 序仿眉山,万代犹明昭穆;典礼宗徽国,春秋可托纲常。”92 虽然当是时, 清朝已经覆灭,但戴希朱在修完族谱后,依旧持有“春秋可托纲常”的期 待与决心,侧面反映了他的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大于对旧国的眷恋之情。 同时,在希冀族人维系纲常之余,戴希朱亦欲通过族谱,对外实施影 响力,一方面通过记录祖产、地契来保护族产,一方面以族谱中彰显的纲 常影响外人。他在祖茔图说中曾提及“昔昭明吊此干墓,昌黎祭田横墓, 异姓尚有馨慕之心” 93 ,说明虽然戴希朱纂谱的重心在于宗族,但他亦怀 有以此影响地方的意图。 整体来说,戴希朱在修谱过程中所坚守的价值观是一致并且一脉 相承 的。 在修谱的过程中,戴希朱依旧坚持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思想,试图通 过编纂族谱的宗族活动,影响地方,坚守文化,维系纲常。下面我们将试 图阐述,在“维系纲常 ”的目的 下,戴希朱是怎样建构家族族谱,并在建 构过程中如何体现他对于传统文化、即理学信仰的坚持的。 92 ,戴凤仪《松村诗文 集 补编》,页 94。 93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页 252。 290 二.族谱的建构 在戴希朱修谱之前,戴氏家族从明成化六年( 1470)起共修族谱八次, 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92-1995)十修的戴氏族谱是目前最新的版本。 戴氏家谱具体的纂修情况列表如下: 《诗山戴氏家谱》历代修撰情况一览表 9 4 修 谱 次 年代 名称 主撰者 第 1 明成化六年(1470) 大 庭 戴 氏 18 世真祥公 家谱 2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 大 庭 戴 氏 21 世文越公 家谱 3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 大 庭 戴 氏 22 世廷诏公 家谱 4 清康熙十六年( 1677) 大 庭 戴 氏 24 世 玫 公 ( 原 名 昆 家谱 5 94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 玮) 大 庭 戴 氏 24 世维嵩公 该资料来源于对八修、九修及十修族谱谱序的 整理以及田野调查获得的内部 资 料 “大庭概况”。 291 家谱 6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 大 庭 戴 氏 27 世必第公 家谱 7 8 清道光十五年( 1835) 清光绪三年(1877) 大 庭 戴 氏 30 世大炯公(原名兴 家谱 从) 戴氏宗谱 29 世济川公(原名书 活) 9 10 清宣统末年至民国三年 诗 山 戴 氏 31 世希朱公(原名凤 (1911-1914) 族谱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时 期 诗 山 戴 氏 33 世宗贤棋 (1992-1995) 家谱 仪) 在戴希朱之前,历代族谱的编纂者中,除了戴廷诏曾试图仿照《戴记》 及《苏氏提纲》之法重修族谱外 95 ,其他的主撰人并没有类似的意图。对 比八修族谱 96 ,可以帮助判断戴希朱在九修族谱时的具体贡献,并由此分 析其建构族谱的方式及意图。 95 戴廷诏修谱仅成谱序,并未最终完 成修谱。 96 笔者有幸在几次田野调查中分别获 得了八修及 十修的戴氏族谱,因此可以在比 照 中观察戴希朱的纂谱方式,发掘其 修谱的意图。 292 相比于九修新 谱 97 ,八修旧谱 98 显得略微简陋 。旧谱共分十 卷,除了 新谱亦收录的九篇序外,另有济川公所作谱例一篇,戴廷诏祖父 敦确公的 诰敕一篇,关于郑氏的孝文呈一篇,遗传七篇,本传一篇,墓志铭三篇, 家庙对联五篇,诗歌十八篇,艺文三篇;其余篇幅记录家族世纪。99 同样, 济川公所规定之谱例亦较为简易。谱例中只有四条凡例,其大致内容是分 别规定了在世纪中,二十四世之前记录遵照旧制,二十四世后新增族人仅 书其婚娶生卒配葬,不加一字褒贬;移居外郡、因查核未得其真、或因远 隔而阻于采访之族人,仅书“远迁”一笔;小厅坑园一房此前未与本族戴 氏合修,由于坑园之祖叔祖确源于本宗,因此共纂入一谱;惯有下间一房, 虽前代谱序中表明其世派昭明,但济川公却表示“细按旧 谱,终无下间昭 穆来历确据”。 100 在实际操作中,戴济川因此并未提及下间之房。以上四 条 谱 规 均 与 世 纪 的 撰 写 相 关 , 而 整个 旧 谱似 乎 只 是 将 前 谱 的 文 章 收 集 整 理,并新添了二十四世后的族人世纪,其体例并未呈现出完备的状态。戴 希朱也因此感叹旧谱简陋 101 ,并于理学的身份认同影响下,为新谱构建了 较为完备的体制。他将族谱分为八门,具体分别为: 97 以下新谱均指九修族谱。 98 以下旧谱均指八修族谱。 99 以上均按照旧谱中文章出现的次序 进行描述的 。另本传、墓志铭等 艺 文将在下 文 与九修新谱的具体比照中论述。 100 戴济川《戴氏宗谱》,卷一,页 18-19。此 为八 修族谱。 101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4。 293 “曰本原。由吾祖之开基,推吾祖所自出,亲而尊之之事也。 曰诰命。重君恩即扬祖烈,尊而尊之之事也。 曰世次,曰世纪。横圃以提纲,直书以详目,亲而亲之之事也。 曰列传。传其有功於国家,传其有益於祖 宗,亲而贵之贤之之事 也。 曰祀事。纪祖宗之遣业,勖子孙之尽诚,亲而以尊奉之之事也。 曰艺文。大则经天纬地,小则羽祖翼宗,所以为尊尊亲亲之一证 也。 曰杂志。巨则山川胜迹,细则人事物产,所以掇吾祖、吾宗之绪 余也。” 102 戴希朱以该八门为主要大纲,开始族谱的编纂,以彰显“亲亲尊尊” 等纲常。下文将对此进行具体论述。 1.本原与诰命 在族谱开头,除了序文及义例外,戴希朱在继续戴氏本源前附上了图 102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页 128。 294 像一栏。之所以如此,戴希朱认为: “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修谱即收族事也,而必以尊祖敬宗 为先。欲尊祖敬宗,则凡祖庙、祖茔 ,与祖宗所拓之地势、里居,皆 当一一志之。凡远祖近宗之遗像,与缙绅名献之真容,皆当一一摹之。 然仅志之、摹之,犹恐界址易混,形神难肖。兹仿史家图史并列之例, 举山、村、庙、茔,悉绘图附说,以明其界址,俾後人慎世守而杜争 端。摹道国公、恭公二像,则本诸《莆田戴氏宗谱》,摹方伯公诸像, 则本诸现存真容,又各附赞语,以肖其形神,俾后人瞻之、诵之,如 见其在上、在旁,而肃然起敬。是弁图像于简端,正重视祖宗之遗也。” 103 戴希朱作图像目的有二,一为明地界,保护族产以防外人侵占;二为 明本原,激发族人 敬祖崇孝之心。例如他便在戴廷诏的像赞中,通过对明 代 进 士廷诏生平的描述,揭 示其“孝”的方式:“科第何荣,荣在显亲”, “皆由忠孝,二字做成”。 104 戴希朱通过先祖戴廷诏的事绩,向族人展现 “中科第以显亲”的孝行,以此鼓励族人努力进取,以践孝行。 103 ,戴凤仪《 松 村诗文集》,页 263-264。 104 ,戴希朱《诗山戴 氏 族谱》,页 152。 295 戴希朱对于戴氏宗族本原的建构,在戴氏历代修谱中可堪首创。戴希 朱作本原的动机如下: “谱溯本原,所以清其源而浚其流也。始祖九郎公,自河南固始 县石壁潭入闽,开基锦坂,旧谱已详,不赘。惟世世传闻吾宗出自胄 公,况《御览表叙》一篇,乃唐太宗诏高士廉等编天下谱牒,可为铁 据。道国公、恭公二传,乃新旧唐书及二十四史纬所 撰列传,可谓信 史。希朱既稽其时代,证其里居,书于《表叙》后,俾知吾祖实始于 河南;又纂《历世人表》,详纪世序,俾知先代之源流不混;录二公列 传,僭附论赞,俾知远祖之勋望甚隆。先儒谓‘天下无二戴’,又谓‘戴 氏代有时望’,观此益信已。” 105 在戴希朱的论述中,大庭戴氏始于河南,先承道国公、恭公,均为铁 据,实际上,大廷戴氏之本原有赖于戴希朱建构之功。因为唯一一份 可能 相对客观的 材料仅有《唐御览 》。而该表叙来历也颇为传奇, 此 为 光绪丙申年( 1896)湖 南本家戴际昌,“随黄宫保提节来泉,暇时谒 诗山祠堂,袖《御览表 叙》” 106 相示与戴希朱时获得,相传为恭公戴至德 105 ,戴凤仪《 松 村诗文集》,页 264。 106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页 152。 296 所作。其中记载了由微子启起至唐贞观年间恭公戴至德之戴氏源流。 由于题为《戴氏表叙》,据戴希朱称:“当时奉贞观天子命,进《戴氏 表叙》,经呈御览,决有《世表》次其左。惜其表不传,仅传《表叙》,亦 一阙憾。” 107 为弥补这一缺憾,戴希朱以表叙为基础,建构了止于恭公的 戴氏历世人表。他以汀州、莆田戴氏谱之《世录》为原本,稽《春秋》、 《家 语》、《史记》、《汉书》、《晋史》、《唐书》,证以《戴氏谱》,并自称“罔不 吻合” 108 ,因此“起微子,讫恭公,缀为《历世人表》,以昭后鉴” 1 0 9 。 纵使暂不考虑《戴氏表叙》的可信度,诗山戴氏的始迁祖九郎公亦未 能与《表叙》中记录的恭公发生关联。戴希朱亦深知这一问题,因此他先 岔开话题,以较多的篇幅叙述恭公之后的戴姓名人,并亦指出他们由于代 远难徵,因而不敢冒混本派。此后,戴希朱开始讲述始迁祖九郎公之来历, 称 其 因“河南烽起”,“以民 籍从军,卜居 诗山”,暗示其故居与《表叙》 所述先祖相同;由于直接证据的不足,戴希朱最终表达了“九郎公距恭公 只十数传”却“未详稽世次”的遗憾。 1 1 0 为让九郎公能够与《表 叙》中的恭公相承接,戴希朱粉饰道:“后有 贤子孙游宦河南,念宗续攸关,亲 诣石壁潭戴家巷,细考南迁以前、恭公 107 ,戴希朱《诗山戴氏族谱》, 页 165。 108 ,戴希朱《诗山戴氏族谱》, 页 165。 109 其所构建的历世人表,见戴希朱《 诗山戴氏族 谱》,页 166-173。 110 ,戴希朱《诗山戴氏族谱》, 页 173-175。 297 以后之世次,俾微子、戴公一脉相承之系,千万世如一堂,岂非子姓之大 幸欤!” 111 这一段文字,看似是戴希朱希冀后人能明确考证出这一段家族 历史,实际上,它是以肯定九郎公直接承于恭公的前提上被提出的,这也 就侧面回应了九郎公先祖的来历问题,使大廷戴氏与戴氏远祖相联系于一 体。 戴希朱之所以记载本原,并试图将诗山戴氏与戴氏远祖相联系,而且 还从二十四史中整理出戴氏远祖中唐代道国公即恭公的传记 1 1 2 ,是因为他 试图建构一个完整的家族体系,书写出国史般的家史。对于戴希朱而言, 撰写族谱不仅仅是强调家族的 光荣,或是对外保护族人财产,更多的则是 寄 予 了自己的价值观,通过 构建“家史”,来扶持纲纪,教化族人乃至地 方。 上文已提及,旧谱中亦有诰敕一封,在新谱中则对族人的敕封进行了 更加全面地收录。除了旧谱中的诰命外,戴希朱在新谱中另收录了五封诰 命;之所以单列诰命一目,是因为戴希朱认为诰命可以“昭君恩而扬祖德 也”,且“教孝教忠,胥徵于此”。不仅如 此,戴希朱表示:“诰命俱载, 谱中之例也。犹愿吾宗子姓,励志光显,如阎山梁麓,绍徽趾美,大书特 111 ,戴希朱《诗山戴氏族谱》, 页 174。 112 见戴希朱《诗山戴氏族谱》,页 177-184。 298 书不胜书,岂不懋哉!” 113 在诰命的摘录方式上,戴希朱亦十分讲究。他在义例中明确指出: “谱中恭遇诰勅及颂扬字样,应三抬、双抬、单抬者,敬遵御制 诗注,或空三字、二字、一字,以省卷帙。至谱中名字有犯庙讳、御 名、圣讳,生存者敬避,已往者缺笔,是亦尊王、尊圣之一端也。” 114 由上可知,无论是扬祖德,教忠孝,还是对于礼制的恪守,都体现了 戴希朱维系传统文化纲常的价值取向。 2.世次与世纪 戴希朱编纂新谱的世次与世纪时,亦完备了宗族的脉络,并体现了自 己的坚守。相比于旧谱,新谱宗派谱系更加完备,承继关系愈发清晰,人 伦之意亦获得彰显。 旧谱只有世纪,没有世 次。戴希朱曾自称:“我族向未有五世提纲, 希 朱 折衷先贤史例,乃立‘ 世次’一门,以为谱纲。” 115 他列世次是因为 113 以上见,戴 凤 仪《松村诗文集》,页 264。 114 ,戴凤仪《 松 村诗文集》,页 264。 115 ,戴凤仪《松村诗 文 集》,页 253。 299 唯有共列世次与世纪,派系才能明了,宗族描述才能完整。在他看来: “横 图曰世次,一脉所衍,由上流下者也,故书名。直书曰世纪,子孙叙述祖、 父之辞,由下溯上者也,故书字、书号。” 116 戴希朱认为,世次与世纪均 为图,而“有图则昭穆不混,伦纪益敦”,“修谱之义”,亦“莫大于斯”。 117 这亦体现了他对伦纪昭穆之纲的坚持。 同样,世次及世纪的具体形式亦能体现戴希朱的价值观。戴希朱认为: “谱先世次,横图以提纲,联亲亲之义也。自一世至五世为一图, 义取五服;自五世至九世为 一图,义取九族。盖自身而上,为父、为 祖、为曾、为高;自身而下,为子、为孙、为曾、为元。世也,祖、 父、子、孙之兄弟并列;次也,一脉递承递衍,下行曾、元,又为上 行高、曾。按图求之,虽千百世如一堂,此苏氏谱例。因五世亲尽, 而设为提纲以联之,则尽而不尽。系谱之义,莫重于此……今特增之, 亦期其有合于大家体裁而已。” 118 对于世纪,戴希朱的态度是: 116 ,戴凤仪《 松 村诗文集》,页 265。 117 ,戴凤仪《松村诗 文 集》,页 253。 118 ,戴凤仪《 松 村诗文集》,页 264-265。 300 “谱重世纪,直书以举目,详亲亲之事也。凡有功名、官爵、封 赠、恩荫,则首书于其人名上,昭光宠也。其人名下书‘某第几子’, 示著代也。 次书字、书号,责成人礼也。次书妣某氏,娶 某氏;取敌体义也。 书某娘,仿《汉书》妇女书名例也。继室书继娶某氏,以服制舆正室 同也。篷室书妾某氏,严嫡庶之名分也。生子书各氏名下,重承祧也。 生女书配某姓,仿朱子《家礼》,女子在正服义也。次书生卒,详始终 也。次书葬地,重妥魄也。若其人行谊有可节取,亦书其概,取善善 从长义也。旧谱以排行编次,上行叙完乃及下行,昭不紊穆,疏可复 新,此有合世纪之义,实汇欧、苏体例变而通之也。今仍其旧而捆为 折衷因革,亦求其合宜焉尔。” 119 虽然世纪体例主要因袭旧谱,但世次与世纪中所展现出的宗族形态却 略有不同,相比之下,新谱中所描述的宗 族更为昌盛,宗派亦更加明晰。 119 ,戴希朱《 诗 山戴氏族谱》,页 67-68。 301 (诗山戴氏宗派分支脉络图 一) 302 广渊 (17 世 ) 真成 真与 (18 世 ) (四 真应 (18 世 ) 甲、九 真祥 真童 (七甲 之祖) (18 世 ) (自成 一 支 ,未 录入族 谱) 甲之 瑞庆 (19 世 ) 祖) 瑞璋 (自成 一支, 未录入 族谱) 齐 信 智 (20 世 ) (20 世 ) (四甲 之祖) 元佐 (九甲 派之 祖) 文越 (石塘 桥派之 祖) 元望 (桂溪 派之 祖) 元璧 (21 世 ) 瑞泽 目 党 漆 旺 启 (19 世 ) (19 世 ) (19 世 ) (19 世 ) (19 世 ) (19 世 ) 清 机( 20) (20 世 ) 元锡 (大庭 派之 祖) 昂 (21 世 ) (仓边 派之 祖) (仙领 派之 祖) 昱 (21 世 ) (锜田 派之 祖) 晏 仁 (崎兜 派之 祖) (太老 公派之 祖) 廷诏 (诗山戴氏宗派分支脉络图二) (20 世 ) 昊 (21 世 ) 廷台 (布政 派之 祖) 玄宗 昇 旻 (21 世 ) ( 栗 脚 祖二房 派) (草 埔 边派之 祖) 廷揆 (美楼 派之 祖) (大舍 柱派之 祖) 颜教 邹教 孟教 熹教 (23 世 ) (23 世 ) (23 世 ) 大舍长 房 昆朝 昆珽, 即映衮 (24 世 ) (福山 派之 祖) (夭) 昆琛 (七柱 洋顶派 之祖) 303 上图是新谱中所呈现由始迁祖九郎公起的戴氏宗族的发展脉络及分 派。相比于旧谱,新谱的派系则更加清晰完备。旧谱中除了将坑园一派记 作“廷源”,与旧谱谱规记录相左外,还将四甲大庭房派记为“大廷”;在 记录二十一世族人时, 旧谱将未分派系的大廷族人归为四甲七甲同派房, 略显笼统;由二十三世起,旧谱将亦美楼派统称为太老 公二房派,布政派 统称为太老公三房派,并且在大舍柱派分四房后不再详细标明派系,从而 忽略了七柱洋顶、福山等房派。此外,旧谱在世纪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亦使 戴氏宗族的流派不甚明晰,例如旧谱就曾将 石塘桥柱与崎兜柱的顺序记录 颠倒。 由于旧谱缺少世次,相比之下,在拥有世次及世纪的新谱中,戴氏宗 族的家族脉络更加明晰。不仅如此,新谱中还收录了仙 岭一派。原先仙岭 派 族 谱独自分纂, 戴希朱认为“ 联亲亲之 谊于外州,虽远犹 近” 120 ,因 此将仙岭派按次合纂,这使戴氏族谱更为完备。 不仅如此,戴希朱还意图在世纪中体现“明承继、显人伦”的纲常规 范。关于承继问题,戴希朱认为: “同族承继,礼之大者,必昭穆不紊,方合祖宗一脉相承之义。 凡立继者,于本生父之下书其名,明所出也;嗣父之下书其名,明所 120 ,戴凤仪《 松 村诗文集》,页 266。 304 承也。大宗嫡长,则不出继,守《戴记》宗法也。” 1 2 1 为使昭穆不紊,戴希朱又规定了两承之子、书生子以及异姓为后的状 况下,录入族谱的规则: “两承之子,必弟兄无后,已仅一子,乃不得已而为之。倘弟兄 有后,已有多子,则决不可为……若既两承,生庚婚娶宜分载,生子 宜分承,服制仍重本生父,世次仍承本生父,旁注兼承某公,以为后 来分承之朕兆……书生子,重似续也。倘有出嗣外姓者,则 谓之男子 离宗,仍不得书……异姓为后,国典所禁。吾宗诗礼家,前代尚无以 螟蛉为嗣者。近来族姓益蕃,防闲稍弛,不免有此事。然非吾宗血脉, 不得入庙主鬯,是亦有所区别也。今据实载之:凡己出者,直书曰生 男某;凡螟蛉者,直书曰养男某;间有来历不清者,直书则乖伦纪, 不书则伤忠厚,亦仅书之曰男某,以示曲笔。后如敢有再犯者,则不 书以示绝。” 122 由此可见戴希朱对于纲纪的重视。在人伦方面,戴希朱亦对婚嫁及妇 121 ,戴凤仪《 松 村诗文集》,页 266。 122 详见,戴凤 仪 《松村诗文集》,页 266。 305 女提出了要求。在他看来: “夫妇为人伦之始,万化之原。我祖垂训:必婚礼明、配偶正, 方许入庙与祭。稍有不明、不正,则毋得入始 祖庙。此守《戴记》 ‘宗 庙严’之法也。近来世风日坏,乡邻每移花接柳,败伦干纪而不知羞。 我族此风幸少。如有一二愚顽误犯,皆不许纂入谱中。” 除遵《戴记》礼法外, 戴希朱亦参照《朱子家礼》,对族中妇女的礼 仪做了规范: “一妇人从一而终,义也。如有夫殁改醮者,只书‘娶某氏’三 字,下书‘出’字,不书生卒葬地,以贬斥其妇道不终。虽朱子《家 礼》有为出母期服,然母出与庙绝,不可以私反。其子虽贤,亦断无 立主之礼……妇人有夫殁而托言招夫养子者,此为乱宗之渐,例不得 书。虽朱子《家礼》有为同居继父期服,然亦义服耳,究无宗支可续, 何得纂入家乘?” 123 理学家鼓励其子完全融入夫家,并强烈反对在家族的礼仪系统之外, 123 ,戴凤仪《 松 村诗文集》,页 266。 306 把 妇 女作为男子性伴侣的角 色制度化的做法。 124 以上对婚配及妇女言行 的规定,都体现了戴希朱这一类似的观点。 由上可知,戴希朱对于世次与世纪的建构,不仅使族谱谱系更加明朗, 亦体现了自己的理学认同。同样的,在列传中,戴希朱亦体现了“亲而贵 之贤之”的宗旨。 3.列传 戴希朱之 所以在新谱中单作列传,其用意如下: “谱于世纪而外,特举勋名德望之最优者,纂为列传。此贵贵贤 贤之意,欲后人之知所宗仰也。吾宗代有科名仕宦,既详载科分、仕 迹于世纪 ,而一切忠勋惠政有裨于国、益于民者,则宜立列传。或老 师宿儒,成就后学,著书述义,羽翊圣经者,虽布衣亦堪立传。即间 有孝友 笃行 ,急 公赴义 ,与 有功 于祖 宗、 有益于 风化 者, 亦堪立 传。 《史记·索隐》云:‘列传者,叙列其人事迹,令可传于后世。’兹于 立传,正此意也。” 125 124 包弼德《历史上的理学》,页 212-213。 125 ,戴凤仪《 松 村诗文集》,页 267。 307 新谱中,“立功、立言、立德”之人均宜列传,以此作为典范彰显后 世。在列传的纂修方式上,戴希朱认为,家史应“义取恶隐善扬”,“兹无 论 世 纪、列传,皆有褒无贬 ”,以此“寓厚道于将来”。 126 可见对戴希朱 而言,家史树立开模、教化族人的作用远比其真实性重要。 新谱中列 传的一些体例亦不同于旧谱。旧谱中并无论赞,新谱则仿马、 班 “ 明彻始终,然后殿以论 赞”之法,“编搜史书志谱,一一厘正,而各 增论赞”;且旧谱中记逝者为遗传,作生人为本传,新谱则按国史之例, 生人不立传,“凡纪实撰传,必于身后,取盖棺论定之义”;不仅如此,新 谱对旧谱多有补充,前献事实,“有载入府志、县志及传赞、寿序、行状、 事略,均可捃摭入传,以为后人考献之资,仿《汉书》纂辑列传之意也”。 127 新旧族谱于列传中的另一不同点是,新谱传记中还附上孝悌传一篇及 贞节传两篇。因为在戴希朱看来,无论是孝悌还贞节,均能够体现名教纲 常 。 而贞节传更是鼓励女子 融入夫家,增进宗族凝聚的方式:“妇人能孀 守苦节,孝事翁姑,成立孤儿,以不负所天者,洵足为闺门柱础。无论已 126 ,戴凤仪《 松 村诗文集》,页 267。 127 以上见,戴 凤 仪《松村诗文集》,页 267。 308 旌、未旌,皆堪立传,仿《后汉书·列女传》贞女必书之例也。” 128 此外, 相较于旧谱,新谱的传记无论在章法还是人物记述上均更为完备。 新旧谱记传人物比照表 新 谱 次 序 新 谱 人 物 人物身份 考辨 世 次 新谱中传 记名 新 谱 出 处 1 九 郎 公 五 郎 公 始迁祖 1 列 传 九世祖 9 真 祥 公 绰 斋 公 敦 确 公 七甲之祖 18 唐诗山戴 氏始祖九 郎公列传 宋特奏名 进士广东 番禺县判 薄五郎公 列传 明处士真 祥公列传 四甲、九 甲祖之父 19 列 传 廷诏祖父 20 东 轩 四甲之祖 20 明驰赠文 林郎绰斋 公列传 明例赠修 职郎诰赠 中大夫四 川布政使 司右参政 敦确公列 传 明处士东 轩公列传 2 3 4 5 6 128 旧 谱 次 序 旧 谱 人物 旧谱中传记 名 旧 谱 出 处 列 传 列 传 列 传 列 传 ,戴凤仪《 松 村诗文集》,页 267-268。 309 7 公 盖 山 公 九甲之祖 21 明敕受 林郎任 城令举 盖山公 传 明诰赠 大夫四 布政使 右参政 庠生广 公列传 文 南 人 列 列 传 中 川 司 邑 坡 列 传 8 广 坡 公 太老公派 之祖 21 9 泉 庵 公 福 坡 公 锦 山 公 象 坡 公 赞 媺 公 四甲大庭 派之祖 21 明处士泉 庵公列传 列 传 桂溪派之 祖 21 列 传 石塘桥派 之祖 21 太老公大 舍柱之祖 22 布政派之 祖 22 俨 斋 公 参 媺 公 芳 小厅派 21 大舍长房 之祖 23 明例驰赠 修职郎福 坡公列传 明邑庠生 锦山公列 传 明礼部儒 士象坡公 列传 明赐进士 出身通奉 大夫江西 布政使司 布政使赞 媺公列传 明邑庠生 俨斋公列 传 郡庠生参 媺公列传 处士芳近 列 10 11 12 13 14 15 16 大 舍 三 1 盖 山 公 明举人南城 令盖山公遗 传 遗 传 2 赞 媺 公 明进士布政 使赞媺公遗 传 遗 传 列 传 列 传 列 传 列 传 列 传 310 近 公 房,为福 山祖、七 柱洋顶祖 之父 大廷四甲 桂溪西柱 派 传 明岁 上杭 谕今 列传 郡庠 入国 笃公 传 贡生 县教 谕公 列 传 生充 学生 公列 列 传 17 今 谕 公 18 笃 公 公 七甲福山 派之祖 24 19 倣 周 公 醇 笃 公 仰 园 公 七甲福山 派 26 国学生倣 周公列传 太老公大 舍长房派 27 太老公大 舍长房派 28 22 仁 斋 公 七甲福山 派 28 23 崑 岗 公 朴 素 公 太老公大 舍长房派 29 七甲福山 派 29 例封文林 郎 醇笃公 列传 例授文林 郎拣选知 县举人仰 园公列传 诰赠奉政 大夫恩赐 修职郎叠 举族正乡 乡宾曾王 父仁斋公 列传 例选儒学 副举人崑 岗公列传 驰赠奉政 大夫内阁 中书加五 级王父朴 素公列传 20 21 24 23 公列传 3 朱 教 公, 号 今 谕 明岁贡生朱 教公遗传 遗 传 列 传 6 倣 周 公 国学生倣周 公遗传 遗 传 列 传 4 醇 笃 公 例封文林郎 醇笃公遗传 遗 传 列 传 5 仰 园 公 举人拣选知 县仰园公遗 传 遗 传 列 传 8 仁 斋 公 乡宾恩赐登 本 侍郎 仁斋; 传 岁贡生例选 儒学瞻岵公 本传 列 传 7 崑 岗 公 副举人例选 儒学崑岗公 遗传 遗 传 列 传 311 25 赍 舟 公 四甲桂溪 东柱三房 派 29 26 瞻 岵 公 太老公大 舍长房派 30 27 介 如 公 太老公二 舍美楼派 30 28 勤 斋 公 七甲福山 派 30 29 戴 斗 臣 七甲福山 派 32 30 怀 庭 公 福山派希 朱祖叔 29 31 郑 太 君 李 孺 人 福山之祖 映衮之母 太老公大 舍长房派 国瑞之妻 32 中书科中 书衔附贡 生赍舟公 列传 例授修职 郎候选儒 学岁贡生 瞻岵公列 传 钦赐附贡 生中书科 中书衔介 如公列传 诰赠奉政 大夫内阁 中书加五 级例贡生 先考勤斋 公列传 恩贡生诗 山学校校 长斗成戴 先生列传 国学生祖 叔怀庭公 暨其弟懿 言公传 列 传 23 戴母郑太 君传 29 天旌节孝 例封八品 孺人李儒 人传 贞 节 传 贞 节 传 列 传 9 瞻 岵 公 乡宾恩赐登 本 侍郎 仁斋; 传 岁贡生例选 儒学瞻岵公 本传 列 传 列 传 列 传 孝 悌 传 由上表可发现,新谱的传记标题,对于人物的称谓及其顺序更加规范 312 化,在列传人物的先后次序上,戴希朱根据由古至今的时间原则,以及由 大宗至小宗的叙述方式进行排序,这纠正了旧谱中倣周公与仁斋公次序的 混 乱 129 ;同样,为“务期有合于史汉体裁”,戴希朱在每个传记后附上论 或赞,这些均使新谱显得更为规整。 相比于旧谱,新谱中的传记有三十二篇之多,这些传记帮助建构并强 化了完整的戴氏宗族。新谱传记 从始迁祖九郎公起,记至民国三年(1914) 逝世的戴绍箕,这些被列入传记的人物,均为“立德、立言、立功 ”之人, 在戴希朱的描述下,他们均可作为榜样,以示后人效法。不仅如此,从上 表的人物考辨中可以发现,列传在二十四世前的大部分人物,都为戴氏分 派之祖,这使戴氏宗族的谱系更加清晰鲜明;在二十四世后,戴希朱 则更 多地收集了拥有卓越事迹、且与自己相熟识的近人,例如他便为曾做过其 老师、并主撰八修族谱的戴济川列传,并赞其“行谊表表,可见一斑”130 。 不仅如此,戴希朱亦不忘突出自己嫡系支脉的族人。他将其父定国勤斋公、 祖父书捆朴素公以及曾祖父以忠仁斋公均列入传记之中,这一方面是由于 他们的确在宗族中起到了一定的榜样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戴希朱意图在 族谱中突显自己嫡系支脉的地位,而这并不 与他所试图彰显的通过获取功 名光耀祖先、以实行“孝”行的观点相左:因为戴希朱的先人 之所以被记 129 《戴氏宗谱》,卷一。 130 戴希朱《诗山戴氏族谱》,页 5584。 313 入族谱传记,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凭借了戴希朱的功名而显贵;而将 先人记入族谱传记,亦能够显示戴希朱的孝行。 另外,为了能够在传记的书写中,既融入自己的观点 ,又具有可信度, 戴希朱在记录旧谱中并 未出现的传记 内容时,仍 会附上“采自旧谱”字样, 以建构新谱客观性。在记录明处士泉庵公时,戴希朱自称采旧谱文字,介 绍泉庵公“自冠婚以迄丧祭,谨遵朱子家礼,居丧不用浮屠,祭祀必致丰 恪,且著成式以垂后世”;不仅如此,他在传后附上议论: “世风浮靡久矣,虽自命为通儒,尚不能恪守先贤之礼法。公能 以礼为闲,行无所苟,真可垂范后来矣。使其究心正学,安知践履所 及,不足为朱子功臣乎?表而出之,亦所以世风也。” 1 3 1 该传记并未出现于旧谱中,它实际体现了戴希朱注重礼法以及实践之 功的态度,以及他对 于理学的身份认同。同样,在记录俨斋公生平时,戴 希朱托言“采自旧谱”,称其“公善体父意,恭顺长兄,绝无间言”,并赞 其“处家庭而曲全孝悌,实为人所难能” 132 ,以此表达戴希朱 对于孝的推 崇。 131 以上见戴希朱《诗山戴氏族谱》, 页 5546。 132 戴希朱《诗山戴氏族谱》,页 5555。 314 由此可见,新谱中的传记不仅比旧谱完善,且使戴氏谱系分派更加清 晰,同时,戴希朱在传记的书写中,亦融入了自己执着于理学的价值观。 4.祀事 在新谱中,戴希朱还建构了家族祀典的礼仪规范。旧谱中曾收录方伯 戴廷诏的一篇《正名复业存祀说》,其中对祀典、祭物及祭田进行了规范 133 , 除此之外,旧谱并无出现任何与家族祭祀相关的记录。而在新谱中,戴希 朱则用了一卷的内容建构了家族祭祀的各项礼仪规范。他认为祭祀之事, 为“纪祖宗之遣业,勖子孙之尽诚,亲而以尊奉之之事” 134 ,因此戴希朱 曾在义例中专门对祀事一章做出了规定: “吾宗自方伯祀典循用侯爵,其祭物、祭田,历代遵守罔越。光 绪间祭田鬻尽,祭物亦未尽合宜。今既恢复祀田,则祀事宜尽典礼。 凡祭期、祭物、祭器、祝文、仪注、嘏辞、合赅、颁胙诸礼,均当一 一详著于简。希朱既弹尽精神,遍稽先哲典礼,然后衷朱子以定礼, 又处处详以案语,俾后人知阙者当补,合者当遵于以永,隆礼于勿替 133 见,卷一,页 25-28。 134 ,戴凤仪《松村诗文 集》,页 128。 315 云。” 135 戴希朱将《朱子家礼》视为礼仪文献传统 的基础,因此,在祀事的具 体规定中,戴希朱均会按照《朱子家礼》来建构。在《祭期》中,戴希朱 曾表示: “始祖庙自五世建成,已有禋祀,而礼仪未备……按《朱子家礼》: 冬至祭始祖,春分祭先祖。孟诜家祭仪用二至、二分。吾宗祭始祖, 大廷小厅,均用冬烝,相沿已久。惟先祖诸庙未举。同光间,希朱廼 订春分祭真与公、乐天公二庙;秋分祭广坡公庙;夏至祭象坡公庙。 四时递举祭期,合允矣。” 1 3 6 。 同样,戴希朱亦提及他根据《家礼》制定了冬 烝各项规定: “按冬至祭始祖之说,起自伊川先生, 《朱子家礼》因之。后世大 夫之习于礼者,皆宗之。兹冬 烝一图,仿其意也。” 1 3 7 135 ,戴凤仪《 松 村诗文集》,页 268。 136 ,戴希朱《诗山戴氏族谱》,页 5619。 137 ,戴希朱《诗山戴 氏 族谱》,页 5622。 316 在祭前斋戒的设定中, 戴希朱亦主要参照《朱子家礼》,设定了自斋 前三日起的各项行为,并强调“诚”之重要性。他认为要达到“致其精明 之德以交于神明”,“今人”虽“视为迁远难行,抑知孔子所云祭则受福, 非以其至诚感神而神庇佑以福乎?致诚必自斋戒始”。 138 戴希朱参照《朱子家礼》建构家族祀礼的大纲,体现了自己对理学的 身份认同。在以理学为核心的价值观下,戴希朱试图用通过对祀事的建构, 来展现礼制,并以此管摄族人心,希望他们亦怀有遵道为国的理想: “夫以祖德昭然,而复加以祀典秩然,祖训凛然,足以闲后人 之 不德,而励其立德。将来诗山正阳之气,含精孕粹,行见明德之后, 其将有第一等人应运而兴,处则仔肩圣道,出则扶翼国枢,以与欧阳 四门后先震誉于天下者乎!此则希朱缀记时所肢望甚深者也。入祖庙 而观德,后起者其知所自奋哉!” 1 3 9 当然,戴希朱在规定家族祀典的内容时,亦会有所变通。他在冬祭始 祖的嘏辞中,便指出: 138 ,戴希朱《诗山戴氏族谱》,页 5633-5634。 139 ,戴希朱《诗山戴氏族 谱》,页 5617-5618。该文作于宣 统 二年(1910),当时清王朝还未灭亡 ,因此戴希 朱提到了“出则扶翼国枢”的看法。 317 “三献之礼,古用宗子。程子曰: ‘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 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立宗子法。’朱子守漳,亦谆谆以宗子 法教士民。故我目场戴氏犹有宗子主鬯之风。吾泉宗法久废,虽高门 名阀亦难立宗子。近世士大夫庙祭……皆以爵主之,谓列官于朝,有 禄得祭也。吾宗仍之。爵尊者主祭,次者分献,爵同以齿,其亦合有 禄得祭之义欤!” 140 戴希朱从现实考量,在建立祭祀规则时,选择以爵主祭代替宗子法; 然而,他对于程朱之礼的观点引用,依旧体现了戴希朱是在以理学为根本 依据的基础上,对祀典加以变通的。因此,整体而言,戴希朱在新谱中对 祀事的建构,体现了他对于理学的坚持及实践。 5.艺文与杂志 此外,在新谱中,戴希朱还分出“艺文”及“杂志 ”的门类。对于前 者 , 戴希朱分类的宗旨是“ 大则经天纬地,小则羽祖翼宗”,以此“为尊 尊亲亲之一证”。141 在体制上,戴希朱以“《后汉书·艺文志》而变通之”, 140 ,戴希朱《诗山戴氏族谱》, 页 5643-5644。 141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页 128。 318 实仿“《福建通志》裒集遗文之例”,“凡名 人所撰记、论、考、辨、书、 说、序、跋、墓志、祭文、诗、联,有载吾乡形胜者,有纪先人事实者, 无论古文、骈体、韵言,悉按时代先后纂入《艺文》,以为后人徵文之资”。 142 这使得新谱在体制上比旧谱更为规整。 相比于新谱,旧谱 并未单列艺文一列,并且在记录敕封、传以及祀事 的文章外,只收录了 2 篇墓志铭,5 篇联句,18 篇诗歌,以及 2 篇记。 143 新谱不仅收录了旧谱中所有的文章,而且增加了更多篇章。新谱以文章、 诗歌及联句为顺序,共收录包括墓志铭及 记在内的文 19 篇,诗歌 83 篇, 联句 27 篇。 144 虽然新谱新增的诗文中,46.7%的文、67.7%的诗歌以及 54.5%的联句均为戴希朱主创或参与创作 145 ,但除此之外,新谱艺文不仅 收 录 了 旧 谱 成 书 后 的 族 人 诗 文 , 还收 录 了描 绘 该 乡 形 胜 以 及 记 录 先 人 事 实、且未录于旧谱中的族人诗文,填补了旧谱的缺漏,完善了戴氏族人的 记录。另外,新谱还修改了旧谱中一些指代不明或冗杂的标题,例如将《广 坡公志铭》补充为《诗山戴广坡先生墓志》 146 ;将《天赐岩祷雨大雨三日 142 ,戴凤仪《 松 村诗文集》,页 268。 143 此按照旧谱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记录 。 144 见戴希朱《诗山戴氏族谱》,页 5675-5820。 145 其中有戴希朱参与的作品数量为 文 7 篇 ,诗歌 44 篇,联句 12 篇;新增文 为 15 篇,诗歌 65 篇,联句 22 篇。 146 戴希朱《诗山戴氏族谱》,页 5684-5688。 319 因燕集志喜二律》更名为《天赐岩祷雨立应燕集志喜》 147 ,这均使新谱的 体制更为规范。 在处 理杂记的门类时,戴希朱认为杂记可以记录轶事,“巨则山川胜 迹,细则人事物产”,以此“掇吾祖、吾宗之绪余”。 148 他具体“仿《易·杂 卦》,《礼·杂记》之义,史家‘稗说’之例”,规定杂记的体例;在材料 的选择上,“事无论钜捆,言无论雅俚,凡有关于吾乡古迹,吾宗事迹者, 入纪传则支离,尽遗弃则可惜,爰杂缀之”。 149 因此,新谱的杂记中不仅 收录了诗山地舆、名胜的概况,以及物产的简介,还附上戴氏族人买断他 族的地契六张,以防后世他族侵占 150 。在杂记最后,戴希朱还附上族人为 纂修及刊印族谱而捐款的份额,以公示并表彰于众。旧谱中能堪称 杂记的 记录仅有两张地契,因此相形之下,则显简陋。 实际上,族谱修纂本身就是地方权力或家族权力再调整的一种表达。 戴希朱编纂族谱一事便表明,作为地方士绅的他拥有了一定的权力,并在 家族中占有主导地位,因而戴希朱掌控了纂修族谱的话语权;而他在纂修 族谱时,将家族的名号由此前的“大庭”改为空间概念上更大的“诗山” 147 戴希朱《诗山戴氏族谱》,页 5758。 148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页 128。 149 ,戴凤仪《 松 村诗文集》,页 268。 150 戴希朱《诗山戴氏族谱》,页 5835-5855。 320 151 ,这又说明戴希朱利用自己的地方权力,通过更改宗族名号美化宗族势 力,以提高宗族的地方地位与影响力,即通过编纂族谱,戴希朱表达了自 己地方权力的新诠释。同样的,戴希朱亦在族谱中明确了自己对于宗族的 态度及关怀。不可否认,在戴氏宗族中,除了宗法纲常之外,还充斥着家 族内部强弱房支、不同家族之间的对抗与兴替,戴希朱的其他文集中亦记 录了家族内外的诸多争斗 152 ;然而,族谱中所呈现出的,并非宗族的内部 矛盾,而是“尊尊亲亲”、宗法分明的和睦景象,谱中记载的宗族的矛盾, 亦多是一些与外族的摩擦。这些证据更明确地表明,戴希朱总纂的九修族 谱,是其所拥有权力的体现,亦是他个人观点的一种表达,而这些表达均 是通过戴希朱对族谱的建构展现出来的。 具体来说 ,戴希朱以理学作为核心价值观,对新谱进行了建构,使之 相比于旧谱更为完备:这不仅明确了戴氏谱系,以增强宗族凝聚力,而且 在道德上教化了族人。实际上,戴希朱修族谱的行为,亦是他对于理学“实 践之功”的执着与践行。 在宗族实践中,理学家主要关心家族“作为一个以亲属关系为基础的 151 戴氏族谱在九修前,其名号均为“大庭”,见上 文《 历代修 撰 情 况一览表》。清末,大庭乡为十一都 三十一乡之一 ,而十一都中有诗山(又名高盖)、 莲花、五台三座山,按村民习俗, 诗山附近之乡 均统称为诗山。见戴希朱《南安县 志》,页 61。另田野考察亦表明,时 至今日,诗 山的行政区域(为诗山镇)亦大于 戴氏宗族所聚居的大廷乡。由此可见 ,戴希朱在 地理空间上,将宗族的名号扩大了。 152 上文曾经论述过。 321 礼 仪 单位,如何成为 地方社 会建立的基石 ”。在他们看来, 礼为世界提供 了一个有序与和谐的模式 ,所以“礼”更多地可被看作是实现“理”的社 会手段。而将家族建立成礼仪实体,其目的便是使它成为社会的道德实体。 从明代起,理学家在宗族实践中体现“礼”的方式之一 便是编修族谱。编 纂族谱可以确保宗族在社会上 起到道德作用,它可被视为一个社会秩序的 榜样,也是实现这个秩 序的第一步。 153 出于同样的理想追求,戴希朱遵照 “ 谱 牒三十年一修”的礼法 ,重修族谱,“旧者纂之,新者续之,讹者辨 之,正者订之”,“务期尽合史法而后已”。 154 比之旧谱,新谱更注重家族 礼仪秩序的建构,并呈现出在地方社会中扮演维持社会和谐宗族形象。戴 希朱在新谱中秉承“隐恶扬善”155 的书写方式,提及戴氏宗族“注礼名门” 156 的形象,以此通过族谱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社会秩序的榜样。 值得指出的是,新谱的编纂内容亦体现了戴希朱关注地方的行动视 野。由南宋起便在族谱中出现的始迁祖是地方意识的一种体现 157 ,在戴希 朱版九修的戴氏族谱中,无论是从本原的建构,世次、世纪的记载,列传 的重点描写,还是祭祀的关注上,均 突出了始迁祖的位,例如戴希朱曾专 153 以上论述见包弼德《历史上的理学 》,页 207-215。 154 ,戴凤仪《 松 村诗文集》,页 268。 155 ,戴凤仪《 松 村诗文集》,页 267。 156 ,戴希朱《诗山戴氏族谱》,页 5625。 157 Peter K. Bol, “Local History and Family in Past a nd Present,” pp. 320-321. 322 门规定祭祀始祖时所依循的各项原则: “祀始祖及始为大夫者,得《戴记》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之法。祭期用冬至,得伊川‘一阳始生’之义。 祭礼用奉主、迎神、三献、辞神、纳主,得紫阳时祭之仪。至于茅酒牺牲, 世用藩侯之爵,尤必本支有爵者方得主斯鬯。苟非祖宗血脉,则不得滥执 爵 学 ,此可见祀典之尊也。 至于与祭子孙,恪守《戴记》‘宗庙森严’之 法,必昭穆明,婚配正,方得骏奔燕毛之列,稍有不明不正,则毋得入斯 庙。”158 而八修旧谱中并没有体现始迁祖的概念。由此可见始迁祖是在戴 希朱版的族谱中得以建构并强化的。 戴希朱曾在为琉瑭族谱编纂者戴搏南 159 所作的墓志铭中,称赞其“晚 岁纂修宗谱,尤有扶纲诩纪之志” 160 ,实际上戴希朱亦怀如此志向。综上 可知,他以理学为核心价值观,以地方活动为行动途径,通过族谱编纂的 方式进行宗族实践,以此在这个政权更替的社会变革中,建构自己理想中 的秩序,并以此扶纲诩纪,维护世道纲常。可见自始至终,戴希朱所坚守 的是理学的身份认同,这也再次证明了他 坚守文化甚于执着于政体。而下 文对县志编纂的分析,亦能够体现戴希朱的这一价值观。 158 ,戴希朱《诗山戴氏族 谱》,页 5616-5617。 159 上文已提及,琉瑭戴氏为诗山戴氏 分派。 160 ,戴凤仪《 松 村诗文集补编》,页 163。 323 第四节.县志的纂修 早在光绪二十二年( 1896),戴希朱便曾上 书时任县令蔡轩,请求修 南安县志,并在三年后上书县令翁天祐的《请除南安积弊书》中再次强调 了这一点。在戴希朱看来,旧志辑于康熙初年,距今已两百多年,旧本已 经 “ 漫漶阙残,不可多观”,风土人情,“ 亦迟更迟变”;忠孝节烈、科甲 仕宦, “亦难更仆数”;甚至“有宦裔式微,老成调谢,而遗事因之鲜闻者”。 161 因此,戴希朱担忧县志不修,南安县历史将“湮没无徵”;加上康熙初 年修志之时,襄事之人皆为近县缙绅,“采访惟近县为详,余则多所挂漏” 162 ,所以旧志关于诗山的收录亦不多。在这样的顾虑下,戴希朱踊跃自任, 欲修南安县志。不过戴希朱的这一请求一直未被采纳,直至光绪二十七年 (1901),泉州府才组织开修南安县志,戴 希朱 亦在该年三月至光绪二十 九 年 (1903) 间, 参与了开局及修纂县志的工作。 163 不过,戴希朱作为 县志的总纂者,开始全权负责南安县志的编纂任务,是从民国四年( 1915) 起开始的事。 民国四年(1915)一月,时任邑长的马振理请戴希朱到县署,并正式 161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补编》,页 106。 162 ,戴凤仪《松村 诗 文集补编》,页 106。 16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5-9。另在 1910 年前戴希朱在修纂县志方面 的 具 体活动,前几章已经论述。 324 聘 任 其为《南安县志》总纂 。 164 戴希朱被聘为县志总纂后,态度十分积 极,当月便作《修南安县志义例二十条》“以相质证”。该年二月末,戴希 朱到县,议开志局。三月初,在戴希朱的参与下,标志南安县志正式开局 的“开志局”仪式在圣庙右的学署举行。 165 此后的几年中,戴希朱为修南安县志,可谓呕心沥血。开局几个月后, 民国四年( 1915)十二月,戴希朱一人所纂《县志》已成二十六本。次年 二月,在革命军谋攻泉州,波及南安时,戴希朱依旧前往修志局,日夜纂 辑;四月革命军声势益壮,修志局因局费不支,一名为吴斗船的官员议停 办修志事,戴希朱为防止修志局停办,因此“赊米扯银,以支局赀,纂修 仍不辍”;当年七月,革军攻占家乡的诗山学堂后,戴希朱依旧在修志局 编 纂 县志。 166 在戴希朱 的坚持下,至民国五年( 1916)十月,戴希朱已 完成纂修县志三十八本。由于前一阶段时局动荡,修志局自八、九、十这 三个月“无费可支”。戴希朱最初还打算“垫费强持,俟纂完然后已”,但 至十月末,因“费竭难持”,戴希朱“始沿途劝捐归家”。甫一归家,戴希 朱便于十一月在诗山一带劝捐修志事,计捐有一千余金。次年二月,戴希 16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9。另:民国邑 长职位相当于清代县令;马 振 理 , 字叔文,民国三年( 1914)八月任南安 邑长。见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485,560。 165 见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9。 16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2-33。 325 朱便又再次回到修志局办纂修事。 167 在戴希朱的努力下, 民国六年( 1917)《南 安县志》 五十本志成。此 后,戴希朱专心修补校对志稿,直至八月全志完竣。新修县志用铁箱珍藏, 面交于时任县长郑恩隆。郑恩隆将其亲赍到省,经省长转交《通志》局长 陈衍鉴定,称为“善本”。 168 由此,自民国四年(1915)起修纂的《南安 县志》至此定稿。 早在十九世纪末,戴希朱便十分关心南安县志的重修事宜,当他被聘 为南安县志总纂时,更是尽心尽力,矜矜业业,直至县志完成并定稿。戴 希朱对修纂县志怀着极大的热情,这与他以理学为核心的价值观分不开。 戴希朱试图通过对县志的书写,来构建符合理学理想的南安全貌及风土人 情,以此在不稳定的国家政权下维持世道纲常。 民国四年版的《南安县 志》,共分为十二纲,分别为舆地、营建、风 俗、物产、田赋、典礼、防御、职官、选举、人物、艺文以及杂志。而在 上一版康熙壬子(1672)编纂的旧志中,县志纲目则被分为:疆域、规制、 防御、田赋、典礼、官师、科目、人物、艺文、杂志这十纲。因为戴希朱 虽赞同旧志“简御烦之法”,但他认为旧志规制科目, “其所类弗克尽赅”; 且“风俗、物产为国家之要务,不得附属杂志;宅墓、寺院、庵宫为都邑 167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4。 16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5;戴希朱《南 安县志》,页 485。 326 所观瞻,不可搀入杂志”。因此他为新县志订十二纲,其用意“非立异也, 亦 期 其有合于史裁”。 169 在新志中,除了绘图、校对由其他缙绅共同参与 外,营建及星野、田赋分别为叶福钊与郑家珍所分纂,其余县志的主要内 容均为戴希朱总纂。 170 从《南安县志》的书写中,戴希朱意欲广泛采风, 试图通过更多的材料突显南安的“人杰地灵”。 虽然绘图为当年留学日本的南安视学颜国祥所作 171 ,戴希朱在县志开 局 前 便制定的义例中,指出 仿古图史的作用:“俾览者了如指掌,庶足为 名区之一镜。” 172 同样,在新县志舆地门类的设定中,戴希朱指出,由于 “今昔殊名,宜双载以见其异同”,“旧志山川从略,间有名山秀水,为前 献所纪胜留题者,亦不备载,兹宜增入,以彰其形胜。且前贤足迹所至, 草木留香,亦宜附入山川,以动后人高山景行之慕”。 173 另外,在风俗物 产 方 面,戴希朱认为旧志风 俗“只记岁时,颇嫌謭陋”, 因此在他的倡修 下,采风者“博援往籍,详记近风”,以此“于地方不无少补”;物产则“仿 黄仲昭志例,纤悉增载”。戴希朱亦指出: “凡属产于吾土者,皆胪列详志, 匪特藉资多识,且实业所关,足为民生养命之源。” 174 在人物烈女传中, 169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17。 170 ,戴希朱《南安县志》, 页 9-10。 171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10。 172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17。 173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18。 174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18-19。 327 戴 希 朱亦总结南安“滨海隆 风,最多节烈” 175 。 因此,无论是以名区自 比南安,彰显南安形胜,还是记录风俗物产,戴希朱 均试图突显南安地区 人杰地灵的特点。 为突显南安独特的风貌与民情,戴希朱利用广泛采风的机会,借机突 显 自 己宗族的事迹。 在戴希朱看来,“先辈志稿,半蚀蠹鱼”,“近代之名 宦 、 乡贤、忠孝、节烈亦散 佚而无以自存”,不仅一些近代的南安风貌未 被记录,旧志所记载的时代风物亦可能被遗忘。加之旧志纂修者皆为近县 士绅,采访惟近县为详 176 ,言下之意,戴希朱的家乡,即距离县北六十里 的十一都诗山 177 的风土人情,亦并没有被详细记录。因此,戴希朱亦在县 志中增加了戴氏家族的信息,比如在旧志中,全县志中出现诗山戴氏族人 共 9 人 11 人次,而在新志中,仅在选举的文举中出现的戴氏族人就已经 高达 14 人。178 戴希朱在县志中记录族人资料,一方面 为突显自己的宗族, 另一方面则为更完整地收录南安各处信息。 戴希朱亦在新志艺文的编纂上,有意识地突显南安 的风景优美及人才 荟萃。可以说,在筛选材料时,戴希朱将“是否以书写地方风貌为主”作 175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21。 17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06。 177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61。 178 具 体情 形详 见附 录八 《 清康 熙版 戴 姓人 物考 辨表 》以 及附 录 九 《 民 国版文举方面戴氏族人考辨表》。 328 为 收 入《艺文》的首要标准 进行取舍的。他曾言:“凡著必详载其所著何 书,凡诗文必录其有关于地方政治、土俗、民风者,余概不录。虽古名贤 如欧阳四门、秦隐君、韩冬郎、朱考亭诸名作,亦割爱焉。非刻也,例不 得尽登也。” 179 不仅如此,戴希朱还曾 在序中明言了他对于南安地位的推崇:“南安 之治化最先。置郡始于梁,则兴、泉、漳三属,皆南安先统之也。虎榜始 于欧阳,则八闽文化,皆南安先开之也。” 1 8 0 在他看来,无论在政治中心的创建、还是在文化的传承上,南安 在福 建地区中都居于开辟先河之地位。另外,戴希朱还树立南安的典型,他 将 郑成功及洪承畴纳入新志,作为南安的代表予以尊崇: “树节台湾始于郑延平,则一岛江山,皆南安先辟之也。延至洪 艮圃擢鸿博,为闽、粤冠,亦南安特色之英。此倘非江山间气,郁为 名区,钟为人杰,安能觥觥然为天南树先声哉?” 1 8 1 实际上,戴希朱在县志编纂中,将郑成功及洪承畴作 为典范进行书写 的策略又透露了他对于传统文化价值观,与国家政权孰轻孰重这一问题 的 179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21。 180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2。 181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2。 329 观点。 距民国版县志最近的版 本成书于康熙壬子 年( 1672),距离收复台湾 还有十一年,因此旧志中对于郑氏 王朝中的人物避而不谈。在民国版县志 中,戴希朱不仅在封荫中提及郑氏家族,由郑成功先祖郑筑英起,记录到 郑克爽,人物介绍十分详尽,封荫一栏几乎可被视作海上郑氏王朝的家族 史 。 182 当然,郑氏出现在 封荫中,得益于台湾收复后清廷的嘉奖,然戴 希朱又将郑成功专门列入人物传的忠节栏中,这则完全是他自己的用意。 他将郑成功的叔叔郑芝虎,其长子郑经均录入明忠节传中,并对郑成功详 加论述,赞其“忠肝义胆,为武荣特色人物”, “义旗一麾,天下响应”, “始 终 不 渝,较之黄道周、史可 法,其才节更高”,感慨其“忠义之声,万古 不敝”;不仅如此,戴希朱 称道郑成功“大义所在”之余,以此鼓励后之 君子“必能举而行之”。 183 同时,戴希朱在郑成功传后仍增附录,篇幅共 长约六十余页,可见戴希朱在撰写县志人物传时对郑成功的推崇。 由上表明,戴希朱并没有因郑成功是抗清将领而未收入县志,相反, 在戴希朱看来,郑成功是“忠义”的代表,而这与传统文化观的内容相契 合。因此,他不仅在县志中收录郑氏王朝的事绩,还针对郑氏家族的 功绩 以及他的“忠义”品质进行重点强调。在戴希朱看来,与忠于哪一个朝代 182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746-756。 18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 页 326-330。 330 相比,忠于传统文化价值才是更重要的。这在他对洪承畴 传记的撰写中亦 体现出来。 洪承畴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后仕清,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大 学士。关于洪承畴其人 ,学界 争议一直不 断,戴希朱对洪承畴亦持有自己 的 看 法。他曾在《自著年谱 》中写道:“经略归诚我朝,世以二臣目之。 予观其奏对,笔记,言皆王道,无杂霸气。乃为作传论,比以管仲,实是 持平主语,可为经略昭雪。” 184 这篇为洪承畴昭雪之作后收录于县志《人 物志》的《 清宦绩》中。另外,戴希朱在该文后附增按语,以表达自己的 观点: “洪文襄入‘二臣传’,故陈恭甫续《省志》,黄莘田修《郡志》, 皆不敢以纯臣称之;李葵南《志稿》列入‘宦绩’,亦有微词。然此仅 绳以节,尤末 亮其心,论其功也。希朱尝读文襄奏对、笔记,见其论 断施行,皆王者长治久安之道,无纤毫杂霸术,过于管仲远矣。夫桓 公为子纠之仇,管仲转而事桓,一匡天下,夫子许其仁而不责其不死。 况清朝非胜国之仇,文襄当孤军无援时,太宗厚遇之,又绝粒累日不 死,不得不隐忍从事,以俟后图。既而目睹大命已归,生灵涂炭,使 不为之平祸乱,定规制,恐被发左衽之风,不免再见于天下,此文襄 18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0。 331 所以忍就功名,而不屑为匹夫之谅者也。况世祖屡加优礼,每以‘孟 子’称之,以‘天下才’重之,则为之运筹决策,以安社稷,定民人, 非人情之所必然也耶?数省经略,一代佐命, 其功过于管仲,其心更 苦于管仲,后君子略迹原心,庶有合观过知仁之意夫!” 185 戴希朱认为,洪承畴之所以入仕清朝,最初是隐忍从事,后目睹时局 难以逆转,为了使天下文化不会受“被发左衽”之风侵袭,他最终选择归 顺清朝,以此维系文化社稷。在戴希朱看来,洪承畴归顺清朝 不是为了富 贵功名,而是为了正统文化得以保存、延续及弘扬。戴希朱这一“遵从传 统文化胜于国家政体”的观念,与他所坚持的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价值观 分不开。而 同样,在县志的编纂中,戴希朱亦明显表达了他以理学为身份 认同的价值观。 在旧志《典礼》中,主撰者曾规定以“先师之祭为首崇,次则社稷山 川 、 风雷云雨、城隍之属, 又次则有邑厉之祀”,且后附名宦、乡贤之祀 以及如庆贺、劝农等古祀。 186 但在实际书写中,旧志典礼收录较为杂乱, 对于秩祀的记录并不明晰。相比之下,新志中关于典礼的记载则更为明晰 详实。新志《典礼》分 2 卷,前者记录大祀,分为祀天与祀孔,后附祭期、 185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1011。 186 刘佑《南安县志(康熙十一年版)》 (台北:台北 南安同乡会,1973),页 457-476。 332 祭物、祭祀仪式以及祭文;后者记载中祀,详述社稷、先农、后土、文昌、 关帝、龙神、邑厉、旗纛以及里社之祭,且附祭文。戴希朱布局典礼体制 的理由很明确: “迩来郡邑祀天之典,开前代所未有。跻孔庙于大祀,亦超轶前 时。余若中祀、众祀,皆祀事所 昭;若奉公亲民之礼,皆庆典所系, 宜备载于简,以为后鉴。” 1 8 7 戴希朱亦在典礼志的小引中直接表明了他的目的,他首先强调了典礼 的 悠 久历史及其重要性:“先王探天理民彝之源,衷安上治民之法,而典 礼以兴。姬公著《周礼》,《汉书》志礼乐。延至晋、唐、宋、明诸史,无 不以礼为通幽明、谐神人之要典。清时礼教修明,翕和中外。” 188 进而, 戴 希 朱指出了南安典礼的文 化传统:“南安以邹鲁遗风,涵濡于雅化者二 百余年,其家敦礼让,而俗尚淳化也宜哉。” 189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戴希 朱鲜明地表达了在社会变革之下对于理学的执着: “迩来海氛日炽,以拜圣祀神为繁,以励节褒贞为旧,以鞭春救 187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19。 188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397。 189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397。 333 蚀为迂;先王典制,柬若弁髦;中外亦纷擎而不靖,使不亟为挽回, 古礼其何时复也?司化民之权者,尚其檩有礼则安,无礼则危之意哉。 作典礼志。” 190 戴希朱类似的理学价值观亦表现在选举及人物志的内容安排中。他在 选举志的收录原则中表示, “非立三不朽为邦家光者,不敢擅为立传” 191 ; 不仅如此,在人物志中,戴希朱亦专门将理学一栏列出: “《汉书》只传儒林、文苑。至宋,周、程、张、邵、朱诸公出, 穷理实践,得孔、孟千载之正传,视专务博道经文,而素履未尽衷于 圣贤者,已有分矣。元人修《 宋史》,特传道学,虽属创例,亦以见正 学所关,不可无以别之也。清圣祖定祀庙廉,汉儒以后,皆称先儒; 周、程、张、邵独称先贤,且跻朱子于哲位。非以道统攸续,不可不 特为尊崇乎!我南诸理学,纵未尽与于道统之传,然或友朱子,或师 朱子,或私淑朱子,实无惭为正学。儒林、文苑既有分传,则理学一 门,特表而出,似亦无妨于史例也。愿与高明者裁之。” 1 9 2 190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397。 191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20。 192 戴希朱《南 安县志》,页 20-21。现 存民国四 年 版《南安县志 》中,虽 目录 记 载 人物志中存《理学》门类,但《理 学》一门的详 细记载已佚。 334 另外,戴希朱还在人物志中列出寓贤一目,记录南安儒者“秦高士、 姜相国、韩学士、朱考亭、罗一峰、陈介石”之流,亦彰显“南山水清邃, 代多寓贤”之风。 193 综上所述,从南安县志的编修行动及内 容中可见,戴希朱依旧坚持着 理学的身份认同,在他看来,文化的坚守胜于一切,包括国家政体。在强 烈的地方意识之下,戴希朱试图通过对地方进行教化,以此维系纲常。 辛亥革命爆发后,前清政府的国家政权全面崩溃,在生命的最后年华 里,戴希朱 鲜明地体现了他以理学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在他看来,对于传 统道德文化规范的坚守胜于对于国家政权的忠诚,因此,戴希朱并没有完 全反对国民政府的统治;而在面临其他信仰 冲击自我价值观时,毅然地参 与到关于孔教是否为国教的辩论中去。当意识到当时社会风气正在背离他 理想中的社会秩序时,具有强烈地方意识的戴 希朱,坚决地在地方上进行 实践,在行动中寄予自己的理想:他以编纂族谱的方式建构理学推崇的理 想宗族模式,并通过重修县志,彰显地方文化,教化地方百姓,以此扶纲 诩纪,维护世道纲常。可以说,戴希朱通过地方实践进行文教,试图以此 弥补未完全建立起的新政权在地方上诸多的权力空白;而以戴希朱 为例的 193 戴希朱《南安县志》,页 21。 335 这类士绅的一系列行为,亦可被看作是使 地方社会 在民国初年并未发生巨 变、且保持一定韧性的原因之一。 336 第六章.结论 清末民初的中国经历了一段风云激荡的时光,在这个政治变革、社会 转型的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如何自我定位,又如何具体应对政治、社会、 经济等方面的各种变化,是一个极其复杂宏观的话题。呈现当时中国知识 分子的生活全貌,并非本文之意图,亦非笔者功力所能及 ,本论文的宗旨, 仅是试图通过戴希朱之典型,提供并诠释清末民初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生 存模式:这是一群生活在中国东南沿海的中下层知识分子,由于并非全国 性人物,因此他们远离政治中心,但却并未因此而与国家体制断离;他们 以程朱理学为核心价值观,在行动上以实践于地方 为主,在乱世中保障地 区安定,维持社会秩序。 当探讨清末知识分子在多元局势下如何自处时,对于指导其行为的思 想进行的研究尤显必要。 有清以来,明代的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同室之争”依旧延续;清 代早期,虽然康熙朝起便以程朱理学为官方正统思想,但以考据为主的汉 学 一 脉则已然萌发。至乾嘉 时期,汉学盛行,“汉宋之争”下,虽有高举 “合义理、考据以及辞章为一事”的桐城派,但在惠栋( 1697-1758)、江 永 ( 1681-1762)、 戴震( 1724-1777)、段 玉裁( 1735-1815)等人为 代表 337 的汉学冲击下,理学逐渐衰颓。 1 道光朝以后,伴随着汉学的式微,理学 迎来了新的复苏,尤其在关中、安徽及湖南等昔日理学家讲学之所,宗法 程朱理学的思潮较为盛行。福建地区亦有林春溥( 1775-1861)、刘存仁 2 、 3 郑星驷(1862-1932)等程朱理学的追随者。 咸同时期,清廷对于宗程朱 理 学 者多为关注,何桂珍( ? -1855)、吴 廷栋( 1793-1873)等理学人士 获得咸丰帝垂青,同治朝更是重用曾国藩( 1811-1872)、倭仁(1804-1871) 等理学名臣。 4 然而,同治末年,“理学中兴”因程朱理学中坚人物的相继 离世而化为幻影,清末的士人的思想亦因时局变化及西方文明的冲击而走 向多元。 5 咸丰后期,在洋务运动的开展之下,洋务思潮亦打破了先前的思想格 局。甲午海战后西学的传播与新学的风行,使理学更加式微。此时宋学与 汉学的关系亦颇为精妙,相互责难之余,亦归于调和兼采 6 ;而在理学内部, 陆王心学虽未经历程朱理学的复兴期,却在清末民初获得一些维新人士及 1 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 书局,1959),页 313。 2 刘存仁,生卒年不详,光绪二十九 年(1849) 举人。 3 史革新、龚书铎等《清代理学史( 下)》(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7),页 27; 61。 4 史革新、龚书铎等《清代理学史( 下)》,页 113-133。 5 史革新、龚书铎等《清代理学史( 下)》,页 195。 6 参见史革新、龚书铎等《清代理学 史(下)》, 页 354-406。 338 革命党人的青睐 7 。在纷繁的思想派系中,单就程朱理学而言,其与西方学 说的争论焦点在于伦理纲常;而在取法西学的议题上,其程朱理学内部亦 分化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学经世及拒斥所有西学的理学修身 8 两类。 由此可见,清末民初士人的思想状态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 然而,欲了解晚清至民初时期士绅的生存状态,除了对其思想进行研 究外,不能不探讨其在时代及社会变革下的具体行为。欲回应该问题,则 需跳脱哲学史,借鉴社会史乃至政治、经济史的研究视角及方法。类似探 讨近代士人思想行为的著作亦不少,其中有些著作亦结合了士人思想对其 行为进行讨论。这类著作大致有几个特点:在研究士人行为时,大多围绕 政治事件,在国史层面探讨士人的政治态度及实践,很少涉及地方史层面; 该类国史层面的 研究多以维新人士及革命党人为主要研究对象,且这些士 人的思想多偏向较为激进的一面,对于与戴希朱类似的坚守旧制的“遗老” 研究不足;一些著作从地方史层面研究地方士绅的实践活动,以观察他们 对国家政策的回应态度,但却忽略了对这些中下层知识分子思想的探究。 由此可见,学界对近代中国士绅进行的研究,主要是从国史和地方史 两 个 层 面 入 手 ; 由 于 思 想 与 行 为 是研 究 近代 士 绅 众 生 相 的 两 个 重 要 切 入 点,因此,只有结合思想与行为进行研究,才能更为全面地展现近代士绅 7 参见史革新、龚书铎等《清代理学 史(下)》, 页 282-297。 8 史革新、龚书铎等《清代理学史(上)》,页 24;史革新、龚书铎等《清代理学史 (下)》,页 454。 339 的生存状态。 而事实上,关于近代士绅的相关论述多集中于国史层面,从地方史角 度对清末民初地方士绅的研究不足;且在对近代士绅进行具体分析时,兼 顾士绅思想及行为进行探讨的著述并不多。例如,国史层面对近代士绅的 研究,一般在讨论维新派人士及革命党人的著述中多有涉及;另外一些 著 作,则以国史层面为主要视角,探讨思想较为保守的“遗老”的生存众生 相,林志宏便在政治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中呈现了晚清“遗老”的生存全貌。 9 然而虽然林氏试图展示各阶层的清代遗老的生存状态,他更多展现的还是 国史层面的人物;且林氏更注重遗老心态的探讨,对于遗老行为的论述相 对偏少。国史层面的论述外,一些社会学家亦从地方史的视角对中下层知 识分子的言行进行研究。从对中国南部的士绅研究来看,兰钦对浙江士绅 的研究颇具代表性。她从社会学的角度,试图回应“何时且为何浙江士绅 背离了对清代政体的依赖”这一问题。兰钦认为,因公共活动的扩 张的速 度大于国家权力,国家建设与社会动员之间的政治冲突因而逐渐加深,最 终导致了浙江士绅相对激进的行为。1 0 然而,兰钦的立足点在于从社会学 视角回应一个“地方精英参与政治社会变革”的问题,其视野虽下移至地 方史层面,但对于士绅思想的探讨并不多。而在地方史层面,结合士绅思 9 10 林志宏《民国乃敌国也:清遗民与 近代中国政 治文化的转型》。 Mary B. Rankin, 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Zhejiang Province,1865—191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340 想与行为而进行的研究更是相对较少。虽然类似的研究有沈艾娣对山西地 方士绅刘大鹏的探讨 11 ,以及台湾学者对于四川士绅刘声木的分析 1 2 ,然前 者主要集中于刘大鹏的行为描述,以反映时代变迁;后者则更倾向于思想 史的研究方法。 因此,为填补学界相关研究的空白,本论文 则试图从地方史的视野出 发,结合士绅的思想与言行,具体探究以戴希朱为例的南方中下层知识分 子,在国家政权逐渐式微、瓦解并被最终取代的过程中,其思想具体呈现 怎样的特点,其行为如何回应社会的变革,即在清末民初的社会中,这类 士绅呈现出怎样生存状态。戴希朱这一案例的出现,证实了近代士绅生存 形态中的一种存在模式 ,即以程朱理学为宗、实践于地方的晚清士绅生存 状态,为展现清末民初士绅生存全貌提供了一道补充议题。 首先,戴希朱作为案例代表具有其普遍性。戴希朱交游甚广,上至中 央的专业精英 13 ,下至一些百姓村民 1 4 ;而戴希朱交往最多、最为频繁的则 11 Henrietta Harrison, The Man Awakened from Dreams: One Man’s Life in a North China Village, 1857-1942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2 林志宏,《东吴历史学报》 第 9 期(2003 年 3 月),页 183-218;吴钦铿,李国祁编《郭廷以先生百岁冥 诞纪念史学 论文集》(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 2005),页 315-353。 13 如光绪二十年(1894)入内阁供职 时谒见 的额、 张、福、徐、麟五中堂,以及昆 筱峰、翁叔平、徐荫轩三中堂。见 戴凤仪《松村 诗文集》,页 40;44。不仅如此, 戴希朱亦熟识曾在福建担任学政的 本家戴鸿慈, 此在上文已详述。 341 是与他功名相当的地方官员及士绅。例如,他曾 在中举后与历届地方官打 交道,或为邑侯李笑山等人排解纠纷 1 5 ,或送张邑侯等县令卸篆 1 6 ,曾与县 令冯彬蔚等人共督诗山书院办学 1 7 ,亦同知事陈贞珪祷雨于广泽尊王 18 ,不 仅如此,他还与县长宋城专议靖匪之方 19 ,并在县令马振理倡修下修纂县 志 20 。此外,戴希朱与地方士绅士绅的交流则更为广泛。为友人撰写序文、 墓 志 、挽联等文化活动勾勒 了他的交友网络 2 1 ,而他所参与的一些结交出 游及拜访的活动,亦证明了在当时,的确存在着一群与戴希朱相互认同的 地方士绅群体。例如,在这些交游网络中,福州王肃立 曾来访戴希朱,二 人即席赋诗;并共赴郡城,与友人黄仲训及李船玑等赋诗唱和。22 戴希朱 亦曾同洪韫岩孝廉登天柱峰;又与柯偶于茂才、黄永勉茂才、门下李珀生 等雅咏诗赋。 23 不仅如此,戴希朱亦曾在泉州,与黄仲训、吴桂生、潘荫 荪、赖孙芑、李船玑、黄则正等人畅饮联句,后诸人一同游承天寺,访云 14 论文曾提及戴希朱曾为一些平民排 解纠纷,获得 爱戴。 1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页 34。 16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17。 17 具体情形上文已详述。 18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7。 19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0。 20 具体情形上文已详述。 21 具体情形上文曾提及。 22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7。 23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8。 342 果、本茔诸上人;并游广孝寺,访戴氏先祖方伯赞嫩公诞处。 24 此外,戴 希朱亦在一中秋之夜,乘舟与吴省斋、郑雪汀等四十余士游黄龙江、笋江, 载酒吟诗;而在戴希朱生辰上,吴元甫、吴桂生、郑雪汀、潘荫荪、清抬、 李雅宣等人亦来祝寿,当是时,众人皆觞咏甚 欢。25 虽然由于论文篇幅的 限制,不能详细展开并呈现所有与戴希朱有所交往的士绅背景、个人价值 观及其地方行为,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在价值观还是在地方行为上, 作为这个交友网中的一员,这些地方士绅至少与戴希朱拥有一些基本的共 识。换句话说,即是作为人物个案的戴希朱,其生存状态具有一定的普遍 性,因为他所代表的并不仅是一例个案,更是与他有所交往、乃至 在更大 空间范围内与其具有相似性的地方士绅群体。 另外,戴希朱所反映的近代士绅生存状态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具体来说,戴希朱所呈现的模式具有三个特点:首先,国家与地方及二者 间的互动,均影响与反作用于戴希朱的所思所行。在戴希朱经历的由咸丰 十年(1860)至民国七年(1918)的六十八年间,国家政权经历了清政府 威信的逐渐丧失,直至彻底崩溃,被新政权取代,而新政府初建的几年中, 国家权威亦未完全被树立起来。可以说,这一时期中,对清政府而言,国 家管理权限诉求改革的速度,超过了其实现这些诉求的能力,因此,官僚 24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28-29。 25 戴凤仪《松村诗文集补编》,页 33。 343 系统越来越多地把一些“公共职能”移交给地方精英管理 ;而新政府亦在 完全建立起新制度前,便破坏了旧有体制,国家权力在地方上的留白,形 成了地方的自治空间,进一步方便士绅在地方上的活动。在这 样的社会背 景下,戴希朱开始了他平淡而又传奇的一生。 其次,在思想上,戴希朱宗法程朱理学,然而他的思想 并非一朝形成, 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成熟的过程。早年的戴希朱,因私塾影响及国家 科举内容的取向,而接触了理学思想,在此后的自我体悟中,逐渐由以“忠 孝”、“诚敬”为核心的思想,完善为以程朱理学为身份认同的价值观,即 以名教纲常为核心、以身体力行为准则的实践哲学。当国家逐渐丧失权威、 地方秩序愈加混乱之时,戴希朱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价值观。最初,他试图 通过躬身实践于地方来加深对于的理学的认识;而当甲午海战后,时局日 渐混乱时,戴希朱试图通过构建由 孔子至程朱的谱系,唤醒世人对于名教 纲常的记忆,以此在他认为“礼崩乐坏”的时代中维系传统道德规范。这 时的戴希朱不再拘泥于理学修身,而是怀 着“理学经世”的天下观救世。 虽 然 戴希朱 坚持“中学之体”,但他对于“西学为用”并不排斥。为了帮 助维系社会安定,戴希朱坚持视维持纲常为己任,具体活动于地方,以填 补国家因权威下降而导致的地方控制力流失之空缺。国家政权完全被推翻 后 , 戴希朱自视为“遗老”, 但他所执念的并不是政体,而是以程朱理学 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戴希朱看来,政体可以更迭,而文化则必须坚守。 344 另外,戴希朱的行为亦遵循于这样的思想。十九世纪下半叶之初,由 于清朝政权相对稳固,国家权威在地方上形成了向心力,因此早期的戴希 朱较为热衷于功名;国家选拔文官系统的科举制,其严格的等级制度及在 地方上具有的强化效应,加深了成为举人的戴希朱对于功名的追求。直至 屡试不中后,戴希朱开始自我反省,其视野下移至地方,试图通过对地方 的实践,来完善其对于程朱理学的理解。他通过对以诗山书院为重心的教 育空间、及以郭山庙为核心宗教空间进行实践,试图达成实践理学道义、 教化地方之目的。这与由南宋起理学家自发性及地方性的活动一脉相承。 明中叶后,自发性逐渐被制度化,清代政权亦也延续这一特点,理学家活 动的地方性特征依旧保留。因此,直至晚清,戴希朱的地方实践活动亦体 现了由南宋起,类似理学行为的传承。 二十世纪初,国家权力进一步衰微,为改善捉襟见肘、自顾不暇的时 局,清政府于光绪三十一年( 1905)下令废除科举。在戴希朱看来,科举 制度的废除,象征着士人之路的断绝,因为专意科举内容中“孔孟程朱之 道”者毕竟占少数。他因担忧天下士人出路断绝导致社会不稳定,因而反 对科举;但由于此时清政府在地方上依旧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戴希朱最终 选择了顺应清廷号令,改书院为学堂。也因 此,戴希朱地方实践的模式, 由光绪三十一年(1905)前的团练、修县志、进行宗教及宗族活动,转为 以兴办学堂的地方教育为活动重心。科举废除政令的反复及仓促,造成了 345 国家权力的进一步衰微,在实践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的戴希朱,努 力试图通过地方活动,维持地方安定,坚守自己所执着的名教纲常。 辛亥革命后,戴希朱躬身实践着他对于程朱理学的坚持。他在这一时 期遵循着“伦理纲常”重构了家族的历史,完成了族谱的修纂;同时书写 地 方 文化历史,重新纂成《 南安县志》。戴希朱通过这样的地方活动,来 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即在清政权瓦解后,依旧 通过地方活动修,实践并坚 守程朱理学,在混乱的时局下,维系地方稳定,维持社会秩序,以此扶纲 翊纪。 在具体的地方活动中,戴希朱主要以教育、宗教及宗族领域为重点进 行地方实践。 早在光绪十六年( 1890),戴希朱便涉足地 方教育空间,兴建诗山书 院。他兴建书院的过程,呈现了当时地方精英自治的形态;而戴希朱建立 诗山书院的目的有二,一为从现实考量,为地方百姓带来教育的便利;二 为通过书院教育,达到明伦劝善、移风易俗的作用,以此实践自己的理学 理想。光绪三十一年( 1905)的科举废除使戴希朱的地方活动重心又回到 了教育上。当时清政 府在地方上仍具有一定的权威,因此戴希朱顺应了朝 廷的诏令,将诗山书院改组为诗山学堂。然而,虽然教育形式增加了音乐 授课,但诗山学堂的核心教育内容却没有实质的变化。戴希朱在学堂建设 中,建构了以孔子为宗、朱子集大成、欧 阳詹为南安代表的文化谱系,以 346 此培育人才,教化地方。戴希朱在教育领域的实践以宣统三年( 1911)冬, 诗山学堂的撤馆而告终;此后,戴希朱便将注意力转向了宗族的实践中去。 在宗教领域中,戴希朱早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便通过撰写《郭山 庙志》,建构以“忠孝”为核心的广泽尊王信仰,以此教化民众,实践自 己的理学理想 。在二十世纪初的前五年,戴希朱延续了如 补郭太王、太妃 墓龙、修建龙山宫等围绕广泽尊王进行的宗教活动;且因为可能的天气原 因,涉足仙井的祷雨活动。然而科举废除后的几年里,戴希朱的活动重心 几乎完全转移至改建新式学校的教育领域中;而辛亥革命后,戴希朱的行 动重心再一次由教育实践转移至宗族活动。可以说,戴希朱在科举废除后 直至自己去世的这段时间中,对宗教领域的活动均极少关注。 在宗族活动中,虽然戴希朱于十九世纪末便对此领域有所涉及,但直 至二十世纪初后,戴希朱才开始更多地在宗族领域进行实践。在二十世纪 初的最初十年中,戴希朱通过一系列宗族实践,来稳固宗族的经济基础, 建立宗族的礼仪规范,并提升宗族在地方社会的声望。具体来说,戴希朱 通过修建龙潭陂,以维持宗族日常的农业灌溉;通过管理田产,以保障宗 族生活的物质基础;另外,戴希朱还通过规定庙规、请议戴圣复祀孔庙、 以 及 建 构 戴 氏 源 流 的 方 式 , 规 范 宗族 礼 仪, 提 高 家 族 的 声 望 。 宣 统 二 年 (1910)后的最初五年中,戴希朱的行动重心以编纂族谱为核心,他通过 建构族谱,以使宗族在地方社会起到一定的道德作用,并以此塑造社会秩 347 序的榜样,建构理想秩序,维护纲常。而编纂族谱的这一行为,亦体现了 戴希朱坚守文化甚于政体的观念。 另外,戴希朱还参与了一些地方性事务。在不同的时期,他通过修建 公共设施、排解纠纷、进行团练、解决税收问题,到最后重的修县志等一 系列地方活动,维持着地方安定,维系世道纲常,并实践着自己的理学理 想。 由此可见,生活在清末民初的戴希朱,为我们了解当时士绅的生存状 态提供了一种模式,即以程朱理学为核心思想,行为上以实践地方为主的 形态。在戴希朱看来,对于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之坚守,重于对 更迭政体的迷恋,因此,在以坚持传统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目标下,戴希 朱以地方实践为重心,这帮助维持了地方的稳定。而正因有戴希 朱一类的 拥有道德理想并躬身实践于地方的士绅存 在,近代中国的地方社会才会在 复杂的政治时局下依旧具有持久的韧性。 348 附录 附录一 《劝孝十四咏》 诚心 孝先百行妙推行,百行全凭一点诚。 允若都从齐栗感,至诚洵可格神明。 愉色 诚中形外色怡怡,愉婉生于深爱时。 底事老莱传万古,为承色笑似婴儿。 承志 高堂志愿隐难言,曲意迎承赖子贤。 记否孩捉亲鹧复,茁般体贴己曾先。 问安 问安绕膝顾儿孙,日夜都应到寝门。 世子一篇千古法,只因问竖历晨昏。 侍养 养亲容易悦亲难,菽水鸡豚各尽欢。 349 多少匆匆游宦客,不如耕牧奉盘餐。 服劳 峦帏事事要躬亲,山谷贵犹涤器频。 寄语世间纨绔子,勿将温清委仙人。 禀命 出门事事禀高堂,未诈任情自主张。 看尽犯尊凌长辈,当初目已眇爹姬。 谏过 庭帏履错忍无言,率臆直陈转艴然。 逛谏须融几谏意,不违不怨是真诠。 解怒 暮年盛怒子之愆,引慝齐夔跪膝前。 蔼蔼春风呈满面,纵教雷震亦回天。 舒忧 老水址虑易牵鲈,解释多方赖少年。 破尽愁城开坦道,白头便作地行仙。 侍疾 衰龄抱恙子心忧,行祷延医百计求。 350 更有天然无价药,一庭和霭万疴廖。 守身 一脂一发木亲传,如履如临尚慎旃。 识到无形亏损处,影衾之内有 冰渊。 承家 读书力业各经营,先世箕裘莫放轻。 自古名门佳子弟,都从勤鳄振家声。 立德 养亲不及显亲名,植德扬休万古馨。 大舜从来称大孝,只因圣德达尧廷。 351 附录二《募建诗山书院并置膏火启》 盖闻毓秀者山川,树人者学校。楩楠出地,虽本希奇;干镆成锋,端 归陶铸。故名齐虎榜,四门因观察而兴;教设鹅湖,多土由紫阳而振。此 皆前贤遗事,足为后进观型者也。今我诗山,夙称文薮,承博土破荒之泽, 为紫阳过化之乡。万山皆罗,地据八闽胜概;一峰特耸,灵锺千古人文。 昔也显宦名儒,均足流徽故里;今而培根固本,何难长发奇 葩。特前贤未 奉以馨香,恐后进莫生其观感。幸而天留余壤,人克同心。佥议于同治初 旬,卜吉于岳自后界。一二年鸠工踊跃,聿启新规;上下舍鳞次分明,足 安先哲。中崇徽国,闽学之宗也;左奉欧阳,诗教之祖也。荐馨得地,启 运白天。堂冀衔鳢,池思毓凤。惜当日一祠草创,未成庠序宏规;矧尔来 四壁苔封,何望菁莪流泽。后有兴者,亟宜增建讲堂;踵而起之,要在力 筹膏火。庶足供名师之席,亦得庇寒土之欢。仪等爰抒微忱,并邀同志。 柳绵力薄,聊扬一絮以当先;狐腋翎多,愿集一裘而庇后。倘得新增学舍, 多置经畲。将马帐堂开,鸡坛人聚。讲经者槐堪成市,悟 道者樨亦闻香。 学土焚膏得微资,而萤窗益奋;高才树帜膺首拔,而龙剑争磨。行看释菜 礼隆,正学追鹅湖之盛;更见芝英誉重,群材叨虎榜之荣。不尽长怀,具 兹短启。 352 光绪庚寅九月朔日,诗山戴风仪谨撰。 353 附录三 《吕邑侯通禀文》 知南安县事吕 敬禀者 :窃以书院之设,原为培植土风起见,若徒有 虚名,则何补于造土储才之用。卑邑十二都诗山,为唐博士欧阳公破荒之 地,宋紫阳朱夫子过化之乡。同治壬中年,该处绅民就山头乡谋建一祠, 崇祀先贤,当时亦拟为诗山书院,而规模未备,事遂中止。倘非有人焉, 再 加 整顿,则 久必就荒,奚以植人材储国器乎 ?卑职回任后,与都人士互 相观摩,重与论文。每念山头各乡素称人文渊薮,而距县城丰州书院八十 里,跋涉维艰,多有未能与课者,则诗山多士尤不可无书院以养之也。适 举人戴凤仪首倡巨款,乐为劝捐。卑职深嘉其意,谓此举可与丰州书院并 造人材,特捐廉银壹百员,以树风声。俸余虽薄,聊覆一篑以当先;集腋 能成,还冀众擎之易举。当经示谕该处殷富人等,如有好义者自愿捐题, 则听之。兹据戴绅等以示谕之后,该处各殷富均踊跃输将,截至本年五月 止,约计共捐番银五千四百余员,由该绅等随时收存。除再督同该绅等广 为劝捐,一面 增筑院房、置买田业、斟酌妥善拟定章程列折呈核外,合将 劝捐诗山书院缘由,先行禀报大人察核,俯赐训示祗遵,实为公便。肃此 具禀,恭请均安,伏乞垂鉴。 除禀 354 某宪外,卑职谨禀。 一、红白禀: 督宪 藩宪 道宪 学宪 臬宪 府宪 禀卑辖诗山募成书院,卑职捐廉督同绅士劝捐情形,禀示遵由。 光绪十七年六月廿一日 兴建钦命兵部右侍郎福 建督学部院沈 批:据禀欣悉该处诗山募成书 院,该县会绅等首倡劝捐,亟为整顿,足见留心文教,培植士林,实堪嘉 尚。仰仍督同该绅等,接续办理,务臻妥协,以垂久远。仰候督部堂批示, 缴,正禀存。 调署泉 州府知府胡 批 :据禀山头乡募建诗山书院,该令回任后,会 绅戴凤仪首先倡捐,广劝殷户,集成巨款,筑屋买田,造士心殷,成子有 志,嘉慰深之。惟应如何续捐、如何建立及定何时开课,应由新任县冯令 督饬该绅等斟酌妥善,拟定章程,明白通禀察办。仰即遵照办理,仍候各 宪批示,缴。 355 附录四 购田条规 一.书院捐资,既费苦心,购田愈不得不细心查访,须仗近地衿耆共 为相田,共为详查,并核诸佃户,就租计息,就息定价,庶得其平; 一、不买溪边之田; 一、不买无底之田; 一、不买硗瘠之田; 一、不买来历不明之田; 一、不买借势轹赎之田; 一、买田不得徇私增价,方见至公; 一、买田不许多载钱粮,亦不得无推无收,惟立书院公户,依例完纳; 一、农人认佃,以字为凭,须将佃户姓名勒于志,后来换佃,仍承前 姓名,庶历久可以稽察; 一、租额既定,纳钱亦不得过期,方给公需。 右辛卯年所立规条也。创置伊始,法在必严,谨录诸简,端俾后君子 承基增置,可沿为例,亦一要也。 356 附录五 《送冯邑侯辞篆入闱》七律二首 卸篆分簾物色新,临风望断玉车尘。 柳城一别阳春脚,兰薄难忘旧雨人。 爱我殷勤今召杜,感公情谊古雷陈。 欣闻此去操冰鉴,海上珊瑚网上珍。 捧檄南来不几时 ,十风能振俗能移。 慈云转眼多留恋,文柄何人更主持? 浙水应编循吏传,诗山欲立去思碑。 锦囊佳句今镌石,造士深心万古垂。 357 附录六 《诗山诸绅耆禀请通详文》 具禀诗山书院绅董某某等为建成学校谨拟章程、佥请通详、以培土气 维风化事:窃维国家养土,学务为先;都邑储才,经畲为重。教泽将绵诸 百世,院规宜酌夫万全。矧闽海传邹鲁之风,惟诗山为权舆之地。白博土 名高虎榜,八郡破荒;至紫阳车抵鹏峰,一时过化。嗣是巍科显宦,代有 传人;铸史笺经,时多名宿。洵以山川胜概,蔚为邦国翘才矣。独是夏屋 弗 开 ,联吟何处 ?春田未购, 养土无资。纵使世茁芝英,未必器成隆栋。 幸自二十年鸿基早建,上下舍鳞次弗淆。崇徽国为闽学之宗,奉欧阳为诗 教之祖。荐馨有地,而庇士无资。力竭半涂,在当日难臻完美;功成一篑, 到今时弥造高坚。仪等将劝同心,先倾绵力。更嘉廉分鹤俸,贤邑侯叠树 风声;腋集狐裘,都人土共襄义举。募朱提六千余颗,可知诗地人豪;议 章程二十八条,总冀海天风转。购田于百顷,窃师范老高风;建厦数十间, 未慰少陵初愿。时将开讲堂而乐育,合亟萃多士以呈词。恳乞老父台扶大 雅轮,主风会柄。酌详大宪,厘定章程,并将要端,由县注册。官师课讲 规永着,诸生童优奖频加 。圣谕日宣,端土习以祛陋习;格言风示,养土 心以化民心。庶几马帐才储,鹗音化式。弦歌十室,可赓佳句于考亭;嗣 响四门,叠起伟人于诗地。何独榜题龙虎,大扬科甲声名;更期绩着麒麟, 358 勉为邦家柱石。谨肃芜禀,恭请钧安! 光绪十九年正月十五日 359 附录七 南安诗山大廷乡里图 360 附录八 清康熙版《南安县志》戴姓人物考辨表 姓名 世次 所属支派 戴魁 非诗山戴氏 戴僖 非诗山戴氏 戴谦 非诗山戴氏 戴鲤跃 非诗山戴氏 戴国章 915 非诗山戴氏 戴震雷 非诗山戴氏 戴晏 21 大廷七甲太老公派之 祖 915 戴元佐 21 大廷九甲派之祖 戴廷诏 22 大廷七甲太老公派 在九修戴希朱版《诗山戴氏族谱》中,有同名同 姓者为戴国章,然并非清版《 南 安县志》中所提及的人。 《诗山戴氏 族谱》中记载 ,第二十六世大廷四甲石塘桥派戴 国章生于清康熙十二(1673)年,卒于康熙六十 年( 1721);而清版《南安县志》中 所提及的戴国章,于明万历四十六 年(1618)中 戊午科解元。当适时,诗山戴国章 还未出生,因此并非同一人。 361 附录九 民国版《南安县志》文举方面戴氏族人考辨表 姓名 世次 所属支派 戴梦申(五郎) 9 大廷派 戴廷诏 22 大廷七甲栗脚祖四房太老公布政派 戴元佐 21 大廷九甲派之祖 戴标香 28 大廷七甲太老公大舍长房派 戴凤仪 31 大廷七甲太老公福山派 戴旻 21 大廷七甲草埔边派始祖 戴元佐 21 大廷九甲派之祖 戴朱教 23 大廷四甲桂溪西柱派 戴国瑞 29 大廷七甲太老公大舍长房派 戴大炯 30 大廷七甲太老公大舍长房派 戴绍箕 32 大廷七甲太老公福山派 一:进士 二:举人 三:贡生 四:例监 大廷七甲栗脚祖四房太老公派, 戴映兖 24 戴华昌 26 大廷七甲福山派 22 大廷七甲太老公派 即后七甲福山派之祖 五:掾职 戴廷揆 362 附录十 戴希朱年谱简编 清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 一岁 九月二十三日辰时,生于南安诗山大廷乡福山之旧宅。原名凤仪,乳 名琴棋,字金仪,号敬斋。其父定国号敬斋,有子四,初生二子,俱殇; 养长兄凤洲、次兄凤鸣。希朱为三子。 咸丰元年辛亥(1851) 二岁 咸丰二年壬子(1852) 三岁 咸丰三年癸丑(1853) 四岁 时刘林侯府闽到家,以女妻之。 咸丰四年甲寅(1854) 五岁 咸丰五年乙卯(1855) 六岁 咸丰六年丙辰(1856) 七岁 咸丰七年丁巳(1857) 八岁 咸丰八年戊午(1858) 九岁 入小学,受业于功叔国学生家修之门。 咸丰九年己未(1859) 十岁 其父构楼成。后戴希朱名为“诗画楼”。 363 咸丰十年庚申(1860) 十一岁 从族叔廪生怀萱学。 咸丰十一年辛酉( 1861) 十二岁 从廪生李鹏学。授其作文之法。 同治元年壬戍(1862) 十三岁 仍从叔怀萱学。始作开讲,学 作诗。 同治二年癸亥(1863) 十四岁 从叔怀萱学。 同治三年甲子(1864) 十五岁 从叔怀萱学,是冬成文章。 同治四年乙丑(1865) 十六岁 从族叔茂才拔峰学。 同治五年丙寅(1866) 十七岁 叔拔峰设教远方,希朱仅寄阅文章从学。 同治六年丁卯(1867) 十八岁 复请叔拔峰教于轩。 同治七年戊辰(1868) 十九岁 从叔拔峰学。夏来叔染病,希朱服侍在侧。 同治八年己巳(1869) 二十岁 364 正月遭房亲难。 秋七月,父复染病,希朱侍汤药,扶起居。 十一月,长子绍箕生于族兄光清家,由希朱承继。乳名瑶 阙。 冬,父病愈。 同治九年庚午(1870) 二十一岁 春,从学于廪生侯秀曲师讳采封之门。 三月,父复遭房亲欺侮,希朱场屋不利。 秋九月,患血症。 同治十年辛未(1871) 二十二岁 受业于李缜卿师讳希曾。 是年,希朱日日静养,病亦渐次痊愈。 同治十一年壬申( 1872) 二十三岁 受业于陈怀堂先生讳仁士之门。 夏四月,父病,希朱速归侍疾,后父痊,乃就馆从学。 冬十月归,见父母就衰,乃日侍亲侧,不复外从。 十二月,斋戒七日,以延亲寿。 同治十二年癸酉( 1873) 二十四岁 仍以文章求教于怀堂师。 夏四月,父为希朱置妾。 365 夏六月,父有心疾,诚祷即瘳。 秋七月,父命希朱应乡试,不果。 秋八月,父患寒疾,诚祷日瘳。 同治十三年甲戍( 1874) 二十五岁 补诸生。正月县试,三月府试,皆取。 五月院试,取入南安学,补弟子员。 光绪元年乙亥(1875) 二十六岁 春,从陈怀堂师学于得乐轩。 四月,次子生于族兄光聪家,希朱承继,乳名瑶章。 冬,自号敬斋。 是年,凡学养有心得,即便割记,名曰《语录》,后改为《松村语类》。 光绪二年丙子(1876) 二十七岁 在本轩课子侄。 光绪三年丁丑(1877) 二十八岁 仍在本轩课子侄。 正月,父染下消症,希朱日奉汤药。五月,消愈。 秋,谒林橙圃师,闻古文之学。 十一月,丁母吴太宜人忧。 光绪四年戊寅(1878) 二十九岁 366 五月,丁父勤斋公忧。 冬十二月谢谱。 光绪五年己卯(1879) 三十岁 在诗画楼养病。 三月,筑承志堂。 十二月,希朱以三旬敬祝天地。 光绪六年庚辰(1880) 三十一岁 仍在诗画楼养病。 三月,省视亲坟。 八月,服阕,后复理举业。 冬十一月,迁居承志堂。 光绪七年辛巳(1881) 三十二岁 在本轩课读。 是年,教绍箕、云程等。 五月,与诸兄弟析爨,始终分析,毫无间言。 光绪八年壬午(1882) 三十三岁 正月到福省,入鳖峰,受巡抚郭远堂师课,从学博黄厚甫师学。 秋八月,在鳖峰应乡试,登郑孝胥榜,中式第九十七名。 十一月,竖石旗于三世祖号“狮子戏球”之墓。 367 光绪九年癸未(1883) 三十四岁 春,赴公车,会试礼部。正月由福州驶轮船,二月杪到京。 三月落第,五月归。 是年,四弟凤书为希朱养第三子瑶墦。希朱自京归,渐且教督,以冀 成人。 光绪十年甲申(1884) 三十五岁 设教乐道轩,远方来学者众。 光绪十一年乙酉( 1885) 三十六岁 仍在乐道轩设教,来学益众。希朱为课文应世, 忙度一年。 冬十一月,修方伯赞嫩公祠。 光绪十二年丙戍( 1886) 三十七岁。 春,设教桐城,突蒙呈控一难,蔓延甚久。 六月,归自桐城。 九月,跋《定性书》。并出张子《西铭 》、 二程子《好学论定性书》、 朱子《上宁宗割子》诸篇,以示生徒。 冬十一月,修母坟完固。 十二月,与诸绅呈请重修南邑文庙,即于翼年兴工。 光绪十三年丁亥( 1887) 三十八岁 谢绝世故,仍在乐道轩养晦。时,黄应麟、黄琼宴、侯世忠、陈馨远 368 四人,与绍箕同学。 春三月,排乡邻难。 秋七月,堂兄金苏上舍讣至,诗以哭之。 冬十一月院试,应麟、琼宴、馨 远、绍箕俱补弟子员。世忠次年亦入 泮。师名闻远近。 光绪十四年戊子( 1888) 三十九岁 复屏世故,养晦本轩。 时辞却生徒,只令琼宴、敏谷与绍箕同学;而自一意存养,究心文章, 以为会试计。 夏六月,倡修格头大路。 秋九月,南邑文届鸠资孔急,与张泽肃募捐。时文庙捐赀,惟诗山最 多。 冬十一月,迁父骸于四鼎湖,作《志铭》以封固其墓。 是年,妻以多年不孕,希朱忧甚,乃养四子瑶阶。 光绪十五年己丑( 1889) 四十岁 春,公车北上会试,蒙荐不售。 五月,归至鹭门,娶妾林氏。 秋九月,到县筹丰州书院膏火。 光绪十六年庚寅( 1890) 四十一岁 369 二月,又北上会试。 三月会试,蒙荐不售。 四月出京,保护守府庄国升归乡。 五月到家,益志于扶正学、行义举。 夏六月,出施棺舍药告白。 秋九月,总董诗山书院事。 冬十月,定先祖庙三祭礼。 十一月,长孙天根生。 十二月,定始祖庙焚香守庙之规。是月,著《年谱》并《序》。 光绪十七年辛卯( 1891) 四十二岁 正月,办诗山书院捐务,迄无停日。 二月,立乐道轩课规。 四月,议修福山祖庙。 夏五月,遍处劝捐诗山书院,并筹通禀。 秋七月,修筑福山祖庙。 八月,妾生五郎瑶京。 九月,阅乡闱墨,叹世变。时闱墨出,予见其文有机锋粗莽之气,谓 诸生曰:“文章关乎气运。今文有动机,恐天下自此不静矣。” 冬十月,定诗山书院买田规条。至十二月,买三千余金的书田。 370 光绪十八年壬辰( 1892) 四十三岁 春,北上会试,堂备,额满见遗,五月杪回泉州。 六月,购地建诗山书院东轩。 八月,排蓬岛生员郭章难。郭章感恩,以女妻希朱养子瑶墦。是月, 息乡邻争斗,自损其业。 十月,诗山书院东轩成;且建床榻、椅桌诸器,以为开课用;制篷豆、 篮簋诸器,以为大祭用。 十二月,与冯侯请举人陈君翼谋主讲诗山书院,并定章程、通详。是 月,希朱与长子绍箕学琴养性。 光绪十九年癸巳( 1893) 四十四岁 正月,诗山书院开课。 二月,建紫薇堂。 四月,议捐内阁中书。 五月,冯侯将辞篆,重到诗山书院视学。是月,调息吕、黄命案。 七月,始辑《诗山书院志》。 八月,复调息吕、黄命案。 九月,调息苏、吴命案。是月,办诗山书院鸠资购田事,并设藏书所。 十月,撰《诗山书院碑记》,并撰《溯源记》。是月,与宋侯论便民事。 十二月,诗山书院买田、请师诸事办清。并理晋京事务。 371 光绪二十年甲午( 1894) 四十五岁 正月,孙天水生。 上元节后,起程晋京,至二月杪到京。 三月会试毕。 四月初三入内阁。初八谒见额、张、福、徐、麟五中堂于朝,并入直 中书省,办汉票签事。覃恩锡二代五品封典。中旬榜发,仍下第。 五月,归至泉州,与张太尊名僖论时政。 六月专攻古文,著有《古文割记》一本。 九月,诗山书院祭先贤,行颁胙礼。 十一月,议重建小宗。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 四十六岁 正月,筑松村精舍。暇 时复辑《诗山书院志》,至夏间,八本成;尚 留田图二本未绘。 三月,诗山书院勒碑成。 四月,到南邑圣庙议建节孝祠,并为捐数百金,以做其成。 五月,主讲安溪崇文书院。 九月,六儿瑶庭生。 十一月,赴南邑文庙行庆成礼,并定节孝祠章程。 是月,哭黄霁川先生于丧次。 372 十二月,松村精舍成,行释菜礼,作记。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 四十七岁 正月,募印《欧阳行周公文集》,并《序》。 二月,上蔡邑侯《请修南安县志书》。 三月,邑令蔡轩、广文郭绩昌,请希朱排解蓬岛洪、郭事。 四月,同安溪县令李绮青赴崇文书院开课。 五月,胞侄捷升卒。是月,定先考、妣祭礼。 七月,长兄嫂林氏卒,希朱亦染疟疾。 九月,刊印《杨忠愍公遗集》,并作序赞。 十月,办小宗升主等事,行庆成礼。 十一月,作《续敬斋箴 》,以明圣贤心法。是月,举诗山书 院值董, 升历代节妇主祏于南邑节孝祠。 十二月,诗山书院作量田议,始命绍箕遍绘田图。是月,解彭口陈、 李冤,作《募金息事启》。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 四十八岁 正月,纂《郭山庙志》。 三月,郑太尊请希朱到署,理洪、郭事。 四月,天大雷电以风,民屋多坏,希朱亦因之而自省。 五月,始开福鼎山乐邱。 373 七月,募修陈敬榕、屺园二先生祠,为《记》以永其传。 八月,《郭山庙志》八卷成。 十月,郑太尊、吴教授复请希朱理洪、郭事。 十一月,与礼部正郎黄谋烈议补郭太王、太妃墓龙。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 四十九岁 正月如京师。 三月初一到京,入内阁供职。初八,见昆筱峰、翁叔平、徐荫轩三中 堂于朝;与荫轩师论台湾苦况。 是月,会试榜发,仍落第。另见泉水义冢荒颓,恻然于心,邀众修之。 闰三月出京,四月到上海,五月到家,喜长男绍箕考列优等补廪。 九月,侯岳母楮孺人卒于家。丧葬如仪。 十月,嫡配侯宜人卒。 十一月,葬侯宜人于乌鸦坑(即今高盖山)。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 五十岁 正月,定福山祖庙祭礼。充田一段,以增祭费。定春祭以正月十八笃 公忌日,冬祭以立冬日。是月,疫气遍发,妾林氏、男瑶京、侄家驹,相 继殁。 二月,疫气再发 ,媳妇郭氏、长孙天根复卒。 是月调息本族命案。 374 五月,上翁邑侯书。 五月初四,到钱塘送吴殿撰鲁晋京。 六月,娶继室谢宜人,诗以箴之 七月,到泉城与刑部黄尔妪、王澄瀛等,上《节略十二条》于翁邑侯, 以求苏民困。是月,辑《松村语类》。 八月,排族人难。 九月,次男生孙天伟。 十月,泉州科试峻,谒本家学宪于考棚。 十一月,送少翁起驾。是月,解邻乡难,且襄办南邑团练。并督练一 族“被阵”。 十二月,作《告天表》以酬天地神祗。酬毕,行宣制、改题、焚黄礼, 并竖墓道于格头。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 五十一岁 正月初二日,七儿珊珠生。是月重辑《诗山书院志》。 二月,鸠众议马头一带至诗口入书院,以成诗山全局。 三月,到马头侯、雷.陈、黄诸乡劝捐。 六月,与谭邑侯子俊议团练,修志。 七月,长儿绍箕生孙天祚。 八月,《诗山书院志》十卷成。 375 闰八月,营乐邱于福鼎山。 十五日,祷雨于柯布村仙井,并募捐团练,修志公赀。 九月,诗山书院鸠马头等处公赀。是月作《兴善院碑记》。 十月,作《资福院碑记》。 十一月,作《正学篇书后》。是月,族中为六分山与中房张姓争讼。 十二月,立望柱于祭冬山先妣吴太宜人之墓。是月始纂《四书阐义》。 光绪二十七年 卞丑(1901) 五十二岁 正月,吴省肃等来调停吾族与张姓事,希朱煞费心神,以期事之得谐。 二月中旬,与十少尉诣仙井祷雨。 三月,到郡开修南安县志局。 四月曾赴安溪。大廷乡鼠疫死敷百人。希朱印《鼠疫汇编》百本,以 广传布。 五月,作《曾王父仁斋公事略》、《黄太史霁川师像赞》。 六月,有疗患,几危而后安。 七月,再染血疾。是月,天祚幼殇。 八月,办修志采访。 九月,为诗山书院除学蠹。 十月,到县办修志事。是月,长妇吕氏卒。 十一月,在郡议祀黄霁川师。 376 十二月,希朱体稍恙。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 五十三岁 正月,再娶泉州府城陈氏为长继媳。是月,与孙参币祷而擭验。 二月,与安溪县令陆锦燧诣崇德书院开课。 三月,到湖头格村,拜李文贞公。是月,筑龙潭陂成,费三干两百金。 是月杪,复诣仙井,龙山厢祷雨。 四月,阖郡大疫。 五月,族人与张姓争讼六分山。 六月,龙潭陂崩。 七月,再鸠工补筑龙潭陂。 八月,议修龙山宫,并新筑崇孝祠。 九月,与捕厅张友宝诣仙井、龙山宫祷雨。是月,族人与张姓覆讯。 十月,到修志局催修志事。 十一月,办省控事。 十二月,纂《四书阐义》自《大学》至上《论》下《论》成。 是月,四儿瑶阶完婚,娶侯长 书表弟女。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 五十四岁 正月,晋省。并赴会试,不果。 三月,调息祖山事。 377 四月,闭门著书。再纂《四书闸义》数十章,汇《松村文集》十余部。 闰五月,黄云龙撤任。委员倪宏仁亦革职。 八月,到修志局。 九月,染疟疾。九月初五日,八儿瑶瑾生。 十月,为曾祖父仁斋公请奉政大夫封典。 十一月,与戴尚书论戴圣当复从祀庙廷书。 十二月,与邑主于公仲瀛议税契。 光绪三十年甲辰( 1904) 五十五岁 正月,仍掌教崇德书院。 二月,为诗山呈请分领税契。 三月,如永春,游魁星岩.环翠亭诸胜。 四月,作《朱陆异同论》。 五月,作朱子名训书后十余篇。 六月,胞四弟凤书卒。 七月,订税契章程。 八月,作《朱子升配议 》。是月,开福鼎山乐邱,内有石棺椁、五色 土,甚佳。 九月,与戴尚书论变洋制之非书。 十月,作《书后》、《琉瑭族谱序》。 378 十一月,重修侯宜人坟。 十二月,由泉州西抵安溪,谒黄厚甫师。 是年,次儿瑶章因不经营生理,致亏本二干余金。希朱筹画颇烦。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 五十六岁 正月初一日,写劝世书。 二月,开学于松村精舍。 三月,诣丰州书院,崇德书院开课。 三月初,希朱开丰州课,时谭侯暨诸绅请其升师席。 三月十五到安溪开崇德课。 四月杪,自崇德归松村。 五月,抵丰州,暂驻泉州。 六月,泉郡水灾。 七,八月,日以评文著书为事。是月,县,府两试,松村生徒取前列 者六人。 九月,与戴尚书论废科举之非书。 十一月,到丰州,与谭侯商办学堂、税契两事。 十二月,为曾王父焚黄,竪匾,竖墓道。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 五十七岁 正月,始办诗山学堂事。 379 二月,与丰州互控。 三月,请谭公到诗山学堂开学。 四月,到郡禀请通详。是月,陈太尊晋省,诗以送之。 闰四月,兼理教习事。 五月,焦心学堂事。 六月,次儿瑶章再生孙天倪。 七月,办国民捐事。 八月,到县议丰州捐事;陈诗山粮害。 九月,订岳庙祭事,息陈林讼事。 廿三日生日,自序。 是月,张本县到诗山学堂,希朱率学生迎接以礼。绍箕生孙天眷。 十月,焦心学堂事。 十一月,特旨命洪锡畴以知县用。 十二月,仍兴筑诗山学堂后进。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 五十八岁 正月,元旦后书名训百余幅。 是月,作《大庭名胜十二咏》。仍鸠工筑诗山学堂后进。 二月,诗山学堂开学,崇祀孔子牌位。 三月,到郡宴戴太尊名培基,诗以赠之。是月,四儿瑶阶往荷兰西, 380 予作诗以勉其行。 四月,四儿瑶阶生孙天挺。 五月,诗山绅董为兴筑事,控及叶姓。 六月,宴邑侯额公、廉捕刘公于松村,即席赋诗。 是月,黄厚甫先生七旬大庆,希朱文以寿之。 七月,作《诗山学堂训语》十则。 八月杪,刘砚生到诗山与予劝捐。 九月,立陈雪楞太尊禄位于诗山学堂之左。 十月,作《诗山学堂善后章程》。 十一月,到郡,将黄鹧,叶藻鸿事,中详提学宪、府县宪,并请卸办 堂长之任,不许。 十二月,额邑侯到诗山视学。 光绪三十四年戌申(1908) 五十九岁 正月初,书劝孝等书百余幅。 是月,到郡将再卸办堂长。李太尊许,后太尊始知其诬,呈希朱 再任 堂长。 四月,剔清学堂账目,珍藏一箱,以垂久远。 五月,吕廷秀与林教习烟镇争讼,希朱持以公平。 七月,益留心著述。至九月杪,增《松村语类》两本,及《四书阐义》。 381 八月,作《募建坡美,潭美二桥启》。 十月,移葬先室侯宜人,与枫树林姓争讼。 十一月初一,哭德宗皇帝、慈禧皇太后于泉州明伦堂;复就诗山学堂 设坛,率诸生行国丧礼。 十二月,办洪锡畴充款,再购断底田以为永远计。是月改名希朱。 宣统元年己酉(1909) 六十岁 正月,逢纪元,仍多书联幅。 是月,谒颉公,陈出林姓蛮横。额公乃出票拘林悦到县,管押四个月。 林姓势穷求息,乃许息事。 二月,长儿绍箕诏充作恩贡。 三月,叶君福钧到诗山与诸绅议举绍箕为孝廉方正。 四月,蒙王季樵左侍郎保荐博学鸿词科。 五月,著《地球辨》。 六月,鸠众兴筑潭美桥。 七月,撰《大学浅解中庸约解》并《序》。 是月初六,长儿绍箕生孙天宠。 八月,捐金赎诰赠布政司右参政广坡公祀田。 九月,作诗山孔子,朱子乐章各四阕。 十月,命长儿绍箕游历斐利滨。 382 十一月,诗山学堂报毕业,以为诸生优奖廪,增,附计。 十二月,诗山学堂年考严肃,希朱作诸生毕业乐歌四阕。 是月,重修承志堂,增建松村敞楼。尤溪拔贡马传经 来访,希朱撰南 溪书院联,悬于堂。 宣统二年庚戌(1910) 六十一岁 正月,作《敞楼记》。 是月尚书戴少怀鸿慈薨,希朱以文祭之 二月,绍箕归自斐利滨。 三月,诸子祝希朱六旬,并绍箕恩贡竖旗匾。 四月,与提学姚委额邑侯于诗山学堂试验毕业。 五月,安葬先室侯宜人于池埔仑。 六月,多书大字,以备石刻。 七月,命绍箕晋京考法官,落第。 八月,集各房长在大宗,议恢复祀田,重新族谱二事。 九月,著修谱义例,目录。 十月,鸠资复大宗祀田。 十一月,绍箕归自京师。封固先室侯宜人墓,并竖石望柱。 是月,提学姚发诗山举业榜。十三生徒均获奖励,孙世潢、侄孙世英 居首。 383 宣统三年辛亥( 1911) 六十二岁。 正月,书孝、忠以劝世。是月组织修谱事,并增改义例,七易稿而后 成。 二月,开谱局。 三月,诗山学堂教习与学生启衅。 七月,以六百金新筑龙潭陂。 是年秋,宗再侄施泽省亲假满,将赴斐利滨,入辞松村,作《送译士 施泽贤再侄如斐利滨序》,以壮其行。 辛亥八月革命,希朱专意总纂族谱,乃将诗山校长事命箕儿主之。 亚冬,游南安雪峰寺,作《游雪峰寺》诗,并撰《重建雪峰寺碑记》。 冬,诗山学堂将撤馆,箕儿因洋教席催逼束金,兼以校费缺空,于十 二月初九咯血甚多,积劳成疾。 是年,总纂《诗山戴氏族谱》成,赋诗六首。 民国元年壬子(1912) 六十三岁 正月,时遵西历,因赋《闻颁新历有感》诗一首,并撰《“春王正月” 解》。 六月六日,第九子瑶璇生。 是年,福州王肃立来访,即席赋诗;往郡城南门外钱头,造殿撰吴肃 堂宅;到郡城,造比部黄仲训宅,与黄仲训.李船玑等赋诗唱和。 384 是年,与南安知事陈贞珪祷雨于广泽尊王。 是年,闻小学校定章不读四书六经,慨然有感。 民国二年癸丑(1913) 六十四岁 暮春之初,刊《松村诗草》,命长儿绍箕等按年编次。 是年,赋诗送六儿瑶庭如荷兰西。 是年,同洪韫岩孝廉登天柱峰;又与柯偶于茂才、黄永勉茂才,门下 李珀生等雅咏唱和。 民国三年甲寅(1914) 六十五岁。 正月元旦,与长儿绍箕、长孙世潢共叙天伦,作《元旦饮洒感怀》一 诗。 春,蒔茶于始祖庙旁;且遍植荫树于始祖庙后山及溪背。 是春,到诗口,县城、郡城,沿途感怀赋诗。在郡城,访黄君仲。清 明夜,在笃斋(黄君仲之宅)与黄君仲训、吴君桂生、潘君荫荪、赖君孙 芑、李君船玑,黄君则正畅饮联句。后游承天寺,访云果、本茔诸上人; 游广孝寺,访方伯赞嫩公诞处。 五月廿八日,长儿绍箕得咯血症卒。希朱作《哭冢儿》诗,以寄 哀思。 七月,《松村诗草》成,作《六十五岁编诗成》八首。 民国四年乙卯(1915)六十六岁 正月元旦后,书文昌劝孝文数十幅。 385 是月,马叔文邑聘希朱为《南安县志》总纂。 二月,饬印《诗山戴氏谱》八项九卷。 二月杪到县,议开志局。 三月初,开志局于南安圣庙右之学署。 四月初七,第十儿瑶谱生。 五月,日夜在志局纂修,已成十余本。 是月,归理箕儿小祥,祭先考忌辰,各如仪。 六月,纂《松村联集》十本成。 七月,四儿瑶阶在苏鹿,生孙天瑞。 是月,土匪陈宗仪扰害诗山。 八月,马叔文邑长卸篆,希朱诗以送之。 九月,归祭诗山朱子祠。祭毕,到县,与宋县长伯墉名城,专议靖匪 之方。 十月,在泉城,日与诸友讲明正学。 是月,主祭观察黄丈佑堂名谋烈,并联以挽之。 是月,与宋县长议办警察、办清乡及筹备洋炮军器。 十一月,归祭始祖,祭先妣,毕。适宋县长到诗山筹警察费,希朱与 定就诗山学校后进暂作警察局,而诗山地方稍靖。 是月,母舅吴孝榜年九十卒,希朱亲视敛葬,为题主主祭,以尽厥礼。 386 月杪仍到修志局。 十二月,希朱计一年所纂《县志》,已成二十六本。 是月中旬后归家,适七男瑶柱自苏朗归。 民国五年丙辰(1916) 六十七岁 正月,元旦后,书孝经圣训,时书大字以刻石。 是月,为七儿瑶柱行冠婚礼,开樽请客。 是月廿日到修志局,仍日夜纂辑。 三月,革命军谋攻泉州,诗山亦不靖。 四月,北京取销“洪宪”。是月,革命军声势益壮。 五月,袁世凯薨,黎元洪继总统任,大局稍定。 是月,在志局。至五月杪归,理先父祭事、长男大祥。 六月,在松村避暑,时革军四起。是月,撰《八部朱元帅碑记》。 七月初,革军攻诗山学堂,只戕伤警察局,校中器物未妄取。 是月杪,仍到修志局。 八月初二至初五,北军、监军与革军大战于刘林、山头一带。 中秋夜,乘舟与吴省斋、郑雪汀等四十余土游黄龙江、笋江,载酒吟 诗。 是月杪,宋县长到诗山办案。希朱亦归乡。 九月,赴诗山学校祭朱子,见校中被革兵戕伤,辄泪下。 387 是月,患喉病,幸不久痊安。 是月,宋伯墉县长卸篆,因事勾留,请希朱排解,希朱复到修志局。 是月廿三日,希朱生辰。吴元甫,吴桂生,郑雪汀,潘荫荪,清抬, 李雅宣等来祝寿,觞咏甚欢。 十月,修志已纂三十八本。 十一月,在诗山一带劝捐修志事,计捐有一千余金。 十二月,作《孔教非他教比论》。另是月得诗百首,得文二十余篇。 民国六年丁巳(1917) 六十八岁 正月初,仍书丹条。 二月,到修志局办纂修事。 三月,理纂志事。归。 四月廿日,乘舟将到志局,有黄龙见,作《黄龙四见记》。 五月,在局纂五十本志成。归。 六月,办恢复欧阳古地事,侯姓欲以六百金赂之,不受。 八月,呈首王登瀛,与侯琼书谋退呈,取他八百金。 是月,专心修补校对志稿,全志完竣。 九月初四,第十一儿瑶志生。 是月染病,归家后即痊愈。 十月,土匪迫处诗山,命孙世潢,联络十余乡团练。匪不不敢侵,诗 388 山赖以安全。 十一月,追匪于石水桄坂内。 十二月,赴仙景考高等毕业,吟诗五章。 民国七年戊午(1918) 六十九岁 八月二十一日卒,年六十九。 389 参考书目 文献史料 故宫博物馆明清档案部编《义和团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 1959。 陈山榜《张之洞 评注》。大连:大连出版社,1990。 戴济川《戴氏宗谱》(此为田野调查时获得的内部资料,并未刊行于世。) 戴希朱《郭山庙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 戴希朱《南安县志》。南安:南安县志编纂委员会, 1989。 戴希朱《松村诗文集》。北京:北京文联出版社 ,1997。 戴希朱《松村诗文集补编》。北京:北京文联出版社, 2003。 戴希朱《诗山书院志》。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5。 戴希朱《诗山戴氏族谱》。台北板桥:龙文出版社, 2003。 邓洪波、陈谷嘉编《中国书院史资料》。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广泽尊王龙山慈善总会 5 周年纪念特刊》 ( 此为田野调查所获内部资料。) 何龄修、张捷夫主编《清代人物传稿》。北京:中华书局, 1991。 洪 顺 兴、李万祥主编《美哉 凤山》(此为田野考察所获内部资料,未正式 390 刊行)。 黄宗羲《明儒学案》。台北:明文书局, 1991。 梁毅《郭忠福》。新加坡:南安会馆凤山寺, 1996。 廖一中《袁世凯奏议》。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7。 刘佑《南安县志 (康熙十一年版)》。台北:台北南安同乡会, 1973。 璩鑫圭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1991。 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新北:文海出版社, 1966。 世续等《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北京:中华书局, 1986。 《诗山戴氏谱志》。南安:南安戴氏宗亲会,1995。(此为田野考察所获内 部资料,未对外刊行。) 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 1981。 王先谦《东华续录·光绪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席裕福、沈师徐等《皇朝政典类纂》。台北:文海出版社, 1982。 严复《侯官严氏丛刻》。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 1968。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 1995。 杨浚《四神志略 》。冠悔堂募刊本,1887。 苑书义、孙华峰等《张之洞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8。 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 1976。 391 朱 熹 撰, 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2。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 1956。 392 今人论著 中文书目 专书: 安东尼亚·芬安妮 安东篱著,李 霞译《说扬州:1550-1850 年的一座中国 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7。 包弼德《历史上的理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陈 国 强等《闽台清水祖师文 化研究文集》。香港:香港闽南人出版有限公 司,1999。 陈启钟《明清闽南宗族意识的建构与强化》。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陈支平《近 500 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上海:三联书店, 1991。 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 ——1900-1942 年的华北农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费正清编,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 1912-1949 年)(上)》。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393 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晚清中国史 (1800-1911 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沟口雄三《中国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郭康松《清代考据学研究》。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 2001。 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香港: 香港商务印书,2004。 贺 跃 夫《晚清士绅与近代社 会的变迁 —兼与日本士族比较》。广州:广东 人民出版社,1994。 黄宗智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姜涛《人口与历史 ——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8。 柯 文 著,雷颐、罗检秋译《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南 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4。 科 大 卫著,卜永坚译《皇帝 和祖宗:华南国家与宗教》。南京:江苏人民 出版社, 2009。 孔飞力著,谢亮生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 1796-1864 年的 军事化与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孔庆茂《辜鸿铭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6。 李金强《辛亥革命的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9。 梁景之《清代民间宗教与乡土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4。 394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林美容编《信仰、仪式与社会》。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3。 林 拓 《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 :福建文化的地域性考察》。上海:上海书店 出版社, 2004。 栾成显《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北京:中华书局, 1993。 罗琨、张永山《罗振玉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6。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 湖北人民出 版社,1999。 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 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0。 内藤湖南著,马彪译《中国史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潘光旦、费孝通《费孝通文集》。北京:群言出版社, 1999。 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 1959。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瞿同祖著,范忠信、晏锋译《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仁井田升著,牟发松 译《日本中国史研究译丛:中国法制 史研究》。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史革新、龚书铎 等《清代理学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7。 施坚雅编,叶光庭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 2000。 395 谭丕模《清代思想史纲》。上海:上海书店, 1990。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1984。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台北:华世出版社, 1978。 王 汎 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 术的谱系》。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2011。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1840-1949)。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魏斐德著,王小荷译《大门口的陌生人 ——1839-1861 年间华南的社会动 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吴 松 弟 等 编 《 走 入 历 史 的 深 处 : 中国 东 南地 域 文 化 国 际 学 术 研 讨 会 论 文 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上海:上海书店, 1949。 薛 化 元《晚清“中体西用” 思想论( 1861-1900)》。台北:宏文出版社, 1987。 徐临江《郑孝胥前半生评传》。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3。 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 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许大龄《清代捐纳制度 》。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1950。 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余英时《人文与理性的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396 章开沅《辛亥革命史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0。 章开沅、林增平《辛亥革命史》。上海:东方出版社。 2010。 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一一关于其在 19 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 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郑 振 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 与社会变迁》。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朱葵菊《中国历代思想史:清代卷》。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3。 论文: 钞晓鸿,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 年第 4 期,页 25-34。 郝秉键,《清史研究》2004 年第 4 期,页 94-111。 林 志 宏《民国乃敌国也: 清遗民与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变 》。台北:国 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2005。 林 志 宏,《东吴历 史学报》第 9 期(2003 年 3 月),页 183-218。 397 王先明 ,《历史研究》, 1996 年第 1 期,页 17-29。 吴钦铿,李国祁编《郭廷以先生 百岁冥诞纪念史学论文集》。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2005,页 315-353。 尤育号,《史学理论研究》,2011 年第 4 期, 页 99-160。 英文书目 Books: Ahern, Emily, and Wolf. Arthur. (ed.), Studies in Chinese Studi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Beattie, Hilary J. Land and Lineage in China: A Study of T’ung-Ch’eng County, Anhwei, in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Bendix, Reinhard. Nation-Building and Citizenship: Studies of Our Changing Social Order. New Brunswick and 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6. Bonner, Joey. Wang Kuo-Wei: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398 Brown, Shana Julia. Pastimes: From Art and Antiquarianism to Moder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1. Chang Chung-Li. The Chinese Gentry: Studies on Nineteenth-Century Chinese Society. Washington: Their Role i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55. Chang Chung-Li, The Income of the Chinese Gent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2. Chu, Tung su.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ing.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Chuan, Hsiao Kung. Rural China: 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60. Dardess, John W. A Ming Society: T’ai-ho County, Kiangsi, Fourteenth to Seventeenth Centuri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Dennerline, Jerry. The Chia-ting Loyalists: Confucian Leadership and Social Changes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1. Duara, Prasenjit .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 1900-1942.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Duara, Prasenjit.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Fairbank, John King.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1983. Faure, David. Emperor and Ancestor: State and Lineage in South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 y Press, 2007. 399 Freedman, Maurice.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London: Athlone Press, 1958. Maurice Freedman,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 Fukien and Kwangtung . London: Athlone Press, 1966. Finnane, Antonia. Speaking of Yangzhou: A Chinese City, 1550-1850.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4. Forges, Roger Des. Cultural Centrality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Chinese History: Northeast Henan in the Fall of the Ming.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Foucalt, M.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s, 1972. Harrison, Henrietta. The Man Awakened from Dreams: One Man’s Life in a North China Village, 1857-1942.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 y Press, 2005. Hymes, Robert P.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Hymes, Robert P. Way and Byway: Taoism, Local Religion, and Models of Divinity in Sung and Moder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Kenley, David. New Culture in a New World: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the Chinese Diaspora in Singapore, 1919 – 1932.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Koh Khee Heong, A northern alternative: Xue Xuan (1389-1464) and the 400 Hedong School.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Kuhn, Philip A. Chinese among Others: Emigration in Modern Times. Singapore: NUS Press, 2008. Said, Edward. Orientalism. London: Penguin, 1977. Kuhn, Philip A. 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ilitariz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1796-1864.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Marsh, Robert. the Mandarins: The Circulation of Elite in China, 1600 —1900. Glencoe: The Free Press, 1961. Miles, Steven. The Sea of Learning: Mobility and Identity in Nineteenth-Century Guangzhou.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 y Asia Center, 2006. Ong Chang Woei, Men of Letters Within the Passes: Guanzhong Literati in Chinese History, 907-1911.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8. Pratt, Mary Louise. Imperial Eyes: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2. Rankin, Mary B. 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Zhejiang Province,1865—191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Rowe, William T. Han Kou: 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 1789—1895.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Schoppa, Keith. Chinese Elites and Political Change: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401 Skinner, G. William (ed.),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Szonyi, Michael. Practicing Kinship: Lineage and Descent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Wakeman, Frederic E. Strangers at the Gate: Social Disorder in South China, 1839—1861.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6. Weber, Max.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 2003. Yen Ching-hwang, The Role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1911 Revolution Singapore: Chopmen Enterprises, 1978. Zurndorfer, Harriet T.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Chinese local history: the development of Hui-chou Prefecture, 800 to 1800. New York: E.J. Brill, 1989. Articles: Bol, Peter Kees. “Local History and Family in Past and Present,” in Thomas Lee H.C. ed., The New and the Multiple: Sung Senses of the Past (Hong Kong: The ChineseUniversit y Press, 2004), pp. 307-348. Bol, Peter Kees. “The ‘Localist Turn’ and ‘Local Identity’ in Later Imperial China.” Late Imperial China 24.2 (2003), pp. 1-50. Bol, Peter. “The Rise of Local History”,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02 61, 1 (June 2001), pp. 37-76. Brook, Timothy. “Family Continuity and Cultural Hegemony: The Gentry of Ningbo, 1368-1911”, Joseph W. Esherick and Mary Backus Rankin (ed.),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Berkeley: Universit 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pp. 27-50. Brown, Shana Julia. Pastimes: Scholars, Art Dealers, and the Making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1870-1928.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 y of California, 2003. Dennis, Joseph Raymond. Writing, Publishing, and Reading Local Histories in Ming China.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2004. Hartwell, Robert. “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in China, 750-1550”,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2, 2 (December 1982), pp. 365-442. Hymes, Robert P. “Marriage, Descent Groups, and the Localist Strategy in Sung and Yuan Fu-chou”, Patricia Ebrey, James Watson (eds.),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000-1940 (Berkeley: Universit 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pp. 95-136. Kuhn, Philip A. "Why China History Should Study the Chinese Diaspora, and Vice – versa”,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vol.2, no.2, 2006, pp.163-172. Rowe, William T. “Success Stories: Lineage and Elite Status in Hanyang County, Hubei, 1368-1949”, Joseph W. Esherick and Mary Backus Rankin (ed.),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Berkeley: 40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pp. 51-81. Spence, Jonathan D., and Wills, John E. (ed.), From Ming to Ching: Conquest, Region and Continuity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9), pp. 239-276. Szonyi, Michael. “Local Cult, Lijia, and Lineage: Religiou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in the Fuzhou Region in the Ming and Qing”, 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 28(2000), pp. 93-125. Szonyi, Michae.l “Making Claims about Standardization and Orthoprax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Rituals and Cults in the Fuzhou Region in Light of Watson’s Theories.” Modern China 33, no. 1 (2007), pp. 47-71. Vivienne Wee, and Chan Yuk Wah, "Ethnic ity and capital: Changing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 vol.36, issue 3, ( 2006), pp. 328- 349. Watson, James. "Standardizing the Gods: the Promotion of T'ien Hou ('Empress of Heaven') along the South China Coast, 960-1960",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985), pp. 292-324. Zurndorfer, Harriet T. “The ‘Hsin-an ta-tsu chi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Gentry Society 800-1600”, T’ung Pao, LXVII, 3/5 (1981), pp. 154-215. Zurndorfer, Harriet T. “Local Lineages and Local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Fan Lineage, Hsiu-Ning ‘Hsien’, Hui-Chou 800-1500”, T’ung Pao, LXX, 1/3 (1984), pp. 18-59. 404 日文书目 図書: 根 岸 佶《中国社会に於ける 指导层 ——耆老绅士の研究》。 広島: 平和書 房,1947 年。 岸 本 美绪《明清交替と江南 社会 ——世紀中園の秩序問題》。 東京:東京 大學出版會,1999。 森正夫《森正夫明清史論集》。東京 :汲古書院,2006。 川 勝 守《明清江南市鎮社会 史研究 : 空間と社会形成の歴史学》。 東京: 汲古書院,1999。 佐野學《清朝社會史》。東京:文求堂, 1948。 仁井田升《中國法制史研究·刑法》。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1959。 論文: 重 田 德,《仁 井 田 陞 博 士 追 悼 論 文 集 ( 前 近 代 ア ジ ア の 法 と 社 会 )》 第 1 卷 , 页 405 387-412。 浜 岛 敦俊 ,《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 47 期 (1969 年 2 月),页 1-62。 有森田明, 《社会经济史学》第 52 卷 第 3 期(1986 年 8 月),第 3 期(总第 52 期),页 391-413,446-447。 有青山一郎, 《史 学杂志》第 101 卷第 2 期(1992 年 2 月),页 240-266,321-322。 田中正俊《历史评论》第 271 期( 1972 年 12 月)。 森 正 夫, 《森正夫明清史论集》第一卷,页 449-478。 森 正 夫,《森正夫明清史论 集》第一卷,页 551-560。 森 正 夫,《森正夫明清 史论集》第一卷,页 561-636。 森正夫, 《森正 夫明清史论集》 第二卷,页 3-40。 森正夫, 《森正夫明清史论集》 第三卷,页 5-44。 森正夫,《森正夫明清史论集》第三卷,页 161-216。 小 山 正明 , 406 《史学杂志》 第 66 编第 12 号(1957 年),页 1028—1057 ;第 67 编 第 1 号(1958 年 ),页 50-72 。 小 林 一美 ,《思想》 1973 年总第 584 期,页 82-101。 高 桥 孝助 ,《歷史評論》总第 324 期(1977 年 2 月)。 中谷刚,追悼記念 論叢编辑委员会编《明代中国の歴史的位相:山根幸夫 敎授追悼記念 論叢》。 東京:汲古書院,2007。页 593-620。 川勝守, 《史学杂志》第 85 卷第 6 期 (1976 年 6 月),页 887-929。 西 村 元照 , 《东洋史研究》第 33 卷第 3 号(1974 年 12 月),页 102-155。 西村元照, 《东 洋史研究》第 35 卷第 3 号(1976 年 12 月),页 114-174。 则松彰文的,《东洋史研究》第 59 卷 4 号(2001 年 3 月),页 180-188。 407 [...]...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in China, 750-1550”,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2, 2 (December 1982), pp 365-442 50 Robert P Hymes, “Marriage, Descent Groups, and the Localist Strategy in Sung and Yuan Fu-chou”, Patricia Ebrey, James Watson (eds.),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000-194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pp 95-136 Robert P Hymes, Statesmen and. .. 的一部分;亦不同于包弼德对婺州研究中提出的宗族具有宗教性的现象,宋 80 Keith Schoppa, Chinese Elites and Political Change: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81 Steven Miles, The Sea of Learning: Mobility and Identity in Nineteenth-Century Guangzhou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6) 82 Michael Szonyi Practicing Kinship: Lineage and Descent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41。 48 Hilary J Beattie, The Alternative to Resistance:The Case of T′ung-Ch′eng, Anhwei, Jonathan D Spence and John E Wills (ed.), From Ming to Ching: Conquest, Region and Continuity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9), pp 239-276 Hilary J Beattie, Land and Lineage in China: A Study of T’ung-Ch’eng County, Anhwei, in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6) 77 Peter Bol, “The Rise of Local History”,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1, 1 (June 2001), pp.37-76 78 Antonia Finnane, Speaking of Yangzhou: A Chinese City, 1550-1850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4) 另有中文版:安东尼亚·芬安妮 安东篱著,李 霞译《说扬州:1550-1850 年的一座中国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7)。 79 David Faure, Emperor and Ancestor: State and Lineage in South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Chu,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ing, pp 171—173 10 Hsiao Kung Chuan, Rural China: 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60), p 316 11 见孔飞力著,谢亮生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 年的军事化与 社会结构》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页 4。英文版见 Philip A Kuhn, 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ilitariz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1796 -1864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8) 72 Jerry Dennerline, The Chia-ting Loyalists: Confucian Leadership and Social Changes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1) 73 Harriet T Zurndorfer, “ The ‘Hsin-an ta-tsu chi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Gentry Society 800-1600”, T’ung Pao, LXVII, 3/5 (1981), pp 154-215 Harriet T Zurndorfer, Local Lineages and Local Development:... 时期,西方学者多采用“精英”(Elite)一词代替士绅 Gentry 。孔飞力在 七十年代初首先讨论了国家权力向地方精英转移的过程。在他看来,中国传 43 Maurice Freedman,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London: Athlone Press, 1958) Maurice Freedman,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 Fukien and Kwangtung, (London: Athlone Press, 1966) 另亦有中文版,见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 宗族组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4 Frederic E Wakeman, Strangers at the Gate: Social Disorder in South China, 1839—1861(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中, 从城市史切入,由经济角度出发,将中国分为九大区域,以及八个等级的区 域性的经济中心的模式,并考察了中心城市与边缘城市的差异及联系。 46虽 45 Philip A Kuhn, 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ilitariz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1796-1864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中文版见:孔 飞力著,谢亮生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1796-1864 年的军事化与社会 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6 G William Skinner (ed.),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提供了诸多借鉴。肖邦齐(Keith Schoppa)通过对二十世纪上半叶浙江地区 的考察,发现地方精英会因身处边缘地区与否,而分化成以参与自愿性组织 75 William T Rowe, “Success Stories: Lineage and Elite Status in Hanyang County, Hubei, 1368-1949”, Joseph W Esherick and Mary Backus Rankin (ed.),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pp 51-81 76 John W Dardess, A Ming Society: T’ai-ho County, Kiangsi, Fourteenth to Seventeenth...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Fan Lineage, Hsiu -Ning ‘Hsien’, Hui-Chou 800-1500”, T’ung Pao, LXX, 1/3 (1984), pp 18-59 此两篇论文后收 录于其著作:Harriet T Zurndorfer,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Chinese local history: the development of Hui-chou Prefecture, 800 to 1800 (New York: E.J Brill, 1989) 74 Timothy Brook, “Family Continuity and Cultural Hegemony: The Gentry of Ningbo, 1368-1911”, Joseph W Esherick and Mary Backus ... 405 v Abstract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provide and interpret a survival model of a group of lower class intellectuals, living in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China during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一个生存模式 DAI XIZHU (1850-1918): A SURVIVAL MODEL OF LOCAL GENTRY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周静秋 ZHOU JINGQIU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DEPARTMENT... largely due to the persistence of the local gentry like Dai Xizhu who instilled Neo-Confucian ideals on local practices Keywords: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Fujian, Dai Xizhu, Local

Ngày đăng: 04/10/2015, 10:23

Từ khóa liên quan

Mục lục

  • final01-Cover

  • 02-Acknowlegement and Abstract

  • 03-Thesis-Zhou Jingqiu

Tài liệu cùng người dùng

  • Đang cập nhật ...

Tài liệu liên quan